“爱因斯坦”又叫“艾一石”那些年,我们见过的奇葩译名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项天歌

最近,看到有人问:

“苹果、微软的企业名都是从Apple和Microsoft意译过来的,那这些企业家的名字为什么要音译呢?”

问得好,不如干脆来个实操。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Tim可以追溯到希腊语的Time,意为荣耀,Cook则是英文的厨子,意译的话可以叫“荣大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Bill意为账单或者钞票,Gates意为大门,意译就成了“钱大门”。

至于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Steve也是个希腊词根,意为王冠、花环,Jobs在英文里意为工作岗位,翻译翻译就成了“冠工作”,还是个颇小众的姓……

图/纪录片《史蒂夫·乔布斯:改变世界的力量》截图

像话吗像话吗?

那些年,那些奇葩的意译

我们把脑洞再开大点,会发现很多外国人的名字意译起来十分奇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名字在原文中意思就很奇葩。

美国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其姓氏由“胳膊”(arm)与“强壮”(strong)拼合而成,翻译成“尼粗臂”十分贴切,就是不知道他本人听了什么感想。

英语课上大家都学过一篇著名的演讲叫“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杰作。Martin意为“勇士”,King指的是“国王”,所以他可以拥有一个超级接地气的中文名“王勇”,去户籍系统里查重名三四位数的那种。

这个口子一开就没法收。

很多人小时候学过达·芬奇画蛋的故事,长大了又读过小说《达·芬奇密码》。

其实,达·芬奇全名Leonardo da Vinci,Leonardo在意大利语中最早的原意是“勇敢”的,da是来自,Vinci则能追溯到古代拉丁语意为“胜利、征服”。给他个信达雅的译名,不妨叫“武远征”。

达·芬奇自画像

一些最早用德语拼成的犹太人姓名更是溜到飞起。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姓氏Einstein在德语中意为“一块石头”,意译就是“艾一石”,跟爱因斯坦比起来气势上是不是弱很多?

美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也是德裔,Spiel是“玩、游戏”,Berg还是那个山,所以大导演的名字意译的话就是“玩山”……

而且大家有没有想过,为啥施华蔻的logo是个黑色剪影头像?因为人家意思本来就是“黑头”呀。德语里“schwarz”是黑,“Kopf”是头,所以只能说,幸好没意译吧……

音译为主,意译为辅

好在这些奇葩意译只存在于我们的玩笑中。

在翻译外国人名的时候,我们一般遵从的原则是音译为主、意译为辅。

这样做的首要好处是省事,毕竟很多外国名字选的词在千百年前就有了,要追究其意义不光得懂得这个名字自身的语言,还得去翻拉丁语希腊语典籍,门槛也太高了点,没准连名字的主人都不知道原意是啥。

相比之下音译就简单方便许多,《猫和老鼠》里的Tom就翻译成“汤姆”,Jerry就翻译成“杰瑞”,除了一个是字母拼的一个是笔画写的,读起来简直一模一样。

Tom和Jerry/动画片《猫和老鼠》截图

毕竟名字的本质是代号,听懂才是王道。

既然是音译,那译名的选词就可能因地而异,毕竟不同地方发音千差万别。有段子就说,小说里的英国神探Sherlock Holmes明明发音是ho,为什么翻译成“福尔摩斯”而不是“胡尔摩斯”呢?应该是福建人翻译的吧!

段子一不小心就成真了,《福尔摩斯探案集》最早的两位译者之一黄鼎还真是福建人……这要是河南人或者陕西人首翻的,是不是还得调个声调?

而港澳台地区的译名就更有趣。我们熟知的球星贝克汉姆在香港被翻译成“碧咸”,罗纳尔多被翻译成“朗拿度”……大家一起侃球时,说啥都想不到这是同一个人吧。

地名也一样深受其害。我们音译的“悉尼”,台湾人却音译成“雪梨”,不仅美丽还很好吃。

图/CC0

而且音译很难解决同音或者类似音的问题。

比如写下名著《梦的解析》的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人家名字在德文里写作Sigmund Freud;与之对应的是因为被跪压致死引起美国骚乱的佛洛依德,人家名字在英文里写作George Floyd。在中文里只差一个字,在原本的语言里却毫不相干,上哪儿说理去?

而且弗洛伊德和佛洛依德在中文媒体中几乎区分不开,各种被混着用,到现在笔者都拿不准,到底哪位是心理学家,哪位是美国警察暴力的受害者……

尊重历史,传承中的意译

这个原则太重要了。

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来华传教士都起了自己的中文名,听起来也确实比音译的好听。

光在明末清初就有好几位在历史上留下美名,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熊三拔(Sanbatinode Ursis)……这些名字别说是传教士起的,就是在中国人起的名字里也毫不逊色。

利玛窦手稿/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到了清末,中外接触得多了,全音译的风气逐渐成为主流。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则各取一半,姓是自己挑选的字“李”,名则音译为“提摩太”,以独特的中文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他也是早期把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著作介绍到中国的人。

与之对应的是地名。历史上有很多地名是意译或者半意译,流传到今天我们也不再去更改。

比如美国旧金山,原本是华人淘金的热土,后来金淘差不多了,淘金客作鸟兽散,地名却在华人中间口口相传。于是我们今天一边叫“圣弗朗西斯科”一边叫“旧金山”,后者知名度还更高些。

当然同属加州的洛杉矶(Los Angeles)还是用的音译。其实Angeles看起来是不是挺熟悉的?这个词是西班牙语版的“天使”,洛杉矶在西班牙人理解中就是“天使之城”。

再比如新西兰里的“新”就是英文的New意译而来,此地本是荷兰人的殖民地,以此命名是为了纪念荷兰的西兰省,要把这里建设成新的西兰。但同样带New的纽约就不叫“新约克”,加拿大岛屿纽芬兰也不叫“新芳兰”,这些都是历史形成的习惯不再更改。

美国阿肯色州有个Little Rock City,中文翻译就完全意译为“小石城”,台湾版本叫“小岩城”,1957年因为州长用国民警卫队阻止黑人上学、总统又用空降兵护送黑人上学而闻名世界;亚利桑那州有个Phoenix City,中文翻译成“凤凰城”,这些地名都尊重了历史意译而没有强行改为音译。

名从主人

对人名地名的翻译还有一条原则叫“名从主人”,如果主人自己起了中文名,那我们一般会予以尊重与承认。

美国著名汉学家Jonathan Spence,对中国文化的造诣很深,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史景迁,意为“史学家景仰司马迁”,恰好也与他姓氏的音Spence连上,就很妙。

另一位美国汉学家Philip Alden Kuhn,如果音译的话叫菲利普·库恩,但人家也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叫孔飞力,以一本反映清朝高压政策的《叫魂》闻名于世,读的中国古代典籍超过绝大部分中国人。

瑞典汉学家Göran Malmqvist是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牵线搭桥,他为自己起的中文名叫马悦然。这样的汉学家起中文名,我们自然会欣然接受并传为美谈。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

地名要更改中文译名的话,我们一般也认。韩国首都历史上叫汉城,1988年那里举办奥运会时还叫汉城奥运会,后来韩国政府要求把其中文名改为音译的首尔,中国也是持配合态度。

只是这也得看大家的使用习惯,白俄罗斯曾经要求把他们的中文国名改为“白罗斯”,但不知道为何就是在国内流行不起来,到现在各种报道中还管他们叫“白俄罗斯”,也只好以大家的使用习惯为准。

这么看起来,外国人名的翻译情况还真挺多。一般是音译,但也有例外,要尊重历史也要尊重主人的个人选择。其实我们姓名中的很多音老外根本发不出来,没有办法,只好对着拼音硬读,能听个半懂不懂即可。

当然对同文同种的日本,翻译起来就灵活得多。日本人一般都有汉文名,给他们直接抄过来就是,很多日本政客的名字翻译都是遵循此例。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十分珍视和平与友爱,为此他在整体向右转的日本政坛不是很受待见。为向世人表明自己的立场,他在名片上给自己改了一个字,改成“鸠山友纪夫”,中文提到他时也可以直接改,他很开心的。

一般的日本人都有汉文名,那遇到不一般的日本人呢?

风靡全球的动画片《哆啦A梦》里的男一号就不一般,人家日文名叫野比のび太,爸妈给取的名没有汉字,只有从“增长”这个日文词里摘出一半的片假名のび。于是不同时代的观众读到这位小哥哥的名字是不同的,笔者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是意译来的康夫,猜测他爸妈起这名字是希望他健康成长;后来有一阵有漫画书用野比指代他,那是他的姓;再后来的视频里又做了美化翻译,就成有“伟大雄心”的大雄了。

他的好搭档机器猫的名称翻译也历经变化,笔者小时候动画片里管那只猫叫“阿蒙”,等笔者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再看,蓦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那只猫叫了“哆啦A梦”,是日语的直接音译。

新世纪出生的小朋友们管它叫“蓝胖子”,在这一简单粗暴的称谓面前,我们还是太保守了……

哆啦A梦和大雄/动画片《哆啦A梦》截图

而且在英文里有个细节很值得琢磨。

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姓在前名在后,英文习惯与此恰好相反,先名后姓,于是中国和日本的人名翻译成英文时应该怎么翻就成了问题。但翻翻西方媒体,他们提到姚明都是按中国习惯写Yao Ming,提到安倍晋三却是按欧美习惯写成Shinzo Abe,一定要把日本人的姓和名颠倒过来放,日本政府提出要求后他们都不改。

THE END
0.【完结】[绿茵天下]新球迷普及贴,聊聊球队绰号和历史!转自天涯 原帖地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ans/1/306026.shtml 先简单表明下身份,94世界杯让我变成一名球迷,最喜欢看意甲和西甲,在欧洲呆过一段时间,二外三外是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因为在这两个国度说英文基本上等于0交流,并且要真正融入你所喜欢的足球球队中去,这点很重要(非常羡慕英超球迷jvzquC41o0jpwkfp0eun1pwqwr5uqyne14>24:5;61
1.请问意大利语的rinascimento怎么读请帮我注音汉语拼音是 li nas si meng do (li,用意大利语的舌颤音)呵呵 APP内打开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啊,我亲爱的爸爸》的意大利语国际音标注音 这是歌名还是什么- 话说意大利语本身就有发音规律.我们根本不用看音标啊= 25223 怎么读意大利语? 你没买系统的教材么?教材都是先讲语音字母读音的,因为意大利语的字母发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44c?1:<7467j6898gf3977>jc7;943nh0jvsm
2.威妥玛式拼音韦氏拼音法汉语拼音和威妥玛式拼音对照表早期的地名译音用方言音或官话音,拼音形式直接用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拉丁语、法语或者英语转写。后来的多用官话音,拼音形式一般多用威妥玛式拼音或者邮政式拼音或者国语罗马字。 中国地名英文新旧拼法比照(汉语拼音、邮政式拼音) 我们来看看香港的一些金店名称就是使用威妥玛拼音组成的。 jvzquC41dnuh0lxfp0tfv8z235<7;B641cxuklqg1fkucrqu13:38A8987
3.自然语言处理20235从英语到其他五种语言(丹麦语、波斯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的中性代词,反之亦然,从丹麦语到英语。我们的错误分析表明,中性代词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语法和语义的翻译错误。同样,性别中立往往得不到维护。通过调查不同语言的受影响的母语人士的意见,我们提供建议,以解决未来的机器翻译研究的问题。摘要:As 3rd-person jvzq<84ctzowfjnn{0ipo8yjtgge1=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