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词汇的盎格鲁化现象——从特朗普的姓氏说起日语翻译英语意大利语唐纳·川普

盎格鲁化(英语:Anglicization)又称英语化(英语:Englishing),指事物向英国文化或英语看齐或同化。德语与英语虽然同属日耳曼语族,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异。在英语强势的情况下,德语词汇有时不得不进行盎格鲁化。19世纪以来,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场将所有移民英语化的运动。这项运动采取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强制教授美式英语,并要求所有移民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听起来像英语的名字。

美国历史上共有三个总统通常被认为是德国裔,之前有赫伯特·胡佛(英语:Hoover;本姓:Huber),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英语:Eisenhower;本姓:Eisenhauer),还有当代所熟知的唐纳德·特朗普(英语:Trump;本姓:Drumpf)。

图1 弗里德里希·德朗普夫的移民记录

原始姓氏Drumpf的末尾两字母pf,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很难发音;而且首字母Dr听起来也不像Tr那么鲜明。“德朗普夫”这种姓氏,用英语发音就很不习惯。弗里德里希到达美国后,又将Trumpf改为现在所见的Trump。而Friedrich早就有英语转写Frederick。就这样,德国的弗里德里希·德朗普夫成了美国的弗雷德里克·特朗普(Frederick Trump)。

现在,特朗普的祖籍地德国,还存在Drumpf/Trumpf这个姓氏。知名的有曾任欧洲联盟理事会秘书长的尤尔根·特兰普夫(Jürgen Trumpf)。他出生于杜塞尔多夫。杜塞尔多夫所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正好与特朗普祖籍卡尔施塔特所在的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相邻。

胡佛出生于爱荷华州西布兰奇。他的父亲杰西·克拉克·胡佛(Jessie Clark Hoover)来自俄亥俄州迈阿密县,祖先是瑞士德语区人,原姓胡贝尔(德语:Huber)。艾森豪威尔姓氏也源于德国,可追溯到萨尔州卡尔斯布伦村。该村的汉斯·尼古拉斯·艾森豪威尔尔(Hans Nikolaus Eisenhauer)于 1741 年移民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他就是艾森豪威尔总统的祖先。

图2 温莎堡

地名词汇盎格鲁化

与人名相比,更为大众所知的是地名、国名等词汇的盎格鲁化。地名、国名是最常受到英语化的名词。绝大部分中国人得知意大利米兰、都灵、那不勒斯等地名是通过意甲足球联赛而得知的。意甲是欧洲五大足球联赛中最早登陆中国大陆的,1988年中央电视台开始转播1988-1989年度意甲联赛。英超差不多晚了10年,1997年才进入中国观众视野。根据“名从主人”的译名规范,米兰、都灵、那不勒斯其实都是错译;我国是根据上述地名的英语名进行音译的。

欧洲大陆最初的强势语言是法语。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后,英语也随之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势的语言。工业革命以来,传到东方的外语文献,最多且最有影响力的语言,自然是英语。米兰、都灵、那不勒斯这些地方都是较为知名的城市,以至于在我国形成“名从主人”译名规范前,就早已出现在英语记载中,随着这些语言的影响力传播到东方。米兰在意大利语中写作Milano,我国首先接触到的是英语形式Milan。那不勒斯(英语:Naples)也是如此,按照意大利语形式,应该音译为“纳波利”(意大利语:Napoli)。Napoli在意大利也是一个姓氏名词,如足球运动员Aiman Napoli,就被译作“埃曼·纳波利”。

图3 AC米兰俱乐部使用的是英语词汇Milan

意大利大城市中,有个例外中的例外,那就是首都罗马(意大利语:Roma)。自古典时代,罗马的拉丁语形式就是Roma。英语也照搬Roma书写形式,使它的中文音译幸免于难。

米兰、都灵、那不勒斯在意大利属于二级政区,在它们的上面有叫做大区的一级政区。意大利共有20个大区,绝大部分地名还是按照“名从主人”规则,以母语音译的。只是这2个例外太出名了,也给人留下英语强势的印象。这2个是西西里大区(意大利语:Sicilia;英语:Sicily),以及伦巴第(意大利语:Lombardia;英语:Lombardy)。

除了意大利,其他国家也深受盎格鲁化影响。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英语Copenhagen的音译;丹麦语实际形式是København。荷兰大城市海牙也是英语The Hague的音译;荷兰语的形式是Den Haag和‘s-Gravenhage。不但地名如此,国名也有此现象。德国统一后,国名是Deutschland,而英语却是Germany。

欧洲的盎格鲁化影响十分深远。直到20世纪中期,几乎所有英语文本中,全都直接使用这种盎格鲁化的地名。这一现象还影响到亚洲的地名和国名。近代的中国也深受影响,比如北京的英语译名是Peking,广州的英语译名是Canton。汉语拼音诞生后,北京、广州的英语译名已经是基于汉语拼音的Beijing和Guangzhou。

图4 广州塔Logo

在英联邦地区,本土语言的单词和名称都被英语化了。地名尤其受到这一过程的影响。16世纪,葡萄牙人到达印度孟买后,起名为Bombaim。之后一个世纪,该地被英国占领。英语将其称为Bombay;而实际上按照当地的马拉地语,地名应该是Mumbai。去年印度也打算将英语国名India废弃,仅使用印地语国名Bhārat(婆罗多)。

科技词汇盎格鲁化

二战以后,在民族主义普遍高涨的情况下,各国普遍废弃英语化词汇,改用本国语言的地名、国名。然而,在科技领域,由于美国的优势地位,西方很多国家将英语单词原封不动地引入,例如internet、computer、web等信息产业领域词汇。

即便是远在东方的日语也是如此。日语中外来语来源之广, 使用频率之高,数量之多,在世界上恐怕绝无仅有了。从语系来说,汉语、日语、英语是三种毫无亲缘关系的语言。然而,历史上汉语是对日语影响最大的语言。而在近现代影响日语的语种中,英语无疑是最大的一个。

起初,受汉语影响颇深的日语,对于英语词汇,也是采取意译的做法。电话(電話)就是日语意译词汇,指英语的Telephone(Phone)。当时中国的普遍译法是“德律风”。为此,中国留学生认为:“以电器传达话语,中国人译为‘德律风’,不如电话之切。”德律风因此在中国不流行,换成了更符合汉语习惯的电话一词。

日语引入英语词汇时,有时候不进行翻译,仅将原有汉语词汇赋予新的词义。汉语“经济”一词始见于隋王通《文中子·礼乐》“皆有经济之道”,指经世济民、治理天下的意思。日本翻译西方书籍时,将economics一词译为“经济”(経済),赋予了它“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这个含义。

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开始采取极端西化的政策。英语词汇不经过翻译,直接进入日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个做法是将英语词汇直接用片假名进行音译,比如トンネル(tunnel,隧道)、メーター(metre,米)。

图6 北海道幌糠隧道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日语直接音译英语词汇的现象越来越普遍。Computer直接音译为コンピュータ (konpyūta)。日语属于世界上音节最少的语种之一,用于构成语言的可利用资源即音节数量匮乏。这造成了源词汇与音译词汇发音产生巨大的鸿沟。

这种盎格鲁化译法,也使现在的日语已经失去了生命力,无法靠自身来表达新生事物。 现在阅读日语,看到片假名的词汇,必须先用日语拼音念出来,然后根据读音找对应的英语单词。如果不懂英语,那就止步于此了。这对于上了年纪不懂英语的人,阅读是相当困难的。很多日本老人看不懂报纸、听不懂广播电视,与这种懒惰的译法有很大的关系。韩语同理,也有类似现象。现在的韩语新词几乎全部都是英语音译过来的。加上韩国废除了汉字,英语直接音译造成比日语更大的阅读困难。

在各种文化交流中,本国的语言发展确实离不开外来语的引入。但是,盲目英语化,造成本土语言词汇发展的滞后,还造成本国阅读困难,无疑是得不偿失的。这类词汇也应该像人名、地名词汇那样名从主人,以我为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完结】[绿茵天下]新球迷普及贴,聊聊球队绰号和历史!转自天涯 原帖地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ans/1/306026.shtml 先简单表明下身份,94世界杯让我变成一名球迷,最喜欢看意甲和西甲,在欧洲呆过一段时间,二外三外是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因为在这两个国度说英文基本上等于0交流,并且要真正融入你所喜欢的足球球队中去,这点很重要(非常羡慕英超球迷jvzquC41o0jpwkfp0eun1pwqwr5uqyne14>24:5;61
1.请问意大利语的rinascimento怎么读请帮我注音汉语拼音是 li nas si meng do (li,用意大利语的舌颤音)呵呵 APP内打开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啊,我亲爱的爸爸》的意大利语国际音标注音 这是歌名还是什么- 话说意大利语本身就有发音规律.我们根本不用看音标啊= 25223 怎么读意大利语? 你没买系统的教材么?教材都是先讲语音字母读音的,因为意大利语的字母发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44c?1:<7467j6898gf3977>jc7;943nh0jvsm
2.威妥玛式拼音韦氏拼音法汉语拼音和威妥玛式拼音对照表早期的地名译音用方言音或官话音,拼音形式直接用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拉丁语、法语或者英语转写。后来的多用官话音,拼音形式一般多用威妥玛式拼音或者邮政式拼音或者国语罗马字。 中国地名英文新旧拼法比照(汉语拼音、邮政式拼音) 我们来看看香港的一些金店名称就是使用威妥玛拼音组成的。 jvzquC41dnuh0lxfp0tfv8z235<7;B641cxuklqg1fkucrqu13:38A8987
3.自然语言处理20235从英语到其他五种语言(丹麦语、波斯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的中性代词,反之亦然,从丹麦语到英语。我们的错误分析表明,中性代词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语法和语义的翻译错误。同样,性别中立往往得不到维护。通过调查不同语言的受影响的母语人士的意见,我们提供建议,以解决未来的机器翻译研究的问题。摘要:As 3rd-person jvzq<84ctzowfjnn{0ipo8yjtgge1=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