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丨对外汉语常用教学法口语语法翻译

我们经常说教学有法,贵在得法,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哪些方法呢?这些方法又有哪些特点和局限性?

教学法总览

语法翻译法✦

定义

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语言学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

主要特点

① 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

②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③ 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④ 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⑤ 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优点和缺点

优点:

① 语法翻译法是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它强调对语法规则的掌握,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

能较好的培养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体现了理性派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② 该法历史最久,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有较大影响。

缺点:

① 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

② 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

③ 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不注重语义;

④ 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指经典文学作品);

⑤ 最根本的问题是不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自觉对比法✦

定义

主张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翻译和结构对比,自觉掌握目的语的一种教学法。在20C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成为前苏联正统的外语教学法。自觉对比法是以直接法为对立面,客观上成了语法翻译法的继承和发展。

语言学理论基础

“元”表示开始、最初。“旦”表示太阳刚出地平线之际,即一日之始;因此“元旦”就是一年之始、一年的第一天。

特点

① 最重要的特点是依靠母语自觉进行翻译对比,教学全过程都要用母语来讲目的语,以充分利用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和技能;

② 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在语言规则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强调先讲解理论知识以避免盲目的实践;

③ 在理解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基础上再进行模仿、练习。

④ 由分析到综合,先学习构成句子的要素然后再学整句、课文,以免囫囵吞枣;

⑤ 以书面语为基础,以文学语言为基本教材,不重视口语的教学,反对听说领先。

缺点

过分强调翻译对比和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操练和交际性练习,因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认知法✦

定义

又称认知符号法,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与听说法对立,重新肯定了强调语法学习和发展智力的语法翻译法,因而也被称为“现代语法翻译法”。

语言学理论基础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体系而不是习惯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能单凭模仿记忆,而是一种有意识、创造性的运用过程。

心理学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是一个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过程,是大脑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果,而绝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和模仿、重复。

主要特点

①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强调通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活动,内化语言的知识体系,获得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② 强调在理解、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有意义的练习,提倡演绎法的教学原则。反对机械模仿,同时也反对过多的知识讲解;

③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强调以学生的活动和操练为主;

④ 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从一开始就进行全面训练,口语和书面语并重;

⑤ 适当使用学习者的母语,特别是进行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可用母语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以利于目的语的学习,但反对滥用母语;

⑥ 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不可避免,对错误要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反对有错必纠,防止因纠错过多使学习者怕出错而影响到语言的运用甚至失去学习信心。

优点和缺点

① 认知法把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学派----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于第二语言教学。其最大的贡献是更多地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第二语言教学。如强调对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研究,强调理解和有意义的操练,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 大大拓宽了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路,使第二语言教学法走上了更为科学的道路。

直接法✦

定义

又称“改革法”或“自然法”,19C末20C初产生于西欧,主要是法国和德国。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是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

语言学理论基础

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

特点

① 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各种直观手段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第一批词通过实物、图画或动作演示来讲授),课堂教学常用扮演角色或演戏的方式;

② 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自动的习惯;

③ 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重视语音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速的规范;

④ 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运用,而不是从单音或孤立的单词开始;

⑤ 以当代通用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而不是文学名著中典雅、已过时的语言。

缺点

优点:

① 打破了语法翻译法独霸天下的局面,并提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教学路子,活跃了学术思想,从而开辟了第二语言教学法研究这一新的领域;

② 直接法的许多主张,如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句本位、以口语为基础等原则,丰富了人们对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认识,对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乃至功能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开经验派教学法的先河。

缺点:

① 过分强调了幼儿学习母语的规律,而对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认识不足,对课堂教学的现实也考虑不够;

② 强调口语教学,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③ 过分强调模仿,偏重经验,对人的积极、主动学习强调不够,忽视对语法规则的掌握;

④ 早期的直接法过分排斥母语,对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注意不够;

⑤ 直接法对教师的言语技能要求太高,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所有的教学单位都能做到。

阅读法✦

定义

产生于20C初,为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韦斯特所创立,又称韦斯特“新法”。这是一种强调通过直接阅读来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法。

优点

首次提出了以培养阅读技能为主的单项语言技能训练方法,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所提出的主张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缺点

过于侧重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其他技能。

情景法✦

定义

情景法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英国的一种以口语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情景法早期称为“口语法”,代表人物为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帕默和霍恩比。

语言学理论基础

英国的结构主义,口语被认为是语言的基础,准确的结构是说话能力的核心。

特点

① 教学目的是对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技能的实际掌握,而言语技能又是通过掌握语言结构而获得的;

② 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教材先用于口头训练然后再教书面形式;

③ 课堂用语是目的语;

④ 新的语言点要在情景中介绍并操练;

⑤ 运用词汇选择程序,以确保基本词汇的教学;

⑥ 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对语法项目进行分级排列;

⑦ 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后,再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

听说法✦

定义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产生于美国,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又称“句型法”或“结构法”。

语言学理论基础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主张对活的语言(口语)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因而该法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从教说话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

心理学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把人和动物的行为都纳入到刺激-反应的轨道中。

主要特点

① 听说领先,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是第二位的,读写为辅;

② 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形成习惯;

③ 教学内容以组成语言的基本结构---句型为中心,通过句型练习掌握目的语;

④ 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或表达;

⑤ 对比母语与目的语以及目的语内部的语言结构,找出学习者的难点,以确定教学重点;

⑥ 严格、及时地纠正学习者的错误,避免养成错误的习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从多种途径强化刺激。

优点和缺点

优点:

① 听说法第一次自觉地把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作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使第二语言教学法建立在更为坚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② 听说法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法体系,提出了许多合乎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重要原则,至今仍被证明是正确的,并为人们所遵循。

缺点:

① 该法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把人和动物等量齐观,否认了人的认知能力的能动作用。过分强调机械训练不仅枯燥无味、引不起学习者的兴趣,也忽视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② 结构主义语言学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其结果,学习者也只能流利地说出一些正确的句子,但难以具备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③ 听说法可能使学习者产生阅读、写作能力差,缺乏语文素养、知识面窄的弱点,难以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

视听法✦

定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听觉(录音)感知与视觉(图片影视)感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叫“圣卢克法”。代表人物:古布里纳和古根汉。典型教材:《新概念英语》。视听法来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

语言学理论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掌握了一种语言的结构就是掌握了该语言,主张对目的语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和描写。

特点

① 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

② 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

③ 整体结构感知;

④ 先口语教学,后书面语教学;听说领先,教材以对话为主,进行集中强化教学。

优点和缺点

优点:

① 主要贡献在于广泛使用声、光、电技术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使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

② 强调整体感知并特别重视在情景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能力,对后来的功能法有一定影响。

缺点:

① 主要是重视口语会话而忽视书面语的阅读;

② 过分强调整体感知和综合训练而忽视对语言结构的分解和单项训练;

③ 根本问题还在于所有结构法的共同弱点: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掌握而未能着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自觉实践法✦

定义

主张学习者在自觉掌握一定的语言,流行于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的前苏联。代表人物:前苏联心理学家别利亚耶夫。

语言学基础

苏联著名语言学家и.в.谢尔巴院士关于区分语言、言语、言语活动的学说,并根据这一学说将第二语言教学分为语言教学、言语教学、言语活动教学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主要特点

① 自觉性原则;

② 实践性原则;

③ 功能、情景、题材相结合的原则;

④ 口语领先原则;

⑤ 以句法为基础的原则;

⑥ 综合性原则;

⑦ 考虑母语的原则。

团体语言学习法✦

定义

这是一种采用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教师和学生处于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并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咨询过程的第二语言学习方法,也称为咨询法。创立于60年代美国,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柯伦。

语言学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整体学习观,认为人类学习是完整的人的学习,语言学习是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让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而且是既有认知思维的一面又有情感需要的一面,两者需要协调一致。

特点

1、其最大特色是完全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老传统,充分发挥学生和主体作用。

2、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和学习心理特点,

3、注意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缺点

① 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尤其是起步阶段完全要求学生自己摸索,有时会事倍功半;而教学内容和方式一切由学生自己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了学生牵着老师鼻子走,又偏于另一个极端;

② 对教师要求太高,一般教师难以做到;

③ 团体语言学习法在教学中对用语言规则来指导言语交际活动、促进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默教法✦

定义

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说话,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言语活动,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是美国教育家加特诺在20世纪60年代首创。

语言学理论基础

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教育思想,认为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式的、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学生是主要的活动者而不是被动的听话者;通过发现或创造而不是通过记忆与重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特点

①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比教师的教更为重要,教服从于学。

② 教师的沉默是默教法的最大特点;

③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使用彩色棒、彩色挂图、指示棒以及实物、动作、手势等手段,以代替教师的口头讲解;

④ 教师一般不改正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中立的观察者对学生的成功失败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而是让学生自己改正错误;

⑤ 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

⑥ 口语领先,以句子为本位;先培养听说能力,随后培养读写能力;

⑦ 把词汇看做语言学习的核心,将词按功能进行分类,依照一定的顺序学习。强调词汇的选择,用少量的词创造大量的句子。

优点和缺点

优点:

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② 在课堂活动的组织方面,在间接发挥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方面,在要求学生自己发现和检验语言规则方面,都有很多创造。

缺点:

① 过于强调教师少说话,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不仅影响到语法知识的传授,也影响到教师的示范;

③ 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纠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④ 默教法在语言技能的培养方面基本上受听说法的影响,语言脱离社会语境,对语言的交际价值重视不够。

全身反应法✦

定义

强调语言学习行为的协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6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盛行于7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阿舍尔。

语言学理论基础

以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理论为依据。

特点

① 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但在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之前应先培养其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也就是先进行充分的听力理解训练后才能转入说的训练;

② 通过全身动作的反应来训练理解能力,有利于学习者掌握目的语;

③ 在学习者已准备好并有了说目的语的要求时,再让他们开始学习说话,说的训练也是从让学习者向同学发指令开始;

④ 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不少焦虑的状态下学习语言并有成就感。

优点和缺点

优点:

全身反应法主张先理解后表达,通过动作指令学习语言,这是该法的一大特色,是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贡献;

缺点:

对成人学习的特点注意不够,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且用一般动作表达语义毕竟还受到一定的限制。

暗示法✦

定义

强调通过暗示,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潜力,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让学习者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保加利亚精神病医学家和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扎诺夫于60年代中期创立。

语言学理论基础

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

教学原则

① 学习活动应有整个大脑组织参与;

② 教学中分析与综合应同时进行;

③ 学习者的意识过程和超意识过程应同时地、不可分割地进行。

特点

① 布置舒适优雅的环境,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② 不仅要调动学习者有意识的活动,而且要通过各种暗示手段和形成的愉快轻松的心情,充分发挥无意识活动的作用,做到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协调发展,以挖掘学习者的学习潜力;

③ 通过教师和教学材料的威信以及学习者的稚化,建立高度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目的语;

④ 在消除学习者的心理障碍、充分发挥其潜力的情况下,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

交际法✦

定义

又称“交际语言教学”,较早称为“功能法”、“意念—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中心在英国,创始人为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代表人物还有英国的语言教育家亚历山大、威多森,荷兰的范埃克等,交际法最有名的教材是《跟我学》。

语言学基础

社会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威多森的语言交际观。

心理学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分析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需要,通过“需要分析”选择应该学习打的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决定都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

主要特点

① 明确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不仅要求语言 运用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

② 以功能和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而不是人为的教科书语言;

③ 教学过程交际化,交际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

④ 以言语交际的主要形式----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语音、词汇、语法主要通过话语情景综合教学,必要的句型操练也是为掌握话语能力服务的,并结合话语进行;

⑤ 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不排斥单项技能训练,但要以综合性训练为主,最后达到在交际中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

⑥ 通常按话题螺旋式地安排语言材料,将功能与结构结合在话题之中,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每一话题有几次循环,每次逐渐增加难度;

⑦ 强调言语交际的内容和信息的传递,不苛求语言形式,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影响交际的错误能不纠就不纠,尽量鼓励学习者言语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⑧ 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的学习者进行“专用语言”的教学,突出不同交际目的和方式、不同交际范围里所使用的目的语的特点。

自然法✦

定义

自然法所说的“自然”是指成功的第二语言习得的自然原则,是根据对自然环境中的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观察与研究,提出在非自然条件(即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入、首先集中培养理解能力并强调通过习得掌握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

该法的倡导者是美国加州大学西班牙语副教授特雷尔和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

语言学理论基础

语言交际理论和克拉申的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即“输入”的五个假说。自然法认为应当把培养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而不是把语法上的完美无缺作为初级语言教学的目标。

特点

① 以培养学习者的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课堂活动全部用来进行交际;

② 强调理解的重要性,语言学习应从理解开始,加强听和读的活动,推迟口语表达;

③ 强调自然习得,课堂全部用于进行注重内容、注重信息交流的交际活动,给学习者提供语言习得的机会;

④ 一般不纠正学习者的错误,以免影响其表达的积极性,只有在笔头作业中才纠正错误,并强调自我纠正;

⑤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优化学习情绪,降低情感过滤,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确定教学内容。

优点和缺点

优点:

1、自然法作为一种完全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各种教学法流派中独树一帜,使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得以运用于教学实践,有其特殊意义。

2、该法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重视情感因素,主张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体现了人本派教学法的特色;

3、它强调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这与交际法有共同之处。

缺点:

1、主要是过分强调了习得的作用,而对课堂教学条件下有意识学习的作用估计不足;

2、过分依赖尚未完全证实的“自然顺序”假说,对教授语言结构、让成人掌握语法规则的意义缺少认识;

3、在非目的语环境中,特别是非本族语教师很难不断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

4、让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决定学习的进展速度,也并非每个学习者都能做到。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或转发〗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英汉句子比较(共3篇)英语句子以动词为中心句子成分配全为止,在连续说话时句子和句子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停顿,实际就可以发现这个定义不大符合汉语实际,这种词组的组合必须进入义句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所以从音句。 英汉句子比较2017-07-01 14:37:24 | #1楼回目录 一.英汉句子定义与特点比较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772@4689967:63;8=/j}rn
1.汉语言文学的定义范文《现代汉语》教学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解决一些语言运用中的实际新问题。如《现代汉语》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以及汉语规范化等和社会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的新问题。这些知识的讲解不能只讲一些抽象的定义,而应该联系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语言。如可以组织学生去调查招牌、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9:96/j}rn
2.《汉语世界》之解密猝死真相:第一集如何定义猝死新闻《汉语世界》之解密猝死真相:第一集 如何定义猝死 节目简介 汉语世界 播出:芒果TV 主持人:麦小龙 / 叶美毅 / 杜波 地区:国内 类型:社会 简介:《汉语世界》节目是一档以“中国故事,世界表达”为特色,通过有趣的故事、资讯为人数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者和所有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提供语言、文化信息交流平台,令读者在轻松的观看中了解鲜活的jvzquC41yy}/opyx0eun1k4547;668<67:6987mvon
3.反义词对比(精选5篇)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语词组对比与翻译,通过对语词组的定义、类型、功能以及语词组产生差异的原因等进行分析与翻译,找出两种语言在词组上的异同,为双语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维吾尔语;汉语;词组;翻译 一、前言 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汉语和维吾尔语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776?80qyon
4.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推动汉语国际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其他国家储备汉语人才的需求,也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一种有效传播手段。为此,汉语国际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是很关键的。介绍了汉语国际教育及其文化内涵的定义,并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中运用文化教学的具体教育手段。jvzquC41yy}/h€xkt0ipo8o{1jznn8o{a46259>423<58>6a44;65=3jvor
5.有人说普通话是胡语,为什么读起古诗文还是朗朗上口、韵律十足胡语相对于汉语,是一门外语。 普通话的定义比胡语小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其实普通话只是规范发音,所用字形、字义、语法结构和其他发音的汉语没有不同。 换句话说,普通话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全国通用的汉语体系上的发音规则,和普通话位置对jvzquC41yy}/lrfpuj{/exr1r18g5A73;6ieck
6.湖南自考02976医古文(一)考试大纲7. 掌握古代汉语定语后置的定义及后置的情形,在古文阅读时能利用语境的提示作用,辨认定语后置,并能准确翻译。 (二)修辞(次重点) 理解:修辞手法比喻、借代、避复、引用、委婉、割裂、错综、分承、举隅、互备的概念,及其对句子结构和意义的影响。 应用:熟悉并能辨别指定教材词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在此基础上领会jvzquC41yy}/|rpcqu}/exr1lejh1txfi1<6993jvor
7.汉语汉字的起源因为,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一切语言系统,例如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哑语、旗语、体语……等等,或连动物、植物等沟通信息的某些行为。“语言先于文字”者所说的“语言”,则是单指口头语言。我们也应该给口头语言来一个明确的定义:以声音的变化来传递信息的系统。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47>82h6348?279;80jznn
8.[学子论文]Rumor:一个需要澄清的概念传媒《现代汉语词典》中“谣言”定义为“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刘建明也认为,“谣言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事实描述,有时带有诽谤的意见指向,它不是中性的传闻,而是攻奸性的负面舆论” 。由此表明,“谣言”古代含义的中性理解,已经逐渐淡化,形成以贬义理解为主的含义。jvzq<84ogfob0yjqrnk/exr0ep5o1;5351732=4e57>4::2459:57:>0jvsm
9.B站老杜mysql详解zdb呀的技术博客​​第3章 DDL语言:数据定义语言​​ ​​3.1 MySQL的数据类型​​ ​​3.2 表的创建:create​​ ​​3.3 表的删除:drop​​ ​​3.4 快速创建表​​ ​​3.5 快速删除表中的数据:truncate​​ ​​3.6 修改表结构:alter​​ jvzquC41dnuh0>6evq4dqv4wa3;:2;=881;:3<>5:
10.李曼丽:学术语言的概念特征及教育意义中小学教育联盟网由于目前的学术语言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语境内,学术界对汉语学术语言的深入研究极具必要性。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已有研究学术语言的定义及语言特征、研究前沿等,为学术界引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面临的学习困难的另一种独特视角,以期深入探讨学术语言习得的教育意义。 二、学术语言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学术语言的研究起源于对教育情境中语言使用及其对教育公平影 jvzq<84yyy4thln0ep5{v8xhek5kk;5452;37:9425749?=9689/uqyon
11.汉语语言论文范文一、语言、文化的定义及关系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德语kultur。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辞海》中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语言观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理论,产生不同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68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