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民族是不是就一定要生活在一个国家里?在中国的大一统历史熏陶下,我们很自然地会这么认为。但当我翻查资料才发现,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同文同种却分成好几个国家的例子,比比皆是。
先说最熟悉的例子:朝鲜半岛。 朝鲜和韩国大家都很熟悉了,语言一样、文字一样、几千年文化脉络也一样。
只不过在二战后,被大国分割,硬生生成了两个国家。虽然已经分离七十多年,但两国人见面基本无障碍交流,就像我们南北方人说不同方言一样。
再往南走,东南亚也藏着不少“亲兄弟”。 比如泰国和老挝。两国同属老泰民族,语言相似度极高,宗教习俗也几乎一样。区别只是老挝在近代经历过法国殖民统治,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国家认同。
但你要真去旅游,吃饭、看庙、听语言,几乎一模一样。
还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这仨国家大体上就是“马来文化圈”的不同版本。无论语言还是宗教,都有着共同的根子。只是因为地理和殖民历史不同,才被拆分成三块。
说到复杂程度,欧洲绝对是“分家”专业户。 同样的面积,中国能维持一个整体,欧洲却被切成了40多个国家。为什么?因为地理破碎,山川阻隔,就容易“你一块我一块”。
举几个例子:
如果从大范围看,那就更壮观了。 比如阿拉伯世界。
从摩洛哥到伊拉克,从叙利亚到苏丹,二十多个国家说着同一种阿拉伯语,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也高度一致。
虽然今天各自为政,但其根子还是当年阿拉伯帝国扩张留下的遗产。
再比如拉美西班牙语世界。
从墨西哥到阿根廷,一大片国家都说西班牙语,信仰天主教,这全是西班牙殖民的结果。只不过各地混血比例不同,所以墨西哥人和阿根廷人看起来就不完全一样。
还有个很特别的就是“五眼联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虽然他们今天是不同国家,但文化基因却都来自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原因也很直接:欧洲殖民者在北美和大洋洲几乎完全取代了原住民文化,形成了新的同源国家。
我发现有两条规律:
第一,小范围的“分家”,往往是因为地理阻隔或政治原因,比如朝韩、德奥。
第二,大范围的“同文同种”,背后必定有大帝国的扩张,比如阿拉伯帝国、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
换句话说,一个民族对应一个国家,其实是中国的特殊经验。几千年来,中国能保持相对统一,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地理屏障、文化传统和政治智慧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