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温差变化不大,气温一般在22℃到32℃之间,降水也比较平均。由于没有降水量少于6厘米的月份,因此并没有明显的旱季,最干旱的月份是9月,平均降水量为10厘米。4月至7月降雨比较集中,平均降水量可达20厘米。
萨尔瓦多全年适合旅行。但由于降雨不便出行,不能享受海滩和户外活动,并且因为这里下大雨的时候非常少,一旦遇到大雨可能发生小到屋顶漏雨、大到修建在山崖上的贫民窟滑坡的事故,因此最好避开雨季。
又名“缤纷洒扫节”(Lavagem do Bonfim),是萨尔瓦多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有“小狂欢节”之称。缤纷主节历史悠久,始于1754年,至今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而节日的目的也由最初的善男信女打扫缤纷主教堂以示虔诚,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街头万众大联欢、乐队演出和吃喝享乐。节日期间,从拉塞尔达电梯下城出口到缤纷主教堂这条长约十公里的路上挤满了身着白衣、载歌载舞的人们,街边则满是贩卖纪念品、啤酒饮料和遮阳帽子的小贩。游行队伍中有很多装有音响设备的卡车,乐队成员会站在上面演出,人们则随着音乐的节奏边走边舞,仿佛一场小型狂欢节。
缤纷主教堂不仅是巴伊亚州罗马天主教徒所最为推崇的圣殿,同时也是坎东布莱教信徒心中的圣地。从18世纪中叶开始,这两个宗教的教徒同时参与到洒扫祭典的活动中来,教徒们从四面八方步行而来,赤脚洗扫教堂内部以及门口的台阶。后来这种清洁打扫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庆祝活动,信徒们不再清洁教堂内部,而仅仅打扫台阶。人们在身着蓝白特色服饰的甘地之子的带领下打扫台阶,并用坎东布莱教的神圣香草植物蘸取圣水洒在身上,象征清洁身体与灵魂。庆典服饰以白色为主,也可以佩戴蓝色配饰。
因为起点在巴哈灯塔处而得名,每年的狂欢节前夕Dodô/Barra-Ondina线路上的彩车都会事先进行试演,届时数千人在街头狂欢,气氛往往不亚于真正的狂欢节。
海之女神叶曼亚是非洲神话中的人物,是掌管大海与渔业的女神,同时也是妇女与儿童的守护神,随着非洲奴隶的到来而传到了南美洲,是坎东布莱教的主要神祗之一。每年2月2日在萨尔瓦多南部的红河海滩(Praia Rio Vermelho)会举行海神叶曼亚祭典。当天清晨5点,最虔诚的信徒集聚在红河海滩燃放起焰火,提前准备好献给海神叶曼亚的祭品。祭祀活动由坎东布莱教经验丰富的女祭司主持,人群载歌载舞,用特殊节奏的音乐与神祗沟通。庆祝活动会持续全天,人们身着象征大海和浪花的蓝色或白色服装陆续前来,将祭品投入海中。期间既有明星出场的大型音乐表演,也有自发的街头桑巴舞会,当然也少不了贩卖鲜花、食品、酒精饮料的小贩。下午四点,另一组官方祭司人员抬着花篮等祭品乘船出海,沿着红河海滩巡游一圈,之前一直等待在海面上的大小船只会全部调转船头紧跟其后,直到全部船只集结编队完毕,这艘祭祀船率先驶离岸边,向大海深处行进,其后千帆齐发,浩浩荡荡,跟随祭祀船驶向深海,向美丽善良的海之女神叶曼亚表达深深的敬意。
传说中的叶曼亚为美人鱼,面容美丽,心地善良,是妇女和儿童的守护神,也会保佑渔民平安,有些类似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信奉的妈祖。叶曼亚多子女,不幸的是她的一个儿子在醉酒后强奸了她,女神悲伤愤怒,有时候会在夜晚唱起幽怨动听的歌曲,据说听到她的歌声的水手往往会被迷住,落水而死。
相传,叶曼亚深知自己的美丽,也很喜欢打扮,因此祭品多为鲜花,尤其是白色玫瑰、小镜子、玩具梳妆台、首饰、香皂和花露水等,有时也有苹果等水果,这些祭品统统被投入海中以取悦女神。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旅行者,参加这个节日时请选择鲜花作为祭品即可,其他物品会污染环境,对海洋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巴哈灯塔前面的草坪是观看焰火的最佳地点之一,一朵朵烟花在灯塔的映衬下升入天空、绽放、坠落,与观赏者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人们似乎能听到烟花枯萎时发出的叹息声,而点点火光洒落天幕又像是下了一场流星雨。钟声敲响12下,身着白衣的人们打开香槟,相互拥抱亲吻祝贺新年;稍远一些的沙滩上则坐满了伴着音乐野餐跳舞、等待新年第一缕阳光的人们;而再远一点的浅海处,人们用鲜花祭奠海洋女神叶曼亚,许下新年祝福,并跳过七个浪头以求来年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