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年︱拉丁化新文字,人人争做仓颉的激情年代

起源: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的诞生

1928年4月,瞿秋白前往莫斯科主持即将在那里召开的中共六大。此时正是苏联扫除文盲运动的高潮期,扫盲对象还包括了苏联远东地区的10万华工;而国内的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一度改名为大学院)于1928年9月正式公布了“数人会”拟订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同鲁迅一样,瞿秋白认为国语罗马字是读书人在书房里制订的方案,脱离现实;当时在苏联的中国人还认为,拉丁字母扫盲应该会比汉字教育来得快。于是,他决心创造出一套更适合大众的拼音方案来。

1929年2月,瞿秋白在苏联汉学家郭质生(C·B·Колокопов)的帮助下,借鉴之前的其他方案,拟订出了《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10月,方案确定,并最终定名为《中国拉丁化的字母》。1930年春,《中国拉丁化的字母》署名瞿维托先在莫斯科《中国问题》杂志第2期上发表,然后又由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个单行小册子,引起了很大反响。小册子由汉字、拉丁化新文字和俄文排印,其内容有三方面:一是谈汉字难学及中国文字拼音化的可能性;二是谈声调是否有必要注出来;三是方案和拼写法。

一、区分尖团音,而且见系字处理类邮政式拼音,即使腭化也按不腭化拼写。示例:giu(九)、ziu(酒)。

二、不写出空韵(舌尖元音),i只标示元音[i]。示例:z(字)。

三、汉语拼音的ü[y],在新文字中写作y;而汉语拼音用作前缀的y[j]在新文字中规定为j,但只在词中间做分隔音节之用。

四、汉语拼音的er,在新文字中写作r。

五、不标示声调,将声调视为汉语应当去除的元素。只保存极必要的和极易混同的很少数一些,通过改变拼写区分,示例:jou(有)、ju(又)、maai(买)、mai(卖)、Shansi(山西)、Shaansi(陕西);

六、外来语直接拼写,示例:Latinxua(拉丁化)。

大会还制定了拉丁化新文字的十三原则,总的来说就是汉语拼音文字必须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方言化。大会从当时的国情出发,主张在字母设计上尽量覆盖中国所有方言,各个方言可以自拼自写。大众化和方言化是新文字与国罗最大的不同点,而国罗有明确的语音标准,就如鲁迅后来所言:“现在的中国,本来还不是一种语言所能统一,所以必须另照各地方的言语来拼,待将来再图沟通。”(鲁迅《关于新文字》)此外,受时代限制,大会和国罗派一样,认为应当废除汉字。

星火:宁波话拉丁化新文字的实践

30年代初,境外虽然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新文字教育;而在国内,由于国民党封锁消息,大众起初还不知道新文字。世界语学家方善境(笔名焦风,浙江镇海人)最先将拉丁化新文字介绍到国内。1933年,他在世界语机关刊物《新阶段》看到萧三的《中国语书法之拉丁化》后,将它翻译成中文,才引起了国内文化界的注意。同年10月,方善境发表《中国语书法拉丁化问题》,呼吁大力推行新文字。

上海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中心。1934年,上海文化界开始了大众语论战,鲁迅等人对汪懋祖等旧文人当时提出的“废止白话”“恢复文言”“提倡尊孔读经”等倒行逆施主张给予抨击,也对拉丁化新文字的运动,起了推进作用。文字改革家叶籁士(原名包叔元,江苏吴县人,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顾问)在《大众语、土语、拉丁化》中指出:“‘土话文字’(用方言写成的拼音文字)是消灭文盲的利器”。它与大众语运动是相互促进,密切结合的,是大众语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积极倡导把各地方言区都拉丁化。10月13日,鲁迅发表文章,说新文字是扫盲的利器:“但我们中国,识字的却大概只占全人口的十分之二,能作文的当然还要少……待到拉丁化的提议出现,这才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紧要关键。”(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语文的新生》)

当年8月,叶籁士等人就在上海成立中文拉丁化研究会,开始着手拉丁化新文字的传播工作。研究会第一件事就是出版了介绍新文字的小册子《中国话写法拉丁化——理论·原则·方案》。11月,上海世界语协会会刊《言语科学》发表了方善境的《宁波话拉丁化草案》,证明了新文字可以实现大众化和方言化。这一激奋人心的实践举措,大大拓展了拉丁化新文字的影响范围。

鲁迅支持新文字的最大理由,是简单易学,“只要认识28个字母,学一点拼法和写法,除懒虫和低能外就谁都能写得出,看得懂了。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写得快。”(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1935年3月,茅盾也发表《关于新文字》,阐释了自己的明确拥护立场。

1935年12月,拉丁化新文字迎来了运动史上最辉煌的节点。陶行知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新文字研究会,作为全国新文字研究团体的总会,这对全国各地协会和工作者起到了巨大的协调作用。研究会通过了由蔡元培(他本来是国罗最主要的支持者,现在转而支持新文字了)、孙科、鲁迅、陶行知、陈望道等688位国内各界知名人士联名签署的《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意见称:“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是年日本开始蚕食华北,成立伪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我们必须教育大众……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 意见书中还提出了推行新文字的六项具体建议。

燎原:大众语拉丁化新文字的传播

“读音统一会”会长吴稚晖曾回忆,1913年开会时征集到的拼音方案多式多样,使他有了“人人想做仓颉”的感慨。而这时期设计方案的热情与拉丁化新文字传播时期相比,显然是望尘莫及了。注音符号设计者需要有很高的传统小学(小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汉语语言、文字的学科,包括释音的音韵学、释形的文字学、释义的训诂学等学科)造诣,读音统一会的80代表也个个都是语言学精英;而拉丁化新文字方案的设计者,只要有识字水平即可。在鲁迅等国内知名人士的推动下,方善境等核心学者的影响下,拉丁化新文字出现了N种方案,中国出现了人人争做仓颉的时代。这其实也是大众语运动在文字方面上的延伸和实践。

从1934年到1937年,继北拉之后,中国拉丁化新文字先后又设计出了宁波话、上海话(后改名为江南话)、苏州话、无锡话、温州话、福州话、厦门话、客家话、广州话、潮州话、广西话、湖北话、四川话等13种等方言方案。不仅如此,不少大方言甚至还出现了县级方言方案,如方善境的家乡宁波还诞生过镇海话拉丁化新文字(设计者李长来)、定海话新文字(设计者杨良济)。这一时代大众设计拼音的热闹程度,可能只有呈现万“码”奔腾场面、发明上千种汉字输入法的80年代可比。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发展极其迅猛的另一表现是,大量民间研究团体的出现。作为当事人的语言学家倪海曙(原名倪伟良,上海人,建国后曾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统计:“拉丁化中国字被提出以后,先后在上海、北平、天津、太原、开封、西安、重庆、昆明、汉口、长沙、南京、扬州、苏州、无锡、宁波、贵州独山、广东、普宁、河南沁阳、卢氏和国外的曼谷、东京、巴黎、柏林等地成立‘新文字研究会’‘新文字推行社’‘新文字促进会’等团体。从1934年8月到1937年8月,三年中各地所成立的拉丁化团体,有成立年月可查考的,至少有70个以上。”(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

1938年,蒋介石败退汉口。5月,为了应对残酷的抗日战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不得不宣布解禁令,“中国字拉丁化运动如不妨碍或分散国人抗战之力量,在纯学术之立场加以研究,或视为社会运动之一种工具,未尝不可。”(倪海曙《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始末和编年纪事》)新文字终于等到了国民政府的承认。撤退到汉口的新文字运动核心人物方善境、叶籁士,也与曾经数度论战的对手——国罗派王玉川在经过面谈后达成和解共识。9月,作为国民党战时指挥中心的汉口也出现了《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这类新文字书籍。

抗战全面爆发后,与几乎销声匿迹的国语罗马字相比,拉丁化新文字也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1937年11月至1938年11月,倪海曙等人在上海40所难民收容所、3万难民中进行扫盲实验,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解放区,人们借助北拉扫盲,也效果明显。

解放后到《汉语拼音方案》公布这段时间中,我国人民对新文字的研究热情依旧。上海在1949年9月成立了上海新文字工作者协会,主席陈望道,副主席倪海曙。该会出版的《语文知识》 印数每期达15万册之多。全国各大城市如杭州、宁波、青岛,甚至海外的日本、新加坡华人华侨也有新文字教育活动。

1949年8月,吴玉章致信毛泽东主席,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正式成立,任务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1951年12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设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马叙伦任主任委员,吴玉章任副主任委员,成员主要有原来参加注音符号的人、参加国语罗马字的人(前两者如黎锦熙)、参加拉丁化新文字的人(如叶籁士、倪海曙)。至1955年,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侨共633人寄来了655个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中选择了264种编撰成《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作为研制汉语拼音方案的参考资料。此番现象级情景,和新文字运动密不可分。

1986年1月,晚年叶籁士深情地回忆道:“拉丁化新文字是解放前中国历史上推行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文字改革运动……它跟当时的救亡运动紧密结合,深入到工人、农民、部队、难民以及海外华侨之中,并且得到许多进步的、爱国的人士,如蔡元培、张一麟、鲁迅……等人的极其热情的支持……它是一次极为有益的探索,它的经验,包括它的不足,都值得今天的我们记取。”(倪海曙《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始末和编年纪事》序言)老人这一论断是对新文字运动最好的总结。

参考文献:

倪海曙:《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始末和编年纪事》,知识出版社,1987年12月

THE END
0.汉语字典在线查字在线字典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是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现代常用的文字大约有四千个到八千个,大多数是形声字。汉字共有多少个,估计没人能说得清。《说文解字》有9353字,《字林》有12824字,《字统》有13734字,《玉篇》有16917字。到宋代jvzquC41egyik7mcp{{ouqn0eqs0frhv1
1.文字是什么意思文字汉语解释文字的例句文字缘 文字饮 文字癖 文字交 文字改革 文字禅 古文字学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音素文字 音节文字 押文字 新文字 蟹行文字 图画文字 体目文字 生死文字 拼音文字 蝌蚪文字 科斗文字 骨甲文字 古文字 表意文字 以上内容独家创作,受著作权保护,侵权必究 海词词典,十七年品牌把jvzq<84o0fodv7hp1jgo{~4ugcxdj7ujrAw>'N;';8+99.J7'CJ&;@
2.国际汉语教学的语言文字标准问题【摘要】:汉语教学语言文字标准的学术研究和战略规划,是国际汉语教学一项重要的顶层设计。本文建议:国内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和文字标准均宜采用"双轨制"。语言标准上,国内采取"普通话"和"地方普通话"双标准,海外采取"普通话"和"大华语"双标准。文字标准上,海内外均采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_ZLa7237662960jvs
3.汉语字典新华字典在线查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是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现代常用的文字大约有四千个到八千个,大多数是形声字。现代汉字的字体都是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演变而来的。 汉字共有多少个,估计没人能说得清。《说文解字》有9353字,《字林jvzquC41j{4iv}uep0ipo8k1
4.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联合通知 (1988年1月26日) 为了适应语文教学及其他方面的需要,特制订《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予发布。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分常用字(2500字)和次常用字(1000字)两个部分。 jvzq<84ujl4ywsh0eqs04968137298h5246b69;621vbin3jvo
5.文字学研究70年成果推介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加速发展,出版事业日益繁荣,学术社团积极成立,科研活动蓬勃展开,为汉语文字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无论是研究的人员和成果,研究的数量和水平,研究的规模和范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研究的材料和方法等,均远远超过1949年以前。同时,时代政治的发展变迁,也为汉语jvzq<84nkpm/ejxu0et0mn~cp1~vg|mwejkoipzq1emul87243731}7243732Bd75:642=d30jznn
6.2026年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635汉语基础考研红宝书二、专业二(《汉语文字基础》)(一)近年专业课命题变动及其复习述(二)知识点提示(基础概念分析)1、语言学概论部分;2、专业基础部分;3. 强化练习(考试重难点提示)第三编 历年真题解析第四编 复试篇第五编 编者寄语第二部分 考研真题及答案: 说明: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20年之前两门考试科目分别为635汉语、835语言jvzq<84yyy464tfq{ct/exr1Ujuq1mfvc1yikmf1ygt0jjs{w1758?<0jvsm
7.普通话考试中汉语常用字表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 ,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韩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普通话考试中汉语常用字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普通话考试中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yzvqpmiwj45:4:437mvon
8.常用字汉语字典(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共2500字)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发布,共收字3500个。本表为其中的常用字部分,共2500字,覆盖率为97.97%。共2字常用字,笔画数为1的汉字yī一 yǐ乙名字测试 八字精批 八字起名 输入您的姓名: 男 女 出生时间: 共17字jvzquC41|kjjcw3{y37/exr1ejgoi‚tpi|o/j}rn
9.叶玉英本科课程有《古代汉语》《传统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语音史》《<说文解字>导读》《甲骨文金文与商周文化》《大学语文》等。 研究生课程有《汉语文字学》《古文字学》《汉语上古音》《出土文献与汉语上古音概论》《研究生写作方法论》等。 主持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文献与商周至两汉汉语上古音演jvzquC41ejoog|j0zo{/gmz0ep5jpot135621;62:34ivv
10.​如何认识各民族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是一些人在民族语言问题上还存在认识误区,片面地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看作只是汉族人的语言,似乎强调“汉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就是违背“各民族语言平等”的法律原则。 二是一些少数民族干部、知识分子出于民族感情,担心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会导致少数民族文化消亡;三是一些人在民族语言问题上还存在认识误区,片面jvzq<84yyy4k{k3ep1xnvƒhi1z}z1€zy1813B641v813B642;e3:986:0nuou
11.汉语辅助文字拼音汉字方案20180830.doc区分同音字的汉语拼音——汉语辅助文字拼音汉字方案 设计人:金铁军 第一部分 规则 一、简介 拼音汉字方案不是文字改革方案,是在汉语拼音基础之上扩展其功能,设计的一套字母化线型文字方案,作为汉语的辅助文字使用。用于外国人学汉语、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需要使用字母化线型文字的地方。拼音汉字除每个音节的字频最高字采用拼音原型外,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711A5522:52@52237357xjvo
12.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0 现代汉语词典 1978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1 增订2500字表 1979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组 12 新华字典 1979年商务印书馆 13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6763字) 1981年5月国家标准局发布 14 标准电码本(7292字) 1983年邮电部 15 六年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字表(3189字) 1984年人民教jvzquC41jctzw7mvvrio0lto1ktgq8mvon532;5531VXEZWPZXXOVK3ujvsm
13.仓颉像为何镶嵌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铜门上?甲骨文、金文等这些存活着的古汉字是汉字的基础,后世通过它们又不断孳乳出新字。就文字符号的功能来说,先民们自发明古汉字开始,就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汉字的演变、发展,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演化序列,各时期的汉语文字资料,都全方位地体现出汉字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 jvzq<84yyy4ykwmwcpku0lto1eo0497626791:>f4;>9:>i9:6?f4j9fdfh73>h7c:7538h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