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于法兰西的浪漫与古老|自驾法意瑞—法国篇(小众路线)

这次的法意瑞旅行从巴黎的奥维尔小镇开始,当我们沿着法国西海岸开着车从北向南,沿途风景就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不论是充满艺术气息的梵高小镇还是仙境般的圣米歇尔山,或是法国美丽的乡村、古老的城堡,都让我们领略了法兰西的浪漫、精致与古老,一路美景伴随着我们抵达蔚蓝色海岸尼斯。奥维尔—梵高小镇

莫奈花园—吉维尼

圣米歇尔山—诺曼底的海中孤岛

卢瓦尔河谷—最美城堡群

萨尔拉—中世纪古城

多尔多涅河谷—法国的托斯卡拉

阿尔勒—梵高之城

阿维尼翁—教皇之城

尼斯—蔚蓝色海岸最美小城

埃兹—悬崖上的小镇

摩纳哥—国中之国

今晚入住机场附近的宜必思酒店,酒店接待大厅很大,也气派,房间却很小,行李箱都不好放,不推荐入住。当时办理签证需要提供第一天入住信息,我随便订了这家,后来签证下来后不敢随便取消(怕被取消签证),这是我们全程住过的最小的房间。巴黎机场附近酒店停车都不便宜,停车费25€/晚。

因有时差,早早醒来,可能是机场附近的酒店,早上6点开始供应自助早餐,品种很丰富。酒店小小的房间呆着难受,我们赶紧收拾行李,买了12€/人的早餐券,吃完品种丰富的早餐,我们出发去往今天第一个景点—奥维尔小镇。

今天的目的地是离巴黎很近的两个艺术小镇,一个是巴黎近郊30公里的瓦兹河畔欧韦Auvers-Sur-Oise奥维尔小镇 ,文森特梵高生命的最后70天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所以这个小镇又称作“梵高小镇”。另一个就是吉维尼Giverny小镇,又称莫奈小镇,是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隐居之地,莫奈一半的人生在此度过,并创作了无数佳作。无论是梵高笔下的《麦田群鸦》、《奥维教堂》,还是莫奈著名的《日本桥》、《睡莲》等大量作品中的实景,都可以在这两个艺术小镇找到。女儿非常喜欢梵高、莫奈,因此最初的法国行程单就加进了这两个小镇、包括后面的梵高之城阿尔勒。法国第一站我们先去往印象派大师曾经居住、生活过的地方,去接受法兰西浓郁而浪漫的艺术熏陶。

瓦兹河畔欧韦Auvers-Sur-Oise(奥维尔)是印象派的摇篮,留下了印象派鼻祖杜比尼、塞尚、毕沙罗以及梵高的足迹,而最终让这个小镇出名的是梵高人生最后的日子是在这里度过,并长眠于此的地方。在这里他画下了《麦田群鸦》、《加歇医生》、《奥维教堂》等作品,最后在麦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喜欢梵高的人来法国一定不要错过这个优美的艺术小镇。

小镇不大,但很清净,游客中心旁边的停车场可以免费停车。为游客设计的参观路线也非常合理,沿着推荐的线路走,你可以看到很多梵高当年创作时的实景。

一路走着可以感受到小镇清新而艺术的气息以及众多梵高印迹,很多餐馆、商店都摆放着一些关于梵高、关于印象派的油画作品或者海报。

小镇地面间隔镶嵌着“文森特”的铜牌,这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画家—文森特·梵高。

看见这栋黄色楼房的外墙上挂着梵高画作《爱德琳·拉乌》,便知道梵高故居到了。这张油画画于1890年,即梵高到达奥维尔那年,画中是拉乌客栈主人13岁的女儿爱德琳·拉乌。

1890年5月,梵高拿着弟弟提奥的介绍信,来到奥维尔小镇找加歇医生--画家毕沙罗和塞尚的朋友,一位热衷绘画的业余艺术家。医生给他找了个每天6法郎的避暑旅馆,而梵高却住进了镇政府对面的拉乌客栈(AUBERGE RAYOUX),因为这里只要3.5法郎一天,梵高最后也是在拉乌客栈离世。如今他离世的房间对游客开放参观,但不许拍照。我们到的比较早,拉乌客栈还未开门,我们在外面瞻仰了这座不起眼的房子,房子顶层的阁楼就是梵高居住的房间,在这里梵高创作了70几幅流芳百世的作品。

沿着拉乌客栈旁的小路继续往前就是奥维尔教堂,喜欢这样游人不多,幽静雅致的艺术小镇,可以慢慢欣赏梵高遗迹和他曾看过的风景。

这座建于13世纪的奥维尔圣母大教堂还是保持着梵高画中的模样,没有丝毫改变。

奥维尔教堂的正门前摆放着巨大的梵高画作《麦田群鸦》,明艳的黄色是梵高喜欢的颜色,但梵高却在完成这幅作品两个星期后,走向麦田举枪自尽。

逗留在这幅巨作前,用心去感受梵高画中的意境,让艺术的气息把我们浸染。

离开教堂,继续往前就是梵高作画的麦田了,因是初夏,这片麦田还是一片青绿,梵高就是在这儿举枪自尽的,青翠的麦田配着有点阴沉的天空让我觉得离梵高那么的近,近到似乎可以感受到他当时的绝望,以及中枪后艰辛地走回拉乌客栈的情景。

麦田旁边就是公共墓园,梵高和弟弟的墓碑就在墓园的北墙下,左边是梵高,右边是弟弟提奥。我们摘了朵鲜花放在墓碑上,表达对这位年轻而伟大画家的怀念和敬仰!可惜梵高生前没有获得大家的喜爱,在鄙视的目光中、在流言蜚语里匆匆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梵高自己也不会想到他的作品现在被人如此欣赏与热爱,每天多少游客去奥赛博物馆就为了能亲眼目睹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有机会在奥维尔看着梵高曾看过的风景、寻找梵高画中的景象真是三生有幸,致敬梵高!

离开梵高小镇我们开车前往吉维尼Giverny,这是一个让莫奈在火车上就一见钟情的小镇。大名鼎鼎的莫奈花园就位于吉维尼,是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故居。一路上法国乡村的风景很美,初夏的吉维尼繁花似锦,如同世外桃源。

与清冷的梵高小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儿人声鼎沸,免费的大型停车场停满了车,通向莫奈花园的小路上欧美游客非常多。

莫奈花园是莫奈后半生43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它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在房子前的花园,一个是在马路另一侧有着日本风格的水上花园,又称水园,在这里莫奈创作了无数的佳作。

莫奈故居是一栋两层楼房,绿色的窗户、走廊和楼梯,外墙则是粉色,如此色彩鲜明正是莫奈的风格。

房屋内部是光线明亮、色彩明快的布局,窗外就是巨大的花园,看出去就像一幅画。

想来在过去的岁月里,每当花开之时,莫奈在这里用画笔记录下自己所见的一池光影。

初夏正是百花齐放的时节,迎面扑来阵阵的花香,花园里的蔷薇、月季、百子莲、铃兰都在盛放,把花园点缀得绚烂而美丽,就像一副天然的油画,在这里可以轻易找到莫奈画中的色彩。

看了花园一定不要漏了水园,莫奈传世作品《睡莲》、《日本桥》等都是在水园获得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水园里绿茵苍穹,就像一个清凉的世界,水中漂浮着睡莲,因未到盛夏,睡莲还在沉睡,但已经美的惊人。

买了张“日本桥”的明信片,可以和原型对比一下,充满诗意和梦幻色彩的水园,让人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教堂旁边还有一个小的纪念碑,是为了祭奠埋葬在此的七名二战期间牺牲在吉维尼附近的飞行员。

教堂很小,我们进去参观了一下,就是乡村教堂的模样,里面没有人,游客基本都在花园那儿。

教堂一侧的小坡旁,安葬着印象派大师莫奈和他的家人。

1、奥维尔小镇上的拉乌客栈上午10点才开门,想进去参观的掌握好到达的时间。2、莫奈花园的门票11€/人,建议提前购买,避免现场排长队。3、今晚入住吉维尼的民宿“Givernel 2”,离莫奈花园只有900米,民宿很大,可以停车,唯一不方便的就是附近没有超市,需要开车去远一点的镇上采购,推荐自驾的入住。

早上在民宿吃了自己准备的早餐我们就出发了,因为今天的圣米歇尔山有点远。

中途路过巴约,这是离诺曼底遗址最近的城市,我们顺道参观了诺曼底二战登陆纪念博物馆,纪念馆门票7.5€,可以当场购买。

喜欢盟军抢滩登陆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博物馆,今年也是二战胜利八十周年1944-2024!

巴约天主教堂,唯一二战盟军登陆后没被战争摧毀的教堂。我们只在外面拍了照片,因为要赶到圣米歇尔山,就没有进去参观。

中午在巴约尝了当地有名的小吃KEBAB,非常好吃,有点像肉夹馍,好多烤肉,酥脆的口感,也很便宜,可惜在法国其它地方再也没有吃到过。

圣米歇尔山(法语:Mont Saint-Michel) 位于法国诺曼底大区圣马洛湾附近,是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天主教第三大圣地,位于诺曼底海边的孤岛之上。每年有几百万游客前往参观、膜拜,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先看一下我们拍的视频吧:

下午3点我们到达圣米歇尔山收费停车场,距离停车场不远就是摆渡车站,去圣山可以坐免费的摆渡车前往。

在晴朗无风的日子,你也可以步行走过这长长的海上栈道,边走边看着圣山离你越来越近,也是一种极好的体验。当天下午风很大,我们还是坐摆渡车进去,十分钟就到了。看见这屹立在你眼前的庞然大物,非常震惊与激动,梦想之地我们终于来了。

圣米歇尔山这里的潮汐变化很大,每逢傍晚,大西洋的潮水有如万马奔腾般扑将而来,将周边流沙淹没,圣山顿时变成汪洋中的一叶孤岛,蔚为奇观。但是下午2-3点后潮水退去,修道院就成了沙滩上的城堡。我们下午3点多来到圣山的时候,海水已经退去,沙滩露了出来,我站的这个位置如果换个时间就会被淹没的地方。

进入圣山的首道大门“前进门”,门前有类似吊桥的装置,古代时关上这道大门可以防止敌人入侵圣山。

圣山狭窄的小路两侧都是各种店铺,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游人很多,很喜欢这样古老的石子路,走在圣山的山路上,穿过一个个店铺,好像来到了古代的集市。

路过La Mere Poulard 普拉夫人—曲奇饼干店铺,这个牌子的曲奇非常有名,是法国圣米歇尔山必买伴手礼,经典款的铁盒很漂亮,但不便宜,小小一盒就要10€,里面只有16块饼干,我们买了一盒尝了一下,奶香味很浓郁曲奇,又酥又软。

冰淇淋也超好吃,也是浓浓的奶香,而不是香精的味道,不过和意大利的冰淇淋相比还是有点逊色哦。

一直上坡的小路走的还是蛮累的,似乎走到了小路的尽头,终于看见了山顶的修道院。

到达修道院入口前必须登上壮观的外侧大阶梯,为了避免排队,我们提前网上购买了门票,扫码进入之后,登上内侧大阶梯才是正式进入修道院。

遇见一群来圣山朝拜的修女们。

进入修道院大门一直爬到大阶梯顶段就是索-高提耶露台,可在此观览修道院中央塔楼、桐木结构的尖塔、铜铸鎏金的大天使圣米歇尔雕像以及海湾的壮丽景观。

这座大天使圣米歇尔雕像是雕塑家艾曼钮·弗雷米耶的作品,但现在圣山上矗立的大天使圣米歇尔雕像只是复制品,原作收藏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里。

圣山脚下,退潮后的浅滩一望无际。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教堂的侧门通向平台,这座教堂于1023年至1085年间为祭拜大天使圣米歇尔而建。

大殿中堂遵照诺曼底地区罗曼建筑传统而建,不盖拱穹,侧面及高处的窗户为教堂提供了充足的光线,使得教堂大殿内非常明亮。

漂亮的回廊内院,是众信徒祈祷静思的场所。

与回廊内院连通的是修士们的用膳厅,高大宽敞的大厅也是举办各种圣事典礼的地方。

回廊上有多个拱形窗户,可以看见外面的大海、浅滩,也给回廊内院提供了充足的光线。

沿着参观路线走下楼梯,就是建于1446年的大柱地下圣堂,巨大的环形回廊侧面有若干小祭室,中央十个粗壮的单圆筒形柱排列成半圆形。

最后到了卖纪念品的地方,我们买了冰箱贴和圣米歇尔大天使纪念币。

出口处还有一个圆形的观景台,可以俯瞰大海,现在看见的是退潮后的泥泞沙滩。

参观在修道院的北花园结束,在这个离天堂似乎很近的地方,再次回望大天使圣米歇尔。

离开圣山,我们驱车前往9公里外的蓬托尔松,今晚将入住这个离圣山最近的小镇,酒店在一栋16世纪的老房子里,古老而安静,旁边有免费的停车场,不远处还有一个很大的超市,非常适合自驾的人。

第二天早上,我们开车再次来到圣山附近,想看看被海水包围着的圣山,L老师放了无人机。圣山孤寂而傲然的屹立在尚未退潮的海里,天与海之间的修道院显得古老而神秘。

刚好遇见农民早上放羊,阳光下一群羊儿跑向圣山,童话般的画面定格在我脑海里,再见了,我的天使岛屿—圣米歇尔山!

1、圣米歇尔修道院门票13€/人,建议网上提前购买,只在圣山的街道逛逛是不需要门票的。2、圣米歇尔停车场的小票要带上,返回时自行在缴费机上缴费,我们停了大约3个多小时,收费17€,也是在法国停车最贵的地方。3、自驾的游客建议入住离圣山9公里外的蓬托尔松,这儿的酒店比起圣山选择余地大,性价比也高。我们入住的Best Western Hotel Montgomery,房间干净,服务人员也很热情,开车去圣山停车场只要12分钟,推荐入住。

从圣米歇尔山回来,吃了早餐我们驱车前往下一站—卢瓦尔河谷。在法国乡村道路上开车非常惬意,道路两边大片整齐平整的草场,远处的牛羊安静地吃着草,让我们感受到法国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卢瓦尔河谷是法国文艺复兴的摇篮,这儿有着世界上最美的城堡群,总数超过300个,最早建造开始于10世纪。我们在卢瓦尔河谷准备停留2天,计划去看最精华、也最有代表性的三座城堡:舍农索城堡、香波堡和昂布瓦兹城堡。先看我们拍的城堡视频:

下午2点左右到达舍农索城堡  Château de Chenonceau,城堡前有个很大的免费停车场,停好车我们去买门票。比起圣米歇尔山,这儿的游人不是很多,可以现场买票,有中文导览手册,买好票后需要走过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路的尽头就是城堡。

舍农索城堡修建在卢瓦尔河的支流谢尔河(Le Cher)上,是卢瓦尔河谷中唯一一座建在水上的城堡,曾经的LP法国版封面就是舍农索城堡在水中的倒影。舍农索也被誉为卢瓦尔河流域最精致的城堡,由于它的历任主人都是女人,因此又称为女人堡。1547年,亨利二世继位时,把舍农索城堡作为礼物送给了比他年长20岁的宠妃狄安娜,狄安娜在城堡建了花园,并在谢尔河上架了长桥,现在留存的花园也称为狄安娜花园。此后城堡又多次经手不同的王后、贵族,直到1913年,舍农索被卖给了经营巧克力王国的梅尼耶家族。

穿过林荫大道,首先看见的就是城堡的前院和侧面的马尔克塔。

进入城堡的第一个房间是卫兵室,房内陈列的箱子是哥特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原物。

从卫兵室穿过一道上有圣母雕像的门,就进到了小教堂,教堂虽小也很精致,彩绘的玻璃窗非常漂亮。

国王亨利二世的宠妃狄安娜卧室的壁炉,上面雕有亨利二世和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斯名字的首个字母H和C交错的图形,壁炉上方是凯瑟琳王后画像。

这是连接谢尔河两岸的长廊,长廊长60米,宽6米,两侧的18扇窗户为它带来明亮的光线,地板由白灰岩和黑板岩的方砖交替拼汇,凯瑟琳王后曾在长廊多次举办欢庆活动,长廊的南门通向谢尔河的左岸。

舍农索的厨房在负一层,建在水中的石墩子上,厨房很大,有多个房间。

这间豪华的房间是弗朗索瓦一世沙龙,两个精雕细琢,精美无比的柜子分别建于十五、十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炉上雕刻着蝾螈和白釉,分别纪念弗朗索瓦一世国王和法国的克洛德王后。

城堡内前厅回廊顶部、通向二楼楼梯的穹顶都雕刻着精美而复古的图案,属于法国文艺复兴初期雕刻装饰艺术的典范。

二楼是在城堡居住过的各位王后的卧室,精美华丽,墙上的挂毯、壁画都是珍品。

在城堡高处的阳台上可以看见狄安娜花园和马尔克塔楼。

岁月的流逝,关于城堡女人们的故事早已远去,只有舍农索城堡依然优雅地屹立在谢尔河上。

无人机的视角,则可以将城堡和花园同框摄入,修剪精致的花园和秀美的城堡确实如女人般美丽!

因为明天还有城堡要看,不想跑太远,今晚就入住离舍农索很近的谢尔河畔一对法国夫妻经营的民宿。民宿小院打理的干净宜人,院内免费停车,但那扇院门真的好小,不过老司机还是可以进去的。就是没有电梯,但热情的法国夫妻俩会帮忙拎行李上楼。

早上民宿有早餐,虽然比不上酒店的丰盛,但也足以吃饱。今天我们将去参观卢瓦尔河谷的另外两个城堡,时间很宽松,接近9点我们才离开民宿。昂布瓦斯城堡离舍农索很近,开车一会就到了,城堡外墙下的卢瓦尔河畔有免费的停车场。

昂布瓦斯兹城堡Château Royal d'Amboise位于卢瓦尔河畔的昂布瓦兹,是一座带有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哥特风格的法式城堡,也是卢瓦尔河谷地区唯一一座皇家城堡,弗朗索瓦一世国王便是在昂布瓦兹城堡出生和长大的。

走上台阶,穿过拱廊,就可以进入城堡区域了,现场买票。这也是古代卫兵们巡逻的路线,拱廊的两侧挂着从十一世纪到十九世纪各代城堡主人的徽章。

进入昂布瓦兹就看见这座火焰哥特式礼拜堂,礼拜堂建于1493年,是国王的私人礼拜堂,达·芬奇死后能葬在这里,可见他和弗朗索瓦一世的深厚情谊。可惜的是礼拜堂正在维修,不能入内参观,太遗憾了,我们只能在外面观看这座因名人达·芬奇而声名远扬的礼拜堂,能跟天才如此靠近也是我们难得的荣幸了。到了昂布瓦兹我才知道,画画真的只是达·芬奇的副业,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发明家、设计大师。他的学生弗朗西斯科·梅尔兹说过“达·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天才了”。

站在礼拜堂和城堡之间的圆形平台上,可以看见昂布瓦兹街景,也可以看见卢瓦尔河的美景,当年的达·芬奇是否也曾站在这里眺望着远处的卢瓦尔河谷。

文艺复兴时期,法兰西国王将昂布瓦兹城堡装饰成华丽的宫廷,正是在昂布瓦兹,法国艺术史进入到重要的转折期,法国王室因此邀请了众多的意大利艺术家、文学家来到昂布瓦兹,其中就有艺术巨匠、工程师达·芬奇,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意大利艺术的影响掺揉进法国的哥特风格,创造出了法兰西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风格。

走进城堡就看见代表着弗朗索瓦一世的蝾螈,在卢瓦尔各个不同的城堡,这个蝾螈随处可见。

城堡的卫兵室,这层楼所有厅室都是国王的卫兵使用,继续往里走,就看见了带有许多拱门的长廊,卫兵们站在这里可以巡视卢瓦尔河上的航运和渡河的情况。

这是国王的“大接见厅”,明显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文艺复兴时期,宏大的接见宴会和节庆活动是宫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接见厅就是当时最早举行节庆活动的大厅之一。我们去的时候,这个大厅正在展示达·芬奇的巨幅画作《最后的晚餐》,彩色、黑白各一幅。

画家弗朗索瓦-继尧姆·梅纳吉奥于1781年创作了油画《达芬奇之死》,这幅画表现了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安息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怀里。实际上这幅场景完全是虚构的,国王当时在圣日耳曼昂菜城,并未赶到达芬奇的身边,但作为赞助人的法国国王和这位佛罗伦萨天才之间的旷世友谊,却一直令人津津乐道。

这是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和他的儿子亨利二世的寝宫,在亨利二世悲惨地去世后,他的妻子卡特琳娜·德·梅迪西斯居住在这里。

法国复辟时期,城堡回到了蓬迪埃佛尔公爵唯一的女继承人,波旁的路易丝玛丽·阿代拉伊德手中,她是奥尔良女公爵,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约瑟夫的遗孀。下面的房间是奥尔良女公爵的套房,装修也是极为华丽,显示了十八世纪的装修风格。

奥尔良寝宫,1821年,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从他的母亲波旁-蓬迪埃佛尔的路丝·玛丽·阿代拉伊德手中继承了城堡,墙上挂有路易-菲利普一世着正装的肖像。

奥尔良-蓬迪埃佛尔的书房,书房里展出了一系列十八世纪末的人物肖像,分别是未来法国人的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外祖父和父母。

音乐厅,放有埃拉尔三角钢琴和竖琴。

走出奥尔良套房就来到了昂布瓦兹城堡的米尼牧塔楼,从40米的高处俯瞰着卢瓦尔河,可以眺望昂布瓦兹的景色、风光。

昂布瓦兹城堡虽然比不上舍农索那般精致、漂亮,但登上城堡的最高处却可以看见最美丽的风景。

最后从骑士坡道下楼,走出城堡。

这条螺旋形坡道,能方便地让国王的马车一直上到城堡的露台。

从有点压抑的城堡里出来,坐在这里可以远眺城堡后方美丽的花园。

来到美丽的花园,心情顿时轻松起来,这里还设有供游人拍照的相框,也是独具一格了。

在花园的下方,有一座白色的达·芬奇雕像,这里是圣·弗洛郎坦教务所的旧址,据说达·芬奇最先被葬在这里,1806年至1810年间被毁,骸骨最终葬于圣·于贝尔礼拜堂内。

最后再从空中看一眼卢瓦尔河畔的这座皇家城堡。

走出城堡已是中午,我们在城堡外找了家餐厅吃午餐,一路走来,发现法国人包括意大利人,都喜欢在露天就餐,可能和欧洲人自由奔放的性格有关。我们也喜欢坐在露天就餐,喝咖啡,看着古老的街道、建筑,非常舒适。

吃完午餐,告别昂布瓦兹,我们去往卢瓦尔河谷最大的城堡—香波堡。

香波堡Château de Chambord是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的绝世佳作,代表了他对梦想的执着和对艺术及奢华的热爱。热衷于狩猎的弗朗索瓦一世在1519年开始兴建香波堡,作为每年冬季狩猎的宫殿,他在位期间只在他的狩猎行宫逗留了72天。弗朗索瓦1547年去世时,城堡仅完成了主塔和一座侧翼建筑,后面他的儿子亨利二世和同样醉心于狩猎的路易十四对香波堡进行了进一步修建。香波堡有护城河围绕四周,背靠大森林,前方是硕大的花园,也被称为水上梦圆,走到护城河的另一侧可以看见香波堡的水中倒影。

俯瞰香波堡,众多的烟囱和塔楼就像一个插满蜡烛的大蛋糕,这也是这座城堡引人瞩目的另一个特点。

作为卢瓦尔河谷城堡群中最雄伟的香波堡,共拥有400多个房间、365座烟囱和77座楼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应弗朗索瓦一世之邀来到法国的达·芬奇所设计的中央双螺旋楼梯,传说设计双螺旋楼梯的初衷是为了让王后和情妇不会在上下楼时相遇。

从正门步入主堡,立即置身于一个明亮宽敞的大理石宫殿之中,正对着著名的“双旋梯”,双旋梯位于城堡的主塔中央,两组独立的楼梯相互交错地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轴心,螺旋式地盘旋而上,同时上下楼梯的人,可以相互看见,而不会碰面,达·芬奇的设计堪称建筑史上一绝。

两座不同入口的螺旋式阶梯环绕同一空心石柱,交错盘结贯穿城堡的三层楼。

顺着盘旋楼梯可以到达城堡楼顶的露台,从露台上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座城堡建筑的细节。

城堡制高点是顶塔,雕刻着象征法国皇室的百合花。

屋顶上的尖塔、钟楼和烟囱就像是雨后春笋般直冲云霄,这些尖耸的建筑构件的表面还装饰了菱形、圆形、半圆形等几何造型,打破了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沉稳的形式。法兰西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其实是糅合了文艺复兴和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有别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城堡侧面四周还均衡分布着小的旋转塔楼。

露台上可以看见城堡前面的大草坪和远处的翠绿色森林,给人以极佳的视觉享受,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的王室贵族们在花园中漫步,在森林里纵马驰骋打猎的画面……

香波堡里也随处可见代表弗朗索瓦一世的的蝾螈图案。

城堡内还有不少王室贵族的房间和国王的寝室。

路易十四的寝室富丽堂皇,路易十四是少数常来香波堡的国王。

弗朗索瓦一世的卧室,弗朗索瓦一世先后6次莅临香波堡,但他一共只住了72天。

狩猎室里展示着动物皮毛。

下午6点我们才走出城堡,远远看去黄昏下的香波堡美的像童话世界里的城堡。

今晚入住香波堡附近的民宿,懒的跑远了,附近有个很大的超市,卢瓦尔河谷的白葡萄酒很有名的,我们去采购了食物和葡萄酒。

1、卢瓦尔河谷的城堡非常多,如果有一天时间,建议选择舍农索城堡和香波堡;如果有两天时间,再增加昂布瓦兹皇家城堡和克洛·吕斯城堡,喜欢达芬奇的后两个城堡一定要去看。2、舍农索城堡和香波堡照相下午光线好,喜欢摄影的注意到达时间。3、城堡的游人不会很多,可以现场买票并领取中文导览手册,舍农索、香波堡和昂布瓦兹城堡的门票分别是17€、16€和16€。4、城堡附近的酒店很少,基本都是民宿,因为我们入住的民宿并不是很满意,就不推荐了。

最早我们的法国行程单上是没有多尔多涅的,因为被网上一个帖子和照片深深吸引,我们来到了中国游客很少去的多尔多涅河谷。她是继巴黎之后拥有最多被列为历史古迹建筑与景点的地方,在丰富的地层及韦泽尔河谷的众多史前岩洞中,有15处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公元6世纪,多尔多涅河沿岸的居民为了躲避维京人的入侵,把家园搬到了岩壁上的山洞里;12世纪,阿尔比十字军剿灭卡特里派教徒,很多村庄遭到洗劫;14世纪,多尔多涅河再次成为英法百年战争的前线。如今战争早已远去,多尔多涅只剩下美丽的田园风光,沿河的许多村庄长期霸占着法国最美乡村的榜单,而两岸崖壁上数以干计城堡仍然可以寻觅到中世纪纷争留下的刀光剑影。多尔多涅河谷(La vallée de la Dordogne)位于法国的西南部,气候温和,森林浓密、葡萄园和果树遍布,是法国人心中最爱的田园风光,也因此获得了法国托斯卡纳的美称。除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多尔多涅还出产法国最好的美食,鹅肝和松露都是多尔多涅的招牌,有美景还有美食的地方,我们怎么能错过,因此我们在法国行程中挤出两天时间留给了多尔多涅。

萨尔拉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存有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整座城市就像一座建筑博物馆,至今保留着十四、十五世纪时候的样子,走进老城任意一条小巷,都会看见狭小道路两旁各式各样的淡黄色尖顶老房子,满满的中世纪古城味道。

萨尔拉是法国鹅肝的产地,到了这里当然要吃鹅肝,但是今天是周末,我们下午2点才到,大部分餐厅从下午开始都闭门谢客了,要到周一晚上7点才开门。没有订到满意的餐厅,有点遗憾,过了下午两点,餐厅基本都是供应冷食,很多老外就是坐着喝一杯,只有我们点了餐。

每人都点了一份鹅肝,但是我吃了几口觉得有点腻,应该是热的煎过的鹅肝口感更好。

到底是鹅肝产地,这样三份鹅肝+甜品只要60欧(含税)。

吃完午餐,我们在教堂附近转转,城中心这座教堂最早是一座修道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世纪,1125年至1160年间重建,1317年教皇若望二十二世设立了萨拉教区,修道院才变成了教区的主座教堂。18世纪的改造给大教堂的钟楼加上了一个铁质的屋顶,与众不同的混搭风格,让这座钟楼成了萨尔拉的标志。

周末下午的教堂空无一人,只有零星的游客,欧洲的教堂大部分都是这样一种结构,高耸的穹顶配上彩色玻璃窗,墙上和地面都有耶稣受难的雕塑。

教堂的庭院曾经是12世纪修道院的墓地,我们就没有走过去看了。旁边曾经是大主教的宫殿,现在是剧院。

围绕着广场周围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底层都是大大小小的餐馆、酒吧和咖啡馆,因为是周末,很多老外都聚在广场上喝酒聊天。

广场旁边的小巷则很清静,偶尔看见几个游客走过的身影,走在这样的古城里让人非常舒适和惬意。

路过一个小广场,广场中间有三只铜鹅的雕像,这里曾经是附近村庄的鹅市场,每年三月份都会在这里举办“鹅肝节”,届时附近的居民可以赶着肥硕的鹅来市场上出售。

依依不舍地告别萨尔拉,我们去往城外的酒店。

预订的酒店就在萨尔拉城外,穿过这座桥就到了。这家连锁的三星酒店非常干净,房间也比较大,离我们明天要去的贝纳克等地只有15分钟车程,免费停车场就在酒店门口,早餐丰富但需要购买,12€/人,

1、萨尔拉古城不要门票,车子停在老城的外面,很多免费停车场。2、萨尔拉出产鹅肝、鸭子料理及黑松露,想要品尝的,一定要避开周末来萨尔拉,才能品尝到好吃的鹅肝。3、多尔多涅两晚我们入住的酒店Sure Hotel by Best Western,门前就是免费停车场,这是我们全欧洲之行最便宜的一家酒店,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一家酒店,非常推荐自驾的游客入住。

早上吃完酒店丰盛的早餐后,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开车去了离酒店只有5分钟的一家大超市。因为周日超市只开半天,餐厅几乎不营业,我们买了葡萄酒、大虾等食材,准备晚上自己煮面吃,还买了一把雨伞。结果从超市出来天就放晴了,我们先把东西放回酒店,开车去往今天第一个景点—拉罗屈埃加雅克La-Roque-Gageac。

拉罗屈埃加雅克La-Roque-Gageac是位于多尔多涅河沿岸的一个美丽村庄,从酒店开车过去只要12分钟,整个村庄面朝多尔多涅河依山而建,淡黄色外墙配上红色的倾斜屋顶,古老而精致。一条沿河的主路笔直的通向远方,路边有很多有特色的纪念品商店、小餐馆和咖啡馆。

河边靠近码头有收费停车场,我们买了2小时的停车费,停车票放在前挡风玻璃上即可。这儿是游览多尔多涅河的游船起点,我们购买了12€/人的船票,等候上船。

船来了,是一种宽大的平底船,中世纪时常被用来在多尔多涅河上运输各种各样的矿石、木材、食物。上午游船的人并不多,船离开码头后,可以逐渐看清La-Roque-Gageac村庄的全貌。

房屋上方的悬崖上有很多洞穴,那是中世纪的防御堡垒,2010年因塌方而永久关闭了。

游船平稳地行驶在多尔多涅河上,沿岸的森林、灰黄色的崖壁和各种城堡交替出现,沿岸的风光就像一幅画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

船上的游客一直在不停照相,可能都想把如此的美景永久留住。看见岸边的黄色小屋,游船又回到了La-Roque-Gageac,往返约一小时。

空中看向多尔多涅河、La-Roque-Gageac,我信了,法国最美的乡村一定在多尔多涅!

下船后我们接着去往下一个景点贝纳克城堡Beynac de Castelnaud,Beynac城堡和La-Roque-Gageac在河岸同一侧,继续向下游开车约10分钟就到了。

说起古城堡,大部分人会想到卢瓦尔河谷,但其实多尔多涅河谷的城堡远远多于卢瓦尔河谷,和卢瓦尔河谷皇亲贵族们极尽奢华的宫殿和城堡不同的是,这里的城堡都是带有坚固防御工事的中世纪城堡,与其说是城堡,不如说是军事要塞。因此多尔多涅河谷的城堡显得苍凉大气,虽然战争早已远去,千疮百孔的城堡依旧巍峨耸立在多尔多涅河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贝纳克城堡(chateau de beynac)和卡斯泰尔诺城堡(chateau de caetelnard)。

Beynac城堡在山上,而山脚下的贝纳克和卡泽纳克村Beynac-et-Cazenac则是多尔多涅河谷中又一个美丽的村庄,在收费停车场停好车,我们沿着Beybac et Cazenac村拾阶而上,去往山顶的城堡。

一条向上的鹅卵石路通往村庄最高处的城堡,路两边依旧是多尔多涅河谷典型的中世纪房屋。

异常干净整洁的乡村小路,两边古老却精致的房屋,弯弯曲曲的小巷,这样美丽的中世纪古村让人倾倒,让人留恋,我们边走边拍,似乎每一处景色都不想放过。

一路上也没有什么游客,整个村庄静悄悄的,通往山顶的小路上只有我们一家三口的身影,随便怎么拍都没有人打扰,比起在热门景区人挤人的拍照,这样的旅行体验真的太舒服了,我们非常庆幸来到了多尔多涅。

终于到达山顶了,在城堡的外围平台上,我们又看见了多尔多涅河及两岸葱茏的森林、绿色的田野。

现场买票进入城堡,门票每人11.5€。

建于12世纪的Beynac城堡是多尔多涅河流域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城堡,由贝纳克男爵在河边140米高的岩石上修建的,城堡占据了河边陡峭的悬崖顶,扼守着多尔多涅河的要隘。Beynac家族的后代在这个城堡居住了700多年,直到1961年因为无力维护,才拍卖了城堡。购买者对城堡进行了大量修复,才让这座城堡恢复了中世纪的风采,这里曾经拍摄过包括《圣女贞德》在内的多部电影。

进入城堡我们先来到城堡的外侧,这里可以看见城堡就建在悬崖侧壁之上,下方就是村庄和多尔多涅河谷。

再走上第一层平台,宽大的平台上可以俯瞰多尔多涅河,旁边就是高耸的城堡塔楼。

最后一段向上的阶梯通往顶部塔楼的瞭望平台,可以眺望多尔多涅河,远处山顶上就是隔河对峙百年的Castelnaud城堡,两个城堡之间还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堡,可见多尔多涅河谷城堡的密集。

在塔楼顶部的平台上,L老师放了无人机,换个角度看看Beynac城堡、Beynac-et-Cazenac村庄、绿色的森林、清澈的多尔多涅河,自然与古老和谐地融为了一体。

走下塔楼,进入城堡内部参观,随处可见军事防御用品,甚至还有吊桥。

大厅曾是男爵聚会场所,配有意大利风格的壁炉装饰。

最后一站依然是纪念品商店,沿途的风景虽已远去,留下的冰箱帖或明信片也是一种怀念和回忆。

返回时下山的风景也是别具一格,美丽而可爱的村庄,但愿有机会再回到这里。

Castelnaud城堡同样建于12世纪,但13世纪初,因战争遭到严重损坏,1259年到1262年期间城堡进行了重建。在14到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中,卡斯特诺城堡在大部分时间都属于英格兰,一直到1442年才被法军攻陷,归还给Castelnaud家族的后代。17世纪城堡已经鲜有人住了,直到上世纪中叶,废弃的城堡才被重新修复。所以现在看到的Castelnaud城堡,远不如对岸的贝纳克城堡精致。

我们来到山下的停车场停好车,这时天气变得阴沉沉的,想着登上城堡是拍不到那张LP封面照片的,干脆不上去了,就在停车场放了无人机,让无人机来拍这张Castelnaud城堡的经典照吧。远处就是多尔多涅河下游曾经对峙多年的Beynac城堡,当战争远去,两座隔河相望的城堡也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1、多尔多涅河的游船项目非常推荐,来回一小时,可以从水上看向悬崖上的城堡。2、如果时间有限,只能看一个城堡,建议去更为完好和精致的贝纳克城堡,车可以停在山下的收费停车场,穿过贝纳克和卡泽纳克村去往城堡,这个村庄也是非常古老和美丽。3、卡斯泰尔诺城堡可以开车到城堡前,也可以停在山下的停车场。

下午4点我们到达阿尔勒预订的酒店,这家酒店离我们要去的景点都在1公里范围内。阿尔勒城市很小,且市区很堵,我们把车停在酒店,步行前往个景点。当天下午和第二天早上我们分别去了两次梵高疗养院、梵高咖啡馆和罗马竞技场。本节游记不按时间来写,只按我们去过的地方描述。

晚上的梵高咖啡馆门前人非常多,光线也不好,所以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又一次来到了这里。清晨的阿尔勒非常安静,只有清洁工开着扫地车和洒水车行驶在狭窄而古老的街巷里,车子过后可以看见整洁干净的地面。

清晨的梵高咖啡馆门前空无一人,其实这座咖啡馆已经停业了,连谷歌地图也找不到它的痕迹,不过我们还是庆幸地找到了,它就在罗马竞技场旁边的一条巷子里,距离竞技场只有300米。

不能在这儿喝一杯咖啡,有点遗憾,但站在咖啡馆门前,见到了梵高的专属黄色,想象着梵高当年是如何用天才的笔触,画出这么多奇妙作品的感觉也是很棒的。

梵高于1890年5月离开阿尔勒去往北部奥维尔,7月在奥维尔去世。梵高咖啡馆门前的小广场上还竖立着梵高的雕像,让喜欢梵高的人们怀念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

阿尔勒还有一个与梵高有关的重要地方就是阿尔勒疗养院,这里曾是梵高在阿尔勒住的医院。1888年2月梵高因精神失常割下了自己的左耳垂,被送到了这家医院接受治疗。现在医院已移迁别处,此处改为梵高纪念馆(梵高中心),大门上刻有“HOTEL DIEU”,意为“上帝之所”。

现在疗养院中庭花园依旧,但一楼已改为梵高纪念馆,另有几家售卖纪念品的店铺,二楼则是图书馆。因我们去的较早,纪念馆尚未开门。

位于一楼的梵高纪念馆,门前摆放有梵高的塑像。

这些梵高纪念品商店要9:30才开门,为了买点纪念品,我们回酒店吃完早餐后第三次来到这里,买了冰箱贴、梵高日历及一本梵高画册。

梵高在阿尔勒的遗迹还有很多,我们后来去找黄房子,但谷歌地图地址是错的,很遗憾没有找到,梵高住的小黄屋其实在二次大战中已被摧毁,现在也是重建的。留点遗憾给下次吧,法国我们还会再来。

阿尔勒竞技场建于公元1世纪末的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比罗马斗兽场还要早100多年,保存十分完整,也是一座古罗马竞技场。它的长136米,宽107米,能容纳2万多名观众,用于观赏战车比赛和血腥的徒手格斗,是世界现存六座古罗马竞技场之一。

《竞技场》也是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他以独特的风格展示了阿尔勒的露天剧场。即使在今天,它仍然是阿尔勒古罗马遗产的标志。

和大多数竞技场一样,它呈椭圆形,有两层拱门,上面装饰着装饰柱。它的外部由大石头组成,内部由木头制成。

早晨的竞技场沐浴在阳光里,罗纳河穿城而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曾经的人声鼎沸、血染沙土早已远去,只留下古老的建筑,印证着这儿曾发生的故事…

1、阿尔勒不大,且市区非常拥堵,建议步行游览。2、梵高咖啡馆在谷歌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它的位置离阿尔勒竞技场很近,可以问一下当地人。3、梵高中心上午9:30才开门,想买纪念品和参观纪念馆的不要去太早。4、我们在阿尔勒入住的酒店Hotel Arles P/aza,可以免费停车,离各景点都不远,推荐入住。

阿维尼翁Avignon位于法国南部,沃克吕兹省首府,是14世纪罗马教皇的居所,因此阿维尼翁又称“教皇之城”,1995年阿维尼翁老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也被称为普罗旺斯的心脏。从梵高疗养院出来后我们去往阿维尼翁,两地之间只有40分钟车程。

进入到阿维尼翁城中心就看见了古城墙,城墙里面就是阿维尼翁老城区,从古城南京来的我们看见城墙自然有一种亲切感,没想到在南法居然有这样一座有着古城墙的城市。

我们开车进入老城去看断桥,结果发现里面的道路太狭窄了,而且很多单行道,建议还是停车在老城外面比较方便,几个景点步行的距离都不远。

在老城找停车位时,我们误打误撞发现了城墙下方一处停车场,居然还是免费的,从这里可以爬楼梯走上城墙。爬到最高处我们才发现山顶原来就是岩石公园,这里是阿维尼翁历史的诞生地,作为一座免费公园,不少当地人在此休闲散步、遛狗。

公园的整个外圈就贴在老城墙上,在这里不但可以俯瞰整个城市,还是拍摄圣贝尔泽桥(断桥)和罗纳河风光的最佳地方。

圣贝内泽桥,最初建于1171年-1185年,横跨于罗讷河之上,可以连接阿维尼翁老城和左岸的新城,是中世纪著名的桥梁。在1668年特大洪水后,这座桥的大部分被冲毁,此后就被废弃,因无人维修,幸存的桥拱也陆续倒塌或被拆除,只有4座保存下来,成为了今天的“断桥”。

河对岸就是阿维尼翁新城,我们这次没有去新城。

从城墙下来,走路不远就到了教皇宫,这是阿维尼翁排名第一的景点。教皇宫Palais des Papes坐落在罗纳河畔,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筑,始建于1334年,占地约1.5万平方米,先后有7位教皇在此居住,它是欧洲最大、最重要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教皇宫分旧殿和新殿两部分,旧殿朴实无华,属罗马建筑风格;新殿富丽堂皇,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外部宏伟、气派的教皇宫,门前的广场上来参观的游客很多,所以显得非常热闹,我们现场买票进入教皇宫内部参观。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教皇宫的内部摆设几乎完全被摧毁、洗劫一空,因此教皇宫内部并不像外表看上去那么华丽,而显得空旷、破旧。

回廊内院和宽阔、挑高的会议厅。

教皇宫大部分展厅都不能拍照,有点遗憾,但我们也要遵守规则。

中庭非常宽阔的露天剧场,阿维尼翁一年一度的戏剧节将选这里作主会场,目前正在搭建中。

教皇宫外演奏的艺人,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乐器。

教皇宫广场上的小教堂。

阿维尼翁圣母大教堂就在教皇宫的右侧,从台阶拾级而上便可到达,我们没有进去,只在外面浏览了一下。

圣母大教堂是阿维尼翁最古老的宗教建筑,最显眼的是教堂顶部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黄金圣母立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站在很远处都能看到。

教堂的正门前,则树立了一座耶稣受难于十字架的塑像。

第二天早上,我们又一次来到教皇宫的广场上,飞了一次无人机。空中的视角展现了教皇宫和老城的建筑,静静流淌的罗纳河,古老的城墙,圣贝内泽断桥,它们仿佛在诉说着这座中世纪老城悠长的故事。

因为天气炎热,从教皇宫出来后,我们去酒店休息,准备傍晚再进老城闲逛和吃饭。在阿维尼翁预订的酒店Avianon Grand Hotel,和老城就隔一条马路,出行非常方便。

南法的阳光确实厉害,我们休息到下午5点,然后步行去老城闲逛和吃晚餐。老城街道两侧都是淡黄色的古建筑,看上去非常的雅致漂亮。

沿街有很多商铺,各种冰淇淋甜品也很多,买一个法国的甜品尝尝。

阿维尼翁老城里有不少哥特式的建筑,远处教堂不时传来的钟声,悠扬而深远,踏上石板铺就的古老街道,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每一步都沉浸在历史的厚重与南法小城的魅力之中。

接近傍晚,广场上摆满了餐桌,临街的一家家餐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法式美食,还能感受到南法小城的风情与浪漫。

我们提前在网上预订了老城的一家法式餐厅,这是一家在2019年曾获得过米其林一星的餐厅,在广场旁边一条小巷中,闹中取静的地方,户外摆放着餐桌。

我们每人点了一份法式套餐(三道菜),主菜分别要了牛肉和烤鹌鹑,虽然量看着不大,但能吃饱,我那份牛肉都没有吃完。

主菜牛肉其实蛮大一块,我感觉烤过了,有点老。

女儿主菜要的鹌鹑,她说挺香的,烤的正好。

1、阿维尼翁老城里道路狭窄,不方便停车。城墙外停车方便,建议不要开车进入老城。2、教皇宫一定要去,门票12€/人,可以现场购买。3、我们入住的酒店Avianon Grand Hotel,和老城就隔一条马路,出行非常方便。酒店房间很大,设施齐全,有自己的收费停车场,我们从下午停到第二天早上,停车费17€,推荐入住。

今天的路程比较短,去尼斯途中会路过戛纳Cannes,其实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去戛纳,但看了地图确实不远,还是去看看吧,毕竟是世界上顶尖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

戛纳影节宫是著名的戛纳电影节举办地,最受注目的金棕榈奖即在此颁布,台阶上的红地毯已经拆掉,那些大明星们就是从这里进入影节宫的。

影节宫前的步行道上有世界各地著名影星和导演留下的手印,我随便低头一看居然发现了王家卫导演的手印,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电影海报也是铺天盖地的。

影节宫旁边的奢侈品一条街,都是大牌,我们没兴趣逛,随便走了走。

尼斯Nice,法国东南部城市,阿尔卑斯滨海省的首府,是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马赛。尼斯濒临地中海,依山傍水,气候宜人,也是我们法国旅行的终点,我们将在尼斯停留两个晚上,然后从尼斯去往意大利。我们先去机场附近的酒店办理入住,放下行李后开车去往老城游览和吃晚餐。

尼斯老城是尼斯建城后最初形成的地方,以教堂和广场为中心。我们在老城里面找了一处地下停车场,出来后就是这个带有钟楼的广场。

老城很热闹,五彩缤纷的房子间几乎被露天餐桌占满了,只留下可以走路的通道。

迷宫般的老城区完好地保留了18世纪以来的各种风格的古老建筑,彩色的房子比比皆是,我们漫步在老城各条笔直的小巷,欣赏着风格各异的建筑,流连在各具特色的小店中。

老城内高低曲折的狭窄小巷随小山丘起伏,沿路有不少特色小店、餐厅和酒吧,晚上还有夜市,售卖着各种工艺品。

走到这里已经接近老城的边缘了,远处的绿色山坡就是城堡山。

逛完老城,再去海边,走出老城的门洞就是尼斯海边,我们今晚预定的餐厅就在城堡山下的海滩。

顺着海边走走,吹着海风非常惬意,不需要做小火车。

典型的南法海边风光,远处就是尼斯最高点城堡山。

接近城堡山下方的沙滩人还是蛮多的,5月底的天气海水还是有点凉。

城堡山正下方有个标志性的Nice打卡的牌子,Nice发音跟中文一样,名副其实,Nice确实很nice。

很多游人在这儿拍照打卡,既可以拍到大海也可以拍到略过大海的飞机。

接近傍晚天气不怎么好,海水看上去也不蓝,我们就放弃了登城堡山。

提前预定的餐厅就在城堡山正下方的沙滩上,19:15开始营业,我们到的较早,和领座的服务员要了第一排靠海的位置

坐在餐厅就可以看见大海,不时有飞机起起落落,尼斯机场是仅次于巴黎和马赛的法国第三大机场。

今天是典型的地中海餐,我们点了一个前菜,主菜是每人一份海鲜,本来想把甜点也点了,但是点餐小姐说你们吃完再看看要不要点。

1、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可以放弃戛纳。2、尼斯老城非常推荐,里面有很多停车场,自驾的可以开车去往老城。3、如果天气不好就不要登城堡山,可以在城堡山下方的标志性Nice牌子处打卡拍照。4、在尼斯的酒店我们预订了机场附近的Novotel Suites Nice Airport,有海景房,有室内停车场,每天的停车费是16€,虽说离市区稍微远一点,但胜在性价比高,况且尼斯不大,推荐自驾的入住。

今天一早看向窗外就发现天气晴朗,大海也是湛蓝的,不时可以看见飞机从海上冲向云霄。我们按计划要先去埃兹小镇,再去摩纳哥,刚好可以赶上11:55摩纳哥王宫广场上的士兵换岗仪式,这样的路线也顺路。

位于摩纳哥和尼斯之间的埃兹Eze,是一座建在悬崖上的古镇,故而被称为“悬崖小镇”,因在岩壁上建房方式很像老鹰筑巢,又有”鹰巢村“之称。小镇建于公元前550年,有着蔚蓝海岸最美小镇的称号。Eze小镇另一个特色是保留了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所有建筑都是古典的法国地中海风味。为了避开众多的游客,我们8点就出发了。从尼斯到埃兹自驾大约30几分钟,公路紧贴在海边的悬崖上,今天天气晴好,沿途一直能看到蓝色的地中海。

走进Eze小镇,看见石板小路两旁典型的地中海建筑,我终于放心了。

进入小镇不远就看见建在悬崖上的五星级酒店—金羊酒店,这座酒店曾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全球十大最奢华蜜月度假酒店之一。1923年至1953年间瑞典的威廉王子以作家身份在埃兹陆续居住了近三十年,他的居所后来被改建成五星酒店。

金羊酒店的餐厅,即使不入住也可以预约吃饭,据说是面朝大海,景色很美。

如今的Eze小镇早已没有什么居民了,基本都是酒店、餐厅、工艺品店、画廊等,如果入住山上的酒店,会有酒店人员帮忙运送行李上下山。

整个埃兹小镇的建筑保留了欧洲中世纪的样貌,米黄色石头搭建的房子,漂亮的红色屋顶都是古典的法国地中海风格。

不时看见各色鲜花、各种形状的工艺路灯点缀在门窗与小路之间,让古朴冰冷的石头房子也变得温暖有趣。

小镇上店铺都未开门,也不见几个游客,只有我们踩着石板小路,静静走在中世纪的古镇里,舒适而安宁,被称为蓝色海岸线最美古镇的Eze她真的值得!

几乎走到了小镇的尽头,才看见山顶植物园。山顶植物园非常推荐买票进入,因为它是Eze观看地中海全景的最佳地点,现场买票,植物园门票8€/人。

这座建在山顶的植物园,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园内聚集了数百种奇异植物,包括:龙舌兰,芦荟,仙人掌等四百多钟,主要来自美洲和非洲。

植物园中除了这些奇花异草外还有许多法国雕塑家让·理查德·飞利浦的雕塑,各种形态的女人站立在植物园内,面朝大海。

走到山顶可以发现,这里真的是拥有360度超级无敌的地中海全景,海景与山景尽收眼底,远处海天一线,湛蓝的海水与葱郁的山林交相辉映。

等我们走出植物园,门口的售票窗口排起了长龙,小镇的店铺也陆续开门,我们买了冰箱贴就下山了。

景区的冰淇淋果然也不便宜,每个球3.5€,我们拿车后前往下一站—摩纳哥。

离开Eze,再往前开大约30分钟就是摩纳哥Monaco公国。去摩纳哥的山路弯道特别多,会经过一段F1赛道,小心驾驶哦。在摩纳哥停车比较困难,进入停车场基本都是很陡很窄的螺旋式上下坡道,有的停车场还有很多私人车位是不能停放的。我们找停车场花了一些时间,因为道路狭窄,单行道比较多,差点没有赶上王宫前的换岗仪式。停好车需要坐电梯才能到达路面,记好你的停车位号码和楼层,以免回来找不到。摩纳哥停车费不便宜,我们停了约3小时,停车费19.3€。

这个停车场离摩纳哥王宫比较近,走出停车场来到主路上,过马路就看见上山的入口了。

摩纳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线之外,全境北、西、东三面皆由法国包围,为少有的“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小的国家(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总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摩纳哥王宫位于山上,王宫门前的停车场是谢绝外来车辆的,所以车子要停在山下,只能走路上山。

南法的阳光确实厉害,没想到5月底的天气也这么晒。

顶着烈日走到了著名的大斜坡,从这里再往上走不远就是摩纳哥亲王宫了。

摩纳哥王宫,又称摩纳哥亲王宫,自公国成立以来,亲王宫殿的卫队就负责王宫的守卫,如今还保留着每天上午11:55执行的换岗仪式。我们到山顶时,刚好王宫前的换岗仪式开始了,广场上围满了举着手机的各国游客。

上一次看卫兵换岗还是在加拿大的渥太华,感觉这一类的换岗就像是一种形式的表演,一套流程走下来,满满的仪式感,赏心悦目。

王宫广场周围还陈列着路易十四时期铸造的炮台和炮弹。

换岗结束,人群散开,我们也四处走走。

这个国土面积小,人口少的迷你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闻名遐迩的蒙特卡罗赌场每年都吸引无数人前来游览参观或是一掷千金,F1方程式赛车摩纳哥站更是体育迷们不愿错过的盛事。它还拥有迷人的海景,漂亮的建筑,是个魅力无穷的小国。

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摩纳哥全城并欣赏美丽的摩纳哥港,看着海湾里停放的豪华游艇和山下的豪宅,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钱的气息,摩纳哥是一个富裕并充满地中海风情的浪漫国度。

王宫旁边的街巷里有着类似尼斯老城的彩色房子,也有很多餐厅,我们随便吃了点披萨和意面,味道和价格都不错。天气太热,加上停车不便,我们放弃了去赌场参观的念头。

离开摩纳哥,我们开车返回尼斯酒店休息,法国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再见法国!再见美丽的南法!

1、埃兹小镇建议早上9点前到达,这样你可以随便怎么照相,也不会有人闯入镜头。2、埃兹小镇的山顶植物园一定要去,这里可以360度无死角的观赏地中海。3、去摩纳哥的最好赶在11:55到达亲王宫,换岗仪式还是值得一看的。如果自驾的请抓紧时间参观游览,因为摩纳哥的停车费比较昂贵。

每一次旅行归来,都会有一些经验或教训要总结,尤其是去一个陌生的国度,这篇攻略希望能帮到那些在欧洲自由行或喜欢自驾的朋友们。

游玩法国如果只去巴黎、尼斯等大城市,地铁、火车、公交等交通工具是非常便捷实惠的,但我们的行程会深入去到一些法国乡村小镇,如:卢瓦尔河谷城堡、多尔多涅乡村、南法小镇等,租车自驾是更优的选择方案,尤其我们是三人出行,开车也是比较经济的。虽然是第一次去欧洲,但我们在北美旅行期间有过多次租车自驾的经验,所以这次依然选择租车自驾的方式来完成我们的首次欧洲之旅。【驾照】2017年中法签订了驾照互认协议,也就是普通的驾照翻译件就可以在法国租车及合法行驶。但是我们还要去意大利,为了保险,L老师的驾照去办理了海牙公证。步骤如下:先去公证处办理普通驾照公证,拿到公证书后,再去南京外事办办理海牙公证,50元/份,需3个工作日。这样的公证书应该比普通的白本翻译更有说服力吧,尽管我们全程没有遇到警察检查驾照,但总是有备无患的好。【租车】租车平台依然选择了租租车,一是选择范围大,二是也便宜,最主要是有24小时中文客服,万一国外自驾遇到什么麻烦事,可以当场打电话解决问题。保险我们都是选择全险,比当场提车购买的保险要便宜很多,但是驾驶车辆出了问题,需要自己垫付修车资金,回国后报销。如果现场购买租车公司的保险是比较昂贵的,但好处是出了故障不用垫付资金,丢车走人。【导航】在国外导航谷歌是最方便的,这次试了一下高德导航,部分区域也可以,但是百度地图在国外几乎不能用。国外信号不好的地方较多,建议下载谷歌离线地图,防止没有信号的地方无法导航。【加油】法国的加油站全部为自助式,绿色油枪标着ESSENCE或SP95 / SP98为汽油,而黄色或黑色油枪标有DIESEL或GAZOLE为柴油。需要插入信用卡进行预授权,一般会预扣150–200€,最后账单按实际加油金额记账。意大利加油站经常会有工作人员帮你加油,或是自行加油,加完后去加油站的便利店刷信用卡,不需要预授权。

去欧洲不需要带太多现金,一是不安全,二是到处都可以刷卡。可以少换点零钱,比如上厕所可能需要1-2欧,或路边小店买个冰淇淋、买瓶水等。注意瑞士不使用欧元,瑞士的货币是瑞士法郎,需要单独换点瑞士货币。信用卡要准备不带银联标志的国际信用卡(芯片卡),建议带两张不同银行发行的信用卡,防止一张卡出问题,没有信用卡住宿酒店也麻烦。我一般出国还会再带一张可以取现的银联卡,以防信用卡被锁或被盗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

出国我喜欢买当地卡,信号好还便宜,这次出行我在🍑宝上买的27天16G的卡也就一百出头,还可以免费打国内、国际电话。喜欢用国内手机卡也可以,一天上网流量封顶是几十元(不同国家不一样),但比当地卡要贵,各人根据自己情况决定是否要买当地卡。

欧标的插头在德国、法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可以使用,但是意大利的两个圆形插头比欧标略细一点,还有瑞士也是和欧标插头不一样,建议带1-2个国际通用转换插头,哪个国家都能用。如果同行人多,建议再单独买一个意大利和瑞士插头,一般买电话卡都会送欧标插头。

THE END
0.高级,小众的微信号名Tiám:初遇某人时眼底闪烁的光芒 Kilig:塔加拉族语 这一切如此浪漫 让人觉得连胃里都仿佛有蝴蝶飞舞 Crush:短暂的 热恋的 但又羞涩的爱恋 Gnomeshgh:在第一时间与你分享有趣的事 Palpitate:小心翼翼却又急切的心动 TiAmo:在意大利语中是我爱你 在法语中却是我爱过你 当我遇见过你的那一天 我希望是在意大利 Pumpkin:意思是南 jvzquC41yy}/lrfpuj{/exr1r1;8eB88f2l:hl
1.比较有意义的法语网名好听有含义的法文网名Heureux(法语:快乐) forte(坚强) Automatic(自然) dulzura(小可爱) Jen’aipasaveugle(我没瞎) 酒入りチョコ(洒心巧克力) lumière(光) fraternité(情深) Barbelé(倒刺) Peut-être(也许) Toietmoi(我和你) イチゴジャム(草莓果酱) après(后来) jvzquC41okth|r3ld77/pny1ycthorsi15>89@3jvor
2.有哪些好听又小众的女生英文名?小众**的英文名字小众古老有深意的英文单词。 英文名女: (cecilia)塞西莉亚 ——音标[s??silj?],发音悦耳动听、朗朗上口的英文名,在其发音上给人一种时尚之感;含义为“视力朦胧的人;失明的”意思,这对于女生来说是小众的体现。因为不管是家人还是自己都希望名字中饱含美好的寓意内涵,而不是直面的突出自己的缺点jvzquC41ycv/|xq0eqs/ew4cum5ya:;3259927mvon
3.别只知道Bonjour!法语小众表达的奇妙宇宙法语小众表达的奇妙宇宙 当法语爱好者们沉浸在 “Je t'aime”(我爱你)的浪漫,或是 “Bonjour”(你好)的优雅时,可曾想过,这门语言里还藏着许多如同彩蛋般的小众表达?它们或是俏皮诙谐,或是充满诗意,不仅能让你的法语更具 “地道感”,还能带你深入探索法国文化的隐秘角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钻进法语的 “百jvzquC41z{€/zmk0ep5gc‚z1zkths~}wgzo0497728526=>86:8/j}rn
4.这个小众的英语网名,你一定喜欢!murmure 是一个法语单词,相当于英文中的"whisper" 或 "murmur”,用于描述轻柔的声音。 比如自然界小溪潺潺、树叶沙沙的声音,很治愈吧? 3.Augenstern: /ˈaʊɡənˌstɜːrn/ n.眼中的星星 Augenstern 是一个德语单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Auge”(眼睛)和“Stern”(星星)。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1686413687992638`39<726653;3ujvsm
5.女生专用的法语网名大全(精选100个)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女生专用的法语网名大全!这些网名浪漫又独特,有法式慵懒风的小清新,也有带点酷酷的个性款,还能搭配emoji增加可爱值~无论是想展现温柔气质还是活泼少女感,总有一款适合你!快来看看吧~ Étoile✨ Chérie🌹 Amour⚡ Rêveuse Lumière Jolie🍑 Fleur🌸 Bijou💎 Soleil Douceur Claire🌟 jvzquC41o0wryv3ep1}n1:69426/j}rn
6.文化娱乐很多网友都是抱着学世界上最浪漫语言的心态来学习法语的,但真正开始学以后是不是只感受到了鼓噪无味,为了重燃你的信心,今天我们带你们一起去看看浪漫优雅的法国香颂。 2023-03-24 08:59:00+0800 最浪漫的句子 法语精华 [影视法语] 经典的法国电影插曲 各位网友们是否平常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找些电影、电视剧jvzquC41ht4iwsncpi4dqv4pgy5d:9=21
7.好听的法语流行歌如果你总觉得流行歌千篇一律,想找些“不一样的声音”;如果你学法语时对着语法书发呆,想靠听歌培养语感;如果你单纯想在朋友圈分享一首“小众又高级”的歌——那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写的。接下来,我会带你走进法语流行乐的世界:从它独特的“语言魔力”讲起,推荐5类不同风格的宝藏歌曲(附每首歌的“入坑理由”)jvzquC41yy}/srszwg9777hqo1~z|ƒ}1Htkoeqdncpmvcpj143=527mvon
8.从小众到大众的戏剧行业一票难求背后还需什么?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7日电(袁秀月)很长时间,戏剧都与“小众”这个词脱不开关系。然而近两年,在年轻群体中,看戏逐渐成为一项时髦的活动,“一票难求”的戏剧越来越多。3月27日也是第56个世界戏剧日。戏剧行业有什么新变化?它又为何历久弥新? 资料图:2017天津小剧场戏剧嘉年华,20个剧目进行演出。中新社记者 佟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lzn1462:855/4=0:=<8;48/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