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父被朝鲜人刺杀,临死前说了一句日语,却成日本影片常用语
“忿慨一去兮,必成目的,鼠窃伊藤兮,岂肯比命”安重根慷慨激昂写下一首《丈夫歌》后,便仔仔细细擦亮黑色的手枪,这是他的武器,这是他的希望,成败在此一举。
安重根,是朝鲜人,并不是今日有核弹有骨气,连美利坚都要忌惮几分的朝鲜,而是日占时期的朝鲜半岛。
安重根是孤独的,他短短的一生都在反抗,可他活着时却没有几个与他结伴的挚友,反而是在英勇就义后,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他要执行一项必死无疑的任务,这是他自己的心的选择,断指掌纹是他的标识。他选择献出自己的生命,为的是激起更多人心中的怨与怒。
他的目的是将反抗的种子种在人们心里,让更多同胞们摆脱侵略与殖民,自由地活下去。伊藤博文被他枪杀临死前说了一句日语,现在的中国人都明白含义,说的是什么呢?
可怜的朝鲜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夹在中国东北与日本之间, 与日本的对马海峡相距最窄的地方仅仅只有四十多公里,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虽然有众多良港,但不利的地理位置,让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争夺的重点,战火的聚集地,好似欧洲的 “巴尔干半岛”。
被日本殖民的屈辱是深远的,至今朝鲜与韩国双方都难以泯灭仇恨。在政治上时有摩擦,在韩国的语言、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还遗留着“日据”的痕迹。
如韩语汉字词里很多和日本说法相同,都是那个时代的遗迹。出 张、退勤、会社员等等。另外,“只今”这个韩语词,更是日语本土词“塔大姨妈”的汉字写法的韩语音读。
随着新航路开辟与工业革命影响扩大,近代的风呼啸而来,不论封建国家是否准备就绪,许多已完成近代化的国家,已开启扩大殖民地的征程,而落后的稍有不慎便落入殖民的圈套。
朝鲜与日本便是这样的关系, 常说:“落后便要挨打”,可一场场战争吞噬下的朝鲜又哪里有发展的机会呢?
自隋唐开始,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唐朝大将薛仁贵征战半岛,使整个朝鲜半岛被战火吞噬,民不聊生。
“日本要称霸亚洲必须先搞定中国,要搞定中国必先搞定朝鲜”,丰臣秀吉的一席话拉开万历朝鲜战争的序幕,朝鲜半岛成为战场,再遭荼毒,但这一仗也打出了名将“李舜臣”。
万历朝鲜战争以丰臣秀吉含恨病逝,戚继光的戚家军大胜,朝鲜人民胜利,日本全面败退告终。自此,朝鲜就对大明感激涕零,好感倍增。
但这场战争为朝鲜人民的精神注入“百折不挠”的坚强因子,为近代半岛殖民地上,不断地反击抵抗日本做出深深的鼓舞。
近代中日甲午海战,这场日本与清朝间发生的海上战争,竟吹响了朝鲜亡国的序曲。朝鲜末代李氏王朝政治腐败,压迫百姓,人民反抗意愿强烈。
而甲午中日战争的导火索正是朝鲜的“东学党起义”。日本以“镇压东学党”为由制造战端,胜利后很快占据半岛,并且残忍地杀害了数十万东学党人。
朝鲜此时也寄希望于清朝,可大清非“大明”,根本没有了“东方海上霸主”的强势地位,此时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马关条约》中清政府承认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朝鲜半岛在抵抗了几个月后,还是倒在了日本无耻的铁蹄之下。日本镇压东学党,屠杀义兵运动,杀害闵妃,袭击清军制造高升号事件,最终在1910年达到目的,日韩合并。
狼子野心的日本首相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为明治维新做出重大的决策贡献,有“维新第一人”的赞誉。 比起清朝李鸿章,将他称为“东方俾斯麦”显然更有说服力。
伊藤博文对于日本的崛起有深远的考量。维新成功后,元老一改皇室窘迫的财政状况,把大量的土地、矿产、有价证券等一系列值钱的东西划入皇室财产。
但一心奉公是假,而是考虑政府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直接使用这笔钱。除了少部分真的是皇室私产,大多数就是给明治天皇看的,控制权还是在伊藤博文、黑天清隆等维新元老手里。
伊藤博文确实日本少有的大才之人,考虑问题非常全面,且多方面发展,在内政、外交、军事、教育等领域均有所长。能领导日本成为世界列强之一,并能打败清帝国称霸东亚。
但是日本人以海为伴,却不能有大海的“心胸”成不了大气候!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鉴于日本这个民族的特性,伊藤博文这种战略人才是很难被容得下的。
彼时日本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军部与议会矛盾重重,伊藤博文虽是首相,却不能控制军队, 远远达不到“天皇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因此在是否吞并朝鲜这一问题上,伊藤博文独树一帜提出的缓和,成为了其他权利集团的“眼中钉”。
但伊藤博文也并没有想要放弃殖民朝鲜, 他不是反对日本朝鲜合并,而是在客观事实上无法实现罢了,他推崇的是步步蚕食、逐渐融合的做法。
这就好比“钝刀子割肉”,只会徒增半岛人民的痛苦。伊藤博文在受到安重根义士的枪击后并没有立刻死亡,而是喊出“不要”。
这句“不要”的日语如今常见于日本影片之中,真是莫大的讽刺。
英雄就义
安重根只活了短短的三十一年,却永远地改变了东亚的历史。倘若伊藤不死,日本内部是否还会疯魔化,日本还是否有可能加入纳粹阵营?我们都无从知晓了。
他在就义后鼓舞了中韩两国众多义士,梁启超曾为他写下: “流血五步大事毕,狂笑一声山月高”的赞词,他更被称为“亚洲第一侠士”。
历史终会得到澄清,如今日本也建有“安重根纪念馆”,为曾经对立的英雄竖碑。
正是那些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列强屠刀下的无所畏惧,不屈不折,才保卫了民族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