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回忆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周年朝鲜半岛

朱冬生 (作者系解放军出版社原社长)来 源:原文刊于《纵横》2020年第10期

1982 年,因为编辑《红四方面军战史》,我与战史编委会的主要领导之一洪学智将军认识(后来还编辑过他的《洪学智回忆录》)。因为编辑工作需要,我曾无数次研究和阅读《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并多次当面聆听作者对这场战争中重大决策指挥、重要战争场景及重要事件的回顾与分析。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之际,重新捧读这本书,理解这场战争对于新中国成立和发展的伟大意义,对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宏才大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艰难而又伟大的历史抉择

72年前的这场战争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失败而告终的,但当年由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和国家及军队最高决策层作出这一伟大历史抉择却是非常艰难的。洪学智在他的回忆录中对此作了非常客观的陈述。

1950 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 月27日,美国宣布出兵朝鲜半岛;7月1日,美国从日本调两个步兵师登陆朝鲜半岛。美国空军在对中国东北边境狂轰滥炸的同时,并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中国北部边疆和南部海域都面临美国军队的威胁。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公开发表声明予以谴责:

“各国的事情应该由各国人民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全中国人民的同情都应站在被侵略方面”。

洪学智在回忆录中对当时纷繁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作了简要的陈述,这些都为后人揭开历史真相提供了研究依据。

此后,美军飞机对中朝接壤的鸭绿江沿岸进行狂轰滥炸,致使中国边民大量伤亡,严重地威胁到了中国北部边疆的安全。不仅如此,美国的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对台湾投入大量的军事援助,并增派许多军事顾问团进入到国民党军队。 这种赤裸裸的军事侵略,严重地威胁到了中国南部海域的安全。同时,在短短几个月内,美军 70多次派出大批飞机深入到中国内陆地区进行侦察,明显摆出了一副军事侵略的架势。这一进程一直持续到1950年10月中旬。

面对这样复杂的国际周边形势,中国已经无法置身事外了。在经过几个月的外交努力最终无果而终的情况下,中国忍无可忍,最后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出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不可能坐视美国用侵略的手段统治朝鲜并对中国边境造成严重威胁。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投入的是一支正义之师、保家卫国之师。作为一个革命家、军事家,洪学智在书中对此都有明确精到的分析。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美国侵略者,从近期看,确保了中国东北边境的安全和共和国新生政权的巩固;从长远看,改变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战略平衡,使中国有了一个除局部边界战争以外相对和平的周边环境达半个多世纪 之久,形成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和平机遇期。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和富强。

【金日成(中)和彭德怀(右)在志愿军司令部】

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

在世界战争史上的恢弘再现

将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都是在毛泽东主席的全面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的。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精湛军事指挥艺术在世界战争舞台上的恢宏再现。精明独到的战略形势分析、算无遗策的战略判断和决策、敏锐准确的对战局走向的把握和恰当的军事指挥、充分信任战场指挥员和军事指挥人才的科学配置、适时保障战场军事补给和后勤供应、巧妙掌控和平谈判的时机和手段……这一切都堪称世界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所作出的精明决定。

在洪学智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亲自决策了抗美援朝战争全部战略层面乃至部分战役决斗的作战计划,亲自制订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各项战略部署,亲自主持了许多有关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分析、战争进展和战场保障的会议,亲自接见了许多从抗美援朝前线归来的高级将领、认真听取他们有关战场情况的汇报,同时还亲自起草和签署了数以百计有关战争决策的往来电报。洪学智是唯一一位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全过程和全部战役层面作战指挥的志愿军总部首长,他见证 了毛泽东对战争指挥的全部往来电报。今天我们重读书中毛泽东的一些电报,对于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领会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全部进程,仍有着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随着朝鲜半岛战争的爆发,为防止不测,1950年7月,中央军委作出决策,调 13 兵团紧急开赴东北,加强东北防务力量。

10月1日,朝鲜外务相朴宪永携带着金日成首相给毛泽东主席的信飞到了北京。朴宪永当面向毛主席、周总理恳请,请中国人民出兵支援。

10月2日,毛主席下达了作战命令的电报。他在电报中最后说:

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同志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

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13 兵团的四个军及三个炮师于10月19日晚开始,按西线、中线、东线三个方向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预定作战地区开进。10月19日,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的当天,美第1军的三个师占领了平壤。20日,美军第187空降团在肃川、顺川空降,企图切断自平壤北撤的朝鲜人民军的退路。这时,我已渡过江的五个师仅进鸭绿江南岸新义州以东的朔州、满浦里地区,距离预定防御地区尚有120—270公里,已不可能先敌到达我预定区域。

毛主席审时度势,当机立断。10月21日凌晨,他连续三次电示:“放弃原定计划,改取从运动中歼敌的方针。”这便形成了我军入朝作战的第一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的第一仗,关系甚大。毛主席作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深知志愿军出国的第一仗必须打好。洪学智在书中写道:

“当时毛主席的电报不仅十分频繁,而且指示都十分明确具体,连细节问题都不厌其烦, 提醒彭德怀及13 兵团的领导同志务加注意。”

21 日凌晨4时,毛主席又发来电报,指示13兵团 在战役部署上“请注意控制平安南、平安北、咸镜三道交界之妙香山、小白山等制高点,隔断东西两敌,勿让敌人占去为要”。

从我国政府决定出兵到第一次战役打响,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略部署总是根据敌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10月28日下午,志愿军领导正在研究作战情况,毛主席来电。彭德怀看了电报,说:

“毛主席指示我们,目前战役的关键是两点:一是确实抓住古场楚山之伪7团,不使逃跑,如此则伪1、6、8师非增援不可,有仗可打;二是我三个军全部到齐并完成战役展开,如此则我攻击时迅猛有力,保证歼敌。”

11月2日19时,毛主席根据战役发展的情况电示志愿军总部:

“注意使用38军全军控制安州、军隅里、球场区域,构筑强固工事,置重点于军隅里,确实切断清川江南北敌之联系,歼灭美2师( 由平壤 )北援兵力及伪6、7、8师余部,并尽可能向南伸出到平壤附近。只要此着成功,即是战略上的胜利。”

3个小时以后,毛主席又电示,此役“全局关键,在于我们38军全军以猛速动作攻占军隅里、价川、安州、新安州一带,隔断南北敌人联系,并坚决消灭北进的美军第2师。此是第一要紧的。”

战至11月5日,共10天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1.5万人,志愿军入朝以后的第一次战役即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志愿军首次出国作战,面对的又是强大的美国军队,此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全体将士。

【洪学智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所在的山洞前】

在志愿军统帅部的将帅们

在志愿军统帅部担任领导的彭德怀和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将帅,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杰出军事领导人。他们在国内革命战争硝烟还未散去的时候,即奉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参加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率领中国人民志 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非凡的军事家胆略和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使他们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因而也深得毛主席的信任,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

在书里,洪学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地再现了他与彭德怀司令员、邓华和韩先楚副司令员以及参谋长解沛然、政治部主任杜平等领导同志间亲密无间的战斗友谊。他们坦荡真诚的胸怀,多谋善断的战略决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天才指挥艺术,今天读来仍然备感亲切、备受教育和鼓舞。

抗美援朝战争之前,洪学智从没有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工作过,相互间并不熟悉。但是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和邓华、韩先楚等不仅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卓越指挥员,还与彭德怀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洪学智心目中的彭德怀,是一位多谋善断、气势恢宏、胆略超群、指挥精湛的伟大军事家。洪学智对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回顾,不是文学家的精彩描绘,而是两个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对谋略、心灵对心灵的碰撞。唯有一个对国家、 对民族、对军队赤胆忠诚的人,才能有如此直率坦诚的回忆。关于彭德怀在战场的决策过程、对战争的指挥艺术以及取得的一系列辉煌胜利,书中多有详尽的叙述,仅书中洪学智帮助彭德怀战场脱险的情景,读来就不胜感叹。

“洪大个儿,今日不是你,老夫休矣!”

洪学智和邓华相聚于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三年的解放战争,他们在同一个战场,后来又在同一个指挥部里,成为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战友。书中对邓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所表现出的高超的指挥艺术、深入实际的领导、坦荡的人物性 格,有较多的叙述。

第五次战役发起前,邓华与洪学智同在志愿军司令部。一天清晨5点多,洪学智听到防空哨枪响,紧接着又听见飞机轰鸣声,马上意识到敌机来了。他猛地从床上跳起来,看到邓华睡得正香、叫不醒,一下子急了,他猛地把邓华的行军床掀翻,惊醒的邓华赶紧跟着洪学智跑向防空洞。等敌机走后回屋一看,邓华睡的地方被子弹打了好几个洞,行军床也打了一个大窟窿。邓华说:

“老哥,今天要不是你,我大概已上西天了。”

洪学智之所以敢掀翻邓华的行军床,是因为他们之间太了解了,在革命过程中建立了太深的革命友谊。洪学智在书中说,中央军委决定将15兵团改为13兵团调往东北并让邓华继任兵团司令员,兵团其他领导成员和兵团机关不变,唯独把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留在了广州,这才有了洪学智进京汇报工作并被邓华在前门火车站截留、驱车直奔军委副主席林彪的家中、林彪留饭并代表中央军委宣布洪学智任职13兵团副司令员的戏剧化过程。

再说洪学智和韩先楚。他们从红军时期即相识,都是红四方面军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打出来的猛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韩先楚和邓华、洪学智同为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主要分工在一线指挥部队。洪学智在书中较多地叙述了韩先楚指挥部队在前方浴血奋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的过程,尽显了他对这位老战友英勇顽强、不屈奋战、亲临一线指挥的军事家风范的敬仰之情。他们的友谊延续了一生。

解沛然(又名解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首任参谋长,而洪学智是分管司令部工作的志愿军副司令员。军事指挥员没有不重视司令部建设的,洪学智在书中对志愿军司令部在解沛然参谋长的领导下每战必有科学作战方案的提出,这些方案对于敌情的判断、战场的选择、部队的指挥调动、预备队的使用、弹药的补给、首长决心的实现以及来往文电处理有哪些帮助,都有许多细节性的叙述。他对解沛然的领导水平、组织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极为推崇并予以极高的赞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解沛然同志功不可没”,这是洪学智亲口说过的。

杜平是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卓越的领导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对志愿军的政治工作有极大的贡献和很多的建树,尤其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参与领导停战谈判,对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军事思想、外交思想的理解和落实表现出极高的智慧和政治谋略。洪学智在书中对此也有较多叙述。

【志愿军领导在欢迎祖国慰问团会议上(中为彭德怀,彭德怀左侧为邓华,彭德怀右侧为洪学智)】

毛岸英的牺牲

志愿军司令部进驻大榆洞后,曾多次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因此中央几次来电,要志司注意防空、注意安全。百密一疏,毛岸英竟没能逃过美国人的毒手。洪学智在他的回忆录中对此有具体的回顾。洪学智说,当时志愿军司令部(以下简称“志司”)总部的防空归他管。考虑到彭德怀的安全事关重大,他和邓华便商议,在彭德怀住的那条沟外面离住房十几米远的地方挖一个防空洞,有紧急情况就进去隐蔽。他调来一个工兵连挖洞,彭德怀见了就非常生气,说他是在山上“瞎鼓捣、没事干”。洪学智解释说:

“不是瞎鼓捣,也不是没事干,挖防空洞是为了防空,为了保证你的安全!”

敌机不停地转,这引起了洪学智的怀疑。因为敌机经常来,他们都有经验了:凡是敌机第一天在哪儿转,第二天一定炸哪儿。有情报说,敌人一直在寻找志司的指挥机关准备轰炸。于是,洪学智找到邓华一起研究预防方案。

第二天清晨5点多,志司的领导们吃完饭都进防空洞了,只有彭德怀没进。洪学智、邓华派警卫员、参谋去催了好几次,他就是不去。最后洪学智亲自出马,才把彭德怀劝进了防空洞里。

但是当时彭德怀的房子里还有高瑞欣和成普两个参谋在值班,还没有疏散。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与志司的领导们本来一道上山疏散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跑回屋里去了。

志司的领导们上山进洞没多久,敌人的飞机就来了,好几架,连圈都没转,就朝彭德怀的房子猛扔炸弹。房子很快烧着了。那是凝固汽油弹,燃起来温度很高,铁板都能烧出窟窿。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房子被烧毁了。

成普参谋从房子里跑了出来,只是脸烧伤了一点,没什么大事。毛岸英、高瑞欣都没能跑出来,都牺牲了。敌机飞走后,彭德怀来到现场。他看着毛岸英、高瑞欣烧焦的遗体,心情十分沉重。

那天,彭德怀整整一天没有说话,一个人坐在防空洞里沉默不语。洪学智去看彭德怀,彭德怀沉痛地哀叹说:

“唉,为什么偏偏把岸英给炸死了呢?”

毛岸英是彭德怀的秘书、俄文翻译,牺牲时年仅28岁。

当天下午,志司的领导们就把志司挨炸和毛岸英牺牲的情况报告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

抗美援朝战争为人民军队

的后勤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展开了持续3年之久的殊死拼杀,双方投入到战场上的兵力最多时达300万人,美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几乎所有现代化武器。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保障能否成功,成为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抗美援朝战争是人民军队由传统后勤向现代后勤发展的伟大转折点。由于志愿军是首次与现代化的美军作战,又是在国外特殊的地理条件下作战,因而,后勤在保障部队作战方面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东北军区后勤部克服重重困难,基本保证了前线作战的物资需要,保障了前三次战役的胜利。但随着战争向纵深发展,后勤补给线离国境线越来越远,敌机轰炸越来越频繁,后勤保障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至第五次战役后期部队猛打到北纬37度线时,不堪重负的后勤补给线终于彻底断裂。

1951年4月下旬,洪学智回国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汇报战况。他根据自己对战局的分析提出两项建议:一是在军事斗争方面要作长期打算,建议构筑坑道工事作坚守防御,而后伺机反攻;二是在后勤工作方面要加强保障,建议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周总理听后表示赞许,毛主席知道后指示:

“所提两项建议很好,由周总理组织落实。”

随后,中央军委作出组建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的重大决策,改变入朝参战以来一直由远在国内的东北军区后勤部负责战场后勤保障的体制。

中央军委决定,由洪学智兼任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在洪学智的领导下,战场后勤供应机制作出了重大调整,把整个战区后勤划分为战役后勤方和战术后勤方两大层次:从鸭绿江到一线各军为战役后勤方;从一线各军后勤到前沿阵地为战术后勤方。战役后勤方则划分为5个供应区,每个供应区设一个后勤分部实施供应。

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除统一指挥配属后勤系统的工程兵、高炮兵、铁道兵、通信兵以及公安、运输等部队外,还负责统一管理朝鲜境内我军一切后勤组织与设施,并迅速建成以志后、5个分部、23 个兵站为骨架的供应网络,形成了统一指挥,前后左右贯通,能打、能防、能运、能供的全能保障体系,实现了由单一兵种后勤向诸兵种合成军队后勤的转变。

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的建立,开创性地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后勤指挥体系,形成合成军队后勤的组织结构,因此后勤战斗化能有序展开。

【志愿军铁道兵抢修被毁铁路】

战斗化后勤战略目标的历史贡献

三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洪学智领导下的后方勤务司令部根据战场需要实行后勤保障战斗化,较好地履行了“指挥战斗、组织供应”的双重职能,粉碎了美军倚仗其空中优势给志愿军后勤供应造成极大困难的战略企图。

面对这场无前后方之分的现代化立体战争,洪学智及时提出后勤部队要“在保障中进行战斗,在战斗中实施保障”的战略决策,把后勤保障与后方防卫作战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战争后期与战争初期相比,车辆损失率由42.8%下降到1.8%,物资损失率由13.4%下降到10.8%,运输效率提高76%。三年中,后勤部队的战斗成果也异常显赫,仅志愿军直属后勤部队就击落敌机109架,击伤600余架。从1951年1月到1952年2月,在美军实施“绞杀战”最疯狂的一年多时间里,敌机轰炸量增加了7倍,我军物资运输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两倍以上。前线官兵交口称赞志愿军的运输线是“钢铁运输线”,是赢得战争的“生命线”。

抗美援朝战争中,洪学智打破了我军传统的后勤供给机制,特别是兵站运输网的形成,标志着志愿军后勤战斗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到1952年5月,志愿军后勤已成功地粉碎了侵朝美军发动的“绞杀战”,作战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后勤供应。在当年5月30日举行的汉城记者招待会上,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不得不承认:

“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切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历史已经表明,洪学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提出的后勤战斗化的目标,是现代战争对后勤保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代战争后勤保障的基本规律。其基本着眼点是增强后勤的防卫作战能力,做到打、防结合,在战斗中保障,在保障中战斗。因此,即使在没有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将一定数量的防空、工程、维修和警戒部队编入后勤, 使之具有防卫作战能力,成为弱势条件下战胜强敌的有效手段。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洪学智领导下的抗美援朝中的后勤保障也给予充分肯定,毛主席要求

“研究朝鲜战争中后勤工作的状况和经验,以达到我军后勤工作现代化和正规化的目的”。

朱德总司令称: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后勤起一半的作用”。

作为人民军队由传统后勤向现代后勤发展的转折点,抗美援朝战争后勤保障不仅在人民军队后勤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洪学智将军创立的许多基本经验对现代战争后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彭德怀(左一)签署停战协定。右二为李克农,右一为乔冠华】

抗美援朝战争距今虽然已有72年了,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一定会万古长存。面对世界强敌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作战、不怕牺牲、万众一心、打败美军野心狼,夺取战争全面胜利的信心、信念和信仰,属于中国人民所独有,这是历史的结论。

THE END
0.毛泽东与丁玲(上):“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遇到冯雪峰,开始了“伟大的罗曼史” 经人介绍,丁玲开始跟冯雪峰学日语。日语没学好,两个人先恋爱起来了。 感情三人行,闹得不可开交。冯雪峰只好先去上海,等丁玲劝退胡也频后去上海会合。 只是丁玲改了主意,去杭州居住,胡也频跟着一起来了。 丁玲倾心冯雪峰,后来自称与冯雪峰的爱情是“一个伟大的罗曼史”。但jvzquC41yy}/lrfpuj{/exr1r1i3f<>533828m
1.普京2022年5月9日胜利日阅兵式上的讲话(全文翻译),意味深长啊!那些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粉碎纳粹主义的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英雄主义的永恒榜样。这是一代胜利者,我们将永远与他们在一起。 光荣属于我们英勇的武装部队! 为了俄罗斯!为了胜利! 乌拉!(完) 现场直播红场阅兵!俄方配备中文同声传译,普京带头高喊“乌拉” 俄卫星社介绍称,阅兵由俄罗斯陆军总司令奥列格·萨柳科夫指挥,由俄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23863138939<39a7159<;3;;70|mvon
2.BBC英国史精讲《战国》第28期:一位伟大的将军英语视频听力四个月后 他重返苏格兰 逆境将他锻造成一位伟大的将军 attacking his Scots and English foes alike. 勇敢地向苏格兰和英格兰敌军宣战 In the end, Robert the Bruce simply outlived the old king, 最后 老国王还是比罗伯特·布鲁斯先走一步 who breathed his last fearing the worst should ever his son, 他jvzquC41yy}/mnpgpgz/exr1ogtv1;5383606@:4564tj}rn
3.史料旧藏:史沫特莱与《抗战中的八路军》|井冈山大学|伟大的道路|史沫特莱虽在中国呆了数年,但中文使用并不流畅,所以身边常有一位中文教师兼秘书和翻译。在延安时,她的翻译是参加革命的女大学生吴光伟。每次采访,“他们使用一种中文、德文、英文的混合语,而在确定难以沟通时求助于吴光伟、马海德和黄华。” 第三,由于朱德的工作繁忙,他们约定的采访时间往往因各种原因被推迟。在馆jvzquC41eqrmglykqp4tkwf0eqs/ew4le|y0496:/27.2B4fqe3jh‚vmctx939882;4tj}rn
4.红六军团后代砥砺前行(云南红色篇二)1936年4月,萧克将军领导红六军团度过金沙江之后,在金沙江北岸有感而发,作诗一首。1986年,重新整理,篆写在宣纸上。 北渡金沙江 萧克 盘江三月燧烽顺,铁马西驰调敌忙。 炮火横飞普渡水,红旗直指金沙江。 后闻金鼓诚为虑,前得轻舟喜欲狂。 遥望玉龙舒鲜甲,会师康藏向北方。 jvzquC41yy}/onnrkct/ew4724hr7;j
5.周亚夫军细柳教案11篇(全文)1、学生根据注释自行翻译。 2、教师指点,重点掌握以下词语。多义词:军使以之 词类活用:军 介胄 古今词:谢 通假字:式 重要的实词与虚词:军上且彀劳 居无何 诏 既出 曩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cy8lnkmo0jvsm
6.哈军工初创时的苏联专家顾问团的首席顾问们普罗托波波夫将军在苏联空军服役的近半个世纪中,曾荣获2枚“红星”勋章和“苏联空军为国服务”勋章以及15枚奖章,其中包括“1941—1945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胜利奖章”和“武装力量老战士”奖章等。 1993年1月,奥列霍夫首席顾问翻译锻钢同志,利用去莫斯科出差机会,特意到普罗托波波夫将军家看望了他,并告知9月份要开军事jvzquC41jlmcl7hqo1yjvn4rqtzbn8nvgo5gtxsvpqjf1VW6Z8G{mLnldMWhjLrp[spwnrn6c]GqmX7ld81?
7.伟大的领袖韩语怎么说韩文怎么写沪江韩语词库精选위대하다的韩文翻译中文、伟大、伟大的领袖韩语怎么说、韩文怎么写、위대하다的中文翻译及发音信息jvzquC41o0nvlrfpi0ipo8ptekqv1th4:4<71
8.共和国不会忘记陈国秋:走进大别山大梦蕉城宁德蕉城在线这是新县接待研究鄂豫皖苏区党史同仁的最高礼遇,该馆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占地二万多平方米,共设六个展厅,以丰富的图文和实物资料系统展示了鄂豫皖苏区形成、鄂豫皖苏区首府的建立、重组红军、红旗不倒和将军的摇篮等内容,让我们对鄂豫皖苏区有了全面了解。 上午10点,我们来到位于新县田辅乡的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jvzq<84yyy4ofwjyu0io1;5451713>4329=887mvon
9.翻译|亚历山大史第一卷罗马历史学家库尔提乌斯曾写过一本《亚历山大史》(Historiae Alexandri Magni),这也是留存至今的几份亚历山大“原始”(其实是二手)史料之一,也是唯一一份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拉丁语传记。许多“亚历山大传奇”也是根据库尔提乌斯的《亚历山大史》然后作者发挥想象力创作的。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7:53<768
10.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5篇)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 宽容, , ; 宽容, ,。 二、阅读(46分) (一)(12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jvzquC41okv/qq6220ipo8pcqunj1‚zygpyik}n16:;52=3jvor
11.《渔家傲》翻译赏析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并不消沉,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又是陆诗与陆词的常见意境。 《渔家傲》翻译赏析2 原文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52A4999788=3jvor
12.从军行原文及赏析《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是李白的作品,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翻译/译文 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jvzq<84yyy4vpsx0eqs0y8943::60qyon
13.上译电影目录及部分影片配音演员年表+主流配音演员介绍邱岳峰早年离家外出求学,就读于福建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北京外国语专科学校,1942年参加大亚话剧团,1944年参加天旅剧团,同年8月接受别人投资,组织天津国艺旅行剧团,自任团长,1945年赴太原参加兴亚剧团,编导话剧《蒙面盔》,导演话剧《夜半歌声》,演出话剧《雷雨》,1947年到天津参加燕旅剧团,任导演、演员,1949年到上海,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8:4>6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