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人文交流源远流长。近年来,双方同心同行,不断开创中阿人文交流新篇章,为深化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持久推动力,共同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在中阿关系蓬勃发展之际,小 i 发布《中外人文交流简报》第6期——“中阿人文交流机制”,为读者梳理双方人文交流的顶层设计,回顾各领域成效,展望未来合作前景。
本文约16000字,读完约40分钟
或打开公众号“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即可获取PDF版简报下载链接
《中外人文交流简报》第6期
——中阿人文交流机制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携手同行,人文交流合作硕果累累。2022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就继续倡导文明对话交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达成共识。双方将同心同行,不断开创中阿人文交流新篇章,为深化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持久推动力,构建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
中阿人文交流由官方和民间共同推动。在官方层面,中方的主要机构包括中宣部、外交部、科学技术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阿拉伯国家的主要机构包括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伊斯兰合作组织以及各阿拉伯国家外交、文化、科技、广播、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对应职能部门,如沙特外交部。在民间层面,中方的组织主要有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等;阿拉伯国家的组织主要有阿拉伯—中国友好协会联合会、阿拉伯城市组织、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等。
二、中阿人文交流顶层设计
2005年12月12—13日,首届中阿关系和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肯定中阿合作论坛及其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回顾了各领域实现的成果,认为遵守中阿合作论坛的宗旨和基础十分重要,倡导活跃论坛的活动,并将其扩展到文明、文化和科技等新的领域。历经18年发展,“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建立起了部长级会议、中阿合作论坛高官会、高官级战略政治对话、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改革发展论坛、中阿企业家大会暨投资研讨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阿拉伯/中国艺术节、中阿新闻合作论坛、中阿友好大会、中阿城市论坛、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中阿妇女论坛、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中阿图书馆与信息领域专家会议、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等机制,全方位、多领域促进中阿合作,人文交流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发表题为《弘扬中阿友好精神 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丝绸古道中相知相交,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患难与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合作共赢,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凝聚成“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中阿双方要加强文明交流,增进理解信任。要扩大人员往来,深化人文合作,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习近平指出,作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和落实《中阿全面合作规划纲要》的第一步,未来3到5年,中方愿同阿方一道,在支持发展、粮食安全、卫生健康、绿色创新、能源安全、文明对话、青年成才、安全稳定等八个领域推进“八大共同行动”,争取早期收获。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这是中阿关系划时代的里程碑。中方愿以此为新起点,同阿方一道,开创中阿关系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阿拉伯世界各国都对中国政府在促成沙伊和解方面付出的努力表示高度赞扬,伊朗通讯社也表示:“中国可以被认为是这项工作的主要调解者和完成者”。随着沙特和伊朗关系的正常化,中东地区面对的内部冲突有望愈发减少,以也门内战为代表的一系列冲突、摩擦有望得到政治解决。和平的地区环境将有利于中国同阿拉伯世界的人文交流,也展现了中阿双方在追求“和平”方面的人文精神价值内核的一致性。由沙特、伊朗关系正常化为发端的中东和平进程加速,一定会带动中国和阿拉伯世界人文交流迈向更高水平的明天。
三、中阿人文交流现状
(一)经贸
中阿人文交流离不开双边日益紧密的政治互动、文化交往和经贸往来。长期以来,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合作坚持互利共赢,积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带动中阿双向投资和经贸实现倍数级增长。2021年,中阿双向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70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2.6倍;中阿贸易额达到3303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1.5倍;2022年前三季度,中阿贸易额达3192.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28%,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在经贸合作日益密切的基础上,通过中阿人文交流机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教育、文化、宗教与民族事务、旅游、影视、医疗、体育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二)教育
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化的载体。在中阿人文交流中,汉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1958年,埃及开始设立汉语专业,目前共计有16所埃及院校开设了中文专业或汉语课程。2020年9月,中埃双方在开罗签署《关于将汉语纳入埃及中小学作为选修第二外语的谅解备忘录》,汉语教学正式纳入埃及中小学教育大纲。
2019年3月,沙特宣布将汉语纳入该国所有教育阶段课程,使教育更具多元性。
2019年7月,阿联酋穆罕默德王储在访华期间,与习近平主席共同见证签署将中文纳入阿联酋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谅解备忘录。2020—2021学年度阿联酋中文教学项目在119所公立学校开设中文课程,在岗中文教师达到210名,中文学习人数达到31538人,占公立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10%,中文已正式进入阿联酋国民教育体系,阿联酋也成为第一个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阿拉伯语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宗教等原因,阿拉伯国家对中小学教材的选择有着严格规定,国际通行的中文教材无法通过审核直接进入课堂,为了更好地帮助阿联酋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中阿两国专家学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紧贴当地实际需求,编写了首套阿联酋中文教材《跨越丝路—阿联酋中学汉语》、首套中阿双语中国社会与文化教材《探索中国》。
(三)文化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通过文化日、座谈会等多种途径进行文化交流。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给线下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排除万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继续开展文化交流。
2022年12月19—20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外交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景德镇市举行。艺术节期间举行了中阿文化产业论坛、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精品展、《御窑天下》特展、景德镇民间非遗展演、“域见阿拉伯”风情创意市集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此外,书籍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初,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北师大出版集团、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共同建设的“中阿友好文库”在第三届中阿友好大会闭幕后正式启动。与卡塔尔合作的《阳光之路》一书是文库的重要作品。2019年8月,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行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联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22日举办中阿友好文库:《阳光之路》中文版首发式暨“东方文明的对话”系列活动。
2022年9月,托尼·巴恩斯通和周平出版了《从古至今中国诗歌集——三千年遗产》的阿拉伯语译本,共586页,在体量上位居同类阿拉伯语选集第一。
(四)宗教与民族事务
鉴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以及阿拉伯世界浓厚的宗教氛围,宗教与民族事务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
(五)旅游
(六)医疗
(七)体育
2022年2月,中国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自沙特、黎巴嫩和摩洛哥3个阿拉伯国家的5位运动员参加了北京冬奥会。其中,沙特冬季运动项目联合会主席拉巴布·穆哈森强调,沙特参加本届北京冬奥会是海湾地区取得的重大成就,因为这是海湾国家历史上首次参加冬奥会。“沙特阿拉伯加入冬奥大家庭”,被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列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值得期待的里程碑之一。此外,时任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埃及总统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Tamim bin Hamad Al Thani)三位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应邀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在2022年卡塔尔举办的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上,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哈尔萨电站作为卡塔尔第一座非化石燃料电站,有力支撑了卡塔尔举办“碳中和”世界杯的承诺。同时,中国企业对本届世界杯的赞助达到13.95亿美元,超过美国企业赞助的11亿美元,一跃成为本届世界杯最大赞助商,在世界舞台更好展示企业形象,践行“走出去”的全球化发展战略。
四、中阿人文交流的基本特点及未来展望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源远流长。进入21世纪以来,“中阿合作论坛”为双方人文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和多种机制,团结紧密,务实高效,在拓宽中阿人文交流网络、提高中阿人文交流水平、深化中阿多领域紧密合作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具有历史基础深厚、发展规划完备、与政治经济关系深度绑定等特点。
第一,中阿人文交流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从那时起,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的主旋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间,中阿双方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精诚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中国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阿拉伯国家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台湾问题上给予有力支持。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阿双方各领域合作全方位快速拓展。双方人文交流依托政治经济关系的不断升温而迅速发展,成功创立“中阿合作论坛”,通过多种机制为中阿人文交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中阿人文交流具有完备的发展规划。在“中阿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人文交流成为论坛行动执行计划的重头戏。2010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夯实了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政治基础。2016年,中国发布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明确提到对双方在包括人文交流在内的五大领域全面合作进行整体规划。2018年,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进一步强调中阿人文交流的战略意义。2022年12月7—10日,习近平主席分别在中阿、中海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擘画中海合作大格局,为赓续中阿友好传统,充实中阿关系战略内涵,开辟中阿合作更广阔前景指引航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与中外人文交流,中阿合作与文明交流进入提质升级、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022年环球时报研究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开展的一项民意测试显示,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5000多名受访者中,超过70%的人同意在未来建立“更紧密的中阿关系”,而中国也被大多数阿拉伯人选为世界上主要大国中的“朋友”。外国民意调查机构Arab Barometer的调查则显示,2022年中国在北非、中东地区的至少7个阿拉伯国家民众中获得了比美国更高的支持度。埃及政治经济学教授、前世界银行顾问阿姆尔·萨利赫(Amr Saleh)指出,中国与中东具有更相近的东方文化,中国在中东地区寻求双赢的贸易关系,历史上中国一直是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国家,这都反映在公众的意见之中。
图2 2022年中东、北非地区中美受欢迎程度调查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中阿人文交流仍然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中东地区局势复杂,为人文交流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抹黑造成了阿拉伯国家民众对中国存在一定误解,部分阿拉伯国家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阿人文交流之间存在较强的话语干扰。此外,阿拉伯国家数量众多,国情不一,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客观上为人文交流带来了一定阻碍,而中阿双方目前总体的人文交流层次还不够多元,传播精准性有待提高,这些都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由此,未来中阿人文交流宜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多管齐下为既有发展规划提供充分支持。中阿双方已为未来的人文交流制定了行动规划,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峰会上提出的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中,卫生健康、绿色创新、文明对话、青年成才等领域均为人文交流的题中之义。中阿双方应切实践行中阿友好精神,积极推动中海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依托中阿合作论坛多重交流机制,调动多方资源,为医学、高新技术、文旅、教育等相关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制定清晰的路线图,稳步推进,精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开创中阿人文交流新局面。
第二,保持人文交流的灵活性,突出中阿青年交流的作用。面向22个阿拉伯国家,需要因国施策,根据各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人文交流,依靠片区化(海湾地区、沙姆地区、北非地区)人文交流的辐射效应带动双边人文交流。“八大共同行动”中提到,中方将邀请3000名青少年参与中阿文化交流。青年的对话交流在中阿人文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电子游戏、影视媒体等途径在文化差异、文明交流等议题上推动“民心相通”,能够为未来中阿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中阿双方在游戏产业领域具有广阔合作空间,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游戏出海的重要目的地,游戏产业已从早期的娱乐逐步演化为具有人文、历史、时尚等元素在内的线上交流渠道,青年群体在其中扮演着主力军。中阿双方的Z时代青年积极关注社会动态,与互联网世界亲密接触,为中阿青年间更直接的人文交流提供了便捷通道,“中阿人文交流进入到Z世代阶段”。
第三,塑造国际传播品牌,推动中阿人文交流提质增效。中国可不断加强文化品牌塑造能力,提升中阿双方民众在交流中的深度参与水平,在“提升交流质量”和“加强宣传效果”两端共同发力。《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人文交流品牌”。品牌的打造需要较强的宣传机制。因此,中国可以进一步加强自身媒体建设,充分发挥CGTN阿语频道、人民网阿语版等国内媒体平台的作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提供强大助力,对冲中阿人文交流过程中的话语干扰。
参 考 文 献
16. الأهرام: احتفال بالعاصمة الصينية بكين لترقية فصل كونفوشيوس جامعة عين شمس إلى معهد
27. الشرق الأوسط: تراث ثلاثة آلاف عام من الشعر الصيني
34. الشرق الأوسط: شي يعلن إدراج السعودية ضمن المقاصد السياحية للصينيين
36. الرؤية: مانجا للإنتاج تطلق فيلم "الرحلة" باللغة الصينية في هونغ كونغ
40. الشرق الأوسط: مشاركة السعودية في الأولمبياد الشتوي مفخرة للخليج
51. 包澄章:《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人文交流的现状、基础及挑战》,《西亚非洲》2019年第1期,第140—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