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大神:为什么你的成名作使用的是假拉丁文词典字典字母画家诗人拉丁语牛顿布莱克

如前文《东风劲,战鼓响:文化西风内衣破,哭爹又喊娘》所述,当西人在19世纪中后期通过碰瓷中药材“乳香”的来源炮制出“阿拉伯”的概念后,他们随之将已经使用多年的“大唐数字”命名为“阿拉伯数字”。

所以,在该字典第81页中,Cipher(零)就失去了真正的华夏源头,而只能认彼时刚刚“出生”不久的“阿拉伯(Arab)”为父。

西人又将Cipher与Zero 等同起来,再把晚于Cipher出现的Zero进行“故事创作”,塑造出了一个来源于“阿拉伯”,又可以从阿拉伯追溯到拉丁语,再从拉丁语追溯到意大利语的“发展路径”,以这样的曲折迂回的方式,绕到“西方中心论”上面去,间接证明西方才是世界文明的源头。

1822年马礼逊《华英字典》Z字部分(第480页)仅仅寥寥数个单词,还找不到Zero这个单词,更不要说赋予其数学概念“零”了。

查阅1869年罗存德《英华字典》第四册第2012页可知,虽然1869年时已经出现了“Zero”这个单词,但其解释仅为“结冰之处”、“凝冰之号”,并没有“零”的数学解释。

由于故事编得不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斯基特牧师因此被誉为“盎格鲁-撒克逊教授、研究员”(Fellow, Professor of Anglo-Saxon),并由英国艺术家『Charles Edmund Brock』于1899年专门为其绘制了一幅画像,现藏于剑桥大学基督学院。

既然斯基特牧师在1884年称Zero的词源是“阿拉伯-低拉丁语-意大利语”,那只要查查“早期的拉丁语词典”,看看有没有Zero这个词、它是怎么解释的,不就明白了?

如果拉丁语词典中没有Zero,西人处心积虑炮制的词源链条就彻底“断链”了。

于是,笔者翻开了约翰迪莫克(John Dymock, LL.D.)于1836年在费城出版的一本《安斯沃思新英拉精简词典》(A New Abridgment of Ainsworth's Dictionary, English and Latin)。

在这本词典第405页,没有查到Zero这个单词。也就是说,1836年时,拉丁语中还没有诞生Zero这个词汇。那些拉丁语论文和专著中用Zero来表示“零”的概念的西方科学大神们,这下要露馅儿了。

不仅如此,在这本英拉词典第11页,也没有查到任何有关“阿拉伯(Arab)”的单词,如Arab、Arabic、Arabian等等。说明此时的拉丁语中尚未形成有关阿拉伯的概念。

再查1843年《英语拉丁语大词典》(A Complete English-Latin and Latin-English Dictionary)第三版第15页,没有阿拉伯(Arab);第754页,出现了Zeros【非Zero】,但其解释为“一种珍贵的石头,可能是一种水晶(A kind of precious stone, perhaps, a sort of cystal)”,与Zero(零)的数学解释相去甚远。

1859年,托马斯·莫瑞尔(ThomasMorell D.D.)在美国费城出版了一本升级版的《安斯沃思精简英语和拉丁语词典》(《An abridgment of Ainsworth's dictionary, English and Latin》)。

在这本字典第1028页,也就是最后一页,没有查到Zero这个单词。

但是,在这本英拉字典第17页,有关“阿拉伯”的概念和一些词汇,如Arabian、Arabic、Arabs却出现了。注意,此时的Arab还未单独作为一个单词“正式登场”,且上述词汇的解释还比较“模糊”,只是在这三个单词之间“互相解释”,没有多余的含义。如果把Arabic的原始含义“一种树胶(乳香)”套进去,也仍然适用,它就是关于“树胶(乳香)”的三个单词,毫不违和。

此时是哪一年?

1859年。

距离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日期1860年10月,还有一年左右。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1866年罗存德出版《英华字典》第一册,在这本字典第78页,阿拉伯(Arab)终于以“亚喇伯人”的名义正式登场,并且同时衍生和创造出了“亚喇伯国(Arabia)”、“亚喇伯的(Arabic)”等英语词汇。

1891年,哈珀拉丁字典(Harper's Latin Dicitonary)——由查尔顿·T·路易斯(Charlton T. Lewis)和查尔斯·肖特(Charles Short. LL.D)新编、增补、大幅改写的一本新拉丁语字典《A New Latin Dictionary》,通过出版商哈珀兄弟在纽约发行。

该字典第150页中,对阿拉伯的相关拉丁词汇Arabia、Arabs等等,则是大书特书,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你看,阿拉伯的历史很悠久,解释很详细!

其实,所以西人编造所谓的“阿拉伯-拉丁语-意大利语”的词源,与其炮制的“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目的基本一样,都是为了表明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受到的是“西方文明的影响”,以掩盖整个中东地区在过去数千年来长期与华夏交往、并受华夏深度影响的事实。

来看看中东地区的天方国(麦加)和默德那(麦地那)在中国古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中记载的天堂,便是明代所称天方,即中东麦加。请问麦加用的是什么历法?中国授时历。

明代严从简所著《殊域周咨录》中也有天方国(麦加)的记述。

据《殊域周咨录》记载,天方国,旧名天堂,用回回历比中国历前后差三日,且“永乐七年,(大明)遣正使太监郑和等前往赏赐。其国王感恩,加额顶天,以方物狮子麒麟贡于廷”,此事足以说明,天方国历来就是中国的朝贡国之一,有君臣之仪。

再看《大明一统志》中的默德那(麦地那),有阴阳星历、医药音乐之类。全世界只有中国有阴阳理论和体系。《大明一统志》中的天方国,又名西域,其国王于明代宣德中期派遣使臣来朝贡方物。

所以,过去上千年以来,中东地区主要是受华夏文明影响,还是受西方文明影响?

答案不言而喻。

笔者在查阅数十本字典时,偶然间还发现了一桩“怪事”。

美国密歇根大学图书馆藏有1812年斯蒂芬·琼斯(Stephen Jones)出版的“雪瑞登升级版字典”——《英语通用发音解释词典》(《A General Pronouncing and 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这本字典中有一个罕见的奇怪现象,——在初步教人如何“取名”,告诉人们男人的名字、女人的名字应该怎么拼写。

如此集中的行为,不禁令人想起了日本人早先没有姓名,而后集中取名的“盛况”。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才人人有姓;这1812年,距离时间也不太远。

由此,笔者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问题:西人普遍规范取名如此之晚,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大名却如雷贯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在早期字典中究竟有没有留下大名呢?

不妨再深入一些,继续查查看。

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笔者翻开了1751年这本涉伪的拉丁口语简明字典《A Compendious Dictonary of The Latin Tongue》,先是发现了一个事实,该字典没有所谓的“阿拉伯数字”页码。

接着,在字母排序为ARM/ARR的页面中,遍寻不着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踪迹。而且,此时的 s 和 f 书写方式高度雷同,竟然尚未区分开来。

为什么怀疑1751年的这本字典涉伪呢?

其一,是该字典中出现了19世纪中后期才诞生的阿拉伯概念和词汇。其对阿拉伯的解释,与1859年托马斯·莫瑞尔(Thomas Morell D.D.)在美国费城出版的那本升级版《安斯沃思精简英语和拉丁语词典》的解释几乎一模一样。

其二,在对Cipher一词的解释中,可以发现Cipher的含义十分完善,既有数学名词“零”的概念,又有数字的概念,还有引申义“没有”的解释,甚至还出现了1866年罗存德《英华字典》中的“暗码”的解释。

1751年的拉丁语词典中出现了后世这么多解释,那一定是穿越了。如果不是穿越,事实果真如此的话,为什么1836年、1843年的拉丁语字典却未能将如此完善的解释继承下去?而要从后来的英语字典、英汉字典中把各个解释拼凑和组合起来,才能得到这么完善的解释?

笔者注意到,Cipher在1751年的这本拉丁语字典中被拼作Cipber,西人宣称这个词语是来自于阿拉伯语的“新造词”,但解释时却一会儿使用英语,一会儿使用意大利语。也许,他们是为了证明拉丁语源自意大利语,有这样的词源脉络,然而,倘若彼时的意大利语成熟的话,为什么要和英语夹杂在一起使用?全用意大利语不就行了?

这样做的结果,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只能证明一个问题:就是彼时的英语和意大利语皆不成熟!

其三,笔者还发现1751年的这本神奇的拉丁语词典在以时间为顺序编造有关拉丁语的发展历史,其列出的时间节点都已经到了几千年前,——你都厚颜无耻地吹上天了,咱还能说什么?

放下这本1751年的拉丁语伪作词典,咱们还是看看1773年《罗伯特安斯沃思英语拉丁语词典》(Robert Ainsworth's Dictionary, English and Latin)吧。

结果谁也没有料到,这同年同名的字典居然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有1666页,一个仅有542页。笔者原本以为仅有542页的那个版本,应该是1666页中的一个部分,或许分了上中下三册,结果发现完全不是这样,542页就是一本完整的字典。也就是说,西人又借名搞了一个页数多的伪本来替代那个页数少的“版本”。

一个是1666页,一个是542页,咱们不冤枉人。

且二者之间有区别:

542页那个版本却有字母X,确认1773年时X为26个字母之一,Y和Z字部分的单词有不少,远远超过1666页的那个版本。

1666页这个版本没有X作为首字母,即默认1773年时X还不是26个字母之一,Y和Z也只保留了少量几个单词。

这就很有意思了,因为上述两个版本是“拉丁语同名词典”,为何会发生自己否定自己、自相矛盾的这一幕呢?

如果字典编撰者真的处于1773年,那1773年时X有没有成为26个字母之一,应该非常清楚,根本就不会产生这种低级错误。身处那个时代,你经常要用的东西,从小接受教育的内容,你会不知道吗?只有后世的人,比如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人,由于不清楚当时的情况,西人又没有记录历史的传统,所以才会去“猜”,才会去想方设法虚构。

本来以为542页那个版本可能是“真的”,但不巧的是,这个版本恰恰又犯了另一个错误,它认为1773年时26个字母中有X。事实却是,1773年时拉丁语26个字母没有凑齐,字母中没有X。1804年英语仅有24个字母,缺少了Q和X。1822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华英字典》中X也没有成为26个字母之一,详见《微积分华夏起源再添铁证,且有证据显示:英制度量衡也源于华夏》。

注意,拉丁语的26个字母与英语的26个字母是一致的,西史宣称英语大量词汇皆是源自于拉丁语,所以关于26个字母的产生和应用,二者必须保持一致。

1822年,英语中的X没有成为26个字母之一,说明在此之前的1773年,X肯定不是英语26个字母之一。鉴于拉丁语与英语密切相关,存在同步关系,所以1773年时拉丁语中的X也不可能是26个字母之一。

由此可见,不论是542页的版本,还是1666页的版本,皆是后世托古的伪作。

上述二者皆是伪作,还能从其他地方看出来。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1773年两本词典与1751年拉丁口语简明词典中,三者对于阿拉伯的解释。通过对比可见,三者解释一致,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仔细审视,却惊异地发现,这三者的字体一模一样,其中两本因为字模问题造成的印刷不清晰现象也是如出一辙!可是,1773年和1751年之间整整相差了22年呐!相隔这么长的时间,印刷完全相同的概率是很低的。

其次,关于Cipher的解释,将1773年1666页版与1751年版本进行对比可以发现,1751年的那句“来自于阿拉伯语的新造词(A word of late coinage from the Arabic)”在1773年版本中被删除了,同时被删除的,还有“nothing(没有)”这个英语释义。

1773年1666页版和542页版拉丁字典,都通过穿越的方式保留了1866年罗存德《英华字典》中对Cipher的“暗字号”、“暗号”的解释。

1751年的那本拉丁口语简明字典《A Compendious Dictonary of The Latin Tongue》中编造了拉丁语的发展故事,1773年《罗伯特安斯沃思英语拉丁语词典》(Robert Ainsworth's Dictionary, English and Latin)1666页版也将这一点继承了下来。

通过上述分析,已经基本可以断定1751年那本拉丁口语简明字典、1773年那两本拉丁词典(542页版和1666页版)为1866年之后的伪作,这就带来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拉丁语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字典“没了”!在18世纪中晚期几乎出现了真空!

实际上,目前能找到的16-18世纪的拉丁语字典非常稀少,而在1751年以前真正成型的拉丁语字典极有可能只有一本,那就是——诞生于1742年的汉语拉丁语词典《中国官话》,主编者为黄嘉略,详见《18世纪中国人在欧洲:你从没听过的名字,却一手缔造了西方的传奇》。

按西史叙事,拉丁语的发展史是这样的:

还记得1751年那本拉丁语伪作词典尾页中编造的拉丁语发展史的故事吗?

在整个16世纪,真找不到几本像样的拉丁语词典。即便1556年这本所谓的适合初学者的简明拉丁语词典《A shorte dictionarie for yonge beginners》的年代是真的,但它距离真正的词典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该词典仅有183页,26个字母更是残缺不全,少了好些个字母,而且它是这样的,根本不利于使用和传播。

这种所谓的“拉丁词典”不但内容单薄而稀少,就连索引和查找单词都很困难。

除此之外,从1556年到1742年(汉语拉丁语词典《中国官话》诞生时),西人基本拿不出一本像样的拉丁语词典。令人惊奇的是,牛顿神父偏偏在1687年、在拉丁语字典真正成型的空白期,用拉丁语写作,出版了那本著名的大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而一战成名。

牛顿神父是英国人,英国人学习外语拉丁语,难道不需要拉丁语词典吗?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此时的拉丁语尚不成熟,法语也不成熟(取决于黄嘉略),英语、意大利语也不成熟,德语和希腊语尚未诞生,敢问用什么语言来对拉丁语单词作出解释?还是用拉丁语吗?

可是,学习一门外语需要两门语言,即已熟知的语言和将要学习的那门外语,如果字典是全拉丁文的,牛顿神父怎么看得懂、又怎么学习呢?

实际上,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就可以分析出很多问题来:

其一,作者明确标注的是JS. Newton,而不是Isaac Newton,缩写是JS.而不是IS,因为这个J与下面表述日期的那个Julii(July)首字母相同;

其二,1773年542页版本的拉丁语词典都没有页码数字,但是1687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已经直接使用了【1686】这样的数字,那为什么使用这种数字的习惯没有延续下去,而要到150多年以后拉丁语中才有类似的“数字表述”?

其三,封面上的Mathematica不是拉丁语,若依据1773年542页版本,“数学”一词的拉丁语拼写是Matbematical,该词的英语解释则是Mathematicus,以上二者,皆与Mathematica不同。

其四,《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封面上的“Philosophie”,既不是拉丁语,也不是英语。1773年542页版的拉丁语词典显示,哲学的拉丁语拼写是“Pbilosopby”,英语解释为“Philosophia”。必须指出的是,s 和 f 不分,该单词拼写中的 s与f高度相似,而封面上的单词“Philosophie”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其五,封面上的“Julii”(七月)不是拉丁语,其拉丁语的正确拼写方式为“Julius”,且产生的时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的1843年。从此以后,每本英拉词典中就有了七月(Julius)的身影。

由此可见,牛顿神父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所谓的拉丁文原本 ,就是一本忽悠世人的存在。而拉丁文的成熟,是在1843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其真实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短得多。

【题外话】

本人计划将《明珠蒙尘:鲜为人知的华夏科技与文化》(约20万字)付梓出版,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留言加微信,然后拉个群,统计下第一次印多少本比较合适(与出版方签订合同后,条件允许,可能预售)。倘若此次顺利,则继续将《海上忧思录》三册、《揭开西方伪史虚惑的面纱》(可能改名)四册付梓刊行。

《明珠蒙尘:鲜为人知的华夏科技与文化》作品简介:

中国不只有“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只是一个“以偏概全”的误解。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多不胜数的科技发明,涌现出了无数能工巧匠和勇于实践的科学家。

本书引经据典、以翔实论据重点介绍了源自中国的诸多发明创造,包括但不仅限于望远镜、照相机、显微镜、留声机、温度计、自行车、计算机、钢琴、全世界第一架具有现代意义的飞机等等。不仅如此,就连扑克牌、大富翁等游戏都是源自中国的发明。

怎么样?是不是很惊讶?

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一些长期被忽略的华夏先辈,如甘德、石申、唐顺之、朱载堉、黄裳、黄嘉略等等,详细介绍了他们对于天文历法、物理、音乐、语言等诸多方面的贡献以及世界历史的影响。

中国不仅是文明古国,更是自古以来就学以致用,一直走技术路线的“科技强国”。这可能与我们近代百年落后后形成的“闭关锁国”的落后形象是大相径庭的。

希望通过这样一本书的介绍,能让大家重新认识华夏文化与科技的伟大。

星火相继,敢于梦想

希望通过《昆羽继圣》四部曲梳理的华夏历史文化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认识,以抵御外来糟粕的侵扰(上古至宋代)【微信读书、当当、掌阅(华为手机阅读)、起点、知乎、QQ阅读】;希望通过《明朝这些事:被抹去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西史辨伪系列破除迷云,唤醒更多的人,认清这个世界近代三四百年的历史(明代至清末),喜马拉雅已上线。希望通过科幻小说《灵能4996》六部曲在现实的科技基础上铭记近代屈辱历史,向科幻高地进发,展望未来,塑造中国屹立于世界的崭新形象,打造中国人宏大的科幻宇宙,让更多的人看到文化与科技引领的方向,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人类之路(当下至未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零基础意大利语小白修习(2)字母表三.意大利语字母表(ALFABETO ) 在意大利语里,咱们的字母表叫做Alfabeto italiano 。 1.H不发音:发音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H在意大利语里不发音,也就是说如果出现HO,HAI,HACHE不用发H,直接发音H之外的部分就可以啦。 2.另外还有磨人的小妖精r大舌音的练习,初学者想要一下子发音出来舌头震动带来的RRRR音比较困难,但我 jvzquC41yy}/lrfpuj{/exr1r1:gg::7c7<5e9
1.意大利语字母表.docx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意大利语字母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文档介绍:字母表字母表包含21个了母字母发音例如aaasinobbibambinoccicasaddidadoeeelefantefeffefuocormigianoGenova4、ghi和ghe是硬音,像英语'gate'中的'g'Lamborghinispaghetti5、gn的发音像'onion'中的'ni&#jvzquC41o0zbqmteu0ipo8u/87?54<:770nuou
2.意大利语培训入门学习看过来——意大利语字母表以及发音规则都说学意大利语就跟学拼音一样简章,下面跟长青藤海外一起来看看吧! 元音(Vocali): a, e, i, o, u A a [a] 发音方法:嘴唇自然张开,舌平伸,双唇呈椭圆形,舌尖抵下齿龈,双唇略后缩。与汉语拼音中的a发音相近。 mamma 妈妈/papà 爸爸 fama 名声/lana 羊毛 E e (è, é) [e] 展开剩余91%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798:66>d33578995720nuou
3.P,p英语(P, p在PASSWORD 英语-意大利语词典的翻译 © 2014 K Dictionaries Ltd) P, p的翻译 中文(繁体) 字母, (英文字母表的第16個字母), 標誌… 查看更多内容 中文(简体) 字母, (英语字母表的第16个字母), 标志… 查看更多内容 西班牙语 decimosexta letra del abecedario inglés:, P, p… jvzquC41fkiukxsct{4dcvgtkfmf0xwi1|nt1.J:'CL&:M*G7'>6'K=1'G>&:K*D3'K9'JK'CF3&G?*:6'>G'N:'C6+B9.J7':>&CB*G:'GG'JI1r/v
4.意大利语怎么学比较好,这些学习窍门建议收藏意大利语发音比英语简单太多——几乎所有字母都有固定发音,没有“ough”这种“妖魔鬼怪”。比如字母“c”,在“a/o/u”前发“k”(casa:家,发音“卡莎”),在“e/i”前发“ch”(cena:晚餐,发音“切娜”);字母“g”同理,“gatto”(猫)发“嘎托”,“gente”(人)发“jen特”。把这些规则记在本子上,遇到jvzquC41yy}/srszwg9777hqo1~z|ƒ}1Kvgmkjs196778:3jvor
5.意大利语字母发音意大利语 意大利语字母发音 意大利语r怎么发音 意大利语在线发音 意大利语发音词典 主页>>意大利语 意大利语语音 意大利语字母表|意大利语发音-1|意大利语发音-2|意大利语发音-3|意大利语发音-4|意大利语发音-5 意大利语划分音节|意大利语重音jvzq<84yyy4uwtpm0eun1rycnkgo1n2kvcrjcw2rtqt/j}r
6.意大利语基本音标之字母与发音意大利语书写采用26个字母,其中意大利语字母21个,外来字母5个(J, K, W, X, Y)。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意大利语基本音标之字母与发音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意大利语基本音标之字母与发音 字母 读音 字母 读音 字母 读音 A a [阿] J j [衣龙嘎] S s [诶瑟] jvzquC41yy}/{sg{u0ipo8jfw1Oucuncp1952=8:0jznn
7.意大利语特点一:哑音字母H意大利语一共由26个字母(其中包含5个外来字母:J,K,W,X,Y)组成,所谓哑音字母H,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不发音的字母,在意语里,我们会说它是一个“看不见 invisibile”的字母。 常见的例子,比如说:hotel(意大利语中常会出现一些英语单词,意大利语的酒店是:albergo),按 照意语的拼读原则,他们只会读成o-te-l,那jvzquC41z{€/zmk0ep5ukjslkp5zkmfnk{{0u}zf{1814:5913732=<4;0nuou
8.全面掌握拉丁字母读法指南1. 拉丁字母起源及组成 拉丁字母,作为现代许多西欧语言的书写基础,源自古罗马时期的字母体系。它由26个基本字母组成,每个字母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名称。这些字母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构成了拉丁字母表,这也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以及意大利语等语言中文字表达的基石。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588372;8ftvkimg8igvcomu866:8628?=
9.意语词汇变化简介1第一项:字母表 意大利语字母表一共有21个字母,其中5个原因字母,16个辅音字母。分别为: 元音字母(5个):Aa Ee Ii Oo Uu 辅音字母:(16个):Bb Cc Dd Ff Gg Hh Ll Mm Nn Pp Qq Rr Ss Tt Vv Zz 除次之外还有6个类似于字母的符号,在书写过程中会出现。 注:英文中的jkwxy偶尔也会出现,那些词语都属于外来词,不属于意大利 jvzquC41o0iicƒnfkct/exr1{frekly1pg}t3;9;1
10.‎学习字母与数字App以有趣、互动的方式学习和练习字母、数字和元音,同时提高语言技能。 多语言学习: 该应用包含多种语言的文本,并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的配音。练习字母和数字的书写和发音,并学习用不同语言说话! 三个主要学习部分: 活动分为三个关键部分:元音、字母表和数字。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步,同时提高他 jvzquC41crvt0jurng4dqv4ep1gqr8nf37:33A:4:3
11.拉丁字母关于使用拉丁字母来表示非拉丁字母语言的方法,请见“罗马化”。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意大利语字母或拉丁语字母。 拉丁字母(拉丁语:abecedarium Latinum、英语:Latin script),又称罗马字母,指的是一套以古罗马字母为基础改造而来的成熟字母体系,最初在意大利半岛和西欧流通,在19世纪时扩散为全世界最通行的字母,亦jvzquC41yy}/yrpkycte0lto1|n.ew4ctvodnnx1'G<&:K*:;'K5'K=':3+F7.FF';=&G?*CH'>E
12.打字机的冷知识:字母是按什么逻辑排序的?这样故意将习惯连用的字母错开摆放的布局,可以避免相邻按键同时按下,出现字杆“打架”的情况。虽然这种规划并不完美,但相比于“速度”,多年养成的“习惯”才是最难被打败的。所以,直到今天,电脑键盘依旧使用着这种传统的布局。其他拉丁语系的语种有时会使用QWERTY 布局的变体,例如法语用“AZERTY”、意大利语用“QZ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81586619:54?92a3627A85698/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