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 是 的意思应该是 也许 ;在这里,过马路得小心,行人总会被车辆忽视,体积最大的车则拥有优先权;在这里,买东西、办事你用不着排队……”“这里”说的是哪儿?是巴西!近日,国际足联在其官网上刊发了一篇题为《巴西:初来乍到者为鉴》(Brazil for beginners)的文章,细数了外国人去巴西的注意事项,但很快这篇文章就被国际足联撤下,原因是文章招致巴西当地媒体和民众的强烈反对,尽管文章全篇使用了“幽默的口吻”,但国际足联对世界杯主办国的大肆揭短还是让巴西人出其的愤怒。那么这篇文章到底有多过分?
“放松”和“享受”的巴西人
正如标题《巴西:初来乍到者为鉴》一样,文章主要是给届时来到世界杯举办地的60万外国游客提出的10点忠告,其中提到,在巴西“准点并非具有科学的准确性”,因为“人们往往只在最后一分钟才去做事”,“巴西人的基因中没有 耐心 俩字”;此外,巴西人乐观开朗,说话从来不会用“不”打头,但如果他们说“是”,并非就意味着 “是”,比如某个巴西人对你说:“是的,我之后会回电话给你。”但在接下来的5分钟之内,你可千万别坐在电话机旁傻傻等着铃声的响起。
老实说,文章中提到的事情的确就发生在巴西人身边,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去过巴西的外国人,这一切你都会非常不适应,只有到了巴西你才知道,南美大陆不仅仅路途遥远,从文化和习惯上,都存在着太多不同,从这个角度看,提早做好准备并非坏事,也只有进入了“巴西秩序”,巴西之行才不会让你感觉太唐突。
巴西人奉行“放松”与“享受”,换言之,不少人对待很多事情都比较随意和拖沓,和大多数欧洲人时间观念较强不同,在巴西守时这一美德并不受推崇,如果约了一个巴西人谈事,很难指望他准时准点出现,迟到15分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同样的道理,在巴西办事情需要足够的耐心,有些巴西人往往会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去解决,但在排队时“耐心”一词又不管用了,插队是常有的事情。对于文章中提到的若干,记者也深有感触,与巴西当地人沟通公事,千万别选择节假日,哪怕十万火急,对方会优哉游哉地告诉你:“现在是狂欢节,所有的事情都没法谈,还是等到节日过了再说吧。”
巴西人不懂FIFA的幽默?
如果说上述这些纯属小问题,那么有些事情你就不得不小心谨慎了。在巴西,当地人并不避讳身体上的接触,夜店里简单的交谈问候也可能演变成一次亲吻,然而这只是巴西人的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如果你以为亲吻暗示了什么或是一种邀请,那可能就大错特错了。此外,在巴西西班牙语是行不通的,尽管南美大陆太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但巴西偏偏使用葡萄牙语,你和一个巴西人说西班牙语,他会把你当空气,在巴西有要事沟通,葡语翻译是必须配备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足联列出的“注意事项”也不都那么令人抓狂,文章就提到,在巴西进餐需要给自己留一个好胃口,因为巴西烤肉大餐足够丰盛,并且巴西人会把最好的菜放在最后上;而巴西盛产的棕榈树果实,也就是俗称的“巴西莓”,去巴西的人也不容错过,它们能够防皱纹,还有能量饮料的功效。
很显然,国际足联刊登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好的,不过巴西人的反应还是让国际足联吃了一惊,此间则有评论人士指出,巴西人并非不解风情、接受不了“幽默”,但巴西人认为国际足联此番的行为有些居高临下,似乎是在故意给主办国难堪,因此很快这篇文章就被国际足联撤下。国际足联的一名发言人说,撤销该文章旨在“避免引发误解”,“我们无意批评或者触犯他人。”国际足联与举办国之间的小小摩擦看上去是一次不畅的沟通,但这也是因为连国际足联都还没准备好如何融入到巴西的文化与生活中。
当然,国际足联对于巴西取得主办权至今的表现也的确有些不满意,办事拖沓这一条“巴西传统”就已经让国际足联颇为光火,因为施工缓慢、事故频出,原定去年年底交付使用的球场至今还有一些没有完工,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盛怒之下曾冒出一句“名言”,“巴西人的屁股,不踹不挪。”
对于在自己祖国举办的一次最重要的赛事活动,巴西人怠慢的态度着实让各方都感到有些莫名,事实上,就在日前巴西《圣保罗页报》的一次有关“国家队的表现和世界杯的组织”的民意调查中,除46%表示乐观的人之外,30%的巴西人回答是“一般”,24%的人认为“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