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拓扑学的源头是阴阳五行,拓扑学源自于连山易通用象数阴阳五行符号体系。其认识论是万有阴阳双系统论,其基本算法是卦式算法(0和1),其数字模式是五卦六。且拓扑学和连山易的阴阳木、火、土、金、水五行(性)爻(符)一样,只考虑五行(性)的位置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空间几何形状的大小和任意穿插组合变形。亦即是说,无论连山五爻的几何图形发生任意分拆或扭曲组合,以及在空间连续改变其五爻形状之后,还能保持其永恒不变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等特性。
一、拓扑学的源头是阴阳五行
拓扑英文名是Topology,直译是“地志学”,最早指研究地形、地貌相类似的有关学科。拓扑学是由几何学与集合论里发展出来的学科,研究空间、维度与变换等概念。这些词汇的来源可追溯至哥特佛莱德·莱布尼茨。哥特佛莱德·莱布尼茨在17世纪提出“位置的几何学”(geometria situs)和“位相分析”(analysis situs)的说法。莱昂哈德·欧拉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与欧拉示性数被认为是该领域最初的定理。
表面上看,拓扑学似乎是17世纪欧洲人的发明。但其实不然,拓扑学就是吾多次讲过的文系统的上古象数通用符号学,一些原理及内容晚至十八世纪才出现,但其原理却源自于一万至八千年前神农朱襄发明的连山易阴阳五行象数万能通用符号。
中国古人为了观察(宇宙天空)和实现对某一对象(星象时空)的控制,建立万能全息象数符号通用模型便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中国古人通过象数合一的万能通用符号模型,一可以据此发明叙事式的三象(象形、象音、象意)文字,二可以运用通用象数符号系统描述实体(时空)的性状和变化规律。
很显然,中国古人建立通用象数符号模型,既可以在所要研究的对象范围内更普遍、集中、更深刻地描述实体的特征,又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对改变认识原型起着大道至简般的简化和深化的作用。
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符号模型的产生,亦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五行模型实为一个无电时代的手控(五指)简易版的信息控制系统,但却严格符合现代拓朴学原理。正由于此,我们可将连山易阴阳五行(五性)符号运算体系视为人类最早的掌上简易拓扑学。
现代网络是正确反映自然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的“有电”网络模型。但在中国古人“无电”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阴阳五行学说确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的主要理论工具之一。“易如反掌”的万能阴阳五行通用象数符号的产生,并非是出自偶然的灵感和创造,而是有着扎实的象数理论基础和现实的社会大众需求。
连山易以艮为首的艮代表手,指天地都在一掌中,故五行即五指,连山即五指连山。五行即五性,指其形状无论产生任何变化,都能保持其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五种特性。那么,发现五行和天干地支的很多关系,如果和拓扑学结合起来会有什么效果呢?比如将表示关系的直线改为立体,我们能否得到一个球状的阴阳图?还有之间的互相转换的关系,是否也可以用立体曲线表示?
二、简述周易卦爻结构的象数原理
太极二仪四象八卦的“物理”属性
姜祖桐的六爻结构图
姜祖桐对卦爻的定义有助于理解传统哲学中天地人的含义。如初爻为地,如同质子,为原子中的控制要素,说明地的本源属性;中爻为人,如同电子,围绕质子而生;上爻为天,则是电子和质子共轭合体。
以上三个对应中,质子对应地,电子对应人,还好理解。质子-电子共轭对应天则有点费解。 天在三才中排在首位,为什么没有“独立”的构成,而是地和人的“合成”?但是细想有道理,而且极为深刻。
原子的刚性(物体的实体存在),本于空性。作为天地人三才(音译the three powers)的天对应这样的空。这是无形无状的空,却坚实有力(乾卦属性)。事实上,原子空间的空,很难想象。假如原子为足球场,其质子则为足球,而电子为质子的1836分之一 ,在此巨大“空间”运动,维系着原子的稳定态。这个空间尽管无法直观(无形无状) ,却构成物体的坚实基础。
原子空间系量子态的空间,牛顿物理无法描述,一般用薛定谔方程表述,是很抽象的概念。而传统文化的天也是抽象的,翻译为power(力量、权能)也是合适的。一般讲天与时间关联(今天、明天、后天),所谓“天时”。而量子态也是富有时间 性的“几率”。
上爻(天)看做共轭要素,起于电子与质子的共轭,却引出电子与质子“共轭”出的抽象空间(场)。而这正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的特质,现代物理的特殊性对此有较好的对应。
从共轭要素来说,天是人和地的结合,人之居住所构成的存在状态就是天。海德格尔讲的诗意的栖居,蕴含着这层“天”意。天不是“独”立的,而是“整合”的,是“一”。“整合”是功能性存在,本身不具“实体”,但可以催化“实体”
天是地与人的“构成” ,是地“添”加人的结果,故谓“共轭要素”。天自身是“空” ,谓之“天空”。但这个“空”正是人存在的“依据” ,是“几微”生成的“依据”。天之“空”,也类似老的“无”,“以其无,当其用。” 天“激活”了万物的潜能,发动起来。
根据这个逻辑,地是基础,对应质子是原子的基础(核心)。地生人,中西神话都有这个信仰。《圣经》中上帝造人,用泥土塑造(亚当Adam的本义为“出自泥土”)。中国神话中女娲以黄土造人,都是地生人。大地为母亲,生出万物。由此,地决定人,体现为“一方水土一方人”。
“立”,人在大地上,也可以看成地生人,大地对人的支撑,也是支配,体现为人对地(自然)的配合和协调。这么一层关系,一旦建立,并且稳定延续,形成“秩序”,便是“天”。人之立,亦即“位” ,获得认定,即得其“天”,有其天命。天命关照其人。此刻,人,上有天之“莅”临,下有地之托承。
至于人(卦爻之中),上面已提到其属性对应电子,具体地说,其属性符合量子物理的原子模型。在量子物理看来,电子在基态是稳定的,但吸收能量后就要跃迁到较高的轨道;但是电子在高轨道又不稳定,于是再回到基态。电子的返回基态时会发射一个光子。就人而言,表现为行为的进和退。生理上,人的行走是一前一后两条腿走路;心理上人也是前行与回归两条腿走路,其中退行是为了获得前行的动力。
总之, 姜祖桐“重整化”的卦爻结构,建构了人格关系。我则运用这一结构重新解读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属性,从中也有新的启示和发现。
现在再来看李定的中国方。李定设立一个立方体,其八个顶角构成八个卦,每个角三条棱线为其卦爻。立方体的六个面,象征着六合(天地四方),而人自然在六合之内,即位于立方体的中间。从人的角度看,立方体八个角,相对于方中人(以人为中心),存在着前后左右上下关系。而根据传统文化的阴阳规定:左为阳,右为阴;前为阳,后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这样位于人的左前方兼上方的那个角,其三条棱线均为阳,自然是乾卦,其他卦爻以此类推。
中国方,人在方内(六合),所见环宇八个角(立方体)
量子力学描述的电子轨道的形态
三、拓扑学的源头:淳化西周陶罐连山数字卦研究
[说明]
故连山为天,归藏为地,周易为人。连山为君,归藏为臣,周易为佐使。
四、华夏文系统四大科学要素:认识论,方法论,数字模式、基本算法
华夏文系统认识论:万有阴阳双系统论之变化之道
华夏文系统方法论:格式化、数字化之河图洛书
华夏文系统的数字摸式:卦式进位数字模式之河洛图数进位制。
图书格式化数字摸式
均向+均数=均象。一隐二,二隐三,三隐四。一翻二,二翻四,四翻八。即一卦二、二卦三、三卦四、四卦五、五卦六、六卦七、七卦八、八卦九、九卦十、十卦一;整数为六十甲子乘六轮为360度圆周。
极端差数法,对偶均数法。单阶差数法,多级均数法。绝对差数法,相对差数法。极数法,中数法。极数论,中数论。图象格数论。
方圆格数论,三角格数,四角格数,五角格数,六角格数,七角格数,八角格数,以此上推。一格二宫,二格三宮,三格四宮,四挌五宫,五格六宮,
六格七宮,七格八宮,八格九宮
无极、太极、阴阳、三元、四象、五行、六爻、七斗、八钋、九宫、十全诸概念的数字摸式:
无极为北斗天盘零分法,基本算法为零卦一;
太扱为北斗天盘一分法,基本算法为一卦二;
阴阴为北斗天盘二分法,基本算法为二卦三;
三元为北斗天盘三分法,基本算法为三卦四;
四象为北斗天盘四分法,基本算法为四卦五;
五行为北斗天盘五分法,基本算法为五卦六;
六爻为北斗天盘的六分法,基本算法为六卦七
斗数为北斗天盘的七分法,基本算法为七卦八;
九宫为北斗天盘的九分法,基本算法为九卦十;
连山为北斗天盘的十分法,基本算法为十卦一。
中国文字实际上有五大系统:
白话系统。
除了中文之外,人类文明史中的所有文字,都不曾存在龙文蛙文系统、卦爻符号系统、甲骨文系统和文言文系统,而都是白话文系统。
这恰恰证明了唯有中国文字演变史的逻辑链条是完整的,也证明了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最为稳定、适应能力最强和生命力最为顽强的文字。
人们有所不知,无论是汉字或者是字母文字,还是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以及古埃及文字都不是最早的文字。
人类文明史中最早文字的雏形是古卦爻符号。据考古发现,这些古卦爻符号统统出现在中国。
这些10000年前就早已存在的古卦爻符号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就是早在甲骨文之前就已存在了至少7000年的汉字“初文”,或者叫“文系统”。
而作为汉字初文的古卦爻符号至少比公元前3400年才出现的苏美尔楔形文字的雏形要早3000年都不止。
“文系统”中的古爻古卦符号是中国汉字的前身“文系统”中的古爻符古卦号不仅是中国汉字的前身(均可实证),而且也是西方拼音字母的前身(均可实证),故“文系统”中的古爻符号是世界通用符号之母。文系统又包括三个子系统:
六、万能连山标准的跨界应用:连山五爻在中医的应用
五行生克产生于连山五爻:
七、易如翻掌,宇宙天地生命都在一掌中
有人研究了一辈子中医的四大经典,也没研究到五运六气实出自连山易五爻六卦上,更不知连山数字卦为何物,亦不知易医同源实源自于连山易。
连山以木为首,以土为中。木火土金水,土为中,木为首。首中不二,手心手背。木为体时土为首,土为体时木为首,体用可以互易。
人体奥秘都在一掌中,五指对应五脏,五赃应对五指。河图藏在五指里,洛书隐在五指中。八卦藏在五指里,九宫隐在五指中。指掌易即龙手易,龙手易即先天连山易。
先天连山为体,后天连山为用,体用可以互易。用则以脾土为首,体则以肝木为首。十脾、一肝、X心、∧肺、八肾,对应土脾、木肝、火心、金肺、水肾。
甲子天干地支历法,即以数指甲背和指头肚的方法纪历。指甲背为阳,指头肚为阴。四季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八星宿,四气五味和五运六气,十二经络和子午流注都在五指一掌中。
综上所述,拓扑学的源头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的源头是通用象数符号学的鼻祖——连山易阴阳五爻符号,其认识论是万有阴阳双系统论,其基本算法是卦式算法(零和一),其数字模式是五卦六。而且拓扑学和连山易的阴阳木、火、土、金、水五行爻一样,只考虑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空间几何形状的大小和穿插组合变形。这便充分证明了阴阳五行象数通用符号可以不变应付万变。无论连山五爻的几何图形发生任意分拆或扭曲组合,以及在空间连续改变其五爻形状之后,还能保持其永恒不变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