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上的大部分国家已经被字母所占领,比如说印度,虽然他们有自己的本国语言和文字,可是英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也是他们的官方写作方式。
乍听之下,没有太大的影响,可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淘汰,中国语言和文字体系将会面临淘汰的风险。
相比较其他国家选择屈服使用英语字母,为什么只有中国保住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汉字体系?
其实这件看起来平常的小事背后,是一代人的心血付出。
键盘上没有汉字,全部是英文字母,我们现在能够正常使用电脑,正是因为有输入法的存在。
如果输入法不能输入汉字,我们使用电脑也只能使用全英文,所有的页面和输入也必须是英文。
发明电脑的那些资本家当然不会好心好意为我国提供便利,还专门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中国汉字的键盘和输入法体系,他们当初甚至曾经叫嚣着要利用电脑的横空出世,让汉字彻底消失。
当时我们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不使用电脑的话,很多高科技手段无法实现。世界也因为电脑的出现,渐渐走上了管理现代化,生产驱动化的道路。我们贸然放弃电脑,对中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可如果我们接纳电脑,就陷入了这群资本家的圈套,不得不放弃汉字。
一边是祖国的未来,一边是老祖宗一代代传承的文化瑰宝,我们哪一个都不能放手。
虽然知道过程艰难,可是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时期,仍然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国为民,甘愿牺牲自我奉献的伟大人物。这其中就有为输入法做出伟大贡献的王永民教授。
电脑上有大小写键,也有字母键,所以就算没有输入法,外国人也能正常使用电脑。
可中国人不可能将中国这么多的汉字全部囊括进小小的电脑按键中,所以拥有一个属于中国人的输入法系统,才是解决两难境地的最佳选择。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可是80年代的中国,虽然有了改革开放的助力,但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仍然落后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
尤其是在科技研发这一块,更是我国国人的短板。
包括后来进入千家万户的互联网,可不是资本家,想要造福社会这么简单,背后都有政治原因,那些西方国家想借此要挟中国,控制中国的发展。
没有人能拉我们一把,这座高崖需要我们自己攀爬上去。
没有任何经验,甚至连好一些的装备都没有,我们只能从无到有,一点点摸索。
这个过程还不能慢,因为中国不能借此机会尽快使用上电脑,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又错过一个黄金节点,这将让中国的经济和科技落后更大。
顶着巨大的压力,王永民教授开始研究属于中国人的输入法,也就是第一代人使用的五笔输入法。
现在的00后和10后,可能都没听过这种输入法,不过,在80后的记忆中,五笔输入法可是王者一般的存在。
一直到现在,大部分的80后和小部分的90后,还是习惯使用五笔输入法。
五笔输入法究竟有多么牛呢?熟练掌握五笔输入法的人,打字速度比拼音输入法要快很多,因为它的准确率更高。
如果没有五笔输入法,我国的汉字体系可能在这个世纪就会被淘汰。
为了让中国的网民适应键盘的输入方式,王永民教授利用字根编码法将所有的字根压缩在25个以内,这样让字根和键盘能够匹配。
正是王永民教授的不懈努力,五笔输入法横空出世,让中国网民感受到了计算机的优势,也彻底让西方那些妄图消灭中国汉字的狂妄言语彻底消声。
除了王永明教授以外,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的人,还有一个叫王选的伟大发明家。
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够利用激光拍照系统让汉字进入计算机,彻底结束了国外垄断的历史。
中国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虽然汉字的字形一直在发生变化,可汉字承载的文字信息一直保留在了今天,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文化底蕴和故事。
而这一点,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不具备的。
就比如说西班牙语,他们几百年前的作品放到如今社会再去看,人们根本就看不懂。
反而是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料,先秦时期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得以保留。
正是因为我国汉字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不仅是各个地区的人都能看得懂,而且经过数千年的文化洗礼,我们依旧能够从文字中看到几千年前古人向我们描绘的那个世界。
这是因为我们的语言体系一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顶多是语音发生了一些变化,而这也跟方言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的汉字是属于中国老祖宗的浪漫,随便找到一个汉字。我们都能倒追他的字源,从甲骨文到篆书,再到后来的金文、隶书、楷书等等,哪怕是从繁体到简体,每个汉字的故事都没能被改写。
中国人为什么能够读懂几千年前的文字?正是因为中国的汉字有他自己的灵魂,不管怎么变化,含义都不会发生变化。
所以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今天,希望大家在闲暇之余也能够拿起书本,用笔写上几笔几画,用心去感受属于中国汉字的文化魅力。
因为现在提笔忘字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都是因为人们过度依赖于电子产品,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中国的汉字经历过两次危机,一次是五四运动后,一些激进者要求废除文字,使用拼音代替,一次就是电脑输入法事件。
如果我们不能正视,那么,汉字将迎来第三次危机,就是全面覆盖的提笔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