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名师大咖带你了解四川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中文与新闻传播)!专业汉语言

四川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中文与新闻传播)

文学与新闻学院

招生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中文与新闻传播)

点击播放视频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院长寄语

李怡 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

新闻学院院长

百年学府,文新当先!锦水悠长,文豪辈出,这里是你的精神家园,这里是你壮阔人生的第一站。我们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等你!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怎么样?

01

历史悠久,平台强大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历史可上溯至锦江书院(1704年)和尊经书院(1875年),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三个一级学科,学科实力强劲。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02

师资优异,群英荟萃

学院现有教授71人(含博士生导师61人),副教授50人。其中有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享受院士特遇)2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国家级学会正副会长9人。

03

立足巴蜀,世界情怀

学院以深远开放的蜀学传统为根底,以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为理想,培养基础坚实、勇于担当、道德优良的一流人才和社会栋梁,深耕西部,面向全球,引领当代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开拓进步。

雷雨话剧社《春眠》

四川大学春天诗会

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可以获得怎样的发展

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本科生可以参与每学期举办的大型系列学术讲座,聆听国际国内著名学者的报告;可以聆听由优秀博士生主讲的“博士论坛”,也可以同硕士研究生一起参与主讲“尊经论坛”;鼓励本科生进行文学创作,学院资助出版《起点》、《青桐》等文学刊物,资助所有主干课出版课程刊物。

大类培养:

本科生入校后按照“人文科学试验班(中文与新闻传播)”专业进行大类培养。在大一下学期开始专业分流,从“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五个专业中选择其一继续专业学习。

汉语言文学(拔尖计划):

入校后面向全校同学选拔,保研率100%。按照“一式两制三化”(一式:本硕博贯通式;两制:书院制、导师制;三化: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模式,致力于培养卓越拔尖人才、未来的杰出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家。

汉语言文学强基计划(古文字方向):

通过高考招生,保研率100%。采取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实施3+1+5学制,建设跨学科的古文字学专业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沉潜学术,强化基础学科的创新研究。

国际交流项目有哪些?

学院专门设立经费,资助学生出国(境)参加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大川视界”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知名高校参加“3+2”、夏令营、冬令营等交流学习项目。即使不出国,在学校也可以参加上百场海外知名学者开展的各类学术讲座,在“国际课程周”期间与海外高校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国际课程周”期间

同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学生交流

欧洲科学院院士、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比较文学专业教授Sevend Erik Larsen的读书会现场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大川视界”海外访学活动

优秀学子有哪些奖励?

奖(助)学金覆盖率70%,除校级奖学金以外,学院还为优秀学子设有自力-志东奖学金、阳光奖学金、马识途文学奖、许川新闻奖学金等特色奖学金。

中学生体验项目有哪些?

专为中学生开设语文贯通人才培养实验基地

面向中学生的通识类课程:《新诗与人生》《归乡之路》《科幻文学》

01

汉语言文学

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

曹顺庆

选择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由

01

学科实力深厚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教育部全国最新一轮的学科评估结果位居前列,排名前2%,专业门类齐全,研究生专业下设12个二级学科点,满足各类学科学习要求。

02

师资阵容强大

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巨匠,中文系历任主任有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在职教师年龄梯度分布均匀,科研成果突出,多位青年教师获省国级教学表彰。

03

发展前景优良

本科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超95%,毕业生可进入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企业等单位就职,如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华为等。国内外深造率近40%,多位毕业生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汉语言文学艺术修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可从事秘书写作、宣传出版、公关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其中,汉语言文学基地班以培养基础扎实的学术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

核心课程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美学》等

毕业后发展方向有哪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吸引我的

期待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共同鉴赏古今中外佳作,与具备家国情怀的你们一齐品味语言文字魅力。瞻望伫立,静候君音!

——孟烜禾,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年级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02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

傅其林教授

选择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理由

NO.1

四川大学不仅留学生众多,也与多个的国家孔子学院开展合作,在美国、韩国、比利时的5所大学合作共建了多个孔子学院。加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将享受优质机会体验对外汉语教学合作资源。

NO.2

学习环境顶级,配套设施完善,小班化教学,师生比合理,拥有多种渠道资源,方便结识良师益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什么?

核心课程有哪些?

《中华文化》《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比较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听说》《英语写作》《外国文学》《文化原典导读》等

毕业后发展方向有哪些

超过40%的同学毕业后继续深造,或者到高等院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或到国家机关外事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工作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最吸引我的

我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非常有趣,课程质量也很高!作为一门对中英文均有较高要求的学科,这个专业算是“中文系里英文最好的,英文系里中文最好的”(笑)。同时,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数量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较少,本专业教学资源相对充裕。如果大家对传播中华文化与了解世界文明非常感兴趣的话,欢迎大家加入汉教大家庭!

——程凤 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互联网+”大赛国奖获得者

03

新闻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

操慧教授

选择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的理由

01

地理与文化的双重优势

四川大学坐落于成都,一个历史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城市。选择这里学习新闻学,意味着你将在一个文化多样性极高的环境中成长,能够近距离接触和报道中国西部地区的社会变迁和文化故事。

02

强大的实习与就业支持

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拥有广泛的合作媒体和机构,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就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此外,学校强大的校友网络遍布新闻传媒、公关广告、政府机构等多个行业,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广阔的舞台。

新闻学专业学什么?

本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及熟练的新闻采访、编辑、写作、评论、摄影等专业技能的新闻学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为党的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培养与输送“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人才。

核心课程有哪些?

毕业后发展方向有哪些?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到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等从事编辑、记者工作,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或到新闻教育与研究部门任职。

新闻学专业最吸引我的

新闻业的魅力在于让你看见周遭浩大复杂世界,在对事实的不断追问中学会质疑、思辨和行动,学会自我生长为更负责任的社会公民。无论介质怎么变化,你看见,你记录,你发问!

——陈柳伊 2022级新闻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04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

胡易容教授

01

亚洲第一的符号学研究所

02

学理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方案

核心课程有哪些?

毕业后发展方向有哪些?

05

网络与新媒体

蒋晓丽教授

选择四川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

理由

学术严谨,师资强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背靠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文学与新闻学院,2023年软科排名网新专业位列全国第四。师资阵容强劲,体验“编教材的老师”亲自授课的优越,感受丰富科研平台带来的无限机遇。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什么?

本专业以培养具备系统的网络与新媒体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文案写作、美工设计、数据分析、程序编写和运营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政治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及创新精神的全媒体人才为目标。

核心课程有哪些?

《新媒体概论》《用户调研与数据分析》《传播效果理论基础》《数字媒体编程基础》《Web软件开发技术》《移动媒体软件开发》《计算机平面设计》《Flash动画制作》《网络与新媒体信息采编》《全媒体整合传播》等

毕业后发展方向有哪些?

毕业生可选择继续深造,也可在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广告公司、企业广告营销部门、广告管理部门等从事新媒体编辑、策划、制作等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媒体宣传工作或在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机构任职。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最吸引我的

网络与新媒体如同当代社会的脉搏,它不仅是技术的聚集地,更是创意与创新的摇篮。它让你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与亿万网民编织信息海洋;它还让你通过网络将世界各处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入网新,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

——杜康顺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校优秀学生干部、综合一等奖学金获得者

报考咨询联系方式

文学与新闻学院

028-85991313、19182277873

欢迎报考四川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中文与新闻传播)专业!

四川大学招生办公室

招生咨询电话:028-86080605 、 028-86081605

THE END
0.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合集7篇这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相关岗位和毕业生就业状况以及学生的能力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学生的能力等诸多情况,都为我们将专业方向设置为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办公技术的三个方面。在工作过程当中,做过程导向主要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范围之内做好计算机课程的开发,同时根据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分析,并且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42>48::63693jvor
1.古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精品(七篇)主要文学类课程有《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现代文学作品选》,《当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相关的文学史,不过一般情况下,一般高等院校是不开设“当代文学史的”,这是中国类的文学课程,还有外国类的文学课程《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外国文学史》,可见汉语言专业的文学类课程相当多的,而且都是需要着重掌握的。所以总的jvzquC41yy}/jjtvqwmbq7hqo1nbq€jp15<69A3jvor
2.卢娇博士简介4.主持省级教学示范课《中国古代文学(2)》(2020). 5.主持省级质量工程继续教育改革项目“高校继续教育《中国古代文学(2)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示范》”(2022). 6.主持校级质量工程一般项目“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 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2)》创新研究”(2020). jvzquC41ty~z0jvpw0kew7hp1ktgq86333542A<0jvs
3.守正创新: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Integrity一方面,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在培养理念上,应守之正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另一方面,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响应时代,满足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现实需要为基础;融通专业,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契机;知行合一,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焦点;求同存异,建构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与时俱进,培养应用型jvzquC41koghg7mcpuvvd7tti1nuou43:/7129895a=7;=<0jvs
4.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本专业积极适应数字时代对中文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面向全国,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与方向,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练掌握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学写作能力,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具有沟通、协调、实践的能力 jvzquC41ty4ukjsiqpm/gmz0ep532;9128741l9523g:7><;1rghg7mvo
5.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新文科背景下探索培养创意实践型人才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积极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创意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打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通道,不断增强专业课程的鲜活度与时代感,积极推进课堂方式的变革,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立德树人,构建培养复合型新文科人才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以培养复合型新文科人才为基本定位,jvzquC41yy}/eƒz0ep532;51337:1l;646g:2;671rghg7mvo
6.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二、培养目标与方向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辽宁,服务全国,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好、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汉语言文学学科知识扎实、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和语文教学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小学和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优秀语文教育人才。 jvzquC41p0rop~3gfw4dp8|gdtupv8|z{1hluƒx142832?6618=6:93jvor
7.四川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成长规划现状调查问卷1.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如古代文学、现代汉语等)的掌握情况自评? 非常扎实 比较扎实 一般 比较薄弱 非常薄弱 * 2.您认为自己在以下哪些教学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多选题】 教学设计能力 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能力 文本分析与解读能力 作文指导与评改能力 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与jvzquC41yy}/ys}0ep5wo8ri{3jXZ7furz
8.广州大学2024年成人高等教育专科起点升本科专业介绍4、汉语言文学(培养方向:秘书)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汉语言文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办公室管理、文书撰拟与处理、沟通协调、信息采集与综合处理等专业jvzq<84el0m{j~3gfw4dp8nphq522;>133;1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