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培养方案

日新书院作为清华大学落实“强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负责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的本科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书院以“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为理念,坚持强基固本、综合创新的办学方针和“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人文学院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科学史系以及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优质师资力量,同时利用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文科拔尖创新人才。

充分秉承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采用通专融合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人文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素养,能够运用中外两种以上语言从事学术研究、知识创新和思想交流,能够吸收世界各大文明的有益成果,推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历史学专业本科侧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出色的材料搜集、解读、分析能力和严谨的学术写作能力,能通过系统了解人类社会既往生活,博取众长,为我所用,更好地把握当下,规划未来。

哲学专业本科侧重培养具备扎实的哲学专业知识,能够传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品格的哲学通才和哲学专才,能够系统掌握哲学学科的经典与前沿,大幅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理性论证能力,陶冶发展阅读哲学原著、写作哲学论文和开展哲学交流的素养,具备在哲学学科或其他学科进一步深造的潜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为培养具备扎实的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世界性学术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广义的语言和文学研究的专业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本专业学生应能对作为思想之主要运载工具的语言有比较全面的把握,理解汉语的古今演变规律及主要类型学特征,掌握中国文学的历史脉络,且能对汉语文学经典有敏锐的感悟和理性的诠释,对中国少数民族语文和世界文学有相应的了解与解读能力,能够阅读和利用中外学术论著,撰写严谨规范的学术论文,具备在中国语言文学或其他学科进一步深造的潜质。

古文字学方向本科侧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古代汉语和文史专业知识基础,聚焦甲骨学、青铜器学、简帛学等冷门绝学和关键领域,拥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养、突出的创新能力,今后有志于从事古文字学研究,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1.历史学专业

①具备深入挖掘、分析和阐发各种原始史料,解读历史文献,批判性地采择和鉴别各类学术观点的历史学基本能力。

②系统阅读一批中西方历史学经典著作,掌握中西方史学的基本脉络、主要成就、核心问题及发展趋势。

③初步掌握使用中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阅读、交流和写作的技能,拥有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视

2.哲学专业

①领会中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发展脉络,精读中西方哲学的代表性经典著作,掌握中西方哲学的前沿问题。

②提升推理和论证能力,具备用两种以上语言理性地表达、辩护自身哲学观点,理性地反驳、回应他人哲学观点的能力。

③有计划地学习哲学以外相关学科的经典知识,鼓励尽可能多地选修其他学科的核心课程,力争做到多学科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具备突出的创新意识。

3.汉语言文学专业

①接受语言学、语文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比较文学等专业的学术训练,打好从事中国语言和文学专业研究的基础。

②系统掌握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历时和共时演变及其主要规律,能够分析古今汉语语言现象,清楚理解汉语区别于世界其他语言的主要类型学特征。

③系统掌握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发展脉络和代表流派,能够解读和分析古今中国文学经典,能够对中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评析。

④对汉语以外的民族和世界的语言、文学有广泛的涉猎和专业的了解,能够从“世界文学”的意义上开展汉语文学与其他民族/国家文学的比较研究;能够从跨学科的视野分析、观察和分析语言与文学的历史演变。

4.古文字学方向

①系统阅读一批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经典及研究成果,掌握古文字学研究的基本脉络、主要成就、核心问题及发展趋势。

②掌握古文字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具有深入分析和阐发古文字基本资料并批判性采择和鉴别各类学术、思想观点的人文学科基本能力。

③初步具备使用两种以上语言进行阅读、交流和写作的基本技能,拥有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视野,以及一定的古文字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素养。

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古文字学方向的本科学制均为四年。按本科各专业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科最长学习年限为所在专业学制加两年。

历史学专业本科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哲学专业本科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古文字学方向本科可授予文学或历史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本科培养总学分为150学分,实习实践13周。其中,全校统一设置课程(校级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夏季学期3周;院系设置课程 108学分,夏季学期10周。

1.校级通识教育 42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18 学分

教学计划中说明:

形势与政策、思政实践、四史的4门课院系不用排入指导性教学计划,由学生自主选择。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学生大三结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需完成第1-4学期的体育必修课程并取得学分。

本科毕业必须通过学校体育部组织的游泳测试。体育课的选课、退课、游泳测试及境外交换学生的体育课程认定等请详见学生手册《清华大学本科体育课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专业课程中的拉丁语基础、拉丁语、古希腊语基础、基础梵语等课程修满4学分以上,可按公外课替代规定替代第二外语课组学分。

公外课程免修、替代等详细规定见教学门户-清华大学本科生公共外语课程设置及修读管理办法。

通识选修课包括人文、社科、艺术、科学四大课组,要求学生在社科、艺术、科学课组至少选修2学分。日新书院定制通识课程包括:

(1)人文基础课程 27学分 限选

(2)专业主修课程 36学分 限选

※历史学

选课说明:*历史学专业主修课程至少选27学分,另外9学分可以从历史学专业主修课程中选,也可以从哲学专业主修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或古文字学方向专设主修课程(出土文献中心开设)中选。

*如果人文基础课中“汉字与中国文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清华简与古代文明”3门课程均未选,则需从古文字方向标注“*”号的5门课程中至少选1门。

①历史学专业主修课程 36学分

②古文字学方向(申请历史学学士学位)专业主修课程36学分。其中标注“*”号的5门课程(共15学分),是古文字学方向必修课程。

※哲学

选课说明:*哲学专业主修课程中至少选27学分,另外9学分可以从哲学专业主修课程中选,也可以从历史学专业主修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或古文字学方向专设主修课程(出土文献中心开设)中选。

*如果人文基础课中“汉字与中国文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清华简与古代文明”3门课程均未选,则需从古文字方向标注“*”号的5门课程中至少选1门。

①哲学专业主修课程 36学分

②古文字学方向(申请哲学学士学位)专业主修课程36学分。其中标注“*”号的5门课程(共15学分),是古文字学方向必选课程。

※汉语言文学

选课说明:*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中至少选27学分,另外9学分可以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里选,也可以从历史学专业主修课程、哲学专业主修课程或古文字学方向专设主修课程(出土文献中心开设)中选。

*如果人文基础课中“汉字与中国文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清华简与古代文明”3门课程均未选,则需从古文字方向标注“*”号的5门课程中至少选1门。

①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 36学分

②古文字学方向(申请文学学士学位)专设主修课程 36学分。其中标注“*”号的5门课程(共15学分),是古文字学方向必选课程。

※古文字学方向

选课说明:分别参照上列古文字学方向(申请历史学学士学位)、古文字学方向(申请哲学学士学位)、古文字学方向(申请文学学士学位)的选课说明。

(3)交叉深化课程 21学分 (可从以下课程中选,也可从各院系的专业主修课程中选)

(1)夏季学期实习实践训练9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践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发扬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既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理论宣传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并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成效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宽厚基础、创新思维与全球视野;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功底,拥有较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学术创新的能力;掌握中共党史党建理论与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知识;具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或其他相关学科继续深造从而成为拔尖的理论人才的潜质,也具备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基本素质。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四年,考核合格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要求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校级通识教育 28学分

(1)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学生大三结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需完成第1-4学期的体育必修课程并取得学分。

本科毕业必须通过学校体育部组织的游泳测试。

体育课的选课、退课、游泳测试及境外交换学生的体育课程认定等请详见学生手册《清华大学本科体育课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2)外语(一外英语学生必修8学分,一外其他语种学生必修6学分)

公外课程免修、替代等详细规定见教学门户-清华大学本科生公共外语课程设置及修读管理办法。

(3)数学与计算机 必修 8学分

(4)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4学分

(5)通识选修课 限选 4学分

通识选修课包括人文、社科、艺术、科学四大课组。

(1)人文基础课程(21学分 限选)

(2)专业主修课程 63学分 限选

※马克思主义理论

选课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主修课程至少选54学分,另外9学分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主修课程中选,也可以从历史专业主修课程、哲学专业主修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或古文字学方向专设主修课程(出土文献中心开设)中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主修课程63学分

(3)交叉深化课程18学分 限选(可从以下课程中选,也可从其他院系主修课程中选)

3、专业实践环节20学分

(1)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 8学分

实践训练由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和教学实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大一、大二暑期进行两次学院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共计4学分,计划前往艰苦农村、工厂等地实习,实习结束后需完成一份实习报告。大三暑期进行专业实践,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具体确定实践内容,计3学分。大三、大四进行教学实践,选择一学期担任助教工作,计1学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前往海外调研。

(2)论文训练 12学分

收藏

上一篇: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下一篇:清华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理论与应用力学培养方案-行健书院

THE END
0.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范文3.1改善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文学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他们今后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文基础,承担审美能力培养的学科主要是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等课程。文学审美能力包括文学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高级文秘的审美能力应放在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想象能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48:;/j}rn
1.扩招100人!广外今年新增数字经济专业,汉语言文学首招师范生|录取|今年广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始招收师范类学生。截至目前,该校共有三个专业招收师范类学生,分别是英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达304名,所有师范类专业均在本科批次招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对于广东的普通类(历史、物理)考生,广外在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不设置专业级差。即:根据考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537?47;8a9h6e:B8524613@l5:0nuou
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实施方案为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切实搞好本科阶段(专科起点)各项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jvzq<84yyy4bju}ff0ipo8sgyuoohx4437663B3jvor
3.浙江大学历史学院2023级历史学(含拔尖班)主修专业确认工作细则特别提示:学生在提交转专业志愿前务必仔细阅读,符合各专业的转专业基本要求后方可提出相关申请。 (二)各专业主修专业确认流程 1.第一轮确认 (1)只接收类内申请。人文科学试验班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历史学、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等6个专业内申请。学生需按时在“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http:/jvzquC41nu4{l~3gfw4dp87245522:>1e8;29?f4:3:83?4rcik/j}r
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2022年修订)本专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较为深厚的教育情怀,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能综合运用语言、文学和语文教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达到职前水平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要求;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愿望,能jvzquC41yzicz‚3ucu{/gmz0ep5jpot132;31>::30nuo
5.关于2006三、主辅修共计90人 序号 学 姓名 申请类别 第一专业 第二专业 1 060600401 蔡怡婷 主辅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财政学 2 060600405 陈莹 主辅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财政学 3 290500426 邱晓霞 主辅修 汉语言文学 财政学 4 290600125 施跃进 主辅修 社会学 财政学 5 010600127 黄夏钊 主辅修 电气工程jvzquC41lyii0ow0gjv0ls1kplp1:5681997:3jvo
6.汉语言文学专业概况专业简介 ·是什么 汉语言文学主要研究汉语和中国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其相关理论、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等,涉及诗词歌赋、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等多个领域,在报刊宣传、新闻出版行业进行文章编辑与撰写、文学评论等。常见的汉语言文学研究内容有:婉约派、豪放派等文学流派,杜甫、李白等古代诗人,鲁迅、朱自清等jvzquC41yy}/ijtmcq4dp8xrgeobn892
7.初阳学院丨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卓越人才专业主修方向 文科试验班(师范):含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小学教育(师范)、历史学(师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 理科试验班(自然科学,师范):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物理学(师范)、化学(师范)、生物科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专业。 jvzquC41e{~z0ƒopw0kew7hp14633858435d3>543c974=5;1rghg7mvo
8.关于组织开展20212022学年学生申请辅修双学位工作的通知3.申请辅修双学位学生所申报的学位不得与主修学位重 复,如:主修学位颁发文学学士专业的学生不得申报颁发文学 学士的辅修双学位专业。 三、开设专业 根据省教育厅学位办批示,我校辅修双学位开设以下六个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学位)、英语(文学学位)、法学 jvzquC41yy}30w~pw0kew7hp1{{bpn1{{~z1rshq1717;435::/j}r
9.西北大学文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其它(14学分):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在专业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创新创业与教学实践设置实践途径。 (二)学分要求 我院各本科专业按四年学制设置课程及分配学分。 1.汉语言文学专业 修满并取得148学分,满足其他毕业条件后准予毕业,授予学士学位。其中: jvzquC41yz/p€z0gf{/ew4kphu03959156587mvo
10.新疆大学辅修专业(学士学位)建设情况为进一步调动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本科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基础,通过修读辅修专业课程,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发展的需要。 2019年9月,学校开始招收第一批辅修专业学生,正式开办本科辅修专业(学士学位)。目前,我校共有辅修专业13个: jvzquC41lyi/zsz0gf{/ew4kphu039<714>:47mvo
11.关于2024年江苏师范大学“助学二学历”报名工作的通知1.“助学二学历”专业课程中与主修专业公共选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学分相当、要求一致的课程,成绩合格可以申请充抵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学分,公共选修课程不得超过2门课程4个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不得超过3门课程6个学分。 2.各专业课程计划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英语等三门课程不再重复开设jvzq<84z{fz/l|sw0gjv0ls1g45g:8h;5;9b5A:9:65qcpj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