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星期五,书评君的福利派来啦!
文字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字早期的用途和书写工具并不像如今这样丰富,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也是一部重要的人类文字发展史。
印第安部落向美国国会递交的一份请愿书。
字母表是如何出现并发展的?人类的文字是如何出现并发展演变的呢?我们的先民是如何学会使用文字的?这些文字又是如何记录信息和表达思想的?本期将要介绍给大家的是一本人类文字历史研究的简明读本《人类文字简史》,该书内容涉及古埃及文字、古巴比伦文字、古希腊文字、东亚文字等文字体系,从文字的起源开始,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世界上多种文字产生的历史以及演变的过程。
《人类文字简史》
本周福利
《人类文字简史》
前方预警,福利来袭
无论是刻在石碑、贝壳、骨头上,还是画在树皮、岩壁、叶子上,文字自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成长。人类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利用简单或是复杂的文字符号和图像表达情感、彼此沟通的能力。
文字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字早期的用途和书写工具并不像如今这样丰富,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也是一部重要的人类文字发展史。在过去的近两百年里,古埃及人的文字被破译了,古亚述和巴比伦的神秘楔形文字得到了解释,但还有一些文字符号没有被解读,古人的智慧记录在文字中,其中很多奥秘还需要我们去探寻。
精彩试读
汉字分为六类:①象形字,用图画表示事物;②指事字,即根据事物的外表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设计,以体现创造者的想法;③会意字,即由两个文字组成,该文字的意思混合了两个复合文字的意思;④转注字,一个词,读音变化了,或者各地方音不同,为了在字形上表示这种变化或不同,因而给本字加注或改换声符,这就是转注;⑤假借字,即除了本身的意思之外,还承担了其他意思;⑥形声字,即文字的一部分指示意思,另一部分指示发音。在汉语的习惯用语中,表意符号是“意义之母”,表音符号是“声音之母”。书写文字使用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书写的形式,在以原始形式书写的现代书法或草书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抄写员使用兔毛笔的痕迹。关于第一类汉字,不必多说,因为文字本身就解释了自己的意思。
中国象形文字和之后的手写字。
太阳被画成一个圆圈,月亮被画成一个月牙形,用三个山峰表示山,用一个拱形下的水滴表示雨等。但正如已经被充分证明的那样,这种方法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小;仅仅使用图形系统,人类是不可能发展出文学的。
第三类汉字或者说会意字是最有趣的,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文字所代表的普遍观念的钥匙。有时,这些文字表现出了一种冷幽默。将表示“女性”的符号“女”和表示“扫帚”的符号“帚”结合起来就是代表“妻子”的“婦”字,这是一种对女人承担家务工作的转喻;而把代表“田地”的符号“田”和代表“力量”的符号“力”结合起来就是“男孩”的“男”字,因为男人承担了耕耘土地的工作。我们应该铭记,中国人是一个纯粹的农业民族。代表“谷物”的“禾”和“一把刀”的“刀”组成了“利润”的“利”字。“山”和“人”字组合起来为“仚”字;意为眼睛的“目”和“水”字结合在一起,意思就是“泪”;一只在两扇门之间的耳朵则表示动词“聞”。
用表示“太阳”和“成熟”的符号来表示正午的太阳“晟”;太阳和月亮的图形并排,即为“明”字,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和“二”结合起来就是“夫”字,代表人类;两个女人组成了“奻”字,代表“争吵”;三个女人即为“姦”,代表“阴谋”;“一个女人在两棵树下”是“婪”字,意味着“欲望”或“贪婪”。但是这些和其他符号还不够充足,无法满足一门语言所需的文字量,以至于当时的人们还用同一个发音来代表多种不同的意思,这导致了表音文字的出现。
公元前几个世纪,多多少少有表意作用的图画文字发展成了表音文字,主要的符号或元音与辅音的组合大约有450个,这些发音的声调变化使得我们耳朵能听懂的单音节单词数量增加到了1200多个。而中文字典中包含超过四万个文字,每个文字都有自己的拼音。这些文字都是复合符号,也就是说,复合符号由两个字符构成,第一个字符是一个音标或表音文字,第二个字符是一个限定符号,即表意符号或表意文字。正如惠特尼教授(Professor Whitney)所说的,它们是“一种辅助语言,而非将话语简化成文字的语言”。表示“人”的符号有将近600种组合形式,所有的组合都表示与人相关的事物;表示“树”的符号有大约900种组合形式,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树和木头,以及用木头做的东西等。
同时,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白”字前面加一个表示“树”的“木”字就组成了“柏”字,意思是“柏树”;“白”字加一个“人”字即为“伯”字,意思是“哥哥”;“白”字加表示“灵魂”的符号“鬼”字则为“魄”,意为死后依然存在的精神体。“舟”在中文里表示“船”,所以一艘船的图像就代表发音“zhou”。但“zhou”这个发音对应的文字也表示一些其他的事物,限定符号或“关键的”符号决定了这些文字的意思。“这样一来,船和水的符号结合即为‘洀’字,意为‘水的波纹’;船和说话的符号结合即为’字,意为‘多嘴’;船和火的符号结合即为‘烐’字,意为‘火焰闪烁’;船和车的符号结合即为‘辀’字,意为‘车辕’;还有一些其他事物,它们之间虽然没什么共同点,但发音都是‘zhou’”。
虽然,从理论上说,中国人在能够书写自己的语言之前需要掌握大量的汉字;但实际上,大约掌握四五千字就足以满足一般需求,而且“一个系统使得那些彼此说着令人费解的习语的人能够用铅笔代替语言互相交谈”,由于这种便利,几个世纪前中国政府放弃了试图推行一套更接近于字母系统的文字的尝试。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本人,他们的变通性使之成为东方民族的先行者。由于与佛教的接触(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从汉字中选择了某些符号,在这些符号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字母,或者又叫假名,按照截头表音法的原则,从它们的第一个符号开始,就像我们的字母表从αlphα、βetα开始一样。他们的语言是多音节的,以至于使用的符号都必须是音节符号,因此采用音节表就十分容易。但是,当然了,就像所有音节表一样,它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必须大量使用字母表中没有的符号。
日文音节符号有两个起源,可以追溯到9世纪末。一种是平假名,源自汉语名为“草书”的手写体,包含大约300个音节音标;另一种被称为片假名,源自汉语的楷书,或称为标准字体,这是两种字体中更为简单的一种,因为日语的47个音节发音,每个片假名只对应一个文字。在此我们对两种文字都不做详细的研究,因为随着入侵欧洲的罗马字母进入日本,也许它很快就能取代累赘的音节表,日本文字可能会与玛雅文字和阿兹特克文字一起成为一种图形古董。
汉字是古代朝鲜的官方文字,但下层社会使用的是一种音标字母。根据一些权威人士的判断,它源自印度的那格利文字手写体,所以被认为是由佛教导师引入韩国的。过去和现在都有宗教影响字母表传播的鲜明的例子,传教士在将圣书翻译成皈依者的语言时显然会使用他们自己的字母表。然而,由于朝鲜文字的变化,可能我们已经无法追溯它与印度文字之间的联系。
事实上,我们对这个问题所知甚少。据说,为了维护朝鲜的传统,500年前统治朝鲜的世祖李瑈命令他的首席语法学家成三问设计一种字母表,以取代繁复的汉字。于是,那位学者便以藏文为基础,但由于藏文只标注辅音,他转而研究古汉字,将其中最简单的6个偏旁部首转化为朝鲜文字的元音,并将元音和辅音分别命名为“母音”和“子音”。
汉字、藏文和朝鲜文字三种语言。
这些字母被“捆在一起”,看起来像汉字,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在平行的一栏内音译汉语文本”。有一个奇怪的传统让我们想到关于文字起源的中国的传说,即朝鲜文字的发明是当地人从直网格和斜网格花样中得到的启发。
——《人类文字简史》
《人类文字简史》
作者:[英]爱德华·克劳德
译者:周挺
版本:华文出版社
2021年9月
(点击封面可购买)
如何
参加
《人类文字简史》赠书共10册,将赠送10位读者。我们将在点赞数量最高的5位读者中选择3位读者,同时选择留言最为精彩的7位读者赠出该书。如果未能获得赠书,又希望阅读这套《人类文字简史》,也可以点击封面进行购买(有优惠价格哦)。
文案:安也;编辑:申婵;校对:赵琳。
福利派
阅读需要主张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