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不辍初心如磐法语教材专家李志清获全国教材建设奖大学的材料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依托。2021年10月,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评选结果公布,《大学法语》主编李志清教授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该称号在全国除英语专业3人外,小语种只有李志清1人获奖。

近日,李志清教授接受了山大法语系同学的采访。

问: 我们了解到您在今年的10月12日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对我们法语界而言这个奖意义重大,您能不能分享一下当时的评选过程?获奖的心情如何?这个奖项对您有何意义?

答: 当时我申报了两个奖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和“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即《新大学法语》)。就个人而言,尽管先进个人奖对个人的意义重大,但我更看重的是优秀教材奖。因为若获得这个奖,则能进一步推动《新大学法语》的普及。我很荣幸获得先进个人奖,但更遗憾没有拿到优秀教材奖。至于心情,应该说是平静,这是对我重视教材建设的肯定。

我非常重视教材建设,我认为外国语学院老师功德无量的三件事情:第一编好字典,第二出好教材,第三,翻译世界上重要的著作作品(“引进来”),也把中国的重要作品翻译成世界语言(“走出去”)。我并不很看重外语专业的科研,因为科研还有其他院系可以做,比如文学院可以研究语言学与外国文学。但刚才我说的这三件事情,只有外国语学院能做到,所以即便编写教材被许多教师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况且也不被外语教学界主流认为是成果,我锲而不舍地坚持了下来。最终能拿到这个奖其实我并不意外,因为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编教材的人少之又少。我30岁出头就在山大编写英语教材和法语教材,直到今年已然77岁,这个奖终归是对自己数十年如一日执着努力的肯定。我自己并不感到格外激动,但是这个奖确实对于法语专业而言十分重要。就法语专业来说,除了我获得的一项先进个人奖,还有两项优秀教材,分别是曹德明教授主编的《法语综合教程1、2》和许钧主编的《翻译概论(修订版)》,作为其中之一我也算是为全国的法语专业争光添彩。

问:您主编的《大学法语》出版于1995年,后经历多次改版,现又更名为《新大学法语》,并拓展出线上课程。这是国内现在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学法语二外教材,我们山大学子亦观看学习过这本书的慕课。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教材的编写初衷、编写过程及遇到的困难吗?这本教材有什么亮点呢?

答: 这部教材的筹划能追溯至上世纪,1995年,那时候你们尚未出生。那时我被公派去法国做访问学者兼法语组负责人,面临着继续读博、在法国工作和回国发展三个选择。若读博,很容易就能申请到名校,并且会给我奖学金;若工作,当时选择也不算少。但当时我刚刚成为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我自认这个位置至关重要,全国的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寥寥几人,何况到了主任、副主任这一级别,我觉得这是国家对我的信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对外语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时主要有三件事情做,第一是编写教学大纲,第二是编写教材,第三是组织全国的大学法语考试。当时,这三项系统工程在大学阶段的法语教学里是空白的,所以我决心填补这个空白。那时对我鼓励最大的人,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陈振尧先生,他希望我负责筹备大学法语指导组和大学法语教学研究分会,进而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

于是我就开始在法国搜集资料,因为当时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所以全靠搜集纸质版的材料,我记得自己有时会跑到诊所去收集他们的治疗宣传手册,还去过移民局、公安局、银行、保险公司等部门,并搜集过一些出版社的材料。这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不像现在网上一键搜索,那个时候你想收集哪一类的材料,你就必须亲自去跑现场,就跟从前办理业务必须到银行去填各种表格一样。那时,我就用半年访问学者的时间收集这些第一手材料。我认为第一手资料是最重要的,一个教材假如没有采用第一手资料,它就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我花了大量功夫用来收集这些材料,回国的时候也相当麻烦,全靠自己拿钱去办理海运等等,不过经此一遭我的材料就十分丰富了。所以《大学法语》一出来就很受欢迎,因为它的材料都是第一手材料,这是保证本教材质量的第一要素。那个时候开放程度还很低,还没有网络,所以教材一经付梓,立即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奠定了本教材屡获各类奖项的坚实基础。

这之后,我被教育部任命为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法语组组长。1992年《大学法语教学大纲》出版,1996年大学法语四级考试开考,这时候急需更新原版的《大学法语》。因此编写组决心要每五年更新一次这部教材,正好与国家的五年计划合拍。二版我们就把书名更换成《新大学法语》,接下来的每次改版都入选国家规划教材即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把《大学法语》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以这套教材为基点,2005年我主持的《大学法语系列教学文件及大学法语十五规划教材》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方面这个奖项本身含金量很高,另一方面这是当时法语界唯一一个获奖项目,那为什么它能获奖呢?主要因为“系列”二字。我主持编写的《大学法语四级考试教学大纲》系列教材和《大学法语四级考试大纲》形成了一个体系,这可能是我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而以此为基础,在08年《大学法语》就变成了国家的精品课程,所有这些成绩是逐步积累下来的。

我终生除了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之外,还始终将扶植年轻教师视为己任。当时与我一起工作的其他作者,如今都垂垂老矣,但那时都是年轻人,且大都比我小10岁左右。因此大学法语教学文件和教材的编写队伍实际上是很庞大的,编写成员中不仅有诸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985、211高等学校,也有一些非上述知名大学的年轻教师参加。

同时,我也意识到中国专业法语教材也很欠缺,不够系统,水平参差。因而后来我又组织编写专业教材,如《20世纪法国文学》、《法汉翻译》、《汉法翻译》、《经济法语》等,这些都列入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大概有近200名教师参与编写过这些教材。这也恰恰说明我为何会在2021年获得国家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不是因为一套教材,而是因为这么多年来我在法语教材编写领域耕耘不辍。

至于《新大学法语》的亮点,首先,强调语言综合教学,这本书选择性编入核心内容,对无关紧要的内容就适当放弃,在教学当中只教最该学的精华。其次,聚焦法国文化,在刚出版的时候,正值开放改革刚刚起步,那个时候大多数教材对文化的教学并不是特别在意,因而它对文化教学的重视成为了一个亮点。再次,语法讲解颇具特色,用一些简单易懂的表格、图表,其他教材有时用了过多文字,图表则一目了然更容易记。

问: 我们知道,《大学法语》这本教材面向的是以法语为第二外语的同学。您在编写《大学法语》教材时,国内尚未有成熟的法语教学书籍,且外语教学理论十分落后,可谓是筚路蓝缕,您搜集了大量西方的资料,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教学理论。在这过程中您是如何贴合中国国情,编写出符合中国特色的二外法语教材呢?您在学习外国教学理论的同时是如何进行创新的呢?

答:最重要的是,在最开始采集国外文化因素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还要权衡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求为中国法语教学带来最大利益。有些人盲目地把一些外国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直接照搬到中国是肯定行不通的,例如欧洲最“时髦”的communicatif——交际法,其一是因为欧洲主要属于罗马拉丁语系,与中国的语言体系相去甚远;其二,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不同的,大部分国人学习外语是为了查阅外国资料,或者将中国故事宣传出去,而不是直接用来口头交际的。所以如果直接将交际法生搬硬套,那会有悖于中国的外语教学目标,注定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用的方法一定是混合式的,将西方新的理论交际法,同中国传统教学理念融合在一起。例如,国内不能像西方那样过多地排除语法教学,要贴合中国的语言学习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就把它拿过来,对方不合理之处,我们就将其舍弃。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做了一些很重要的创新,比方说,教学大纲里的语言功能表,我们是参考了法国的Niveau Seuil加上欧洲框架协议而编写的,将其中的功能意念的重要信息进行了认真的筛选,还包含了语言表达的最简单句型——微技能(microskills),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中国国情精心挑选的。当时尚无语料库,我们就完全靠人工按照词频筛选四级与六级词汇,工程量巨大。尽管困难重重,但总体来说当时我们的教学大纲在国内来说是比较领先的、先进的、科学的。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领先之处——我们做出了第一套法语教材DVD,这在当时法语教学界绝无仅有。所以说《新大学法语》之所以得到那么多荣誉,是因为它有很多亮点、一些超前的元素。

问: 二外法语教材与法语专业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的区别是什么?

答: 专业法语的教学对象相对来说比较明确:法语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学生来说学时数基本一致,能力水平也相差无几。而大学法语就不同了,它的对象五花八门,水平不一,学时数各不相同,一套教材要适应那么多同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需要做大量而细致的调查。教学法研究中四种基本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前测与后测,观察,我们都非常认真地应用了。我们做了上万份的问卷调查,了解师生需要,收集存在问题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再加上我是大学法语四级考试组的组长,每次考试结束后都要把考试结果拿过来一道一道题地分析,这样就知道全国性考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从而及时修正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比如减小不常用语法现象的分值乃至不纳入考试范围(如简单过去时等。我们每年通过统计学研究分析,不断改进命题质量。比如ABCD四个选项,如果50%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剩下50%平均分布在剩余的三个选项中,这说明这个题出得非常高明。但如果学生的答案都集中于一个选项,不论其是否是正确答案,这个题一定是有问题的,就要引起重视并加以修正。我们每年花大量的功夫做这项工作,也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我们这个班子一直潜心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体系。大纲、考试题目、教材是一个系列的教学文件,基本上都贯彻了我的主导思想,我自信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走错道路,所以总体来讲,大学法语走得比较平稳顺畅。

问: 我们了解到您在山大任教初期主要是为学生讲授英语,而2020年教育部提出“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您是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对此的理解?您对于外语系学生的多语种学习您有什么建议吗?

答: 中国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把法语教学和英文教学分开了。我认为英法语教学一定不能脱节,学生在小学中学时花了上千学时学习英语,如果把如此扎实的语言基础抛弃,再重新孤立地教学一个全新语种,那是多么得不偿失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用英语进行法语教学,这样就可以实现“正迁移”。我们国内现在很多老师会回避这个问题,这样的话就会造成负迁移,学生的英语反而会对法语学习造成干扰。假如老师很好地进行正迁移的引导,英语不仅不会破坏法语学习,反而会促进其发展,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山大创办专业初期,我就是秉持英法双语教学理念,合理安排大学四年的英法双语课时,最后的目标是让学生们的双语水平持平。国家现在要求“一专多能”,英语就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的英语与法语的水平应该基本一致,我十分赞成现在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英法专八都通过。现在国家还需要我们引进其他专业的学习,如:国际关系,在我心里国家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作为外语人,用外语研究国别国情、研究国外政治,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非常拥护一专多能,让学生非常熟练地掌握两门外语。现在十分缺少这类教材,我前一段时间组织了一套法语教材,其中就涵盖国际关系,英语法语的相关术语都是对应的,这就非常适合多语教学,实现一专多能的应用。另外,我还致力于将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编入法语教材,为国家政策服务,我与山东大学的刘洪东教授一起策划了一套《专门用途法语》教材,满足了对教学的需要。

2021年3月,我在那不勒斯大学用英语进行了三场演讲,当然我的英文口音或许不如英语专业的人地道,但我将中国文化宣传出去了,达到了传播的目的。表达与交流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我觉得这是中国外语人今后需要改变的。我们要能在国外用外语讲中国故事,同时将外国故事带到中国。我们要成为“摆渡者”(passeur),促进两个文化的相互交流。

问:我们了解到从1978年至今,您已在法语教学岗位上40多年,而我们知道您一直保持耕耘不辍的状态并希望在岗位上鞠躬尽瘁,请问是什么支撑您始终如一地热爱和付出呢?

答:这个问题很大。第一当然是因为我热爱教学。我出生于教学世家,兄弟姐妹七人,有五个人是在教学岗位,我的父亲也曾任教于复旦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与山东大学。在我眼里教学算是比较神圣的职业之一吧。第二,要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在教学岗位上,就得热爱它。我在山大教学时,一开始教的是英文。你们可能想象不到,那时我一周最多要上三十节英文课。别的事情也不会多想,就是想拼命地做好教学这件事情。因此我在山大曾经做过大学外语部负责人,主要负责大学英语教学。第三,我觉得教学其乐融融。正如我在中央电视台法语节目中所言,我这一生最希望的就是,像莫里哀一样,他在舞台上结束生命,我则在讲台上,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一生。所以,热爱是比较重要的,另外一点就是要持之以恒。很多学生能够把我当时教课的一言一行模仿出来,我看了很受感动。有时候会有师生聚会,有的学生就会回忆、模仿当时的动作、哪个单词我是怎么讲的,很有意思,我一回想好像确有此事,没有学生的回忆我早已忘却了。所以说,教书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还为此写过一首小诗,借此来抒发我对教学的热爱:

In teaching:

I forget the physical "I", I teach in a spiritual "I";

I forget the present "I", I teach in a historical "I";

I forget the imperfect "I", I teach in a perfect "I";

I forget the small "I", I teach in a great "I".

答:一个人是要有信念的。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在毛里塔尼亚做翻译。当时遭遇了政变,士兵持枪荷弹,天上子弹穿梭。那天有好几百当地工人滞留在工地上,他们回不了家,我们工地也无法安置这数百名工人,所以我们护送他们返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只身一人完成了任务。于是,我就一手挥舞着中国国旗,一手紧握方向盘,开着北京吉普,后面跟着十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地平安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中国在毛里塔尼亚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政变结束之后,中国大使到各个专家组了解情况,我们领导就把我的这件事告诉了大使。大使随后和我聊天,问我多大岁数、哪个学校的,最后问什么时候入的党,我很不好意思地回答,共青团都没有入。于是大使在征得专家组领导班子的同意下决定让我火线入党。这件事情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个很大转变,终生难忘,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你只要好好做事,总有一天党会认可你,人民也会认可你。

问:您曾三度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金棕榈文化教育勋章,您如何看待这项荣誉?这对您在法语人才培养和中法文化交流的道路上有何影响?

答:我是个普通教师,法方认可的,第一就是我不断地在编写教材、编写大纲、组织考试,不断推广法语语言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交流问题。你既然是学外语的,你就需要充当一个中法文化的摆渡者,这不仅是大使馆所充当的角色,所有外语人都是民间大使。只要你和外国打交道,实际上你是代表国家在做疏通的工作,促进中法之间相互了解,就像是两个文化的摆渡人,这十分重要。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山东省和西布列塔尼大区、和卢瓦尔河大区是友好省,是我促进建成的。济南和雷恩,青岛和南特、和布雷斯特是友好市,也是我促进建成的。因此在法国时,我获得了布雷斯特市的荣誉市民。这是我三次获得法国金棕榈勋章重要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因为我经常在法国做中国文化的宣传。我在法国七、八所学校当过客座教授、合作导师。能在这么多学校当客座教授、博士论文的合作导师,对于中国老师来说也是很少见的。所以我想,我能三次获得荣誉勋章的原因大概就是两方面,在中国也做事,在法国也做事,促进了中法之间的交流。

问:您在山大和中国海洋大学筹建了法语系,从您进入山大工作到法语系正式成立更是用了整整16年,在创建法语系期间您遇到了什么困难?

答:严格来说,我建立了三个学校的法语系: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建立一个新专业是很困难的。刚开始在山大建立法语系的时候,是临时隔出一间教室,但我们办得很火。当时法国电力公司每周都到我们系里来放一部法国新电影,放完以后和学生讨论、分析,这当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还有当时蒂森电梯(Thyssen Ascenseur)这家德国公司在济南建立了一家工厂,但是由法国昂热分公司运营,我们的学生全都有机会在这家工厂实习。当时这家公司每年为我们提供两个奖学金,每年都有两个学生拿这个奖学金去昂热大学学习,寄宿在法国人家里。这对我们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而且我们系与昂热大学还有雷恩二大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索菲特(Sofitel)酒店有时周末会给我们的学生举行小型酒会,准备法国酒、法国点心,最主要的是这家酒店会把在济南的法国人聚集起来,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最早几届的学生都非常优秀,因为他们学习机会良多。比如像今年在外国语学院的开学典礼上发言的姜丹丹,她就是山大法语系的第一届学生。本来法语系硬件条件十分简陋,但是我们硬生生地创造了这样的条件,营造了很好的外语学习氛围,从成效来看一点也不比传统的外语学院差。我们的学生还自己办了一份杂志,叫 Les Deux Coqs 。刚才提到的姜丹丹,她把这份报纸交到了法国国家图书馆贮藏,也就是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能查到我们学生创办的报纸,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本次采访让我们十分荣幸得以了解李志清教授斐然成就背后的故事,窥见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和高瞻远瞩,我们外语人应以李老师为榜样,书写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的新篇章。

THE END
0.FLE对外法语教学到底需要学些什么比如说目前北方巴黎音是我们所说的标准音,但在法国南方的法语发音却在很多情况下看起来更具有规律性和逻辑性,在法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处理这种语音差异?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一个在蒙彼利埃(法国南方城市)居住了十年的英国人说着一口“蒙”味十足的法语,你会因为他说的不是标准音而觉得他法语能力还不算完美;还是会觉得他说话就像当 jvzquC41ht4iwsncpi4dqv4pgy5q;=>8675
1.法语教学法语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师资队伍法语教学jvzq<84uhkk/pnz0gf{/ew4hil~uf8qkuv4ivv
2.法语教学论文范文由于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学生的交际水平,因此,教师在法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法语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法语文化,熟悉中法的文化差异,如果教师只关注单词和语法结构,会极大地挫伤大家的积极性,定期组织学生表达自身的法语思想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运用适当的法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指出学生的问题,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6724ivvq
3.法语我院法语专业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广泛,2012年加入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成为理事单位,与全国开设法语专业的高校均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上形成资源共享。此外,本专业还与法国数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我院法语专业和南京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 aise)以及法国高教署(Campus France)南京办事处展开密切合作,共同开展法国文化jvzquC41y{~/p~kg0gjv0ls1dmpz1o~40jzn
4.法语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积极向上的法语系您认为“蔡式教学法”和以往的教学法有什么不同? 蔡式教学法和传统意义的法语教学有很大区别,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根本目的是让中国人读懂外国人编写的教材,其教授是单向的,而蔡式教学法可以教会学生中法互译,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蔡式教学法”能否适应法语专业四级考试呢? 完全没有问题。“蔡式 jvzquC41y{~z0€kw0gjv0ls142811:6391i67A;c37877<4rcik/j}r
5.免费教人学法语(做一个旅行教学的活动2013年起)reflets和新无国界 以及法盟常用的TAXI相对于新学者都有些摸不到头脑没有详细的语法 没有明确的语音练习 而且周边的环境也不是法语环境。得不到充分的练习又没有语感会是个非常难的问题。很多学生一般坚持不到语音学习结束。。而且我时间也有限 不可能辅导一个500学时的全程。。所以我只能将类似的教推荐给他们。。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2;;<7:760Alnf?4889;>42;,`kF554:?55yNW57sz
6.《高级法语》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以PBL(全称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学习模式为特色,通过项目、任务导向,将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入教学。利用PBL项目式学习,通过教学云平台的讨论帖、作业等形式,打造“法语说中国”“法语说福建”“法语说名人”“法语说家乡”“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多元化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jvzquC41yy}/hƒkw0eun1thu|{p{z8nphq522:=133=50qyo
7.语言博主实锤!尚雯婕现场法语砍价教学综艺语言博主实锤!尚雯婕现场法语砍价教学 节目简介 甜蜜的任务 2024 播出:芒果TV 主持人:冯青/ 周微微 / 赵一橙 地区:内地 类型:访谈/ 芒果出品 简介:以突击跟拍的方式空降至嘉宾日常工作场景当中,揭秘嘉宾最真实、最鲜活的一面;通过展现嘉宾个性标签,表达自我观点,呈现有趣、多样、向上的精彩人生。 jvzquC41yy}/opyx0eun1k4833>2687372:72@3jvor
8.广州欧风小语种韩语日语法语德语  欧风教学提供法、德、西、意、韩、葡等10国小语种培训,全年滚动开班,多班型结合学习模式(1对1,精品小班、基础10人或8人以下大班),是法国著名Gefor语言学院和德国ASL学院的战略合作伙伴,加拿大魁北克唯一指定法语推广培训基地,欧风小语种培训基地正式引入了欧美式的多媒体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了多媒体互jvzquC41yy}/djnlkcu/q{l1uenpqu4iwcth|qtwqwlfpp}kcqv|qtp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