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赵元任日记》(全46册)出版后,学界又掀起一股从学术史角度来研究赵元任的热潮。赵元任先生除了是“现代中国语言学之父”外,也是一位文艺复兴式的学者。在中世纪的欧洲,神权主宰了人们的思辨和艺术创作。落后愚昧顽固的天主教会把人们的思想局限在一个狭隘的空间,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们的视野扩展到描绘和探索人与自然的美,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与之相似,20世纪初中国学界也曾有过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大批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借着新文化和新思想的推力,摒弃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学术,把人们的视野从旧国学扩展到现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把研究对象从清代以来开始盛行的经典考据学转向对普通人和社会的研究,从此开启了现代中国学术的转型。在自然语言研究方面,赵元任是第一人。他开始了中国当代语言学研究,打开了田野调查之门,验证了人文领域里的实证科学方法。这一股清风,也吸引了大量学子投身人文科学的行列,赵元任也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式的学术大师。
要想了解赵元任是如何能领引这场学界里文艺复兴式变革的,我们不妨从日记进入,来了解赵元任的人格、他的学术背景和品质。
赵元任(1892年—1982年)
自幼好学 文理皆通
赵元任是第二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之一。1910年,他和胡适等人一起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求学。求学伊始,赵元任在大学里主修数理,兼习哲学等科目。本科四年,他所修课程自然以数学、物理为主,旁涉哲学、心理学、化学、天文学、外语(德语、法语)、语言学、音乐等多个专业门类,共计40余门课程100多个学分,见下:
第一学年:实验物理学导论、物理实验导论、解析几何与微分、德语、物理学导论、无机化学导论、微积分等。
暑期学校:心理学导论、照相、射影几何。
第二学年:哲学导论、进化论、物理实验、热学、微分方程、美国史、初级德语会话与写作、逻辑学、电学与磁学、高级实验操作、英语入门等。
第三学年:哲学史、德国哲学阅读、实验心理学、高等微积分、高级实验操作、普通天文学、方程理论、数理逻辑、天文观测等。
第四学年:现代哲学发展史、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研讨课、研究仪器之设计与制备、实验物理之最近发展、力学与热力学、有限群理论、系统心理学、语音学、教育心理学、和声、数论、生物实验等。
《赵元任日记》赵元任 著 商务印书馆
赵元任在日记里记录下参加第二届庚款公费留学生考试
多才多艺 音乐天才
人说赵元任是个好玩的大师,这话不假。赵元任从来就不是个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他大学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见诸日记的业余活动还有社团活动、唱歌、弹钢琴、看电影、看戏、打棒球、打网球、游泳、散步、跳高、竞走、划船、郊游、摄影、对神仙对、作射覆之戏、连字戏、玩升官图等。他在大学里兴致最高、花费精力最多且成就最突出之处在于音乐、语言和组织科学社三个方面,这也都成为了他后来的学术遗产。
赵元任与同学一起合奏(1911年夏)
当然赵元任最出名的音乐创作是他为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一诗谱曲,成了传遍大江南北的名曲,那是后话。
准备录音铝盘(约1935年)
集中精力 专攻语言
赵元任出国前就学会了北京话、保定话、常熟话、常州话、苏州话、福州话六种方言。但真正开始专业的语言学学习和研究还是在出国以后。据日记,他一入康奈尔大学,便加入了通语会,同金涛、金邦正、林孟沧等人学习世界语。1913年下学期,他选修戴维森教授的语音学,开始“认真地与语言学打交道”,学习国际音标,“大开耳界和眼界”。此后数年,虽未将语言学作为主修专业,但他一直在学习语言学方面的课程,关注并研究语言学相关的问题。
赵元任全力投入中国语言研究是从他1925年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开始的。到达清华后,他受到了梅贻琦、张彭春等人的接待,一家人住进了清华园。此时,梁启超、王国维已经到了清华。陈寅恪于次年8月到达。他们一起成就了近代史上有名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的阵容,此乃清华国学研究院的鼎盛时期。
赵元任得知王国维死讯后在日记中的记录
幽默睿智 诙谐低调
启者:
顷阅十二月九日贵报登载黄顺华均报告与唐荣祚太太赵丽莲女士谈话,内有问及赵元任所作,《教我如何不想他》与《女郎,散发的女郎》是否为唐太而作,唐太太答云:“是呀!很多人这么说,我也不知道”云云。我赵元任素来未以道学先生自居,道其有艳史之可能,当然应有得意之感。但如格于基本史料上之困难,则仍无法负此佳名也。查《教我如何不想他》及《海韵》两曲之音乐作于民国十六年,出版于民国十七年,见商务印书馆《新诗歌集》。赵家承郝更生家邀赴北戴河,那次会见唐家系在民国二十年,在作曲后四年。嗣因郝唐两家因琐事终日争吵,□不能感觉游兴即搬住旅馆,□□哭海一事,也未得一览,数日后即回北平,因此未得机会与唐家很认识,对于唐家先生太太之印象皆不甚深,那么“教我如何不想她”呢?最妙者,《教我如何不想他》歌词原作者非赵元任而是刘半农;《海韵》作者亦非赵元任而是徐志摩。那时在□□□海边如有“灵感”,想必是徐志摩的“灵”来了。总而言之,即使赵元任欲求风流之名,亦非无史可述,容当俟诸异日。唯须待有风马牛稍相及而年代不太矛盾之史料之发现,然后有机会得风流之名声。因事关史实,特此更正,敬请在贵报同等地位刊登为荷,此致新生报馆
赵元任致
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工作时也不忘调解两只猫的矛盾(1950 年代)
老骥伏枥 两袖清风
赵元任晚年退而不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他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中国话的文法》的写作上。1968年《中国话的文法》一书的英文版正式出版。出版前,书稿曾给李方桂、董同龢、杨联陞、周法高、赵如兰等人过目。它是赵元任终身研究成果之集大成,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此时,赵元任已经76岁了。
在社会活动方面,赵元任也很活跃。此时,美苏冷战正在进行。赵元任对世界和平问题非常担忧。他致信美国总统肯尼迪,表示自己对禁止核试验条约命运担心,他担忧美国参议院可能重蹈一战后的覆辙,即否决《凡尔赛和约》,拒绝加入国际联盟。
提到经济一层,在美之人个个困难。生活程度日日上涨,而拿薪水过日子的人们真是难过活。加之我已退休了好久更不用说了。我们本想今秋再回国一趟,又因须到东部Cornell母校毕业六十周年同学会,用钱不亚于回国一趟,所以今年不能再走,须得明年再说了。幸上次在国内旅费皆由公家出的,我们勉强混过。在旅馆留人吃饭,因回国第一目的就是看朋友们,若是归公家出,连朋友都不能久坐了,给我们回来的目的都去掉了,所以人家以为我们阔的不得了。
在美几十年除教养四女成人外,一无所有,只留下两所房子,一个自己住,一个租钱足够付地租,还不大够,其余均糊口而已。韵卿这大岁数还是一天到晚忙家务和院子,她一天到晚怨我误了她一生的事业,做此无聊的事。不过在美国只得如此,教书匠哪能用人呢?我们常有意外事时幸有两女及女婿帮助。
在世人眼里,他有辉煌的一生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养了四个卓越出色的女儿,但在那个年代,美国大学里教授退休收入很少,除了社会保险金外,就是自己的存款。所以,他的晚年退休生活并不富裕,但他给中美学界留下了大量学术财富和知识遗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晚年经济较为拮据,赵元任夫妇生前却立下了遗嘱,去世后,把他们的两所房子捐给学校,骨灰撒向大海,此乃一代宗师之情怀也!
赵元任全家合影
每收到你们来信,就想到在Berkeley(伯克利)和你们的一段生活。闭上眼,就看见你们,早上吃6100101分鸡子儿,Daddy Mommy(爸爸妈妈)分一片面包,一个人2/5,一人3/5,到Downtown(市中心)走4个block的walk(健走),星期六吃烧饼油条,星期日到His Lordship(His Lordship餐馆),Euclid-Enriel角停车寄信,天气好去Chinatown(中国城)吃roast beef(烤牛肉),Sunset(落日时)赶到海湾看日落……
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赵元任夫妇人生最后一段的生活。加州伯克利湾区,赵元任夫妇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晚年。两人形影不离,经常在伯克利校园里散步,共享人生最后的时光。他们每逢周日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海边一个叫做His Lordship的餐厅,从这里可以看到浩瀚的太平洋海湾和著名的美国地标金门大桥,那里的周日西式自助餐非常有名。附近的奥克兰市的中国城也是赵元任夫妇周末常去的地方,这里的粤式烧烤店和粥店有可口的饭菜。
(作者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赵元任日记》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