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韩国外交部长叛逃朝鲜,成韩国变节最高官员,有啥猫腻崔德新中国

1986年韩国外交部长叛逃朝鲜,成韩国变节最高官员,有啥猫腻?

2009年的10月,有新闻报道,一名韩国人在无人注意的时候私下越过了军事分界线,“投奔”了朝鲜,当时的韩国总统怒极,大力呵斥了军方的失职并要求严防投朝行为的再次发生。

其实几年来,从韩国投奔朝鲜的人逐渐增多,在发展上看,大家都以为脱朝来韩的人居多,反之观察从韩国奔向朝鲜的人也不在少数。

韩国人投奔朝鲜的事屡禁不止,除了小兵小卒弃韩而去,其中更甚至还有韩国高级别的官员,就是80年代的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崔德新。

从中国到韩国

崔德新生于1914年的平安北道义州郡,在1919年的时候,其父亲崔东晤就带着一家人迁居到了中国,崔德新从小在中国长大。

日帝时期,崔德新的父亲崔东晤已经在从事临时政府系列的独立运动,当时的崔东晤在满洲当牧师,遇到了年纪尚小的金日成。

金日成因为读书需要住校,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日子在他看来并不无趣,金日成和牧师身份的崔东晤缔下了深厚的交情,他很喜欢这个老师,一直都以“先生”称呼崔东晤。

脱身后的金日成一直惦记着崔东晤的恩情,即使后期执掌了朝鲜的政治大权也没有忘记。

正因如此,这一层面的关系为后面崔德新的入朝埋下了引线。

崔德新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期,当时的环境从朝鲜逃亡到中国的朝鲜人不算少,身边有同自己一样经历的人,崔德新在中国并没有感到陌生。

崔德新从小就有自己的方向,他想要成为一名有力量有影响的人。

那时候的中国国民政府已经做出了对内朝鲜人的就读政策,学业上会给流亡至中国的人们留出一些军校的培训名额。

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就属于政策的范畴,恰好解决了崔德新的上学问题。

1936年,崔德新顺利从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因为兴趣,他还在学校学习了外文,也就是德文。

对德文的熟练度让他毕业后顺利的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去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里进行翻译,崔德新的翻译做得好,受到了委员会成员的信任,之后又到基层的部队里担任作战参谋。

在中国成立的韩国光复军开始为回国做准备,出生在韩国的崔德新也有了重回韩国的想法。

虽说崔德新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成长时光,从一名幼童磨练成了经验丰富的军官,但是他心中始终记挂着韩国。

韩国光复军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崔德新最后为归国脱离了民国政府的职位,就任于光复军南韩籍士兵集训总队的队长,跨过中国,他带领着几千的朝鲜裔士兵,回到了久违的韩国土地。

回到韩国的崔德新没有放弃对自己的磨练,快速进入了朝鲜警备士官学校学习,1946年毕业后便预编成为了陆军中将,因为能力出众,之后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便成为了陆军士官学校的首任校长和第3师师长的职位。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即使在韩国身揽数职,崔德新毅然再次走出韩国的土地,去往遥远的美国。

然而去了不过一年,崔德新又回来了。

崔朴之间的决裂

这边韩国双方民族打得热火朝天,另一边听到风声的美国扛着大炮就加入了争斗之内,有了美国的加入,让本就混乱的战争变得更加混乱。

韩军在初期没有扛住压力,被朝鲜打得节节败退,汉城被朝鲜军攻陷。

当时韩国的第一任总统李承晚看到这局面,正急得焦头烂额,在这个关键时刻,崔德新回到了韩国。

回到韩国后,崔德新才得知自己父亲被占领汉城的朝鲜军队带走了,不知父亲生死,崔德新十分愤怒,想要加入战争的决心更加深了一层。

另一边的李承晚盼到崔德新归国,心中急火瞬间降了一半,他想着崔德新是从美国回来的,那么接受的军事教育定是跟国内不一样,很是信任崔德新,马上就让他带领新组建的队伍第11师加入了战斗。

韩军的劣势很快被拉平,不再倾向于朝鲜军队的一边。

这场战斗让崔德新的名声迅速大涨,不过风评却是两边倒,一边因为崔德新采取了“竖壁清野”战术,也就是抢掉战场周边的粮食,让敌军无粮可用的策略。

这一战术直接导致了崔德新在战时不惜一切手段赶走了战场周边的百姓和抢掉了他们的粮食,这一举措让他们对崔德新深恶痛绝。

另一边崔德新对韩军的贡献十分之大,许多将士与其他人对此连连称赞,加上有李承晚对他的赞赏,崔德新的地位提升了不少。

战事平息后,1956年崔德新功成身退,在军队退役后便不再带领军队。

之后的崔德新正式从军官转为外交官,继续为韩国政府效力。

崔德新的工作生涯称得上是光鲜亮丽,直到1961的5月,崔德新的老门生朴正熙发起政变,成功抢取了韩国国内的最高权力,成为新一任韩国总统。

崔德新和朴正熙是老相识,曾为朴正熙老师的崔德新十分受他的信任,朴正熙一上台就安排崔德新出任韩国的外交通商部部长。

韩国结束战争国本还不紧固,需要快速的得到国际认可和支持,于是和他国的外交关系就变得十分重要。

朴正熙对欧美国家格外关注,在他看来崔德新以前在美国有学习经验,是递进韩国跟欧美国家的石阶,于是崔德新就经常被朴正熙派去欧美进行外交活动。

崔德新安安稳稳的度过了几年的外交日子,原以为和朴正熙的关系会维持到底,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

曾经身为门生对崔德新很信任的朴正熙,最终与崔德新走上决裂的道路。

两人之间是如何走到相互猜忌,关系破裂的局面的呢?

朴正熙上台后,南朝鲜境内的氛围开始变得诡异起来,逐渐变得独裁,感受到这个氛围的崔德新生生忍了两年,但最后实在忍不下去了,1963年,崔德新向朴正熙主动要求出任南朝鲜驻西德大使的职位,待朴正熙同意后崔德新便离开了韩国。

这一去便成为了崔德新与朴正熙关系的转折点。

1967年,因“东柏林事件”引起了韩国与西德的外交大摩擦,火直接烧到了崔德新的身上,在西德的愤怒中,西德政府强烈要求撤换韩国驻西德大使,于是崔德新无奈被撤换,离开了西德重回韩国。

在离开西德前,崔德新就已经开始被朴正熙所怀疑,当时有人向朴正熙密报崔德新策反韩国侨民回到韩国进行“赤化”活动,朴正熙身居高位,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即使是自己亲近的老师,也一样说猜忌便猜忌。

朴正熙与崔德新之间有了隔阂,猜忌还没有消除,第二份的密报又吹到了朴正熙的耳边。

有人声称崔德新在西德时期在暗处与北朝鲜有秘密接触。

当时韩国的刑侦科李龙泽调查了崔德新并向朴正熙汇报:“根据林锡珍教授制成的陈述书调查了崔德新大使的周边情况,他早已经与北边接触了,还找人问了他父亲的消息。”

朴正熙满腔怒火:“真的是这样?”

李龙泽无声默认了。

看过调查结果的朴正熙更加怒不可遏,认为崔德新背叛了自己,两人的关系开始进入到僵局。

为什么仅仅是和北边沟通探寻自己父亲的消息,朴正熙就如此生气?

李龙泽以后回忆此事的时候有提起,他说:“崔德新是总统从进入军队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的一位长辈,现在总统的身份不一样了,一旦查出崔德新大使与朝鲜有勾结,就会让朴总统的个人政权上形成一个抹不去的大污点。”

由此可见朴正熙是受不了这个污点出现在自己政治生涯上的,于是导致了两人关系上不可逆的变化。

朴正熙把崔德新召回国后,没有向他暴露自己已经知道他联系朝鲜的事实。

崔德新在青瓦台进行了自己最后的外交工作,向朴正熙汇报“东柏林事件”中,他没有把自己跟朝鲜一方接触的事说出来,之后朴正熙彻底不再相信崔德新。

崔德新不了解朴正熙的态度变化,一直在等待新职位的上任,然而过了许久都没等到朴正熙开口。

崔德新察觉到不对劲,深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自己没有任何职位,出事了难以自保,于是信天道教的崔德新向朴正熙要求了天道教教令的位置。

为了不打草惊蛇,朴正熙同意了他的要求,交代了李龙泽:“你想点办法让崔德新在天道教教令的选举中胜出。”

“这可行吗?”李龙泽有些怀疑崔德新。

朴正熙有自己的想法:“天道教的教令弄不出什么风浪,先稳住他。”

李龙泽接下指令,安排了一系列的人,最后崔德新成功坐上了教令的位置。

当上教令的崔德新对朴正熙的独裁越来越不满,在做好一切准备后,1976年的2月,崔德新带着妻子一起到东京出席了宗教协会。

趁此机会,崔德新公开发表了“脱离南朝鲜宣言”,举国震惊,这相当于崔德新将无形的巴掌打在了朴正熙的脸上,公开与之决裂。

辗转各国终落朝鲜

崔德新毫不犹豫发起了一场“反朴运动”并移居了美国,之后再没有回到韩国。

反朴运动中,崔德新接触了各界的许多人,其中就包括跟自己一样脱离了朴正熙统治的前南朝鲜驻马来西亚的大使崔洪熙。

崔洪熙脱离朴正熙后与北朝鲜长期有接触,关系也不错,通过崔洪熙这条与北朝鲜接触的线,崔德新久违的知道了自己父亲的消息。

崔德新意想不到的是,原以为父亲被带去朝鲜后是凶多吉少,现如今听到了消息却是相反。

原来崔东晤不仅还活着,而且一直被北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善待。

崔德新对北朝鲜的印象开始改观,崔洪熙带来的消息多一点,崔德新对北朝鲜的向往就多一分。

1978年11月,崔德新迈出了第一步,访问了平壤,见到金日成后与之愉快交谈了许久。

之后崔德新便多次出入平壤,他向金日成表示:“看到共和国作为自主、自立、自卫的国家,我深深受到了朝鲜民族的自豪与尊严。”

金日成回应他:“朝鲜民族的大门永远向你打开。”

崔德新听了深受感动,他觉得自己在与北朝鲜的接触中找到了天道教一直憧憬、也是他一直寻找的人间乐处,为了表示感激,崔德新还称金日成为天道教的教徒最崇拜的“上帝”。

在不断的接触中,崔德新打算去往北朝鲜的想法越来越深,一想到北朝鲜不仅有自己的父亲,还有着自己一直追求的教义之地,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美国。

终于在1986年的9月,崔德新从美国移居到朝鲜,实现了愿望,公开表示自己的余生将在朝鲜度过。

来到朝鲜的崔德新受到了金日成的重视,一去便担任了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的副委员长的职位。

崔德新的投朝,在韩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并不是第一个投奔朝鲜的韩国人,但他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个曾身兼韩国政治高位,最后弃韩投奔朝鲜的人。

这足够让所有韩国人震惊了。

然而即使被韩国人为之唾弃,崔德新也没有离开朝鲜,坚定地选择在朝鲜定居。

1989年11月,崔德新在朝鲜与世长辞,朝鲜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以国葬的规格将崔德新安葬在了朝鲜爱国烈士的陵园内,表示了朝鲜认同崔德新在朝鲜的荣誉。

THE END
0.1996年人民军飞行员李哲洙叛逃,透露朝鲜当时计划七天解放韩国话说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朝鲜国内经济形势日渐严峻,但这期间却只有一架人民军战斗机叛逃韩国,这就是于1996年叛逃的李哲洙上尉。 内容图片 李哲洙 李哲洙(이철수),1966年6月2日出生于咸镜北道庆城郡余大津路洞子区,其父李春相曾是人民军空军三池渊机场的一名地勤军官。由于从小崇拜身为jvzquC41yy}/onnrkct/ew475osc|z7
1.朝鲜战争前韩国为何屠杀10万朝鲜左翼人士?网络新闻联播这份已被华盛顿解密的文件述及了在韩国12座城市发生的大屠杀,水原有1000人被杀,大田有4000人被杀。这份早期的朝鲜北方的文件没有提及当时在边境地区仍在进行的屠杀,如单在釜山就有1万多人被杀——这是一位名为Chanhyun的韩国立法人员在1960年经调查得出的结论。在李承晚下台后,朴正熙军政府执政前的短短的12个月jvzq<84pgyy/ewyx0et0496413603B4CTVO25>583:;:8:9762;`47xjvor
2.朝鲜3名高官率团突访韩国朝高官或捎金正恩信件4日晚,韩国仁川,朝鲜军政高官黄炳誓、崔龙海、金养健(前排由左至右)出席仁川亚运会闭幕式。 朝鲜3名高官率团突访韩国 出席亚运会闭幕式,与韩国总理交谈,未访问青瓦台;黄炳誓称朝韩足球有望“称霸世界足坛” 4日,朝鲜军方“二号人物”——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人民军总政治局长黄炳誓,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po142751:5/27578>575;4tj}rn
3.揭秘韩国前外长投奔朝鲜始末曾是中国军官10月6日,一名朝鲜士兵据称在射杀两名上级军官后“归顺”到韩国。多年来,韩国方面一直以收留“脱北者”来显示其“制度优越性”,但鲜为人知的是,也有不少韩国“名人”投奔朝鲜,其中就包括迄今为止投向北方的最高级别官员———前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崔德新。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nn14624862/3>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