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5-89682353
微信公众号:NJUNIPPONGO
(点击跳转)
全体日语系教师合影(2021年12月)
历史简述
南京大学日语系历史悠久,是江苏省最早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基地。2022年被评选为国家级一流日语专业建设点。早在1912年金陵大学外国文学系成立时,任教的日语教授即有刘元思先生、顾青虹先生等,至1935年,汪扬宝先生等任教外国文学系,1942年后王烈先生等加盟。1944年外国语文系设有两个日文班。1972年10月中日恢复邦交后,外文系筹建日文专业,由陈德文先生、凌大波先生、戴玉仙先生等组建,1975年正式成立日语教研室。全国高考制度恢复后,于1978年1月招收首届本科生,先后任教的还有李惠然、李建新、吴之桐、张国仁、顾盘明、王岚、俞琦、周国龙、孙瑞华、朱新华、刘洪、朱圆圆、黄增华、陈娟、汪丽影、何慈毅、沈琳等先生。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时改为现名。2011年设立东亚语言文学博士点。
2017年 南大外院百年、日语专业四十周年庆典合影
师资状况
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助理教授1人,讲师2人,助理研究员2人,均具有国内外著名高校博士学位,专业方向均衡。此外还常年聘请1-2名日籍文教专家,定期聘请东京大 学、奈良女子大学等日本名校知名教授开设专业课程或举办专题系列讲座。
本系教师潜心钻研,研究成果甚丰,在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日本文化领域有一定建树,已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江苏省社科各类纵向基金项目及横向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学术译著百余本,主编教材10余部,参考教材多部。其中主要由南京大学日语系教师承担、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日本社会与文化”系列丛书、“阅读日本”书系等在国内外日本学研究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日语系教师还积极参与南京大屠杀史的资料编译工作,代表性成果有《东史郎日记》(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大屠杀史料集》72卷(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南京出版社)、世界记忆遗产《程瑞芳日记》日文版(南京出版社)等。
本科生培养
日语系依托南京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培养语言基本功扎实、视野开阔、拥有专业知识、思维活跃的“拔尖”复合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严谨的专业训练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夯实基础,挖掘潜力,尽早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日语系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业规划选修其他院系课程,所修学分达到一定要求可以获得第二专业或辅修专业证书。 日语系国际交流活跃,本科生赴境外交流学习经历近100%,交流学校包括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奈良女子大学、神户大学、广岛大学、九州大学、德岛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基督教大学等著名高校,尤其与东京大学展开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从2004年开始引进东京大学通识课程,至今已持续十余年。日语系学生全面参与东京大学在南京大学开设的通识课程与翻译交流工作,两校大学生合作开展小组共同研究等调查实践活动,合作发表研究成果。 日语系学生学业优异:大部分同学在大二上学期末即可通过日语能力测试N2,在大二下学期末通过N1;日语专业四级合格率多年保持100%,八级合格率高达96%,优良比率80%以上;在各类全国性专业竞赛中多次夺冠。 日语系本科生多年保持高水平就业率,近年,就业与升学的比率约为7比3,就业去向主要为内外资大型企业以及事业单位,部分同学直接赴日工作;升学去向主要为本专业以及北京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中日名牌大学。毕业生就业升学层次高,在各行各业表现出色,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研究生培养
日语系每年招收日语语言学专业方向学术类硕士研究生6人左右,招收日语翻译专业硕士(MTI)笔译方向10人左右。研究生在读期间可以申请公费赴日本著名大学交换留学,并可申请研究生双学位项目。 学术类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包括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日本文化三个研究方向。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日语语言文学方面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既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学术领域研究的新动态,又能够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口译、笔译等方面的工作。硕士学位论文在语言、内容和形式上均达到相应的要求。 翻译专业硕士点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翻译概论、同声传译实践、商务翻译、文学翻译、日本社会文化翻译、传媒类翻译、科技翻译、应用文翻译、翻译研究等。 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高校、事业单位、大型内外资企业等。 日语系还设有东亚语言文学博士点,招收现当代日本文学研究和日本文学批评方向的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