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假名柔和(弯弯扭扭)、片假名刚硬(横平竖直)
用于标音
日语文字的演变历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了汉字、平假名、片假名以及罗马字等多个文字体系的发展。
桑塔纳:大众的一款汽车
呀啦哇:表示惊讶的语气词
我觉得这是理解中日两种语言的根本差异的好问题,所以我在这里回答一下。首先说结论,日本人说的“か”有时候会听成“ga”的原因是:
“我们区分发音的标准不一样”
具体来说:
中文使用者是“发音的时候送不送气”来区分发音的,比如
相反,日语是“发音时声带振不振动(振动:浊音,不振动:清音)”来区分的,“送不送气”这件事对日语来说不是区分发音的标准。这件事情意味著什么呢?是偶尔会发生以下的事情
遇到这种场合时,不了解日语的发音区分标准,而把中文的标准直接适用的话,会有“把一样的发音听成两种音”的情况。
那么,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吧。“か”和“が”的发音,以中日两种语言的区分标准都适用的话,理论上会有以下四种发音
日语的话,1 和 2,3 和 4 是一个发音,中文的话,1 和 3,2 和 4 是一个发音了。因为日本人说日语时 1 和 2 是一个音,就是说“送不送气”无所谓。要看前后的文字,以哪个更加顺口,更容易发音而随便决定送不送气。但是日本人随便决定的这个“送不送气”对中文使用者来说是个大件事,导致明明是一个“か”,却听成两种不同的发音了。
这个例子说明,只有假名能完全表示日语的读音,罗马字不能完全表示日语的读音
边音(英语:lateral consonant)是指的是使用如下发音方法的音: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的中间被阻塞,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中古汉语的来母、普通话的 l 都是边音。
跟英语音标中的 /n/ 这个音很像。
发音方式:
日常标注发音:n
打字输入:nn
日语输入法同其他输入法一样当然有很多方便输入的快捷键,在此列举常用的几个。
Shift + Capslock / Alt + 在 拉丁字母输入 和 假名输入 之间切换
Ctrl + Capslock 切换到 平假名输入 模式
Alt + Capslock 切换到 片假名输入 模式
本节课还没有学浊音,听到 45 秒即可。
第一笔:点
第二笔:起笔不要太平,先往上走再往下拐。
联想记忆:u 住耳朵
联想:この 二 B
“この”是一个指示代词,用来指代距离说话人较近的人或物,相当于汉语中的“这个”。
像“二”,但笔画有弧度
第一笔:末尾带点笔势,稍微勾一下
第二笔:像是承接第一笔的笔势,有弧度,左高右低
像“5”
联想:“奇”
第一笔:横
第二笔:像“5”的第二笔一样
联想:“托”,像戒指的托,顶部的交叉口放钻石
第一笔:斜着,不要写成竖
第二笔:带弧度
形似“嘻”[hi] 嘻笑的嘴型。
联想:“无”,又形似“母”
第二笔:末尾要翘上去
形似 " 钥 "[yo] 匙。
第一笔:短横
第二笔:竖下来打个结
联想
跟 ち chi 有点像,ち 的第一笔是横,ら 的第一笔是点
第二笔与 "5" 的第二笔相同
像“3“带个小圆圈
一笔写成
[!caution]
末尾不要露出来
跟 る (ru) 很像,但不带小圆圈,像“3”
联想:女子的裙子被大风吹起來,紧张地叫 " 哇 "[wa]。
跟 ね (ne) 和 れ (re) 很像,右边是弯下去
联想:火车头 "c" 上趴著一个人,吓得 " 喔喔 "[o] 叫。
第一笔:横
第二笔:撇,到末尾往上折,再往下竖
第三笔:右开口的弯,要与第二笔的竖有交叉
原句:きらきら 光 る,お 空 の 星 よまばたきしては,みんなを 見 てる
以下内容来自:kimi
翻译:一闪一闪发着光,天空中的星星啊你眨着眼睛,看着大家
解释:
整句歌词的意思是:天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星啊,你一边眨着眼睛,一边看着大家。这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星星生命和情感,表达了人们对星空的向往和想象。
每一列大假名相同,都是 い[i] 段的假名,小假名都是 やゆよ。
大假名只有辅音发音,即它的元音 [i] 不起作用。
ち[t] 列:t 近似国际音标中的 [tʃ] 。
じ[d] 列和 ぢ[j] 列发音相同,都是 [dʒ],但是在打字时还是输入各自的罗马字。
[!note]
区分 r 和 n,r 是边音,n 是鼻音。
やゆよ 是小写(正常大小的 1/2,即它左边字符的 1/2 的高度)。
日语的单词是有声调的,声调有“划分词与词的界限”和“区分词义”两个功能。
存在假名相同,声调不同的两个单词。
例子 1:
例子 2:
小窍门:
do re mi fa so la si do
声调核标注了声调下降的位置,在这个假名之后声调就会下降。在第 i 个假名后降下来,声调核就是第 i 个假名,或者说出现在第 i 个假名,标记为 i 调。也可以说,声调核标注的是高读的最后一个假名的位置。
例如:
[!note]
⓪ 调的声调核出现在与它相连的下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假名,则声调会在与它相连的下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假名之后降下来。
通过标注声调核的位置来标记单词声调的方法称为“数字式”。
“划线式”和“黑体式”分别用上划线和黑体字标出高读的全部音节。
此外还有“负数式”, “负数式”中的数字表示从后往前数时高读的最后一个音节的位置。例如:
记忆口诀: 月活水母进土日
故事:
汉字
假名
注意: 日语中的单词组合在一起时,发音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星期的表达中,月火水木金土日与曜日组合时,它们有的发音不遵循声调核。
1. 早上好
日语中的说话是分等级的,对不同的人说话的礼貌程度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使用范围很广,例如
2. 晚上好
は 在这里读 wa
3. 晚安
白天的问候都可以用 こんにちは
长音:两拍
长音规律的例子
拨音不会在单词的第一个出现,都是接在某一个假名的后面
[!tip]
日本人用“对不起”的场景更多,他们认为别人为我做了什么事情本质上是我给别人添麻烦了,既然给别人添麻烦,就要说对不起。所以很多中国人说“谢谢”的场合日本人会说“对不起”。
音读:根据 当时 传过去的汉字的汉语读音发展得来的
不同朝代传过去的读音可能不同,所以一个汉字可能有多种音读
吴:南北朝时期、汉:隋唐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
例子“明”字:
训读:汉字的含义所对应的日语原本的读音(一开始日语没有文字,只有读音)
比如“山”字,日本人原来把山称作 やま(训读),从中国传过去的读音是 さん(音读)
两个重复的汉字,第二个汉字会用 々 代替
单独输入「々」時,可打「おなじ」(同 じ)或是「どう」(同),再按空格键选字即可。
音读:汉字的音读发音
音译:现代中文的发音找相似的日文发音,一般用片假名标注
传统方式是音读,较为常用
名字的汉字有多个音读的选择方式:
xx は xx です。是日语中的判断句。
はじめまして:初次见面
わたし「私」:我,第一人称
よろしくお 願 いします:请多多关照
一般会配合肢体动作:微微点头
从上到下,礼貌程度越来越高,一般用第二种。
日语是敬语体系非常发达的语言,话越复杂越礼貌。
李玲是松本奈奈子和王明的朋友,松本奈奈子和王明相互不认识,李玲要将他们分别介绍给对方。
称呼对方:姓氏 + 尊称
あなた:第二人称,不常用于称呼别人,一般在不知道对方的姓又不得不称呼、问卷调查等少数情境中使用。
日语中数字的读法跟中文一样
比如 57 五十七 ごじゅうなな
要查的词 意味 [词典类型]
词典类型:
常用的日语词典:
[!tip]
不需要特意打开词典网站去搜,直接谷歌搜索即可,重点看上面三个词典的结果
例子:查找“明”字的读音
这里的称呼是面对外人称呼自己的家人,自我介绍时用这些。
视角不同
不区分爸爸和妈妈两边亲戚的称呼,比如奶奶和外婆、爷爷和外公是一个称呼。
はじめまして、わたしは 鄭 てい です。
中国 ちゅうごく から 来 き ました。
学生 がくせい です。 読書 どくしょ が 好 す きです。
4 よん 人 にん 家族 かぞく です。
そぼ、ちち、ははとわたしです。
よろしくお 願 ねが いします。
标点符号
标示注音
语法:<ruby>要注音的字<rt>注音</rt></ruby>
效果: 要注音的字 注音 <ruby> 要注音的字 <rt> 注音 </rt> </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