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医学生法语教学的思政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谋划“交大思政建设方案”,依托中心建设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于2022年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基于全职涯培育、中心-分中心机制、教学研究理念,形成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并面向一线教师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输出和展示优秀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整合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学术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中心于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专题推送交大一线教师思政建设专项结题“优秀”的项目论文,并向广大学者与一线实践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医学生法语教学的思政探索

来哲

本文探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法语班的法语课程思政融合策略。课程通过一条主线“人文素养”和两条辅线“医德医风”与“价值引领”结构,旨在通过法语教学不仅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深化其人文关怀。通过文学典籍的研读与试译、哲学沙龙模拟等多样化教学活动,课程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敏锐度。本研究通过详细分析教学内容、方法和实施效果,展示了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学生反馈和教师观察均证明了其实施有效性。

医学法语教学,课程思政,人文素养,学生参与度,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对法交流合作历史源远流长,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对法交流已成为医学院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 医学检验技术法语班(以下简称“法语班”)是加强中法交流的重点合作项目之一,也是交大医学院和法国医学院校之间历史久远的高水平合作的延续。多年来法语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学生学成后成为医、教、研的业务骨干。

在当今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交织的教育背景下,外语教育在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推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是文化理解与价值传递的桥梁。[2] 然而,对于医学检验技术法语班的学生而言,法语为他们的第一外语,他们在法语课上面临的课程思政教育需求与一些外语教育中常见的“讲好中国故事”显著不同。本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确立了一条主线“人文素养”,两条辅线 “医德医风”和“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这种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将医学专业知识与外语教学有机结合,同时注入思政教育内容。

本文选取交大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法语班的法语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效果,探讨课程思政如何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并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分析课程的思政教育实践,以展示其在课程教学中人文素养、医德医风和价值引领方面的成效。

二、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首先,在法语教学专业方面,本门课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使学生能够掌握约800个基础法语词汇和50个医学专业相关词汇,构建完整的基础语法知识体系;学生应能够撰写较为进阶的法语文本,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医学相关法语口头表达。此外,学生将能够用法语进行基础的文化交流、介绍中国文化,总体上达到欧洲语言共同框架参考标准(CEFR)的A2水平。

其次,本门课程的思政建设特色为“一条主线、两条辅线”,一条主线是语言类教学所特有的人文关怀方面,即“人文素养” [3],两条辅线分别为结合医学院特色的“医德医风”与符合时代定位的“价值引领”,前者为本课程作为外语类课程与医学院相结合下所特有的育人目标,后者是新时代青年学生必应坚定不移的信念。[4]

一条主线, “人文素养”:从法语语言文化学习入手,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人文素养、对文学的敏感度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包容态度,是本门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文化素养不仅在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医德医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本门课程特有的思政建设目标,课程任课教师注重选择能够直触人心之真、之善、之美的文学、哲学作品以及跨文化交流等授课内容,配合阅读经典、品读法语诗歌等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提升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还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秉持真、善、美的品德。

两条辅线之“医德医风”:将“医德医风”融入进语言教学的内容当中,通过法语教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心和同理心;此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共事务,培养他们担任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精神。两条辅线之“价值引领”:课程设计多种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通过中法历史文化、新时代中法交流活动等融入法语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本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设计旨在有效融合法语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目标,挖掘与中法文化、医学和哲学相关的内容作为“人文素养”的主线,同时辅以两条辅线的具体案例研究与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全面能力。教学方法系统化说明如下: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此活动旨在通过模拟哲学家沙龙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哲学思想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本案例属于本课程思政主线“人文素养”的内容。

此哲学家沙龙活动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们对哲学问题的兴趣,并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不同的文化和哲学观点。学生们用法语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和反思,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进行了高质量、高人文含量的沟通。

此案例模拟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合作意识和公共卫生问题认知能力,通过假设场景让学生扮演派往非洲的医疗援助团队的一员,解决当地面临的健康和环境问题。本案例属于本课程思政辅线“医德医风”的内容。

活动过程: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主题开展研究,准备介绍所选问题的背景、当前的挑战以及具体的解决策略。利用课堂时间,每组以报告形式向全班展示其研究成果和提议的解决方案。这些报告需要用法语进行,以练习专业术语的应用和语言表达,其他组成员提出问题和建议。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当堂反思。

本案例实施过程中,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在各个小组内部积极交流意见,共同探索解决方案。这一现场模拟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投入感和责任感,通过处理国际卫生问题,在提高法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医疗实践的理解。

本案例旨在通过实地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国现代思想史和中法文化交流历史的理解。同时,通过用法语进行现场解说和讨论,提升学生的法语口语表达能力。本案例属于本课程思政辅线“价值引领”的内容。

活动过程:完成教学管理报备后,教师带领学生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馆实地进行教学。教师用法语首先进行总体的现场导览,详细介绍旧址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学生依次在不同的展览区进行法语讲解,内容包括《新青年》的创刊理念、其在文化与思想启蒙中的角色、中国共产党的初期活动以及留法勤工俭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等。每位学生讲解后,其他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共同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当堂反思。

此活动首先增强了学生的法语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在历史和文化语境下的口语表达,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新青年》在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革命先辈们的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不仅得到语言学习的获得感,也得到有效的历史与文化教育。

五、实施效果分析与讨论

1. 教师观察

在涉及人文素养、医德医风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环节,教师注意到学生们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内容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进步。例如,在进行与医德医风相关的法语书信写作案例研究时,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讨论医德医风的现实意义,并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医疗场景相结合。此外,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展现出了更高的文学、文化敏感度和哲学思辨能力。

2. 学生反馈

通过反馈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化,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深受欢迎。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他们不仅提升了法语能力,而且对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们特别提到本课程对学科内容的延伸、与文化的联结,以及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学生反馈示例如下:

3. 期末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

期末实地教学环节,在教学活动结尾,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了本学期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课堂活动,进一步验证了课程思政的成效。反思对话中,全部学生表示,课程思政内容增强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全部学生表示,本学期课程思政内容生动、活泼、多样化、有效,未出现生硬刻板的情况,课堂活动均将法语语言学习与人文等内容相结合,是灵活有效的课程思政融入。

总体而言,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课程计划继续优化教学策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定期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课程思政教学的持续有效。

参考文献:

[1]王薇佳.震旦大学与近代中法教育交流[J].高等教育研究,2008,(04):92-98.

[2]王文斌.外语教育学的新理念和新格局[J].中国外语,2024,21(05):4-10.

[3]张弛.浅析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8,(03):54-56.

[4]王海龙,卢美彤.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16):51-53.

来哲,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法俄语系教师。主讲本科生课程《法语1》《基础法语上》等,教学效果优良。曾获上海交通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科学组二等奖。已出版法语书籍两本、合著一本;出版法译中译著三本;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持完成两项校级教改项目;作为主讲教师,参与多项在线课程录制;参编教材《医学法语》《医学法语阅读》等。

地址: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上海市东川路800号,陈瑞球楼5层,200240

THE END
0.2024年度外国语学院“同上一门思政课”典型案例(2)|董小春《高级通过将思政材料合理处理,实现思政元素在教学全过程中的深入融合,使学生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发展水平,塑造正确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熟练使用法语介绍当代中国。董小春老师以《高级法语1》教学实践为基础,在2021年12月举行的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上代表法语专业教师作题为《思政材料的选择和融入——以〈高级jvzq<84yi{~z0ƒzgn0kew7hp1az8:<4424:02>691e715<=c58:78;4rcikn0qyo
1.《高级法语》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保护生物多样性以PBL(全称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学习模式为特色,通过项目、任务导向,将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入教学。利用PBL项目式学习,通过教学云平台的讨论帖、作业等形式,打造“法语说中国”、“法语说福建”、“法语说名人”、“法语说家乡”、“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多元化的项目任务,引导jvzquC41yy}/hƒkw0eun1thu|{p{z8nphq522:=134920qyo
2.法语系开展以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为主题的特色教研活动本网讯(文 张希然/ 图 胡蝶)2021年12月8日下午,法语系教研室在本系办公室举行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特色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法语系教研室主任胡迅老师主持,全体法语系教师参与讨论交流。 法语系教师分为三个团队,主要围绕法语笔译、法语报刊选读和法语口译三门课,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和教学目标进行了全方位的jvzquC41hni/cqsw0gjv0ls1kplp1:5;41718A50jvs
3.【课程思政】法语专业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法语阅读”课程思政2023年5月29日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领衔的法语专业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举办了一次“法语阅读”课程思政线上研讨会,来自安庆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旅游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四川旅游学院、湘潭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的50余位法语教师相聚云端,共同探讨法语专业课程jvzquC41yy}/uoku0unju~3gfw4dp8id17<0e:9;78g2:@7441vbin3jvo
4.法语专业举办课程思政交流研讨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把“课程思政”广泛融入到法语专业课程,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高育人效果。西语系法语专业于6月8日在人文馆406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交流研讨会。 jvzquC41hqxfkps0{u{/gmz0ep5jpot143=91=7880nuo
5.我院教师参加教育部法语专业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活动(川旅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念 )“6月29日晚,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教师参加了教育部法语专业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举办的“《旅游法语》课程思政线上研讨会”。法语专业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领衔建设,汇集了全国九所高校的法语专业,我校是《旅游法语》课程的主要建设单位之一。此次研讨会上,我院邓敏、张jvzquC41yy}/ulyw0gjv0ls1yiy{8nphq523<8148?90qyo
6.西方语学院在2025年度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评选中喜获佳绩近日,2025年度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揭晓,西方语学院在此次评选中成绩斐然,实现了学院在该项荣誉上的新跨越。经过严格评选,西方语学院共有10名教师和11个教学设计成功入选2025年校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此次荣誉的取得既是对西方语学院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的有力证明,也是对学院多年来持之以恒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高度jvzquC41zh/lrxw0gjv0ls1kplp1:5671::3>3jvo
7.体育部举办课程思政专题讲座6月7月,体育部邀请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萨日娜老师和体育部宫美凤老师给全体教师做课程思政专题讲座,体育部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体育部主任王喜忠主持。 萨日娜老师从两部分内容展开汇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和自己作为一位法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做法与体会。萨日娜老师的小语种法语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讲座中突出思政jvzquC41v{h/d~fc0gjv0ls1kplp1:5:4194:@3jvo
8.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立项名单公示经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拟定陶丹老师的“织物组织与结构”等42项为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李建强老师的《纺织材料学》等12门为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曹根阳老师的《织物组织与结构》等13项为校“课程思政”示范性课堂,名单见附件(排序不分先后)。现予公jvzquC41lyi/y}z0gf{/ew4kphu039:7177797mvo
9.关于对拟立项2021年度“课程思政”(“三进”专项)示范课程建设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度“课程思政”(“三进”专项)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浙越外教发〔2021〕224号)精神,学校组织二级学院进行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由教师本人申请、学院(部)评审推荐、教务处审核、专家评审,我校现对“汉译韩(朝)”等16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予以拟jvzquC41lm4{{~kn0gjv0ls142821:7291i37@>c67?838ucig4ivv
10.关于做好2022级新生选课工作的通知根据中宣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求,我校开设“四史”思政课程《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共4门,课程属性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大学四年期间学生需从上述4门课程中至少修读1门。 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2门课程jvzquC41lyi/nlz0gf{/ew4lyir06>;6894ivvq
11.我院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外语教学与人才培养研讨会最后,上海交通大学曹慧老师带来了题为《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群思政智能化探索与实践——以法语课程群建设为例》的主旨发言。曹老师从研究问题、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三个维度来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师友们认识多样智能应用与法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型。 jvzquC41y{~/imzh0gjv0ls1kplp1:5991842>3jvo
12.理解当代中国》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3月10日-11日,安徽省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理解当代中国》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池州学院举行,来自省内外高校外语学院的一百多名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盛会。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孝荣、副院长许炳坤、副院长蔡静,以及俄语、日语、法语教研室任立侠、仇文俊、王奕涵三位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以《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在安徽省jvzquC41yy}/cqsw0gjv0ls1kplp1:6451;69;<0jvs
13.外国语学院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进一流学院学科建设《文学/文化批评》课程教学团队获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文学/文化批评》获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另有53门课程获评校级“课程思政”榜样课程。2位青年教师获首届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 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取得佳绩。英语、日语、俄语和法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jvzquC41yy}/ulz0gf{/ew4ffj€u;8nphq522;81339:0qyo
14.学院召开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推进研讨会李文静老师分享了《电路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对课程建设难点和建设思路进行了阐述。 李霄老师介绍了《法语语法(I)》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将跨国文化交际、思维融入语言教学,将中国文化特色融入语言教学。 姜恺老师以《高等数学(I)》为案例,结合实数和复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讲解复数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jvzquC41gpmjpnjt0d{dv7jfw0io1;544164594e;26b3?;;235qcpj0jvs
15.课程思政资源建设129 机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思政建设 史红梅 白晓旭 2021 130 机电 “智能制造系统”课程思政建设 史红梅 王强 2021 131 机电 “工程训练(A)”课程思政建设 史红梅 韩同样 2021 132 机电 “金工实习”课程思政建设 史红梅 张若达 2021 133 电气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思政建设 王喜莲 杜欣 2021 134jvzquC41dmyz0kovw0kew7hp1uo{jnsi1uo{jnsiatktq~wug0nuou
16.喜讯我校5门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在“新华思政”平台上线日前,我校5门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在“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上线,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目前累计观看学习已超过4300人次。 “新华思政”是新华网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汇聚国内课程思政优秀专家力量和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融媒资源,专门针对课程思政建设而打造的教学服务平台,集资源建设、学习、交流和共享jvzquC41yy}/|splw0kew7hp1ktgq86245587;60jvs
17.学院举办“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开课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推广课程建设成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近期,教务处牵头举办了系列“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开课。学院党政领导、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特聘专家和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公开课活动。 这次系列公开课的主讲人是2020年获得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项目的负责jvzquC41vr~z0~xvu0kew7hp1l}d1rshq1714B442:8/j}r
18.共克时艰不停学,课程思政在行动这样的课程作业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对防疫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同学们日常法语表达能力,也给学生们的才华和创意搭建了展示的平台,真正让课程思政内容落地生根,润物无声地变成自觉的行为。 法语配图作业 学生反馈评价 谭老师话语亲和富有感染力,时常鼓励大家,增加大家信心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带动大家创意设计。可以很精准的jvzquC41yy}/uyue0gjv0ls1oozs1;5441682=4e3:<7c=<6:55qcpj0jvs
19.武汉理工大学课程思政专题网2023-08-12进一步将课程思政融入法学教育之中 成果展示 2023-11-20【典型案例】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党支部持续推动“课 2023-10-17【典型案例】法社学院新闻传播支部不断深化“课程思政 2023-09-13【典型案例】“课程思政”视域下法语教工党支部党建工 2023-06-02【典型案例jvzq<84meu€/yqzv0gjv0ls1
20.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专题研讨会为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切实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求,根据《中南大学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10月19日14:30~17:00,外国语学院在外语楼国际报告厅开展“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专题研讨交流活动。陈广程书记、李清平院长、校督导侯先绒教授、段慧如教授jvzquC41uhr/e|z0gf{/ew4kphu03968168897mvo
21.“精准滴灌语润人心”——外国语学院各团队同台展示课程思政法语专业教研室董小春老师的发言围绕“思政材料的选择和融入”展开。他首先介绍了《高级法语》课程五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应的思政材料的主题,之后以这五个单元为例,分享了自己在选择思政材料时的原则:第一是“贴合教材”,思政材料的选择要紧紧围绕教学这个基本任务;第二是“贴靠思政”,所选材料要凸显思政目的;第三jvzquC41ygrmcw3|wgr/gmz0ep532;6134761l688;g3:@<451vbin3jvo
22.同向同行深耕课堂—日语语言文学教研室认真开展课程思政说课活动杨选老师在《第二外语(法语)》中发挥课程知识点的载体作用,将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与相关知识点结合,学会用法语讲好中国故事,自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姜莎老师在《基础日语1》中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和愿景,挖掘出课程思政主题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树立正确就业观,很好的激发了学习和实践的热情。jvzquC41uhr/jssw0gjv0ls1kplp1:5381759<3jvo
23.苏州校区联合举办首期法语课程思政教研工作坊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教师思政育人能力,6月7日下午,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与苏州校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联合举办首期法语课程思政教研工作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杜鹏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jvzq<84hn0xve7jfw0io1|~1zyz{1|fvay02@73;ckg59gd6cj3c?5:d994dB9374kc0qyo
24.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2022年“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竞赛获奖根据《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我院本学期初实施了“课程思政”系列竞赛中的第一项活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竞赛”。 此次比赛覆盖学院全部教师和我院所有课程。比赛通知发布后,全院各单位积极组织动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高,共收到参赛项目157项,其中英语系46项、俄语系11项、日语系12项、德语jvzquC41yy}60ƒw0gjv0ls1hnj0kwkq1363:884:44ivv
25.外国语学院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展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外语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学院于2021年10月27日在逸夫人文楼A3002举办了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校教学督导和院教学指导委jvzquC41uhr/j~gw0gjv0ls1kplp1:56;1892<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