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朝鲜语专业成立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举行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朝鲜语专业自1994年成立以来,已走过30年辉煌历程。值此30周年之际,专业以“三十而励,沐光向前”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10月25日下午,首场活动韩国文化节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校区文化广场举行。本次文化节活动以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音乐文化为切入点,设置了韩文名字书写、韩式茶点制作体验、韩国传统服饰试穿、韩国纸扇制作体验等展台,多角度展现了韩国文化,为专业30周年庆祝活动拉开了序幕。

10月26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朝鲜语专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东校区千人礼堂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大韩民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非洲学院党总支书记许晔,亚洲学院院长苏莹莹,校友办副主任、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姚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郝君峰,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孙鹤云,北京语言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乔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洲学院鲁锦松,以及朝鲜语专业全体师生和近200名校友,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朝鲜语专业成立30周年。

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代表学校讲话,充分肯定了朝鲜语专业成立30年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赵刚表示,相信在亚洲学院的领导下,朝鲜语专业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办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朝鲜语人才,为推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在致辞中讲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朝鲜语专业在增进中韩两国之间友谊、扩大互利共赢的交流合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在这里学习朝鲜语的同学们,不仅成为中韩交流与合作的主人公,也成为两国友谊的使节。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丹代表兄弟院校致辞,她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朝鲜语专业已成长为中国朝鲜韩国学教育与研究的重镇,对中朝、中韩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朝鲜语专业主任李丽秋在致辞中回顾了专业成立30年以来的建设历程,介绍了举办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校友基金的发起和捐赠情况,向学校及亚洲学院对本次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也对校友们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对在校生提出了期许。

李丽秋对专业创始人苗春梅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向苗老师赠送了纪念品。

朝鲜语专业创始人苗春梅回顾了专业创建之初的感人故事,并向当时大力协助专业创建的国际友人颁发了感谢牌。

随后,韩国文化院携手朝鲜语专业的同学们,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盛宴。这场演出汇聚了乐队演奏、器乐合奏、优美歌曲以及动感舞蹈等多元化节目,每一环节都充分彰显了朝鲜语专业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卓越的艺术才华。

10月26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朝鲜语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朝鲜语专业成立30周年暨在京高校朝鲜语专业建设发展论坛”, 朝鲜语专业负责人李丽秋主持了会议,介绍了朝鲜语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丹介绍了北京大学朝鲜语专业的发展历程及教学改革经验。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院长汪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郝君峰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专业的负责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分析了朝鲜语专业的现状,介绍了各个学校朝鲜语专业近期的改革措施和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朝鲜语专业今后的改革方向与目标。

此外,北京外国语大学朝鲜语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系列活动暨校友论坛在逸夫楼一阶圆满召开。此次论坛旨在充分发挥朝鲜语专业校友的榜样引领作用,为在校学生提供与优秀校友交流学习的平台,邀请了十位优秀校友就学术探索与职业发展经历进行分享。论坛前半场聚焦“初心与卓越:早期校友的职场探索与成功之路”主题,后半场围绕“求学与跨界:新生代校友的多元成长”主题展开,由朝鲜语专业任翔老师、周晓蕾老师主持,历届校友、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共百余人参加。在问答交流环节,在校同学踊跃提问,校友们纷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见解为同学们做出详细解答并给出中肯建议,现场反响热烈。论坛最后,朝鲜语专业主任李丽秋教授主持闭幕仪式并做总结发言。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THE END
0.培养朝汉互译人才促进民族事业发展——东北地区广电系统朝汉互译人才培随后,培训班教师代表、朝鲜语翻译硕士研究生导师朱霞教授,学员代表、延边朝鲜语广播影视节目译制中心专题译制部副主任安石虎分别发言。 开班仪式结束后,郑光作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台双语人才现状》讲座。 全景 (摄影 许勇)jvzquC41yy}/{kz0gf{/ew4kphu0397215:877mvo
1.斯拉夫语系主讲研究生课程为商务口译、科技文献翻译。 个人简历: 2014.09–2019.06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于2019年10月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至今工作于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 荣誉及获奖情况: 2021年度、2022年度长春大学工作人员考核“优秀”等次 jvzquC41ef}zz‚3eew4ff~3ep1y{f€4unhy0qyo
2.全心全译·纵译天下“首届朝(韩)语全国口译大赛”圆满落幕在该环节,罗林教授对高校国别区域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做了详细介绍,充分肯定和赞赏了延边大学交叉学科的发展成果;金宽雄教授作为原延边大学教授,围绕学校朝鲜语翻译70余载的光辉历程展开梳理,并对翻译学科的发展进行展望;毕玉德教授围绕翻译中词性标注语料库和句法标注语料库等学科前沿内容作了报告。jvzquC41itge0‚gw0gjv0ls1kplp1:6851996;3jvo
3.外国语学院举行建院20周年庆祝大会7月1日,外国语学院建院20周年庆祝大会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武贵龙,党委副书记于成文,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语委原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管理司原司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出席庆祝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校友,学校各机关部处领导,学院原领导、学院现任领导班子,在校师生代表200余人出席大jvzquC41pg}t0~xvd0kew7hp1ktgq86;;456:@690jzn
4.“国际视域下中国语言文学的互鉴与融合”研讨会顺利召开北京师范大学诸雨辰老师的报告《〈文海指针〉与清代文章学的异域建构》聚焦明治时期日本汉学家川田刚编北京师范大学的满德日瓦作《通古斯鄂温克语否定词类型及其特征》报告,指出通古斯鄂温克语否定词从类型上可北京师范大学何向同学报告的题目是《形式与观念:清末民初翻译儿童小说的世界性与民族性》,通过分析晚清jvzquC41yz/dwz0gf{/ew4u{lju198e89i95jk7d6j9ej5gdh=fcn>:;8gcc7mvon
5.ShaoLeiHomeSchool/Department: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 +14 Gender:Male Education Level:Doctoral Degree Alma Mater:台湾政治大学 Hits:84 Date:2023-12-28 Affiliation of Participant(s):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 Title of Paper:《三译总解》满文的朝鲜文转写研究 jvzquC41hcivn}~0dniv0niw0et0uqfqngo0gw4nyem04;86725dqwygpv587;>50jzn
6.我校举办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六届全国英汉文化对比研究高层论坛11 月13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文化对比学科委员会主办、我校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时代翻译与文化传播: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六届全国英汉文化对比研究高层论坛”在线上举办。来自全国翻译与文化研究领域的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围绕英汉语言理论比较研究、典籍翻译研究、对外文化传播等主jvzquC41yy}/nƒovw0kew7hp1ktgq86285522>6;0jzn
7.语言测试词典图书当代语言学大师索绪尔、萨丕尔、布龙菲尔德、韩礼德、乔姆斯基、奥斯汀、格莱斯、利奇等名家的最有影响的作品,具有更高的权威性;三、增加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哈佛大学出版社等世界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经典著作;四、依然配有专家导读,专家的队伍比首批更为强大;五、世界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教授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沈家煊教授作序。jvzquC41o0jpwkfp0eun1ktqm1yvdsjev1735=8:71
8.第七届博雅中韩人文学论坛成功举办上海外国语大学高陆洋老师以《语言,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从<平壤文化语保护法>说起》为题发言,分析了《平壤文化语保护法》的立法背景与特殊性,强调清晰认识语言传播和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建构效应,倡导理性认识朝鲜并关注朝鲜课题。中国传媒大学范柳老师以《中华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典籍翻译策略——以<论语>韩译为例》jvzquC41uhr/rtz0gf{/ew4z{z}03?65664ivv
9.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朝鮮語專業成立3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舉行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朝鮮語專業自1994年成立以來,已走過30年輝煌歷程。值此30周年之際,專業以“三十而勵,沐光向前”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慶祝活動。10月25日下午,首場活動韓國文化節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東校區文化廣場舉行。本次文化節活動以語言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音樂文化為切入點,設置了韓文名字書寫、韓式茶jvzq<84mqtkb0yjqrnk/exr0ep5CKP:1p3532;9132911l929;87/=5572<277mvon
10.朝鲜语隐喻的汉译研究6郑媛宁;金光洙;疫情时期的中国朝鲜语新词术语研究[J];中国朝鲜语文;2025年03期 7卜一瑄;卜令冲;朝鲜语文化历史脉络与内涵探索——评《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和龙朝鲜语》[J];中国教育学刊;2025年06期 8李光华;林慧珍;朝鲜语翻译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5年05期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IY[`72436629<0jvs
11.教师介绍副教授刘畅刘畅,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亚非语言文学和朝鲜语口译硕士生导师。延边大学朝鲜语言文学学士、延边大学亚非语言文学硕士、成均馆大学韩国语言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国际传播、国别与区域研究。2024年获评吉林省高层次E类人才,参与国家级翻译比赛分获二等奖及三等奖,译著4部,主持参与省级、jvzquC41iuzj0snuw0kew7hp1ktgq8633652:9<0jvs
12.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太平武教授到韩国语系讲学太平武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副院长、朝鲜韩国研究所所长、海外韩国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朝鲜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长期从事中韩语言对比与翻译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该领域的权威。太教授的专题讲座课内容涉及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动态jvzquC41pg}t0mqwhn4ff~3ep1oohx4324804::3;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