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
他们穿着的服饰,说的语言都和韩国极其相似。
这个民族是大家所熟知的——朝鲜族。
春晚56个名族聚会时也有他们的身影。
大家通过网络能看到他们制作泡菜的视频。
我有时会比较羡慕,像他们一出生的第一语言是朝鲜语,和韩语差别不大。
相当于是自带外语属性的民族,这以后去韩国游玩多方便啊,还不用劳神费力的专门学韩语。
奇怪的是我国的朝鲜族怎么会和韩国如此相似呢?
韩国又是如何看待这样的中国朝鲜族呢?
我国朝鲜族对待韩国持什么态度呢?
中国朝鲜起源
19世纪中后期,朝鲜半岛北部农作物连年欠收,常爆发饥荒。
大量朝鲜先民被迫迁移,他们跨过鸭绿江,图们江进入我国东北部。
定居东北三省(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也进犯了朝鲜半岛,导致朝鲜人民逃难到了中国。
1945年日本战败。
其中一部分朝鲜人才陆续迁回鲜半岛,还有一部分人则选择留在中国。
同年受冷战影响,美苏以纬线38度界,将朝鲜半岛分二为一,南北各自为政。
所有从朝鲜半岛来到中国的朝鲜人民,经过漫长的岁月民族融合,逐渐缩小了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差距,成为与我国不可分割的血肉兄弟。
但其民族特色还是十分鲜明的。
朝鲜族喜爱白色服装,又被称为“白衣民族”。
女子短上衣搭配过腰长裙,上衣为斜襟样式并以布带打结。
长裙略蓬类似中世纪西方公主裙下身样式,十分美丽大方。
男子也是短上衣,外披坎肩,加裤腿宽大的长裤,外出访友聚会则会外套一件斜襟长袍。
这个民族也以大米和小米为主食,尤其喜爱冷面,泡菜,打糕等食物。
由此可见,中国朝鲜与韩国是同族。
现如今朝鲜族大多数年轻人日常是不会穿着传统服饰的,大多打扮的时尚新潮。
如果他们走在韩国街头,不特意问国籍的话,是无法凭肉眼区别他们是不是韩国人的。
韩国对我国朝鲜的看法
朝鲜族长期生活在农村,自带了些农耕文化残余,韩国已完成工业化,产业化。
这使得两个种族之间的思维模式差异巨大。
加上与本地方言交流的困难,这让双方的沟通变的十分艰难。
东亚三国手拉手,卷死一个是一个。
这是一句玩笑话。
但却真实的反映了中,日,韩三国打工人的悲惨。
大家抱怨着中国工作压力山大时,韩国那工作量似乎不是把你当人分配的的,真的是牛马的活。
朝鲜族人过去后,即使拼老命也常常无法满足韩国老板要求的工作量。
被韩国人称为“懒汉”。
韩国政府在政策上还区别对待海外同胞。
韩国的《海外同胞法》发布之初,并不承认中国朝鲜族“同胞”地位。
2006年韩国变规定,获得永久居住权的超过三年的外国人享有选拔地区代表的地方票选权。
但韩国在发放给中国朝鲜族代表永久居住权的绿卡和其他移民韩国的外籍人士有差异。
其后虽然有所完善,但韩国永久居住权还是分发给在韩社会地位较高的朝鲜族人。
韩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内蓝领和白领的工资差异很大。
由此阶级分层明显。
本国的阶级歧视也十分严重。
我国朝鲜族在韩国一般从事纯劳力工作,加上又是外籍,可以说比他们国内的底层更底层。
受到的歧视也不言而喻。
面对韩国种种不平等的对待,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朝鲜民众无力反抗,他们想出了一些比较极端的应对之法
众所周知,韩国女性在国内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她们为此进行过许多抗议活动,但依然没起到什么效果。
只能以不婚不育倒逼韩国政府采取措施。
韩国进入1980年后,就出现了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问题。
韩国农村作为封建残余最严重的地带,本国女性也不愿意下嫁到农村。
使得许多农村适龄男性都无法结婚。
我国的朝鲜族女性为了获取韩国国籍会通过相亲机构与韩国男性结婚。
韩男只需要付出一些金钱就可以娶到一个,拥有同族血脉,语言相通,生活习惯相近的妻子。
很是乐意。
渐渐的这种行为又开始像更加畸形化方面发展。
出现了假结婚。
未婚的朝鲜女性提供未婚证明后,再支付3000左右的费用伪造未婚证书就成功的与韩国男性结婚了。
这比入境交几万的中介费划算多了。
且若朝鲜女性与韩国人结婚并获得韩国国籍,该女性可向韩国政府提交申请,她的父母,亲戚等就能得到韩国政府的入境邀请。
1977年韩国政府统计,当时有一半朝鲜女性都是假结婚。
男性为了节省入境费会选择偷渡。
工作上的不平等对待,也使得韩国雇佣者对中国朝鲜族群的剥削变本加厉。
甚至是忍无可忍的地步。
1996年,韩国发生“佩斯卡玛号”惨案。
其中来自中国朝鲜的六名船员杀害了多名韩国船员。
韩国民众听到消息后,群情激愤,将他们说成是“魔鬼,屠夫”。
要求全部执行死刑。
一审结果确实满足的了民众。
但六名船员提起上诉,他们表达自己之所以会做出这么极端的行为,都是因为遭到了韩国船员非人的虐待。
韩国民众并不买账,就连为他们辩护的律师都被冠上“卖国贼”的称号。
最后六位船员的辩护律师以“人应该有像人一样活着的权利”改变了一审结果。
其中五人被改判无期徒刑,一人执行死刑。
如果韩国给予他们平等的社会地位,真正当他们是同胞。
就不会发生这样悲惨的事情。
谁愿意无缘无故的赔上自己的人生也要了解别人的性命。
人常会因物不平而鸣,但韩国政府的无视朝鲜族人反抗的声音。
傲慢歧视的态度更加深了韩国人与中国朝鲜族人的矛盾。
我国朝鲜族对韩国的看法变化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中国朝鲜族也参与其中,战争结束后,中国与韩国断交。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韩关系也慢慢破冰。
1984年,为了使中国的朝鲜族和韩国离散的家属相见,两国特意给双方发放了为期6个月的旅行证,可进行探亲活动。
如今网络上常有我国是韩国的祖宗这种带侮辱性的话语,这样说是不太妥当,但也真的可能存在亲缘关系。
1992年,中韩建交,但在中国朝鲜族与韩国的交往中,他们对于自己是中国民族的意识更强烈了,反而与韩国的界限更为清晰。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冷战时期,双方敌对性思维的根深蒂固。第二个就是对韩国的了解过于碎片化,认识不够。
他们对韩国的印象大多来自官方媒体的报道,电视剧。
让他们形成了韩国人都是对美国谄媚讨好的刻板印象,觉得韩国落后贫穷。
加上探亲签证主要是是以去往朝鲜为主,导致了“亲北斥南”的现象。
韩国又和朝鲜对立。
这无疑更是在我国朝鲜族心中树立了韩国的负面形象。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算是中国朝鲜与韩国关系的转折点。
到这一年,中国国内对韩的政治风向好转,大部分朝鲜族人民意识到和韩国的同族之谊,产生了天然的亲近之情。
韩国也真心的帮助朝鲜社会的经济建设。
中韩建交初期,韩国对待初到本国的朝鲜族也十分热情,展现了浓浓的同族情谊。
这使得我国朝鲜族也十分喜欢韩国
由于探亲签证方便了中国朝鲜族与在韩亲戚的交流,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在这里工作。
于是越来越多朝鲜族人来韩国务工。
有些人回国后带来了一些在韩务工的消息。
说去韩国打工一个月抵得上在国内工作一年的工资,倒卖中国中药可以致富之类的。
所谓财帛动人心啊。
这么高的工资,让许多朝鲜族人内心蠢蠢欲动起来。
大量的中国朝鲜劳工涌入韩国。
韩国政府也由最初的包容转变成了朝鲜族人入境需严格管控的态度。
20世纪90年代,韩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现大量新增岗位。
但本国国民却对脏,累,危险系数高的工作表现出回避态度。
韩国政府基于引入大量外国劳工有可能造成社会混乱的考虑,也没有放宽招聘海外劳工政策。
而那些成功入境韩国的朝鲜族人也没有得到想象中韩国同族的温暖。
他们因为低收入和外籍工作人员的身份。
在韩国长期收到歧视。
一开始会有朝鲜人民希望获取韩国国籍,但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在对比韩国对朝鲜族的情况后,他们也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后来韩国对引入的国外劳动力实行了就业管制。
这个制度使得韩国国内的打工者和外籍朝鲜打工人的界限十分清晰。
在同等条件下,待遇方面完全不对等。
这又带来了民族歧视,甚至还容易产生劳动纠纷。
就算被拖欠工资,也只能求助劳务商谈所进行调解。
在韩的中国朝鲜族工人的权益保障十分不完善。
让人意外的是在韩朝鲜族人既没有融入韩国华人街,也没有进入韩国的主流社会。
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团体,创造了自己的华人街。
其实这种现象也好解释。
虽然朝鲜族语言和韩语差别不大,但是与韩国某些地方的方言还是有差别的。
加上韩国人排外性强,发现是外籍朝鲜人,便不会愿意与他们融入当地交流圈。
异国他乡,遭人排挤,又只能抱团取暖。
韩国在优待日,美海外同胞时,却让中,俄侨胞连入境都很苛刻。
这让想入韩的他们不得不花大笔资金给中介
就算如此,依然还是有许多朝鲜族人在韩国高薪的诱惑下,对韩国趋之若鹜。
为了去韩国,他们不惜借高利贷,甚至是变卖家产,走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最后却被骗的裤衩子都没了。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上当受骗的人数多的惊人。
韩国人在处理非法滞留的海外人群时,由于他们是滞留人群中最多的,每次他们都是首当其冲被抓捕派遣回国的对象,这种行为真的十分的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