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大学的中文老师:会中文的沙特人,就业时很吃香阿齐兹翻译张云飞高飞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鼓励沙特青年学好中文,为增进中沙、中阿友谊作出新的贡献。据了解,此次参与写信的100多位沙特青年都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想去看看新时代的中国,要做中沙、中阿友谊使者。值此之际,红星新闻特别邀请到了相关人员和机构进行采访,进一步了解沙特的中文教育现状。

沙特中文学习者:

收到习主席复信倍感鼓舞和骄傲

中国和沙特一直都是好朋友

沙特中文学习者张云飞(Ahmed Sulaiman Alhayfani)、王索丽(Wesal Abdulrahman Alqarni)分别是“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沙特赛区的冠军、亚军。两人来自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前段时间一起参与了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活动。王索丽兴奋地告诉红星新闻,收到回信后,她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家人们都为我感到骄傲。我很庆幸能在最好的年华里遇到中文,也一定会牢牢记住习近平主席对我们的期待,努力学习,为增进中沙友谊做出贡献。”她说道。

↑王索丽手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样收到回信的张云飞则在采访中提到,他期待看到更多沙特的学校开设中文课,更期待中沙两国年轻人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增进沟通和交流。“相信未来中沙两国一定能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相信未来我们都会更好。”张云飞还补充称,在他的记忆里,中国和沙特一直都是好朋友。

曲浩文(Abdulmajed Alwadhakhi)也是沙特的一名中文爱好者。他告诉红星新闻,自己2016年前往中国留学,花了2年时间学习中文,4年时间攻读化工专业本科学位。完成学业后,他选择回到沙特建设祖国。工作之余,出于对中文的热爱,他还在沙特开办了中文学校。他在采访中特别提到,“习近平主席的访问让我深受鼓舞,决定更加努力地在沙特传播美丽的中文和中国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在线研修项目的课程截图(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内首批与沙特政府合作并且启动“沙特政府奖学金”项目的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最近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沙特青年中,有一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研修班的沙特学员兰舒(Arwa Mohammed Alahdal),她刚刚完成了学校举办的沙特线上中文学习项目,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令她倍感鼓舞。这位负责人称,兰舒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她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喜欢学习中文,一直尝试自学中文。

据了解,截至目前,沙特共有9所大学建立中文相关专业,累计培训300多名本土教师,组织1100多名大学生参加“汉语桥”线上冬令营,支持1000多名大学生参加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在线研修班。

大学中文教师高飞:

所有学生都向往未来能到中国留学

据悉,许多沙特学生选择在中国学成后归国,曾在山东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高飞(Mohamed Gaffer)就是其中之一。高飞告诉红星新闻,他现在是沙特利雅得一家旅游公司的经理,专门为中国人提供翻译、旅游、接待等服务,同时兼任沙特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老师。高飞强调称,他的梦想是让国际中文教育走向更多的阿拉伯国家。谈及中东地区的中文教育现状时,高飞感到十分乐观。他认为,中国经济近年来迅速发展,和沙特等中东国家在多个领域有着影响深远的合作,“很多中国公司来到沙特,也有很多商人来沙特投资大项目,所以现在沙特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且沙特政府也非常欢迎中国人。”

↑高飞(左4)和他教授的大学生(受访者供图)

在高飞看来,许多人也因此意识到了中文的重要性。“苏丹、埃及、阿联酋、约旦等国的中文教育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高飞指出,中文学习者的背景多样,其中不乏当地成功的企业家,许多人对在中国做生意十分感兴趣。还有部分中文专业毕业生选择在翻译、旅游、外贸、海关领域工作。此外,他特别提到,几乎所有学生都向往有朝一日能到中国留学。“习近平主席的此次访问会让更多人意识到,学好中文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因此申请留学的人数可能会激增。”作为一个资深“中国迷”,高飞也希望学生们能实现留学梦,尝尝自己日思夜想的“八大菜系”。

会中文的沙特人

就业时很吃香

高飞也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比较担心中文教师人才稀缺的问题。“沙特学生的母语是阿拉伯语,但很多老师是英语授课,会影响教学质量。虽然本地老师的阿拉伯语好,但中文却不一定优秀。”对于这个观点,在沙特教授中文的苏阿里老师表示赞同。他认为,优秀师资力量的确不足。“当地需要时间来培养中文教育人才,同时希望能吸引全球各地的优秀老师来进行教学工作,薪资的确比较可观。”

苏阿里告诉红星新闻,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让更多人到中国留学。“如果没去中国留学,中文专业毕业生的汉语也很难达到高级水平,无法胜任中文教师岗位。比如声调就是一大拦路虎。”他说道,自己经常帮助中东地区的学生申请到中国留学的奖学金。

↑参加苏阿里中文课程的高中学生(受访者供图)

在苏阿里看来,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许多人由此意识到中文的实用性,这波“汉语热”才开始在中东各国兴起。“会中文的沙特人在就业市场非常吃香,容易找工作。听说阿联酋很多幼儿园都设有中文课程,埃及也有非常多的语言中心和孔子学院。”他表示,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长是当地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早年在澳门短暂居住时学会了中文,了解了中国的强大。回国后,这位校长十分重视中文教育,也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中文。

据了解,中国许多高校都和华东师范大学一样,近年来与沙特政府、企业持续合作,培养了一批批精通中文、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沙特青年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回到沙特,在当地政府部门或中资企业从事对华工作和贸易,为促进中沙文化交流互鉴起到了积极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2022年6月,学校克服疫情影响,开展了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考国际在沙特地区推出的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在线研修项目,招收和培养了来自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等沙特顶尖大学的88名学生。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实习记者 梁宏

编辑 余冬梅 郭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中国人如何学习阿拉伯语?中国人如何学习阿拉伯语? 学习掌握阿拉伯语曾是多少青年的梦想和追求,无论是在遍布全国的清真寺,还是为数不少的阿拉伯语学校,都有很多年轻人在苦背 单词 、猛攻语法。 学阿语的人都说阿语语法很复杂,难掌握。我们知道,语言有两种形式,书面语及口头语。学习语法而不求其解,就会在书面表达时错误百出,无法阅读。在jvzq<84o0guqh~s0eqs0yngcrr5z{ƒ}afgzbku47697
1.在上外,有一位83岁的阿拉伯通,他一生在学,一生从教,也一生应考摘要:他从一个小语种出发,开拓出中东区域国别学研究的大天地。 2023年,朱威烈先生获得了两个沉甸甸的奖项——中国译协“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 他是一位精通阿拉伯语的专家,能用一口标准的阿拉伯语与阿拉伯学者谈论阿拉伯文明与中东局势,穆泰纳比、贾希兹、塔哈·侯赛因、阿卡德,甚至纳吉布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92;<76
2.“做约中友好的使者”——记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留学生柏霖虽然在孔子学院有两年中文学习的经历,但来到聊城大学后,柏霖还是深切感受到学习中文的不易。不过,柏霖有种不服输的性格,而且他有种观点,认为阿拉伯语和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两种语言,阿拉伯语甚至更难学,“曾经沧海难为水”,他坚信一定能学好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柏霖把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jvzquC41yy}/nlz0gf{/ew4|v|~0nm~y17;:2@<0jvs
3.给“秦腔穷”做一下历史溯源,看谁在对中国人搞种族歧视!美国一个小镇上的中国华工塑像——总算有些美国人有点良心 中东异化说是第二种常见说法,说是清朝虫、清长虫等北美词汇传入中东后,阿拉伯语的大舌头发音贴近“Qin Qiang Qiong”,再附加上侮辱性后缀,就成了“秦腔穷”。 这就更可疑了! 一个英文词Ching-Chong,销声匿迹了近百年,突然就从北美传到中东,再被中东语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7746=656:97:A9548:0
4.美国资深天文学家举证:中国人早于哥伦布71年发现美洲有一位威尼斯人名叫达康提(1395-1469)他想去埃及东部探险。但当时基督徒是不允许到开罗以南的地方的,于是他学习了阿拉伯语,改信了伊斯兰教。达康提在他的书中写到,他以伊斯兰商人身份到达了印度,在卡利卡特(印度西南部港市)遇到了在返回中国途中的郑和船队的人,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此后,在达康提回到威尼斯时,jvzquC41yy}/ejx0ep5yy8~zfv5329>281z329>282>`8?;;634tj}rn
5.巴基斯坦人:中国安定的环境是我们喜欢中国的理由如今,扎维利亚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她所熟悉、热爱的北京找份好工作,跟丈夫一起在北京生活。让她高兴的是,今年初,中国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中国的对外政策正变得更加开放和宽松。这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生活。 “过去,很多巴基斯坦人都喜欢学阿拉伯语、法语和德语,但现在,他们都想学汉语,到中国来学习、jvzquC41o0jcy7hp1i{plr4u{uzfo8723951687712;88:;6664tj}rn
6.帮《山海情》走入阿语世界的埃及学者:让观众了解中国人有多了不起【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 徐刘刘】当地时间12月5日晚,中国脱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阿拉伯语版在埃及开播,这是该剧阿语版在海外的首次播出。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即将举行之际,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反映中国脱贫攻坚历程的电视剧在阿拉伯国家开播,成为促进中阿民jvzquC41o0pw}m0ep5ry}}1zzr04974345u4974346:a:93:88667mvo
7.在中东教汉语堪比“明星”?|深度直击中东中文热在杨瑞琴的课堂,阿拉伯语和中文流利切换是最大特点。作为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阿拉伯语博士研究生,她学习阿拉伯语已经有14年,现在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是中阿语言的对比。 “我之前在宁夏职业商贸职业技术学校教过3年阿拉伯语,而对于阿拉伯人学中文的教学经验还比较零散。”杨瑞琴告诉记者,去年7月,当看到吉达智慧宫中国教jvzquC41yy}/posgyu4dqv4eqpzfp}47{r;x\`J5r0nuou
8.夜市煎饼哥狂飙阿拉伯语!网友:开始卷了,真是世界的义乌“我曾经在埃及那边学过阿拉伯语, 也在义乌做了几年翻译。 一开始白天做电商翻译, 晚上在这里卖煎饼果子。” 小马哥说,在这边摆摊后 发现中东客人挺多 想说学以致用 就开始用阿拉伯语和对方沟通 没想到很受欢迎 翻译也渐渐成了副业 小马哥说,就像中国人去国外 jvzquC41yy}/loickn/exr1yz5eg}fkn0jpAri?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