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课》:个名字背后的故事

有一种影片在做乘法,举不胜举的烧脑情节,连环套式的结构铺陈,让人仿佛步入一个叙事的迷宫,比如诺兰的《盗梦空间》;有一种影片在做加法,接踵而至的喜剧段子,目不暇接的奇幻空间,比如徐峥的《泰囧》;还有一种影片在做减法,没有波澜壮阔的宏大场面,也没有百折千回的复杂情节,它冷静、克制、深藏不露却又如一缕细流,于无声处震颤你的心灵,比如近期上映的《波斯语课》。

从未遗忘的历史伤痛

二战期间,一个德国商人为了拯救众多犹太人的性命,不惜倾家荡产,余生穷困潦倒。深受感动的导演为此拍下了《辛德勒名单》。影片结尾,伴随打印机的声音,是一份长达1100多人的黑白名单。这份名单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并由此繁衍出犹太人的庞大族群,后世称之为“辛氏犹太人”。

无独有偶。在艰难求生的二战集中营里,一名普通的犹太人吉尔斯用语言课的独特方式,铭记住了通往死亡之路的2840个冤魂。他通过自己的回忆,完成了对同胞的悼念和对纳粹罪恶的控诉。2840个名字,这一长串名单,感动了具有犹太血统的导演瓦迪姆·佩尔曼。他在影片《波斯语课》中表达了对犹太人的敬意和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关于战争,《波斯语课》的整个基调是压抑的。除了片头那一抹彩色外,全片几乎都是黑白灰等色调构成的惨淡景象。浓重的雾霭、尖锐的铁丝网、简陋拥挤的监牢,伴随着德军的叫骂声、毒打声,犹太人被奴役、被虐待、被折磨的惨剧一幕幕在上演。一面是德国军官和士兵的谈笑风生,一面是吉尔斯面对德国纳粹军官科赫的生死较量;一面是厨房里烹饪美食时的宁静,一面是采石场上沉重而痛苦的呻吟;一面是野餐会上德国军官觥筹交错的景象,一面是科赫对吉尔斯野蛮的毒打……片中,德国人与犹太人构成了两个世界:高大与弱小、尊贵与卑微、希望与绝望、生与死等,这些相互冲突的概念在画面中相互编织,形成了人性最富有冲击力的碰撞,展现了二战这一人类历史上最荒诞的至暗时刻。

《波斯语课》的故事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犹太人吉尔斯和科赫军官都有原型。影片中没有惊世骇俗的历史大事件,也没有花哨娴熟的镜头技巧,更多的不过是吃饭、劳动、聊天、聚餐这些再日常不过的镜头。但是镜头里无处可藏的焦虑、痛苦和绝望的气息深深触动了观众。二战结束至今已将近80年,但是历史的惨痛教训从未被遗忘。《波斯语课》用一种冷静的镜头语言诉说着战争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对于生命毁灭性的打击。

为无名之辈立传

《波斯语课》的男主角吉尔斯是个犹太人,虽然身材瘦小,但在极端残酷的环境中却能急中生智,让人为他非同凡响的智商和情商拍手叫好。但是,影片从始至终,他的真实姓名只出现了一次。如果不仔细聆听,观众会误以为他就叫雷扎。为了活下去,吉尔斯谎称自己是波斯人,名叫“雷扎”。科赫想学习波斯语。为了保命,吉尔斯独创了一门不存在的语言,在集中营里每天教科赫“波斯语”。

在科赫的强压下,吉尔斯最初只是为了个人的求生。但是,当集中营中一名波斯人被杀死后,吉尔斯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难友为了帮他脱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犹太同胞们一次次被毒打、被折磨,他们生不如死的画面每天都在他帮厨的窗户前上演。终于,吉尔斯不再以个人的安危为念,决定用自己的死去换取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当科赫将吉尔斯从死亡之列中拉出来时,吉尔斯喊出了“你和他们一样都是刽子手”的反抗之声。

影片在这里没有过多渲染吉尔斯的心理动机。吉尔斯的正面形象,并没有一般战争片的英雄人物高大上的人物塑造和镜头策略,但他却背出了2840个名字,他是纳粹罪恶的见证者和控诉者。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在纳粹集中营中释放出了难能可贵的人性光辉,成为照亮那个黑暗世界的一道曙光。

2840个名字对应着2840个鲜活生命。在纳粹集中营中,他们被蹂躏、被侮辱、被伤害。吉尔斯的内心深处是柔软和善良的。每一次为他们打汤时,他用自己哀伤的目光铭记住了这些平凡的生命。耐心、理解、爱……吉尔斯根据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名册,将上面的每个名字都转换成为自己独创的“波斯语”词根。这些虚构出来的词根,最后印刻在科赫和吉尔斯的生活中。对于科赫来说,这些虚构的词根成为揭穿他虚伪面孔和假身份的一把利剑,最后让他无处可逃;对于吉尔斯来说,他将这些名字铭刻在内心深处。虽然他无法力挽狂澜,让这些无辜之人起死回生,但他却用自己的大脑和记忆,为那些无名之辈立传。

平庸之恶的反思

每一部反思二战的影片里,几乎都有一个疯狂的德国军官,杀人不眨眼,噬血成性。《波斯语课》中的科赫却很不一样。他并不是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相反我们更多时候看到的却是一个求知若渴、彬彬有礼的后厨主管形象。科赫从小家境贫寒,对食物有着很强烈的匮乏感。他长大后成了厨子。后来,科赫加入了德国纳粹组织,成为后勤部门的军官。即使在二战最黑暗的岁月里,他依然念念不忘去德黑兰开餐厅的梦想,这也是他在集中营里苦学波斯语的根本原因。不过,科赫身上还有暴戾成性的另一面。当他不怒自威、身旁的卫兵都对他噤若寒蝉时,当他感觉自己被欺骗、肆无忌惮地毒打吉尔斯时,这时的科赫与战争恶魔别无二致。

“我又没有杀人,我不过是个厨子”这句台词,充分展示了科赫对自身罪恶的宽恕。当一个人失去了独立思索和判断是非的能力时,就难免被大多数人裹挟着,陷入盲从和平庸之恶的洪流里。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科赫等罪恶的帮凶者,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所犯下的过错,甚至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来掩盖和粉饰的时候,也是最让人忧心忡忡的。

THE END
0.《波斯语课》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波斯语课》,德国和俄罗斯合拍,反映的是二战时期(1942年)纳粹残害犹太人的故事,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影片主人公是一个被逮捕的犹太人,在送他们行刑的卡车上有人用一本《波斯神话》换了他半个三明治,就是这本《波斯神话》改变了这个犹太人的人生。 jvzquC41yy}/lrfpuj{/exr1r1=9go=3;3979:
1.波斯语课真实事件,犹太人吉尔斯创造一门语言(为了保命)—奇闻呀在今年的3月19日有一部口碑极高的外语电影在全国各地公映,它就是《波斯语课》,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3分,是本年度评分极高大的外语电影,那么大家知道波斯语课真实事件是什么吗?犹太人吉尔斯为了保命创造一门语言。 波斯语课真实事件 该电影讲述的是在二战期间,犹太人吉尔斯被拘捕,并被送到法国的一个死亡集中jvzquC41yy}/sr|gp{g/exr1{wr0nn6983>9;;530jznn
2.《波斯语课》是受真实事件启发后创作在不同国家赢得好口碑《波斯语课》是受真实事件启发后创作 在不同国家赢得好口碑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 北京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今天,我立下遗嘱,把100万都给女婿,儿子急了:你脑子进水了? 时光漫漫谈 打开APP 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束 郑丽文当选党主席 台湾政局有何变化? 小晴宝妈妈 打开APP 法务老师协商今天这婚不结了没想到jvzquC415i428<3eqo5w1nfgq5WPM[NNKHH0qyon
3.《波斯语课》完整版:真实事件改编!犹太囚犯施妙计铭记三千同胞《波斯语课》**:真实事件改编!犹太囚犯施妙计铭记三千同胞 一般这类题材都会拍成厚重的历史作品,但本片反其道而行之。 首先,我并不认为爱情在《波斯语课》里应该是一个必须忌口的元素。 在讨论板块里看了很多,主张对爱情解读零容忍的朋友给出的理由主要是,在迫害者与被迫害者之间谈论爱情是对战争、历史、死难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178531873;;5:7a?9;>;2;37/uqyon
4.《波斯语课》导演访谈已翻译《索尔之子》、《夜与雾》或《辛德勒名单》,这些电影讲述了那些曾发生过的可怕事件。另一方面,也有像《乔乔的异想世界》和《美丽人生》这样的电影,它们讲述的都是同样的事情,只是用一种更轻松的方式来表现,带有更多的喜剧和隐喻元素。在《波斯语课》中,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完美地处于中间,我认为这部电影气质非常独特,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B<8:5?748
5.如何创造一门语言——评《波斯语课》——评《波斯语课》 电影筛子 和小时候经常看到的“本片纯属虚构”相反,如今我们看到的电影作品开头经常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受真实事件启发”字样,让观众从开始看片时就自带一种感动,一种相信真的有人有过片中展现的这份经历的感动。但用得多了,也难免出现滥用的情况,结果适得其反,比如本片。 jvzq<84yyy4bry3vl{{o0lto1loo{~sjcq5t{|ygo1814:42517:19:335886;3ujvsm
6.《波斯语课》严重过誉,这条暗线更细思极恐(附科普)(波斯语课)影评无论真实度有几分,事情本身确实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原著作者曾获柏林电影节荣誉金熊奖(终身成就奖)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不缺的就是离奇事件,如果把《波斯语课》和其他同类题材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它只是二战众多离奇事件中普通的一件。2017年的《冒牌上尉》,一个德国小逃兵偶然捡到一件上尉军官军服,屠杀了几百名自己的战友。201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593:A641
7.雷军祝小鹏G7发布成功:江湖不能只有打打杀杀,也要有兄弟情谊波斯语课真实事件介绍 1、《波斯语课》剧情介绍 男主角吉尔斯是比利时人,在影片的开始就差一点儿被德军在野外击毙。他凭借着一本用面包换来的书,谎称自己是波斯人以求保命。刚好一个德军集中营的后勤军官科赫想学波斯语,于是吉尔斯被科赫的手下带到了集中营。一开始科赫对吉尔斯持怀疑态度,吉尔斯说波斯语自己只会jvzq<84sw|npw7x|d|<787hqo1npt|j142863:4868>187xjvor
8.破解纸片猫游戏app官网最新方法分享,轻松解锁全部关卡,获取无限《波斯语课》全网最全解读及科普解读《波斯语课》全网最全解读 改编自真实故事的《波斯语课》围绕一个虚构故事展开,根据柏林作家沃尔夫冈·科哈斯的小说《语言和其他故事的发明》改编。集中营和纳粹的历史事件真实存在,但故事本身是虚构的。波斯语与德语在外形上显著不同,使用波斯-阿拉伯字母。影片中,小卷为科赫上尉jvzq<84ycr4kg|xgnqrn0xsnkpk0nr{gt1722@4:64:7:h8:40nuo
9.案例集选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通过对物业管理事务案例的分析,指导学生不但要在理论上学习国家关于社区物业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如物权法/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外,还要他们在课前走访居住小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并和家长讨论各自家庭以往在社区物业管理事务jvzquC41yy}/uqzrn0kew7hp1|lhn~16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