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学科风采外国语言文学翻译俄语语言学

编者按:讲好黑大故事,传播黑大声音。近年来,学校各项办学事业成效显著,为了全面展示办学成果,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即日起,全媒体中心特别推出系列报道《学科风采》。今天为您带来《学科风采——外国语言文学》。

学科带头人寄语

“十四五”期间,基于黑大外语学科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现有优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黑龙江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制定的蓝图为行动指南,秉承“坚守传统与创新发展”理念,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路径,追求卓越,勇于开拓,把本学科建设成具有“黑大特色、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

——学科带头人:严明

学科简介

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前身是1941年延安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其中,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个俄语学科,已有82年历史,红色基因鲜明,对俄全方位办学成效显著,被誉为“中国俄语教学根据地”和“中国俄语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外语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涌现出李锡胤、华劭、张会森、刘耀武、宁春岩、张家骅、郑述谱、金亚娜、王守义等一批学界翘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前5%,获评A类。

1950年,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黑龙江大学前身)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新中国最早开始研究生教育的外语院校。1987年获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现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俄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别和区域研究),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俄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及翻译硕士(俄语笔译、俄语口译、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笔译、亚非语笔译)专业学位授权点。

建设水平

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基础扎实、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6人,其中正高职54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80人,已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为53%,留学或国外访学1年以上教师占比为82%。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以国家重点学科俄语语言文学学科为核心,以国家级本科专业俄语、英语、日语、商务英语、翻译、阿拉伯语为支撑,涵盖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亚非语等语种。学科现为全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和商务英语研究会会长单位,是黑龙江省“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具备“三个集聚”优势:

领军人才集聚。 “普京奖”1人,“普希金奖章”6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教学名师奖”2人,国家级人才称号入选者2人,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高校教指委委员9人。

标志性成果集聚。 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和提名奖5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一流课程4门。

2023年,“现代俄语理论与实践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多年来,团队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开创俄语语言文学人才培养以及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先河,积极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龙江全面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新时代俄汉详解大词典》收词20万条,总字数2700万字,创国内俄汉工具书收词之最,誉为“辞界丰碑”,原版曾作为国礼赠送前俄罗斯总统,团队入选2016年“感动龙江”年度人物。

《新时代大俄汉词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单卷本俄汉大型词典,总字数1300万;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集结了国内俄语学界40余位专家,历时9年完成,总字数350万字,结项鉴定为“优秀”。

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整体学科发展规划和课程体系建设重要内容,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维度设计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明确思政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研究生教育教学始终。获批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中心1个、省级研究生优秀导学思政团队1个、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1门、省级研究生课程示范性案例2门、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师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个、省普通本科高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点5个、全省公办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创建单位1个。

高端平台集聚。 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批准备案的“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认定的省部共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中俄学院”、国家民委批准的“乌克兰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支持 的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社科联支持的黑龙江省外语学术交流基地等。

跨学科融合成效显著,区域国别研究和跨文化沟通与国际传播人才贯通式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区域国别研究是以外国语言文学下8个语种为主要依托,以政治学、世界史、法学、新闻传播学等为重要支撑,交叉融合形成的以对俄研究为突出特色,以欧美和“一带一路”沿线研究为重要补充的交叉学科。除传统优势方向俄罗斯研究外,还涵盖美国、欧盟、法国、德国、日本、中东和拉美等诸多新兴研究方向,初步实现多语种联动和多学科交叉,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和良好的学科影响力。以“跨学科”发展助力“新文科”建设,融合外国语言文学、传播学与政治学等特色学科优势,尊重融媒时代信息传播规律,设立“跨文化沟通与国际传播”二级博士点与硕士点,基于“国情教育+外语+专业+全媒体技能”培养理念,聚焦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研究,完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促进黑大外语人“讲好中国故事”。

重要作用

体现为一个引领、一个服务。

引领学科发展。 在语言学领域开创性引入莫斯科语义学派的理论和方法,系统阐释俄罗斯经典文学文化作品,全方位展示当代俄罗斯文艺现状,语言哲学、词典术语学研究保持业内领先水平,参与研制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签发。构建了国内最为完整的本、硕、博俄语高级人才培养体系,与莫斯科大学共建高翻学院探索世界一流俄汉高级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培养俄汉、俄英翻译、“专业+俄语”等人才千余名。积极探索“外语+专业+国际视野”培养模式,积极打造国别和区域研究、国际传播、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高层次国家化人才。

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坚持“四个面向”,勇于承担新时代使命,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创服务社会新局面。 发挥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优势,打造高端智库,积极咨政建言,服务国家决策;发挥应用语言学团队建设成效,积极开展各语种翻译量表的研制工作,服务“龙江及全国外语教育”;积极承担中华外译项目,助力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龙江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开展高端培训,助力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央、国家和省政府提供咨政报告100 余份,力争得到批示采纳50 份以上。

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Н.К.加尔波夫斯基、副院长О.И.科斯基科娃访问黑龙江大学

与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国巴黎十大等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深入合作,互派专家学者、交换留学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百余人。学校现已成为俄罗斯来华留学生的重要目的地。俄罗斯专家引智项目、在俄罗斯和多米尼加创办的当地第一家孔子学院、俄罗斯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汉译以及优秀中国典籍外译等工作成效显著,增进了中俄民间外交和文化认同感。

2022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近五年完成上合组织280余份文件的俄语翻译以及中俄旅游年和中俄博览会翻译保障工作,曾接待时任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副总理等多位俄方政要来访,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战略研究和资政建议的重要参与者、中俄人文交流合作的践行者。

黑龙江大学组织召开第3届现代斯拉夫文论与比较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十二届全国语义学暨李锡胤先生、华劭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举行

未来发展方向

依托学科传统优势、地缘优势,面向国家对俄战略和“一带一路”重大需求,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学科:

打造外语人才高地。依托黑龙江省“头雁”行动计划,加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大师+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汇聚国内外语言学、文学和文化高端创新群体,力争实现“海外杰出人才”、国际知名汉学家的成功引进;巩固俄语高级人才培养优势,加快提升日语、英语等其他语种水平,成为国内学术创新型、战略复合型和实务实用型外语高端人才培养和翻译、培训特色基地。

打造国别和区域研究重镇。聚焦国家战略急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核心,整合世界史、政治学、法学等学科资源,开展环太平洋地区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现实问题研究,突出决策咨询研究宗旨,建设高端智库、提供优质资政服务,打造高水平多学科融合的学术创新平台,带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整体实力提升。

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基地。以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为合作重点,巩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科研机构的学术合作关系,促进科研人员相互交流,推进汉语国际教育和推广工作,加强留学生培养和国内学生的中外联合培养,服务中外经济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公共外交,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全方位与俄罗斯对接,成为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典范。

排版 | 闫昊 金禹阳

审校 | 邵明琛

责任编辑 | 肖博宇 张笑雷 王思聪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阿拉伯语阿拉伯语专业昆明文理学院我院阿拉伯语专业起源于英阿双语方向,于2008年9月正式在英语专业招收学习阿拉伯语课程和方向的学生,在此前12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向社会输送了8届毕业生,是云南省内历史最长,教学经验最丰富的阿拉伯语本科专业。本专业以培养学生掌握熟练的阿拉伯语语言技能为核心,遵照国家教育部相关专业设置要求设定课程内容,并参考《中国jvzq<84uhn4dc|po0et0kwigz0virHf?ujux(lfvkfC32/nf?4889
1.2024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启事能胜任阿拉伯语言文化专业本科生基础课及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的教学工作,能进行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撰写并出版研究论文、专著、译著及教材,并能积极承担校系服务工作。 1.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言文学方向。 2.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jvzquC41jt4qm~3gfw4dp8we|r5kzt~1c8<5dn>39;j16@93d3=g2m:389kd8nj30jzn
2.北京语言大学2021年各单位事业编制人员招聘需求(此招聘需求发布日期为2020年12月21日,招聘工作已圆满结束,简历投递截止日期为2021年7月6日。 敬请关注北京语言大学2022年各单位事业编制人员招聘需求。) 1.经2020年12月17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发布北京语言大学2021年事业编制人员招聘需求。欢迎国内应届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及全脱产博士后出站人员应聘。jvzq<84tgpyik7gnew4ff~3ep1oohx4326>04:>30jzn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杂志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于2010年创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想·主要栏目:学前教育研究、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jvzquC41yy}/jjthcdobq7hqo1mkv‚~{y|py{‚o1
4.|筑牢中阿语言之桥,共探中文教育新篇——海湾六国中文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缪俊结合第二课堂实践案例,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何激发阿拉伯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上海大学裴雨来则着重探讨中文教学融入海湾地区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的路径,强调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崔希亮教授主持交流讨论环节,线上线下的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互动。来自阿联酋扎耶德jvzquC41yy}/ulxg0unju~3gfw4dp8kd1;i0e:7326g2;>9:61vbin3jvo
5.汪颉珉201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博士 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 200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9至今,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副教授 2016-2019,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副教授 2010-2016,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讲师 2008-2010,约旦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家汉办jvzquC41yy}/nl3vukthj~f0gf{/ew4kphu03964136857mvo
6.精品课程建设阿拉伯语(第二外国语)(1) 汪颉珉 汪颉珉,等 清华大学精品课 2023年12月 14 硕士生英语 董焱宁 董焱宁,田园,付林,何福胜,张英,王红利,张为民,沈明波,罗承丽,杨芳,徐燕红,Kamleshkumar Patel,Miriam Frank,Russell Burgess,等 清华大学精品课 2024年12月 15 走近公众演说 柏晓静 柏晓静 清华大学精品课 2024年12jvzquC41yy}/nl3vukthj~f0gf{/ew4kphu039881375:7mvo
7.阿拉伯语教师简介主要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语言学、阿拉伯语教学法 主要教授课程:本科:基础阿拉伯语1-4、阿拉伯语阅读3 海晓敏,女,回族,讲师。对外经贸大学阿拉伯语言文学硕士,主持或参与多项校级科研和教改立项,发表论文2篇,参与完成校级科研项目两项、教材1部。 主要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jvzquC41{clfk7ylhu{/gmz0ep5jpot132691=9;60nuo
8.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应用阿拉伯语专业教学团队 本专业拥有一支锐意创新的教师队伍。在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材建设、教学水平等方面成绩显著。本专业教师均有出国留学进修经历,常参加国内外阿拉伯语教学研讨、中东问题研讨教学论坛、文化论坛等活动。 同时,本专业长期聘请多名外籍阿拉伯语言专家任教,并从北京、上海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聘请兼职专家教授来校授jvzquC41y{~z0|i{w0kew7hp1ktgq86275535;70jvs
9.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2023年1月7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和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第十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研究生论坛在线上举行,来自19所高校的研究生同学与阿拉伯语专家们一起相聚云端,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jvzquC41yy}/c{fdke4qm~3gfw4dp8wfzy525?96644ivv
10.阿拉伯语学习探索全新阿拉伯语学习之旅,轻松掌握中东地区语言的精髓。 阿拉伯语学习App,让学习变得有趣又高效,随时随地,与世界交流无缝连接。 立即下载,开启您的语言探险! 专业的阿拉伯语学习软件,助力阿语学习,中东旅游沟通无障碍。 ——【纯正阿语发音教学】—— 阿语入门从发音开始,轻松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纯正阿语发音。 jvzquC41crvt0jurng4dqv4dd1gqr8*G;'?9'KK'G8+9D.=;'G:&DL*CH'K9'JK'CF+F7.FF'C<&G=*D;'G1/.J;';H&D?*G7'?G'KF'G9+B3.=2'G?&;A*DH'K9'JK'CF+F7.FF'C<&G=*D;'G11ri885954>;72
11.西北师范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阿拉伯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基础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语法、口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等。jvzq<84yyy4zwutq0eun1pp1pg}t1:<261773;7970yivvq
12.150多种语言任你学爱拓奇italki学习语言 学习英语学习西班牙语学习日语学习法语学习德语学习汉语学习韩语学习意大利语学习俄语学习葡萄牙语学习阿拉伯语学习印地语 课时 1对1课程小班课 教学 成为一名教师教学行为准则 学习资源 italki语言测验italki Language Challenge 促销 好友推荐购买礼品卡italki企业服务合作伙伴计划 jvzquC41yy}/k}fnmk4dqv3e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