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人大会议上,陈伟志委员建议取消初中、高中英语的主科地位,高考外语改必考为选考。
六年前,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也曾提出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这项提议引起了网络热议,大多数网友都支持取消英语考试,或者将英语设置为选修课。
为什么这么多人支持?
原因不难理解,纵观当今全球,除了那些被昂撒人统治过的前殖民国家(例如印度),几乎很少有像中国这样的,将英语的地位看得如此高,甚至与语文数学并列,俗称“语数外”。
甚至连最崇尚“西化”的日本,也没将英语列入主修课程。
况且,我们现在学习的英语,并不是英式英语,也不是美式英语,而是中国人自创的“本土式英语”。
不信?随便拉一个英国本地人参加我们的英语考试,成绩也不高,这就是问题所在……
有一个笑话:语文考试时,总觉得自己是英国人,英语考试时,又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数学考试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外星人!
学英语有没有用?当然有用,但英语真的那么重要?恐怕未必。
根据2019年第23版《民族语》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毫无疑问是汉语,其次是西班牙语,英语和使用印地语言的人数差不多,并不占据明显优势。
但有意思的是,第二语言选择中,英语的比例却排名第一,其中贡献大部分份额的恰恰是我们中国人自己。
所谓的“英语是国际语言”,实际上只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如果今后我们的高考将爪哇语当作国际语言作为必考课,估计全球第二大外语就是爪哇语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学习英语?而且既不是美式英语也不是英式英语,而是中式英语?
有分析认为,因为这样即可以“与国际接轨”,又可以将外语的主导权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而不是随便一个英国人、美国人跑到中国就可以假装外语权威。
其实这样也不错,既学习了一门外语,又没被国外主导,算是挺不错的折中方案。
不过即便如此,也有网友提出疑义,汉语都还没学习好,学哪门子外语?
笔者觉得,这个实在是有点二极管思维,谁说没学好汉语之前就不能学习外语了?
据说人的大脑是多线程工作,完全可以学习很多知识同时存放在脑子里,那些说没学好汉语就不能学外语的,要不先尝试一下多往脑子里装点东西再说?
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排斥外语?
除非自己的语言快保不住了,完全被别国语言侵袭,自己国家的人不说自己国家的话,明明祖上三辈儿都是中国人,一家三口每天一见面先说“鼓捣猫腻”的。
这种国家最危险。
比如,意大利。
前几天,意大利议员法比奥·兰佩利提出了一项意大利语保护法案。该法案要求,对在工作交流中使用外语尤其是英语的意大利人处以最高10万欧元的罚款!
根据该法案,所有公共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并精通意大利语书面及口语表达”,并禁止在官方文件中使用英文,包括企业的职位名称和名字的首字母缩写。
即使是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工作场合,也必须首先使用意大利语。在意大利国内必须使用意大利语开展各项业务,否则将被处以5000至10万欧元的罚款。
有意思的是,虽然这项法案声称针对所有外语,但特别强调了对英文使用的限制,抵制英语的意味十分明显。
意大利议员称,追崇英语不仅是潮流的问题,而且对意大利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为什么意大利对英语这么反感?
因为英语在这个国家侵蚀太严重了,很多人连意大利语都讲不好,张嘴闭嘴却是一口标准的“伦敦腔”,再这样下去,说不定将来的某天,意大利语会成为稀有的小语种也说不定……
在高傲的意大利人眼中,这还得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有没有必要向意大利这样对英语如此排斥?或者说我们是否也遇到了类似意大利这样严峻的问题?
总之,外语还是得学的,至于是不是学英语,这个还是值得考虑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实力允许,科学技术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电脑编程不需要C语言,不需要Java,不需要Python,鬼才愿意学英语呢……
到那时候,如果情况允许,是否可以多添加几门外语供我们的学子选择?分值不降低,花样增加一些不过分吧?
毕竟,在绝对实力面前,语言什么的,一切皆是浮云,玩意儿而已。
在此之前,该学还是得学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