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最近又第100次冒出学英语的念头。
按照这个节奏,估计到了80岁,还是会在某一天早上醒来时想要重启人生,立马打开app,虔诚地背上五个单词。
由于本人和身边的朋友学英语又放弃的次数过多,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我们这批中年人总是反反复复要学英语捏?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按照心理学惯用的溯源方法,问题源头一定来自于成长环境,一定遭遇了什么创伤!
于是我拉开回忆抽屉,地毯式搜索,终于找到了蛛丝马迹!
long long ago,本人刚升上初中,在那个说惯了方言,连普通话都说不明白的年纪,开始学习英语。
不学还不知道,原来说英语那么羞耻,我那浓浓的乡音,48个音标说得跟土鳖似的,跟电视机里那种抑扬顿挫洋气十足的腔调,完全是两个东西。
如果大家都那么土鳖也就算了,偏偏总有人说得利索,说得地道,说得老师连连夸好。
这就让我更开不了口了!孩子的自尊心比金子还宝贵!不能伤!
再加上那时候口语也不考试,慢慢地更加变成“哑巴英语”了,只会死记硬背,考完试啥也不会。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背景,我大概是2001年上的初中,千禧年伊始,经济腾飞,全民学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
正所谓,压力越大,人越菜。
对于大部分80后来说,虽然学英语贯穿了整个学生时代,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最终却收获有限,张口只会“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我那时候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英语跟其他学科有点不太一样,譬如说英语培训班的费用总是很贵,有些英语单词所指代的事物,在我们小镇上压根见不着,后来才知道那种不一样叫阶级。
高一,我去市里念书,学校里的花样更多了,竟然还有美国来的交换生!有一个交换生住在我好朋友的家里,从此她两出双入对,我成了旁观者。本来我俩学习成绩差不多,一年后,她的英语突飞猛进,我望尘莫及。
这个事情给我带来不小的冲击,我意识到学英语的最好方法是认识一个美国人,但我认识不到美国人,并且丧失了用其他任何方法学英语的积极性。
那时候身边充斥着许多疯狂学英语的事迹,也震撼着我。有人雷打不动地每天早上在操场上练口语,有人能准确无误背诵《老友记》里的台词,一个比一个狠。
我怎么就没有那么大热情,也没有这种毅力?
这时候差不多能搞明白对英语有执念的原因了:你模模糊糊感觉到那是一种时代赋予你的机会,但你什么也抓不住,而有的人抓住了。
再加上进入职场后,确实看到英语好的人机会更多,这种执念就暗中加强了。
譬如说,公司里有涉及海外的项目,肯定是给英语好的同事,总不能给只会abandon的你吧;
譬如说,公司里总有几个留学生,审美比较好,眼界也比较宽,总是更能得到领导重用一些;
看看新东方的老师吧,如今是各行各业里的人才。
人到了中年,恐惧感如影随形,就像一条死期将至的鲶鱼,发了疯似的寻找游向大海的可能性。总是忍不住把眼前这个不怎么样的人生归咎于英语没学好。
英语不止是一门语言,而是一种美好幻觉——那里住着一个更好、更国际化、更成功的平行宇宙里的自己。
只要英语学好了,我们这棵枯萎的老树就能重新长出枝桠,枯木逢春,硕果累累。
诸位,请别误会。
我绝非说英语不重要。见的世面越多,我越发坚信,一门新语言是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我真正想揪出来审问的,是这两个问题:第一,世界上的语言千千万,我为什么不学西班牙语、法语、德语,非要死磕英语?第二,又是为什么,我每次雄心勃勃地开始,最后都无功而返?
肯定有不对劲的地方!
首先,是动机不对劲!
要知道,时代真的变了。“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已不是一句歌词。连硅谷现在都说中文了,因为搞AI的中国人很多!即便是要和马斯克对话,翻译器也可以轻松搞定。
那我为什么,还对一口“纯正伦敦腔”或“地道美式口语”念念不忘?
答案呼之欲出!我想成为的,不是会说英语的我,而是那个能说一口纯正英语、因此成为人中龙凤的我!我要证明自己!我不是孬种!
这背后,是心理学上的“未完成情结”在作祟。我们的大脑会死死记住那些“未完成”的事,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让我们坐立不安,渴望寻求一个完满的结局,最终演化成执念。
然而,当一个行为的初始动机,充满了羞耻感和功利心,学习本身就会演变成一种精神酷刑。这样下去,不仅永远学不好,心里那根刺还会越扎越深,周期性发作。
其次学英语的方法也不对劲!
即便真要学,也完全不必重蹈覆辙——我们早就不需要考试了!为什么还要沿用那套“背单词、学语法、攻克长难句”的方法?为什么还要去看刘晓燕?
明明有那么多更优选择:网上能找到性价比极高的东南亚英语陪练,甚至AI对话工具也能提供7x24小时、毫无心理负担的练习环境。旧方法不仅不适合记忆力衰退的中年人,更会让我们反复受挫,从而一次次强化那个“未完成”的魔咒,形成完美的闭环。
所以,我们反复想学英语,本质上是一种被时代和成长环境植入的PTSD。它混合了最初的羞耻、持续的压力、现实的不甘与功利的诱惑,最终盘根错节,长成了一个死结。
简单来说,就是被英语PUA了——它让我们深信问题都在于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
如果我想看英文小说,遇到不懂的单词,用电子词典扫一扫就是了;如果我想看英文世界里的最新信息,网页也可以直接翻译成中文;如果我想认识外国人,磕磕绊绊也能沟通,即便发音不标准,问题也不大。在没有发明语言之前,大家用肢体语言不也能沟通么!沟通的本质是传达意义,而非表演完美。语言只是工具而已,不要被工具吓着自己。
我悟了!
其实我根本不需要学英语,我只需要用英语!
太好了终于想通了……这就第101次放弃学英语!
作者|排版002
“我真是一个大聪明!”
很担心我们会错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