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再次提醒: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又累又穷,毕业即失业中国大学张雪峰最低投档线本科生毕业即失业毕业生翻译

当前的学科发展与就业趋势持续演变,

令人意外的是,

这三个曾经炙手可热的领域,

如今却成了众人避之不及的“雷区”?

一、土木专业

还记得十年前那股“土木热潮”吗?那时候几乎每一个高中男生,若没选择土木工程,似乎就错过了时代机遇。同学之间谈论谁被土木专业录取,立马就成了焦点人物,因为在众人眼中,这个专业毕业后不仅薪资可观、还能进入国企、参与大型项目,稳定又体面。

当时的房地产行业有多火爆?城市上空的塔吊密密麻麻,甚至比如今的共享单车还多,开发商抢人如同抢菜,土木毕业生几乎被“包揽”,月薪过万已是常态,985高校土木专业录取分数线年年上涨,考上这个专业简直比中奖还让人兴奋!

更让人沮丧的是,该行业薪资增长缓慢,从事施工工作五年,月薪才勉强达到一万,而同期学习计算机的同学,毕业两三年年薪二十万已是常见现象。若想转型从事设计工作?必须先考取一级建造师这一极难获得的资格证书,没有三五年的实战经验,连报考资格都难以满足。

许多毕业生最终只能选择考公务员,但土木对口的岗位极其有限,千人竞争一个职位已是常态。因此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学土木最好的出路,就是别干土木。”所以张雪峰在直播中经常劝退那些打算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

二、教育专业

还记得教育专业曾经有多受欢迎吗?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个女孩考上师范,亲戚邻居无不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当老师多好!稳定、受人尊敬,一辈子都不用愁了!”不少家长想尽办法让孩子填报师范专业,他们普遍认为这条路踏实、可靠,前途光明。

但谁也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情况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出生率骤降,就像踩了急刹车一样,去年全国新生儿人数不足1000万,仅2023年上半年就有超过5600家幼儿园关闭,这一数字背后是多少幼教老师被迫转行、多少园长在为生计发愁啊!

幼儿园一“感冒”,整个教育专业也跟着“打喷嚏”。以前录取分数居高不下的师范院校,如今甚至降分补录都难以招满。因此有家长直言:“现在学师范?毕业后连工作都找不到!”一句话道尽了现实的无奈……

之前网络热议的“扁担女孩”就想报考教育专业,当时考研名师张雪峰立刻公开回应,指出师范类专业并不一定就能当老师,尤其是某些细分方向,比如汉语国际教育,已经连续三年被列入就业“红牌专业”。

与此同时,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公办学校编制越来越紧张,许多地方“一个岗位百人竞争”,私立学校的门槛也不断提高,非名校硕士几乎不敢投递简历。不少应届生只能选择做代课老师,每月收入两三千元,别说给父母养老,自己连租房吃饭都成问题。

教育行业,曾经被无数人视为“铁饭碗”、“安稳之路”的代表,但近几年它早已悄然变天,行业萎缩、岗位饱和、竞争激烈……“稳定”已经成为过去式。说到底,没有哪个行业能永远高枕无忧,选择专业或许更需要一些前瞻性和冷静思考。

三、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曾是无数文科生心中的“黄金选择”——出路广、体面、机会多,笔译、口译、外贸、外企……一张英语专业的文凭仿佛就是通往这些职业的通行证,因此小语种虽小众,但凭借“物以稀为贵”的优势,也吸引了不少学子投身其中。

但技术的变革从不等待任何人,AI翻译近年来悄无声息却来势汹汹,准确率和速度不断提升,许多传统语言类岗位受到直接冲击。如今再看语言类专业的就业形势,早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数据显示,2024年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仅维持在五成左右,剩下的大部分学生要么迟迟找不到对口岗位,只能转行另谋出路,要么暂时待业观望。

即便“成功就业”的群体中,也有不少人从事的是兼职教培、外贸客服等工作,前者课时费不稳定,月收入常在3000~5000元之间,后者则是每天机械回复邮件、处理售后,薪资普遍在4000~6000元之间。

就连北外、上外这类传统外语名校的小语种毕业生,也面临就业率持续下滑的困境,不少人最终转行从事英语辅导、行政文员等岗位,薪资水平与预期相差甚远。更现实的是,AI翻译技术仍在不断进步,纯语言技能的价值仍在快速“贬值”。

小语种的处境更为艰难,日语、韩语等语种毕业生数量远超市场实际需求,岗位竞争异常激烈,许多人最终进入跨境电商领域担任所谓“语言运营”,但由于时差影响,常常深夜仍需在线处理消息,个人的工作与生活界限早已模糊。

即便是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冷门语种”,想要获得较高收入,往往也需依靠外派机会,而外派地区环境普遍艰苦,如中东高温少雨、文化差异大,很多人不到半年就因适应困难而选择回国。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纯语言专业培养的是“软实力”,而非“硬技能”。想转行做行政,不如公共管理专业有系统知识;想做运营、市场,又缺乏新媒体或营销背景。很多毕业生陷入“语言不够专、其他不够会”的尴尬境地……

如果真的对语言感兴趣,不妨早做“复合型”准备,例如“英语+跨境电商”、“日语+法学”、“西班牙语+国际贸易”等,把语言作为工具,而非唯一依靠。仅靠语言而缺乏其他专业技能,在当前就业市场中已越来越难立足。

四、人生在己

不过张雪峰的这些观点,有家长深以为然,甚至将其视为选择专业的“权威指南”,毕竟他长期接触高考与考研就业数据,非常了解市场动向,确实揭示了一些专业的现实困境。

例如土木行业工作环境通常较为艰苦,教育专业薪资待遇普遍不高,英语专业因会英语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优势确实不如从前,这些提醒对家长和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参考。

但如果将他的建议绝对化、甚至神化,那就有些偏颇了。张雪峰的观点基于普遍情况,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别人的良药,可能是你的毒药;别人眼中的坎坷路,或许你能走得一路顺畅。

专业选择终究要回归孩子自身:他的兴趣何在?擅长什么?对未来有怎样的期待?如今信息发达,家长和孩子更应多方搜集信息,做到兼听则明。除了听取张雪峰等专业人士的意见,也不妨询问从业者的真实体验,查阅就业市场报告,了解各行业的发展前景。

更重要的是,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如果孩子真心热爱教育行业,不怕待遇一般,那么教育专业也可以是实现价值的舞台;如果孩子语言天赋突出,肯下功夫学到顶尖,英语专业毕业照样能成为佼佼者。

例如洪家光起初读的是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入工厂当技术工人,但他肯钻研、能坚持,最终掌握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的高超技艺,成为大国工匠,后来有美国企业高薪挖他都没去,而是选择继续为国家航天事业出力,你能说专科毕业的他人生就没有光芒吗?

还有一位21岁的女孩,读职高学烘焙,每天从早到晚反复揉面、调温、控火,手上常常布满面粉和烫痕,但她偏偏不服输,最终站上了世界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为中国赢得金牌,你说这难道不是成功吗?

大学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新起点,即便所选专业不尽如人意,也不意味着未来就此定型。大学期间孩子还可以通过辅修、跨专业考研、实习实践等方式探索其他方向,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才是未来立足社会的根本。

张雪峰的话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必奉为圭臬。专业选择关乎孩子的未来,愿家长们多一分理性,少一分盲从,引导孩子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并在前行路上不断调整和完善,毕竟没有人能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最终的决定权应掌握在孩子自己手中。

THE END
0.张雪峰“唱衰”的4个专业,录取分数暴跌第二个被张雪峰唱衰的专业是小语种类专业,认为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取代小语种类专业的人才。今年大量名校小语种类专业都“遇冷”,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小语种专业录取位置都有明显的下降,特别是俄语类专业直接下降27893位次,中国海洋大学的小语种类专业比往年下降6211个位次。 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gjv1:822665487245684?4674816<50jvsm
1.名牌大学难就业?学历无用?张雪峰犀利观点揭示残酷真相2025年初,一位拥有耶鲁大学心理学和西班牙语双硕士学位、富布赖特学者荣誉加身的24岁毕业生雅各布·克莱默在社交媒体上自曝:"我被拒绝了473次,甚至找不到一份无薪实习。"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热议,评论区涌现出大量类似遭遇的"难友",共同诉说着名校光环失效的残酷现实。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6?2:=6:48698==877;0
2.张雪峰谈跨境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毕业后可以干什么从岗位需求看,随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逐年增长,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需要大量运营专员,负责选品、Listing优化、数据分析等工作;独立站崛起催生了海外社交媒体推广、跨境支付结算等岗位,懂小语种(如东南亚语、西班牙语)的从业者更受青睐,岗位缺口年均增长30%以上。 jvzq<84yyy4hcxxcp0ipo8lcqmgp1:865:=90qyon
3.张雪峰老师说小语种虽然单独看没什么用,但是搭配起来却了不得❗哪个更实用、哪个更易学❓①西班牙语:虽然西语是世界第三大语言,全球使用范围仅此于英语,但是中国学西语的人很少。目前西语人才非常紧缺,而与之相关的工作待遇一般都比较好,就业发展前景很好,西语也可以很好的促进英语学习。②日语:日语是亚洲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内地的日企比较多,仅次于英美公司,在某些地域甚至超过jvzquC41o0jjcwukpi4dqv4wiejfvjnn14<94=95;7EtensgV{vf?9+dk|ZzrnB4;(stq~weg?hbkmzcrr{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