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所谓的「渍物」即将各种食材浸泡于食盐、醋、酒粕、味噌、麦麸等各种材料浸渍制作而成的食品。
渍物通常用作「定食」(日式套餐)或「丼饭」中的小碟配菜,亦会用作为饭团馅料,或直接配米饭吃。
他和我们中国的泡菜腌菜类似,但口味上略有不同。
渍物(日文读音为Tsukemono)是日本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其历史非常悠久。
日本史中,关于渍物最早记录出现在奈良时代(710-794年)。细致点可追溯至天平时代(729-749年),木简上记载着咸渍瓜和青菜。
随后,中华文化带着美食一起传入日本,开始制作酒和味噌等调味料。平安时代(794-1185年)编纂《延喜式》中,亦有记录醋渍、酱渍、糠渍等做法」。到室町时代,渍物被称为「香气浓郁之物」,人们称之为「香物」(こうのもの)。进入江户时代后,随着料理亭和餐厅增加,渍物业兴起,介绍渍物制作方法相关美食书籍开始发行。
现在日本全国各地都存在着各地特色渍物,例如京都柴渍、千枚渍,秋田县烟熏萝卜渍,福冈县的芥菜渍等,都成为当地伴手礼经典之选。渍物种类更高达600多种以上,以下介绍各种当地著名渍物不同腌渍方法!
正如米饭和味噌汤一样,渍物是日本料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渍物并不仅仅指单一种类食物。当中有使用盐、醋、味噌、酱油等各种不同调味料,像糠渍一样进行发酵渍物,亦有像梅干、红姜腌渍、福神渍等浅渍,将食材短时间浸泡于酱油或醋等调味液中,让其入味渍物。
盐渍
盐渍(日文读音为Shiozuke)是使用最简单的盐和水来保存蔬菜渍物制作方法,是一种古老的腌渍方法。
当中,分成可以直接食用盐渍,以及盐藏两种方式。可以直接食用中最经典盐渍物包括盐渍黄瓜和盐渍白菜。盐藏食材可以进一步制成酱油渍、醋渍等调味料渍品。
作为伴手礼常见有野泽菜渍、高菜渍、广岛菜渍、梅干、菊花渍、樱花渍等等。
醋渍
醋渍(日文读音为Suzuke)使用醋制作非发酵渍物。特征是能保持食材嚼劲,带有微辣风味。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寿司或炒饭常配搭的腌姜,其新鲜甜美而清爽的风味,非常适合用作去除口中味道。其他知名醋渍包括常搭配咖喱饭盐渍荞头,以及京都千枚渍等。
味噌渍
味噌渍(日文读音为Misozuke)使用味噌进行制作蔬菜盐藏渍。京都锦市场等等日本市场中最常见做法是将食材浸泡于木桶中。比较著名的有味噌渍(金婚渍)、印笼渍、养肝渍等等。
粕渍
粕渍(日文读音为Kasuzuke)将盐藏蔬菜浸泡于榨取酒后产生的「酒粕」中所制作而成的渍物。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原本被弃置的酒粕,亦可以长期保存时令蔬菜。奈良渍、芥末渍、山海渍、守口渍等非常出名。
糠渍
「米糠」是指进行糙米精抛过程时,其果皮、种皮等破碎成粉末的部分。而糠渍(日文读音为Nukazuke)是将黄瓜、茄子、萝卜等蔬菜浸泡于米糠中种米的副产品中所制作而成。知名度较高有糠渍有泽庵渍、烟燻萝卜渍、伊势泽庵、日野菜渍、寒渍、山川渍、糠味噌渍等等。
一般渍物料理
梅干(日文读音:Umeboshi)
梅干系最常见的渍物之一,日本人经常会用作饭团或便当馅料。制作方式很简单首先将梅子腌制于盐中,然后风干,再浸泡于梅醋中,使果肉变得柔软。另外,梅醋通常会加入红紫苏叶,让梅干可腌渍上红色。
红生姜(日文读音:Beni Shoga)
鲜红色切丝生姜经常用作搭配炒面或御好烧等料理,红生姜红色系吸收自腌制梅干时所残余的盐水。
泽庵(日文读音:Takuan)
将萝卜腌制于米糠及盐中让其发酵而成。常用配米饭。是米糠制作最常见的渍物。
福神渍(日文读音:Fukujinzuke)
福神渍是一种和风腌制渍物,使用萝卜、莲藕等蔬菜,以酱油、糖、味淋制作调味液体进行腌渍。通常搭配咖喱饭一同食用。
在日本,当你享用和食套餐或便当时,渍物往往会作为配菜出现在米饭旁边。渍物既不属于主菜,亦不属于副菜,仅仅为米饭的陪衬。但当你将其与米饭和其他菜肴一同享用时,却能为餐点增添多一份美味色彩~
未名天日语1月开课啦!
▼▼▼▼▼▼▼▼▼▼▼▼▼▼▼▼▼▼▼▼▼▼▼▼▼▼▼▼▼▼▼▼▼▼▼▼▼▼▼▼▼▼▼▼▼▼▼
未名天专注日语教学18年,设有初/中/高级日语、寒假班/暑假班、外教口语、N1/N2考级冲刺辅导、高考日语、考研日语等多种课程。支持面授、线上(直播课/高清视频课)、一对一(面授/直播)学习。免费开具相应课程的学时证明,未名天“日本留学0元计划”免费办留学!
扫码立即咨询
●日本人觉得“最难吃的中国菜”...TOP1明明就很好吃呀!
●日本62岁妻子隐瞒年龄嫁给37岁丈夫!相差25岁,网友:太甜啦~
●日本人为什么要在家门口挂名牌?
◆ ◆ ◆ ◆ ◆
1、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真题”或“大礼包”,领取N3真题,(含旅游、留学、日剧动漫等资料)
2、公众号后台菜单栏→ 备考资料→获取能力考N1、N2、高考日语历年真题集、听力、歌曲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