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刚从南美旅行回来,说了件特别有意思的事。
更神奇的是,在圭亚那听到英语,苏里南又是荷兰语,法属圭亚那竟然说法语。
他调侃道,觉得就好像欧洲各个国家在南美洲举办了一场语言方面的展览会。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拼图,总有几块怎么都拼不到一起。
不过南美洲这个“拼图”挺有意思——它不是拼不成,而是之前就被人切成一块一块的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巴西这么大一个国家,偏偏是唯一说葡语的?
为什么其他九个国家几乎都说西语,却还有三个小地方分别说着英语、荷兰语和法语?
这后面隐藏着一个跟权力、智慧以及运气有关的故事。
要理解南美洲的语言格局,我们得回到那个大航海时代。
15、16世纪的欧洲,就像几个邻居家孩子发现了超大游乐场,都想占为己有。
那时候葡萄牙人最先开始了海上探险的行程,接着西班牙人也跟上。这两个国家担心彼此会打架,就在1494年把当时最具威望的那个人找来,也就是教皇,让他来充当“裁判”。
他们签订了一个《托德西利亚斯条约》,接着就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线,在历史长河中,这条线被叫作“教皇子午线”。
这条线很直,其东侧部分属于葡萄牙领土范围之内;而西边那片则归属于西班牙的疆域之中。
问题在于那个时候他们对南美洲的知晓极少,就仿佛闭着眼睛在分蛋糕似的。
结果巴西的大部分领土刚好在那条线的东边,就变成了葡萄牙的领地。
除了巴西之外,从委内瑞拉一直到阿根廷这些地方,都成了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不过故事并没有结束哦,在18和19世纪的时候,英国、法国、荷兰也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他们把目标选在南美洲北部比较偏僻的那些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圭亚那地区。
这样一来呢,就有了讲英语的圭亚那、讲法语的法属圭亚那,还有讲荷兰语的苏里南。
这就好像一场经历了好多世纪的“语言接力赛”,每个参与者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很多人以为南美洲的语言分布纯属历史偶然,但我觉得这里面有更深层的逻辑。
语言边界反映了不同的管理策略
史料上有说,葡萄牙在巴西实施了比较统一的管理办法。
他们不像西班牙那样搞出许多独立的总督辖区。而是尽量让巴西维持成一个相对完好的管辖单元。
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是,巴西在取得独立之后仍旧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葡萄牙语顺理成章地就成了唯一的官方语言。
反观西班牙,在南美洲设立了好几个总督区。
新格拉纳达总督区、秘鲁总督区、拉普拉塔总督区之类的。各个总督区彼此相对独立,因此在独立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分裂成了好多国家。即便都讲西班牙语,可国家认同感却是相互分开的。
地理因素加强了语言的"隔离效应"
你看地图就会发现,巴西基本上被安第斯山脉和亚马逊雨林形成了天然屏障。
这种地理情形让葡语在巴西内部能够比较好地统一起来,这个时候也获得了发展。这个时候也减少了与周边西语国家的过度融合。
圭亚那地区的那三个小国家,它们所在的地方比较偏僻,四周都是茂盛的雨林。这便成为了它们保留各自语言特色的基础条件。
这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巴西就是个仅说葡萄牙语的国家,跟那些说西班牙语的国家比起来,在人口和经济规模方面达成了一种较为平衡的状态。
这绝不是巧合。
语言一样的话,那文化方面就容易有认同感,法律传统还有商业习惯也会比较相近。
巴西作为一个统一的葡语市场,和南美其他国家组成的西语市场。
在规模上形成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给两个语言区域各自的发展策略以及国际合作模式带来了影响。
被忽视的语言"混合地带"
巴西跟乌拉圭、阿根廷交界的地方冒出了“Portunhol”。
这是通过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交流方式。这种语言现象的确很能反映出一些情况。
虽然政治方面的边界划分得很明晰,不过语言的边界一般是不太清晰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当地人或许上午会跟巴西的商人用葡萄牙语谈生意。到了下午呢,就用西班牙语和阿根廷的朋友聊天,而到了晚上回到家,就开始说那种混合语了。
这告诉咱们,语言地图虽说看上去界限清晰得很。可实际上的语言生活那可是丰富又复杂好多呀。
我们能通过一个挺好玩的角度去证实这个观点,那就是足球。
你留意到没,每回世界杯,巴西的球迷文化跟阿根廷的球迷文化那可是完全不一样呢?
巴西球迷比较在意桑巴式的热闹和个人的技巧。阿根廷球迷着重激情以及集体的荣誉感。这其中实际上就是葡萄牙语文化与西班牙语文化的差别。并且巴西国内的联赛大多是葡萄牙语的范围。极少有西班牙语球员能够切实地深度融入进去。
对比之下,阿根廷、乌拉圭、哥伦比亚这些西语国家之间的球员流动就很频繁。
语言完全不是障碍。
有一个细节,巴西的足球解说风格是比较偏向感性以及带有诗意的那种。经常用葡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形容球技。
而西语国家的解说更直接、更激昂。足球都一样,可不同的语言却造就了不一样的观赏文化。
这说明语言不单是用来交流的玩意儿,更是承载着文化认同的存在。
南美洲的语言分布,确实搭建起了不一样的文化圈层以及认同的界限。
南美洲的语言地图,表面上看是历史的偶然产物。
实实在在地呈现出了地理、政治、文化等很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一条500年前的教皇线,不只是划分了管辖区域。更是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基因。
今天的巴西人和阿根廷人,虽然都是南美洲人。
不过他们考虑事情的法子、抒发情感的习性,乃至对世界的看法角度,都有着各自语言所留下的痕迹。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语言多样性是资源还是障碍?
南美洲的各个国家,因为语言不一样,所以在文化方面有了差别。
会不会影响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还有随着英语在全球的普及,未来50年后的南美洲语言地图又会是什么样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在南美洲存在着1700多种语言。其中大约有170种语言,其使用者超过了10万人呢。
这种语言有多样的表现,它既是一种文化方面的财富,也给交流带来了一些难题。
就因为有这种多样性,所以南美洲在全球化的浪潮当中一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你觉得语言多样性对一个地区来说,到底是财富还是挑战?在你的生活里,有没有碰到过跟这差不多的语言文化差异呀?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