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字母的前世今生:从传教士的“汉字密码”到全球通用的字母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每次用拼音打 “吃饭”“上班”,手指敲着 “chī fàn”“shàng bān” 对应的 26 个字母时,你有没有过一秒恍惚 —— 这字母咋跟英文小写的一模一样?明明是给汉字注音的工具,为啥偏用了英文同款符号?它们俩是啥时候 “统一画风” 的?更让人好奇的是,在没有这套字母之前,古人想教别人读对汉字,又靠啥办法呢?

“汉语拼音方案”节选

其实早在上千年前,古人就有自己的 “注音小技巧”。比如用 “反切法”:想教 “冬” 字读音,就说 “冬,都宗切”,前一个 “都” 取声母 “d”,后一个 “宗” 取韵母 “ōng”,拼在一起就是 “dōng”;实在简单点,就用 “直音法”,说 “夏,音下”,找个常见的同音字当参照。可这些办法要么绕弯子,要么遇着生僻字就 “卡壳”—— 直到几百年前,一群带着罗马字母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才慢慢改变了汉字注音的 “老路子”,最终让拼音字母和英文小写字母成了 “长相相同、用处不同” 的 “特殊搭档”。

1605 年的北京,万历年间的城南教堂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正对着 “信而步海” 四个汉字发愁 —— 西方人想学汉语,可汉字没拼音,连怎么读都摸不着门。他握着羽毛笔琢磨半天,在汉字旁写下 “Sin er pu hai”,这串用罗马字母拼的注音,成了汉语拼音的 “第一粒种子”。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利玛窦不是瞎写,他是真的 “被逼的”。当时西方传教士来中国,想读懂《四书五经》、跟中国人交流,可汉字表意不表音,光认字形根本没用。于是他拉上 fellow 传教士金尼阁,花了三年时间琢磨出一套规则:把汉字拆成 “声母 + 韵母”,比如用 “ch” 对应 “吃”,用 “h” 标 “喝” 的尾音,甚至还想到用 “ng” 记后鼻音 —— 这套办法后来被写成《西儒耳目资》,成了西方人学汉语的 “入门手册”。

不过这会儿的 “拼音”,还只是传教士的 “内部工具”,没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而且它用的罗马字母,看着和英文小写字母像,但用处完全不一样:英文里 “b” 是浊辅音,在这儿只表 “不送气的清辅音”;英文 “v” 常用,在这儿当时还没派上用场。

到了 1867 年,天津租界里的英国公使威妥玛,也遇到了 “汉语难题”—— 海关要寄信、外交要写文书,可中国人写的地名,英国人根本念不对。他干脆自己搞了套拼音,比如把 “北京” 拼成 “Peking”,“天津” 写成 “Tientsin”,还加了个小撇(’)区分 “b/p”“d/t”,比如 “怕” 写成 “p’a”。

这套 “威妥玛拼音” 很快被海关、邮政用起来,甚至成了清政府的 “官方对外拼音”。但它的问题很明显:为了让英国人好懂,刻意贴合英语发音,比如用 “hs” 表 “x”,导致 “青岛” 变 “Tsingtao”,“厦门” 成 “Amoy”;后来邮政为了发电报方便,又把声调、小撇全删了,搞得更乱 —— 这其实是旧中国被迫和世界接轨的无奈。

“威妥玛拼音” 节选

1955 年,全国扫盲工作正热火朝天,可汉字难认难写,不少老百姓连名字都不会读。就在这时,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拍板:“得搞一套科学、国际化的拼音方案!” 牵头的是语言学家周有光,这位原本研究经济学的学者,带着团队翻了 35 种前人方案,足足磨了三年。

1958 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出台:用 “zh/ch/sh” 表卷舌音,用 “j/q/x” 对应尖团音,还发明了 “y/w” 当隔音符;最方便的是声调,用 “- / ∨ \” 四个小符号,“妈 / 麻 / 马 / 骂” 一眼就能分清。1982 年,这套方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为国际标准,从此 “Beijing” 取代 “Peking”,“Shanghai” 代替 “Shang-hai”,全世界都认这套 “中文拼音” 了。

现在我们敲键盘用的拼音字母,和英文小写字母简直是 “双胞胎”,但俩 “人” 的 “工作内容” 完全不一样:

更有意思的是,拼音还帮了汉字 “现代化” 的大忙。1980 年代电脑刚进中国时,五笔输入法得背字根,普通人学半个月都未必会;可拼音输入法一出来,只要会读汉字,敲 26 个字母就能打字,输入速度从每分钟 10 字飙到 100 字 —— 现在全球用拼音的人,比用任何辅助文字系统的都多。

从利玛窦写在传教手册上的 “小发明”,到如今全球通用的 “中文钥匙”,汉语拼音这 300 年,藏着中国从封闭到开放的故事。现在我们输 “zhongguo” 出 “中国” 时,指尖碰的不只是 26 个字母,更是中国人和世界轻松对话的底气。

THE END
0.中国旧式的汉语拼音表与日文像吗?新华字典附录后面有……中国第一注音字母的特点是:字母选自古汉字,音节拼字法采用三拼制,主要用来标注汉字读音。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后台湾当局改称为国音符号。 注音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对照:jvzquC41zwkrk~3eqo56;?9:5999987495<:5<6
1.中国古代汉语拼音表中国古代汉语拼音表b p m f ㄅ玻ㄆ坡ㄇ摸ㄈ佛 d t n l ㄉ得ㄊ特ㄋ讷ㄌ勒 g k h ㄍ哥ㄎ科ㄏ喝 j q x ㄐ基ㄑ欺ㄒ希 zh ch sh r ㄓ知ㄔ蚩ㄕ诗ㄖ日 z c s ㄗ资ㄘ雌ㄙ思 二、韵母 i u ü ㄧ衣ㄨ乌ㄩ迂 a ia ua ㄚ啊ㄧㄚ呀ㄨㄚ哇 o uo ㄛ喔ㄨㄛ窝 e ie üe ㄜ鹅ㄧㄝ耶ㄩㄝ约 a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43<<:43920qyon
2.中国的汉字拼音的由来【#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中国的汉字拼音的由来#】我们学习语言从a、o、e开始,但是在以前,我们是没有这些字母的,那么大家知道拼音的由来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和®无忧考网一起来了解下,欢迎阅读! 汉语拼音的古代史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jvzquC41yy}/7:yguv4og}4ujq}0;;72;7=/j}rn
3.[汉字五千年]新中国简化汉字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51年,毛泽东主席指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从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但对于古老的汉字而言,多了拼音字母的注释,相当于多了一枝掌握汉字的拐杖。([汉字五千年]新中国简化汉字 推行汉语拼音jvzquC41vx4de}{0eqs0496712<03@4XKFKTRW:cdKV32€G5rp~tukF372<29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