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我最擅长的语法 我曾经被折磨得很悲惨的时候,是因为~하고 싶다, ~할 것이다, ~하기로 한다. 하다代表动词。
1. ~하기로 한다是相对好区分的,就是中文的“打算~”,“plan to do sth.”
2. ~하고 싶다是“想~”,用于表达①想念,②想做某事,计划做某事,反映一段时间之后的计划, 意愿, 相当于“wa…
写在前面的话:
整理一些韩国语的语法,本着温故而知新的想法巩固一下自己的技艺。所以我写的东西可能对初学者没多大用处,但还是希望能够为有一定韩国基础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发音
说韩国语的时候,面部肌肉活动的幅度要比说中文的时候小得多,所以韩国语的一些发音中文中没有。不过韩国语里的确有一些奇葩的发音,让人苦不堪言,比如“ㄹ”, “ㅅ”, “ㅆ”, “위”, “사”, 收音“ㄱ”, “ㄴ”, “ㅅ”等等。
1. “ㄹ”算是奇葩发音之首了,但是和中文的“儿”话音还真不一样。“儿”的发音位置在舌头根儿上,感觉是从嗓子眼里出来的音。“ㄹ”是舌尖顶着上牙床出来的,练好了可以和卖羊肉串的大舌头有一拼---可惜我到现在也没练好。
2.“ㅅ”和 “ㅆ”,大大大奇葩。中文里哪有什么松音和紧音?“ㅅ”和 “ㅆ”听起来怎么还不都一样?但我本人是被取笑过的。一次上课的时候,前边的韩国同学问我是从哪来到教室的, 我告诉他“사무실”。结果,那个同学特别夸张得重复了一遍:“싸~무실”,旁边的人“哈哈”笑得前仰后合。当时我那敏感的小心灵一下就受伤了,但还是没弄明白我说的“사무실”和人家说的“싸무실”有什么区别。
韩国人说话的声音很低。所以在发松音的时候,给感觉到喉咙在动,但是肚子是不动的。然而,发紧音的时候,这一口气会一直穿过喉咙,直达丹田。因为气量足,所以相应的发音音量就大。
插一句题外话,“사람“这个词算是重灾区,至今还听人把“사람“发音成“차람”。这么常用的一个词最开始发音练不好的话,以后是很难纠正过来的。
3. “위”也算是重灾区了。听过太多的人发音成“威”,但是我个人觉得“위”还是和中文的“yu”音是最像的。区别是,“yu“是嘴唇撅起来发出的音,而“위”是上牙和下唇接触发出的音。
4. 收音“ㄱ”。其实有一个捷径,就是把“ㄱ”发成“g”的音。比如“먹다”就是“mogda”,说话的时候直接把“g”的发音吞掉,感觉就出来了。因为“ㄱ”发“g”的音,所以“ㄱ”+“흐”的时候会产生变音,比如“먹히다”的发音是“머키다”。其实要是将moghida的音连起来读得很快的时候,发音就是“머키다”。同样的道理适用于韩国语中其他的连音现象,甚至包括中文。比如说中文“时候”二字,说快了发音就是“shi ou”,这时“h”的音早已经被吞掉了。
5. 最后一个大大坑是“ㄴ”和“ㅅ”。严格来讲,“ㄴ”和中文中“n”的发音位置完全不一样,和“ㅅ”在做收音的时候是长音和短音的区别。首先说“ㄴ”和“n”。“ㄴ”是舌尖缓缓顶到上牙床上发出的音,而中文的“n”,舌头始终是在下牙床的。正是因为如此,说“天啊”的时候,听起来才会是“Tian na”!
“ㅅ”和“ㄴ”发音的位置一样,区别就是“ㄴ”的发音是长而久的话,那么“ㅅ”的发音就是短平快。所以在涉及到变音时,“못 한다”中“ㅅ”的发音对了,那么舌头从上牙床收回,再发“하다”这个音的时候,最后出来的一定是“모 탄다”。
同样还有“일년”, 舌头的位置对了,最后出来的音一定是“일련”.
我最开始学韩国语的时候,也是被变音折磨得每天怨气冲天的。等后来发音的规律想明白了,也就释然了。
写我最擅长的语法
我曾经被折磨得很悲惨的时候,是因为~하고 싶다, ~할 것이다, ~하기로 한다.
하다代表动词。
1. ~하기로 한다是相对好区分的,就是中文的“打算~”,“plan to do sth.”
2. ~하고 싶다是“想~”,用于表达①想念,②想做某事,计划做某事,反映一段时间之后的计划, 意愿, 相当于“want to do sth. / be going to do sth.”
首先,在中文中,“想”表达了几种意思。比如:“想”有怀念,惦记的意思,所以我们说“想念”、“朝思暮想”。挪用的韩国语里,”我想你“ 就是 ”보고 싶다“.
另外,“想”有"希望,打算"的意思,表示一段时间之后的计划,意愿。比如:将来我想成为医生,不是一分钟之后立刻就成为医生,也许是一年之后,也许是很多年之后,总之是一段时间以后的愿望。所以这句话要翻译成:나는 의사가 되고 싶다.
再比如:在做某一项计划的时候,我想做很多件事儿,那么就是“여러가지 다 하고 싶다”,也是表达一段时间之后的意愿。但是,~하고 싶다只表示我想要/希望去做某事,但是最后的结果做没做成,并没有给出提示。
3. ~할 것이다翻译成中文时,相对于“想”, “要”和“会”更准确,相当于“will”。
比如,下课后同学问我“你一会去哪”? 我可能会回答"一会我要去图书馆", 或者“我想去图书馆”, 或者,“我先去教室拿书,15分钟之后会去图书馆”。在表达很短时间之后的意愿,用~할 것이다。所以这个时候,"我要去图书馆"和“我想去图书馆”都翻译成“나 도서관갈거다”; 而“我先去教室拿书,15分钟之后会去图书馆”则翻译成“먼저 강의실에 가서 책을 찾고 다시 도서관에 갈 거다.”
P.S.~고不是语法书上讲的并列,更多的时候代表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只不过做的都是同一类事情而已,才被归结为"并列".
表示原因的词尾
曾经,我也是被各种表原因的语法折磨得快吐血小学生,每天看着各种-아/어/여서, -때문에, -하니까, -하는 바람에, -하느라고, -했더니,-하길래......被这些归结起来多少都能看成表原因的语法折磨到怀疑人生。
-아/어/여서
首先要说的是-아/어/여서不能算表达因果关系的词尾,它所担负的工作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表承接。什么叫做承接?就是一个动作结束,接着做下一个动作。前一个动作接下一个动作,这个关系就是承接。
나는 도서관에 가서 공부한다.
这是很多教科书上出现过的例题,通常会被当做因果关系来解释。但是实际上,我去图书馆学习,第一个动作是去,去了之后接下来的动作是学习,两个动作并不存在严格的因果关系,也没有其他主观性的情感在内,只是很平常的两个动作的承接关系。
내가 가서 해 볼게.
我去试试看。同样,第一个动作是去,接下来的动作是试试看。两个动作并没有因果关系,用中文套用因为我去,所以我试试看都格外生涩。
所以-아/어/여서不是因果关系,只是表示上下动作承接的词尾。
2. -때문에
-때문에表示客观原因,表示科学定理,客观的现象的时候常用。放在口语中的感觉是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情,老师教学生的感觉。
例如:给孩子讲科学实验的时候, 把糖倒进水里搅拌之后
설탕이 물에 녹았기 때문에 안 보이는 거야 .
所以,日常的口语中,-때문에不是很常用。因为我们在日常的口语中解释原因的时候,通常会加上自己的感情,或者辩解,或者提供思路,或者有这样那样其他的目的。所以像-떄문에这种在教科书上经常出现的,书面语的感觉很强烈的词,虽然很常见,但是在日常交谈中真的很少使用。
3. -하니까
-하니까强调自己的想法。
日常的情景中经常会有称赞某人的时候,被称赞的一方很自豪地说“나니까 (해결 잘 된다)...” 类似于这种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是我,所以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要是别人的话也可能就不行了。
另外,韩国雨中另一种很常见的模式是-하니까用在重复的时候
例如:要下雨了,妈妈让孩子出门时带伞,第一次说的时候是:
비가 올 거 같아서 우산 가져가라... 【看样子要下雨了,带雨伞--平常语气】
孩子不听,那么在第二次强调的时候就会说:
비 오니까 우산 가져가라고...【就因为要下语(是我主观强调次要下雨,-하니까 强调我的想法),让你带雨伞---语气更强烈】
孩子还不听,结果妈妈怒了,再次强调:
비 온다고 우산 가져가라니까...【我说要下雨,一直在说让你带雨伞】
所以,当-하니까 用在句尾的时候,表示强调前边说过的内容。
4. -하는 바람에
-하는 바람에表示因为某些客观的原因,造成了不好的结果。바람에 后边接的结果一定是消极的。
例如:
태퐁이 온 바람에 나무가 부러졌어요. 【因为台风来了,所以树被吹折了。】
한 사람이 사고 친 바람에 모든 팀원이 오늘 야근 해야 합니다. 【因为一个人的错误,所有组员今天都得加班。】
强调这个人犯的错误不是主观想做错,是失误造成的。
5. -하느라고
-하느라고说的是前边表述的原因是我内心不愿意接受,但是却不得不照做,然后造成了后边的后果。所以主语通常是我。当然,和-하는 바람에 一样,后边接的都是不好的后果。
어제 새벽 4시까지 야근하느라고 오늘 지각했어요.【昨天加班到了4点,结果今天迟到了。】
加班这个事情并不是我愿意干的,但是不得不干,结果导致了今天迟到了的后果。
늦잠을 자느라고 늦었어요. 【睡懒觉了,所以迟到了。】
睡懒觉这个时候也不是我主管想要让其发生的,但是没办法,即使我不想睡懒觉,但是还是起晚了,结果导致迟到。
6.-했더니
-했더니表示后边发生的结果是我在做前边的动作的时候没全没预想到的。
사고 현장에 가 봤더니 누가 되게 심하게 다쳤네요. 【去事故现场看了一下,有人伤得特别严重。】
在去事故现场之前,完全没想到会有人受伤,结果去了现场一看,有人伤得特别严重(暗示这是去之前没有想到的)
사고 현장에 가 봤더니 다친 사람이 없어요.【去事故现场看了一下,没有人受伤。】
在去事故现场之前,本以为会有人受伤,结果去了现场一看,没有人伤到(暗示这也是去现场之前没有想到的)
7.-하길래
-하길래前边的主语通常不用第一人称,表示遇到了客观发生的状况之后,导致了后边的结果。
例如:甲对乙说:
마침 네가 오길래 내가 물어볼 게 있어. 【正好你来了,我就问问你吧】
因为你来这个客观状况发生了,所以我就顺便问一下你。暗示在你来之前我是没有问你的想法的。
버스가 오길래 그냥 버스 타고 갔어.【公交车来了,所以我就坐公交车走了】
原本计划的是打车走,结果正好公交车来了,所以我就坐公交车走了。暗示原本的计划不是坐公交车,可能是利用其它交通工具,或者什么。
-하길래在用来解释原因的时候,强调因为发生了客观事实,所以后边的结果跟我没有关系。在撇清我的责任的时候经常使用。
我们可以设定场景,例如在同一个实验组里,有人做错了数据,导致了不好的结果。在陈述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法,折射出来说话的人的内心的想法是不同的。
例如,下边的例句都都同样的意思,因为一个人的错误,所以全组待定。但是当使用的词尾不同时,说话的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한 사람이 잘 못 하길래 모든 팀원이 대기하게 된다.
一个人犯错,但是这个错误是不小心犯的,不是主观要犯错的,说话的人也没有表达其它主观性的见解和想法。
한 사람이 잘 못 하는 바람에 모든 팀원이 대기하게 된다.
说话的人在陈述客观发生的事实。强调的部分是有人犯错,结果导致全组待定。
한 사람이 잘 못 하기 때문에 모든 팀원이 대기하게 된다.
说话的人在强调一个客观规律,因为是一组人,所有当有一个人犯错的时候全组都得待定。
한 사람이 잘 못 하니까 모든 팀원이 대기하게 된다.
强调说话的人的想法,说话的人认为因为有一个人犯错了,所以才全组待定。
한 사람이 잘 못 해서 모든 팀원이 대기하게 된다.
说话的人没有加任何主观的见解,一个人犯错,下一个动作是全组待定。
-하는 편이다 vs.-하는 셈이다
两个语法都能够翻译成:“算是”
例如:
우리 고양이는 얼굴이 예쁜 편이다. (我们家喵长得算是漂亮的)
그녀의 말은 거절한 셈이다.(她说的话算是拒绝了)
此“算是”非彼“算是”。
-하는 편이다是汉语中的算是,和xx相比,我要说的东西算是好的/坏的/大的/小的.
例如(和其它的颜色相比,)黄色算是明媚的。노란색은 (다른 색깔에 비해 ) 맑은 편이다.
(和其它火车递相比,)KTX算是快的。KTX는 (다른 기차에 비해 ) 빠른 편이다.
(和上一次相比,) 这次算是做得好的。(지난 번에 비해) 이번은 잘 하는 편이다.
-하는 셈이다翻译成“相当于”的话,和-하는 편이다就能区分开了。
甲: 你去过济州岛吗?
乙: 出差时去过两次,半夜落地,早晨进会议室,开完一天的会之后直接奔机场,结果就相当于没去过(就和没去过一样)。
가: 혹시 제주도에 가 본 적이 있냐?
나: 출장 때문에 2번 가 봤지만 새벽에 도착하고 나서 아침에 바로 회의실에 들어갔어. 하루 종일 회의 하고 나면 바로 공항으로 출발하니까 결국은 안 가 본 셈이다(안 가 본 거와 마찬가지다/똑같다) .
通过例句可以看出,-하는 셈이다和-와 마찬가지다类似。汉语中“相当于”和“和...一样”也类似。
上边的例句接着往下说的话:
甲:好,就算是你没去过济州岛,但应该吃过济州岛的黑猪肉吧?
그럼 제주도에 안 가본 셈치고 제주도이 흑돼지를 먹어봤지?
这个-하는 셈치다又是个什么状况???
和汉语一样,翻译成“就算是”就好了 ^^
使用的场景和例句中的差不多,明明去过某个地方,因为各种状况,没玩过也没看过,算是没去过。---好吧,“就算是”没去过,但是....(后边又接另一种状况了)
这个치다是动词,翻字典的话,会有N多种让人晕掉的解释。好在用在语法里的时候不多,使用的时候意思也都大同小异,以后单独整理出来再另开一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