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时需理顺汉语各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下几种汉语分句通常可以转化为状语从句:
其二,表示原因的汉语分句,可通过添加since、as、because、for等连接词处理为原因状语从句;
其三,表示结果的汉语分句,可通过添加so that或“so … that…”结构处理为结果状语从句;
其四,表示让步关系的汉语分句,可通过添加though、although等连接词,译为让步状语从句;
其五,表示条件、假设的汉语分句,可通过添加if、as soon as等连接词,译为条件状语从句。
利用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在英语中较为常见,由关系词who、whose、that、which、when、where等引导,对名词或代词起到修饰作用。在下述几种情况中,译者可尝试使用定语从句:
其一,如果汉语两个分句中存在相同的名词或代词,汉译英时可将该名词或代词用作先行词,将较为次要的分句译为定语从句;
其二,如果两个或多个汉语分句拥有相同的主语,可以选择一个分句作为主句,把其他分句译为定语从句连接到主句上;
其三,如果汉语句子中出现“其中……”,可以尝试采用among which或among 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翻译;
其四,如果汉语中出现以“这”开头的分句,且“这”字概括了前文的内容,汉译英时可尝试将“这”字译为关系代词which,从而将其所在分句处理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利用分词结构
在英语句子中,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具有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性。译者可尝试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将汉语分句译为英语的分词结构:
其一,英语中的分词结构置于句首可表示原因,汉译英时可尝试将表示原因的汉语分句译为分词结构;
其二,英语的分词结构可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汉译英时可利用分词结构翻译一些补充信息;
其三,如果多个行为或情况同时发生,汉译英时可尝试将伴随发生的动作译为现在分词结构;
其四,英语中的现在分词结构置于句尾可表示上文所带来的结果,因此汉译英时可尝试将表示结果的分句译为现在分词结构。需要注意的是,要使用过去分词还是现在分词,取决于分词和其隐含主语的关系是主动还是被动,主动关系通常使用现在分词,被动关系通常使用过去分词。汉译英时,需要正确判断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正确选择分词结构。
利用动词不定式
在英语中,动词不定式的出现频率很高,可以作主语、定语、表语、宾语和状语等。作状语时,动词不定式多表示目的、结果、原因、方式或程度。汉译英时可尝试将一些汉语分句处理为动词不定式结构。
利用名词短语
有些汉语句子可以通过转换语序的方式转换为名词短语。汉译英时,译者可以尝试将部分汉语分句转换为名词短语,用于充当英语句子的主语、宾语等成分。利用名词短语有利于将更多的信息密集地阐述出来,使英语译文更简明、清晰。
利用介词从句
在英语介词短语中,with复合结构的用途较为广泛,可表示伴随、原因、补充说明等。With复合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with +名词/代词;
②with +名词/代词+非谓语动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不定式);
③with +名词/代词+介词短语;
④with +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
在汉译英时,如果原文中两个分句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伴随、原因、补充说明等),且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可尝试使用with复合结构来连接这两个分句。此外,对于汉语中表示让步关系的分句,可以考虑用despite、in spite of等词引导的介词短语来翻译。
Part.2
汉译英十大翻译技巧
一、中文结构“三步走”(外宣类)
第一步:给出理念、指导方针或原则
第二步:具体阐述在这种方针原则的指导下都做了什么或者要做什么;
第三步:给出结果或者要实现的目标。
二、“敦轻熟重”要分明
中文结构“前轻后重”,中文结构事实、背景在前,表态、判断、结论在后,
英文结构“前重后轻”,“表态判断为主,事实背景为从”,一般情况下,英文中很少有事实部分单独成句,事实部分往往放在从句中或用介词结构巧妙连接起来。
三、结构搭建“三剑客”
主要是指汉译英时结构搭建常用的三个功能词或形式,即as,ing,with。
“as”通常放在句首后加句子,句子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表示给出事实或背景,相当于中文的“随着......”、“在......的情况/背景下”。或者也可以选用amid一词,amid和as的区别在于:as后跟句子,amid后加名词。
“ing”是主语中主语行为造成的结果,是对主句中谓语动词造成影响的补充说明,相当于中文的“......,使......“。
四、同义重复“并译”行
主要是指中文具有前后呼应、信息重叠的特点,经常使用四字甚至八字表达同一意思,英译时必须压缩合并减译,提取核心意思,力求简洁、流畅。中文还有一个典型特点,即“双动词现象”,直接取同义翻译即可。
五、“千变万化”增张力
主要是指中英翻译要“千变万化”,“同义发散”,选取不同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诠释,使用同义词进行替换等等,以此来凸显英文语言的多变性。从写作的高度看翻译!
六、具体、概括“不相容”
主要是指汉英翻译的原则之一“舍宏观概括、取微观具体”。中文里往往会在具体信息后添加概括信息,在翻译时直接翻译具体内容即可。
七、副词去留“有分寸”
主要是指中文外宣材料中动词前多数情况下都有副词,是中文行文习惯使然,汉译英时除非确有必要,否则可酌情去掉这些副词。
八、动词处理“巧隐藏”
主要是指中文里动词使用要多于英文,而英文里介词使用频率极高,妙用英文介词来隐藏汉语中的动词。
九、具象转译“避抽象”
主要是指中文里很多表达比较抽象,在行文时尽可能进行具象化处理。
中文较为抽象,需要化抽象为具体,直接借用英文显然是妙招,学会借用英文灵活表达化抽象为具体。
十、图片立体“在形容”
主要是指在汉英翻译时必须学会在名词前添加形象达意的形容词,因为英文是一种非常看重形象词使用的语言,是一种更加立体的语言,是一种偏向图片式的语言;中文则讲究正式统一,不求花哨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