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揭晓

“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评委会主席刘文飞教授介绍奖项 摄影:郝志慧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郝志慧):12月19日,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三位翻译家及三位责编分别摘得翻译奖和责编奖。

在七部入围作品中,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陈方斩获“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2018-2019)一等奖,获奖译作为雅辛娜的小说《我的孩子们》。北京大学教授赵桂莲获得二等奖,获奖译作为库尔恰特金的小说《阳光闪耀》。三等奖获得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俄语系副教授于明清,获奖译作为瓦尔拉莫夫的小说《臆想之狼》。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在颁奖典礼致辞 摄影:郝志慧

“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评委会主席刘文飞教授介绍了奖项的设立情况和评选过程。他指出,设立该奖项旨在进一步加强中俄两国的文学和文化交流,促进俄罗斯文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奖项名称隐喻每一位文学翻译家都是文学使节和民间外交家。据介绍,此奖由俄方提供资助,每两年评审一次,奖励对象为近两年最优秀的俄译汉文学作品。该奖项获奖者将自动入围世界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大奖——“阅读俄罗斯”翻译奖。2019年8月,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正式启动。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在致辞中指出,2019年“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由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翻译研究院与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联袂设立,奖项评委会秘书处设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文飞教授担任评委会主席。孟繁华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将一如既往支持俄语学科发展,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多培养人才,多作贡献。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左一)在颁奖典礼致辞 摄影:郝志慧

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副署长格里戈里耶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就俄语作品翻译数量而言,中国在全世界排名第一。2013年5月的“中俄经典与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年轻翻译家加入到俄语翻译的大家庭中,“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恰恰为年轻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榜样和参照,为他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翻译技巧课堂。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在致辞中从文学、历史等角度深入剖析了三部获奖作品。他指出,“文学外交翻译奖”的名称把文学翻译定义为跨文化的交流方式,是不同国家民众互相了解对方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有效途径。俄中两国文学界通过互译作品,能促进两国人民相交相知。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在致辞中回忆了包括普希金在内的俄罗斯诗人和作家对他的影响,并认为文学翻译是文学的组成部分,而文学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教授致闭幕词 摄影:郝志慧

这次的三部获奖译著中有两部均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该社总编韩敬群在致辞中介绍了该社出版俄罗斯文学的情况,并对三部获奖作品作了解读。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教授在闭幕词中指出,翻译在两国人文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俄罗斯文学是其文化的亮丽名片,通过翻译家的笔触人们可以了解到俄罗斯民族的精神风貌。

颁奖仪式由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宗琥教授主持,中俄两国文化界知名人士、翻译家、外交使节100余人出席。

俄罗斯翻译研究院为非盈利机构,使命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俄罗斯文学,为各国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和出版方提供资助。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2015年创建于首都师范大学,目的在于聚合国内外学者,强化学科交流与融合,研究斯拉夫区域重大和前沿性问题,为国家对外交流和战略研究提供学术咨询。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陈方(右二)获得“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2018-2019)一等奖 摄影:郝志慧

THE END
0.“俄罗斯文艺”文学翻译奖·第十六届全球俄汉互译大赛预告为了推动中俄两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莫斯科大学高翻学院、《俄罗斯文艺》《翻译理论》(俄)、郑州大学联合举办第十六届“全球俄汉互译大赛”,本次大赛分为俄译汉与汉译俄两个类别,参赛原文、参赛规则和参赛券见http://cts.gdufs.edu.cn、http://www.esti.msu.ru、http://elsw.chinajvzquC41yy}60ƒw0gjv0ls1hnj0kwkq1363;894394ivv
1.翻译狗开放平台Deepl翻译、AI模型等更多功能欢迎体验 立即查看 功能在线试用 文字翻译 中、英、日、俄等120+种语言自动识别与互译 文档翻译 高度还原Word/PPT/Excel/ PDF等25种格式文档样式; 120+种语言互译 格式转换 PDF、WORD、PPT格式互转,OFD、HWP处理相关 图片翻译 jvzquC41qrko0ofp{kmpw7sg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