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书法,你一定首先想到汉字书法,也许你从小都在练习。当然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它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丰厚绵长的文化传统,古往今来影响着我国乃至全球的书写活动。在俄罗斯同样有书法爱好者和教育者研究学习汉字书法,并吸收汉字书法的经验,应用到俄语书法之中。按照区域文化特点书法包括欧洲书法、东亚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等。东亚的书法,以及蒙古文和阿拉伯文书法应该说都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文字美艺术形式。欧洲书法一般是指字母书写的法度与艺术,俄文书法当然可以归入欧洲书法之列。
一、书法的定义和历史
书法的俄语表达叫каллиграфия,叫чистописание,从构词来看,书法就是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漂漂亮亮写字。
书法这个词从希腊语直译过来是“漂亮书写”,晚些时候才出现更为流行的关于书法的定义——规范而漂亮的书写的艺术。在这个定义中的关键词是艺术。在每个民族文化中书法都间或与宗教仪式,神圣活动相关联,正如这些同样是美术和音乐活动依存的基础一样。
在东方书法与艺术的联系最为紧密,比如在我们中国、日本和韩国书法与大自然、民间风俗、宗教和传统息息相关。在很多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书法是唯一的最具表现力的文化传达方式。
书法的发生和发展与文字的发展以及新型印刷术、纸张的出现等历史直接相关。由此可见,书法产生的最开始的前提应该出现在岩画中,从楔形文字到价真货实的字母的演进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
一开始全欧洲的文字都是以希腊和伊特鲁里亚字母为基础。在希腊帝国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字体的演进可谓五花八门。古体字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主要应用于纪念碑和建筑装饰,以及重要文件;第二种更简单,更日常,主要应用于编写书籍、书信、手写文献和传单。
有意思的是,希腊字母在不同的宗教和民族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比如,罗马人努力尝试简化字体,为了把它变得在日常生活中更实用、更有益。那个时候基督教徒在抄写圣经的过程中,把希腊字母进行相应的变体并独立出来,从而促进了希腊字母的推广。
在公元5世纪开始一种被称为“安色尔字体”(安色尔字体是公元4至8世纪希腊及拉丁手稿中常用的一种大字体)的文字得到积极的推广和发展,这种字体的独特处在于,它在文本或句子中独立存在,彼此之间没有连接。这里就出现了“首字下沉”的说法——整个段落的开始字母大写,而且大写字母大约要占2——5行的高度。很快这种字体开始在整个欧洲大陆广泛流行起来,并在各地传统和规则基础上创造出为数众多的变体。
对那个时代字体形成影响最大的是卡尔 • 维利基。正是他在8世纪左右决定创造统一的公用字体,同时确立大小字母的一致的语法和功能。这个决定要求:单词和句子中的字母要连写,这是简化字母和单词,乃至字母间隔的初尝试。这种字体获得一个标志性名称——加洛林小字。令人瞩目的是,这种字体的书写规则保存至今,我们的书面言语中仍旧沿用。
从十一世纪起在整个欧洲开始流行一种叫做哥特式的书写风格,这成为哥特字体的鼻祖。这种新兴的字体取代原有的希腊字符的棱角鲜明和直线型特点,而提出在当时尚不为人所知的安色尔字体的书写比例和形式。这种哥特式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已经完全取代了古希腊字体。被称为欧洲书法创始人的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称它为黑体字。
也许有人会想到十五世纪印刷机的发明不可避免的会削弱书写字体及书法本身的流传和普及。但是并非如此。原因是所有的工具和印刷品都只是在字母打印的基础上制造而成。在当时印刷机远没有流行的那么快,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经济实力采用这种书写方式,所以印刷机的流行是个相当漫长的经历。
大约在十七世纪初印刷机在欧洲大陆开始广泛流行,书法字体的最初功能逐渐减弱。书法成了基本字母书写的装饰乃至装潢业应用的工具。那个时代的手写书籍是完全靠书法体书写而成的作品,它以独一无二和价格昂贵而与众不同,只有殷实富足的人才买得起,当做艺术品来收藏。
就是在十八至十九世纪书法也并没有消失,人们仍旧用这种书法体撰写公文,情书,机关指令性文件,邀请函,明信片,剧院海报等等。当时还出现一群人,他们把复兴书法当成自己的使命。这些人中最显著的代表是瓦利亚姆•马尔利斯和爱德华•约翰斯顿。
十七世纪书法以自我呈现方式的艺术性而得以保留,这不仅仅是看成品本身,而是书写过程更加体现出艺术性。正是因为这一点,在高科技发明的环境中它的艺术性功能才没有完全消失。在我们当代电脑程序通过文本加工可以制造出精美的字体,而书法似乎变成一种人们附加给文本的漂亮的摆设。
尽管如此,当今仍然有那么一群人坚守着这门艺术。不仅如此,很多鉴定专家会把画家和书法家进行比较,因为这两种艺术形式彼此联系相当紧密。此外,还有一种特别的字画,它所表现出主要不是特定的形象或画面,而那些笔画,图案和含有深刻意向的符号已经完全就是书法了。
二、书法的应用
对于二十世纪出生的人来说,漂亮、文理通顺、工整和谐的笔迹是一个合格的、健康的人的标配。那个时代已经出现为数众多的职业,不仅要求从业者要有良好的知识修养,还要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随着工业机器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这种职业素养的要求逐年降低。
如果二十一世纪初期俄罗斯联邦国家机关里所有的文件(一些证明人生重要活动的文件还是书法手书,比如登记结婚,或者护照,出生证明等)仍旧以手写形式起草和发放,那么一些以新奇古怪的数字的字体充斥的文件兴许在市面上先声夺人。
从这一点来看,也许可以认定书法在现今世界已经完全失却其积极存在的意义。然而并非如此。对于经验丰富、才华横溢的书法家来说如今大有用武之地。人们会请书法家帮忙撰写浪漫的书信,设计明信片,设计书写证书奖状,标语,甚至进行设计室内装潢,设计专业商标(LOGO)。现代技术是很多书法家得以走入数字市场——他们成为工艺美术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与书法打交道。多数宗教经文都是书法家手工抄写的,我们在博物馆和展览会上看到的历史文献都是经由书法家修复的。就连现代年轻人喜欢玩的墙壁涂鸦艺术也具有书法的内涵。
如今,尽管大多数文件都是在电脑帮助下完成的,我们当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与纸张书写打交道。可以说书法就意味着不仅要好看,更要准确。这样看来以任何一种书法形式书写的文本都是经得起推敲、准确无误的。最易涉及到这个问题的是那些经常和人群及数字打交道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警察,商品质检员,会计,统计员等等。能够精准、清晰的书写在这些行业里被公认为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
三、练习书法对人自身的影响和提升
专家们确信,书法练习和书写活动可以刺激人脑积极活跃,提升人的注意力,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以及高度集中的能力。在日常书写时,我们无需特意关注圆珠笔的运行、动作,只是用它在纸上划拉出习以为常的符号和字母拼写。但是,一提到书法,人就会注意每一个动作,线条,和走向,以求达到理想的书写效果。一些专家确信无疑的是,书法练习能够培养人的纪律性,精益求精的态度,有助于将事情进行到底。书法对于人脑的影响可以和拉小提琴相提并论,然而拉琴仍需要有天赋支撑,而书法练习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掌握。
培养纪律性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并不是书法学习的唯一任务。为了展现出完美、不同寻常的字体,需要应用相当数量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所以可以说书法也提升了人的创造能力。因此在很多国家在中小学和大学开设书法课,以上所述是这门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必需性。
有经验的书法家指出,书法书写帮助他们缓解和摆脱惶惑,焦虑和不安。这种高度的注意力集中的训练能够培养出抗干扰能力,对于工作过程中人体内部和外部感受到的刺激能够提高免疫功能。
书法不仅仅是要写的准确、漂亮,同时更要工整。这项训练对于那些在家庭作业和笔记本上墨迹斑斑,笔迹潦草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习使用毛笔或蘸水笔以及管理易洒的墨水得训练,对于日后学生得心用手的使用普通钢笔写字大有助益。
书法练习还能够锻炼到小型关节和肌肉运动机能。书法会要求遵循特定的书写字体风格,这种情况下手要预知并精准的将笔运行到该去的方向。这样的书写要求关注每一个动作,在运行过程中不抖,不错,完美完成。
四、中俄文书法的比照鉴赏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用毛笔书写,又使汉字呈现出变幻无穷的线条之美。中国人写字,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汉字书法透射书写者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它更侧重于写字的过程,而并非专指结果(书法作品)。书法按照字体可以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各有其书写特点及审美标准,历代的书法家更是把中国的书法文化演进成博大精深的系统。任何其他语种的书法都无法与汉字书法相媲美。而俄语书法强调书写工整漂亮,甚至加以若干装饰。中国书画家也研究西方书法,比如周汝昌认为,西方人“‘最精美’的书法可以成为图案画”。欧洲的博物馆中可以看到古代精美的纪年史册,可以说俄语的书法主要功用是装饰文字,美化图书。
下面欣赏一下带有几分神秘色彩、潇洒飘逸的俄语书法的魅力。
普希金的手稿
彼得一世的手迹
我们看到诗人和沙皇的手书,极具个性特征。普希金笔体的流线型,似乎能感觉到诗人才思泉涌,诗句汩汩流淌,诗人必须马不停蹄奋笔疾书才能跟上自己的思想;帝王的字迹似乎透出不可一世的霸气。在这里我不禁想起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书法,可以说他的书法颇有几分“西方美”。
下面两份是普通人的书信字迹,娴熟工整美观
可见,俄语字母书写工整既呈现美观。而词句至篇章的线性特征,可以填入插画破坏它的严整,使整个布局变得活泼可爱,同时更加美丽。俄语书法之美正如汉字书法一样,各有特色,可以有草书一样的行云流水,也可以有楷书一样的中规中矩
如果和汉字书法进行比较欣赏,我们会发现,字母书写和汉字同样都是线的展现,只是各有特色。我们可以借用小时候练习汉字书法的气韵和沉浸,迁移到俄文字母的书写练习中。并且我们也希望通过俄语字母书写训练,能够与练习汉字书法一样,可以做到修心养性,宁心静气,提升外语学习气质。可以期待的是,当我们练得一手漂亮的俄文书法时,我们的俄语学习已经进入到接近升堂入室的高度。
中国学生的书法作品,模仿效果可嘉。但是明显可见连笔不对导致的错误。
这是从网上找的俄语速记作品。看得出来,普希金的笔迹特像速记,为了快速记录,单词变形成更简略的符号。想必大家在网上都见过普京读不出自己的记录的有趣的场面。大家对此津津乐道,并不因此减少对普京的喜爱。但是,普帝自己应该难免尴尬。
普京喜欢现场记录,即兴发表处理意见,但由于字迹不整,有时他不得不放弃去参考记录的内容。由此可见,认真书写在生活和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们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潦草而又不规范的书写常常给读者带来不少麻烦,浪费他人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因而自古不论是我们中华民族,还是俄罗斯战斗民族都有重视书法的优良传统。
五、俄文书写规则及方法
按照语言单位的大小,语言单位可以包括字母、音节、单词、词组、句子、超句(篇章)以及超级语篇等。
首先写对字母。俄语有自己独特的字母写法和占格规律,学会正确的占格和字母写法是最重要的。难看可以,写错不可以。连笔位置不对的话,会让阅读者误以为另一个字母,造成了解障碍。
单个字母的笔顺需要完全正确,按照最标准的写法进行练习。连笔其实就是为了保持书写上的连贯性与美观性的一种做法,如果字母笔顺不正确,连笔就显得做作了。而连笔的这种特点,就要求书写要轻盈,顺畅。这个需要练习。
在书写过程中,上述的连笔/游丝类型会经常碰到,因此,我把它们分解出来,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它们的形状,首先肯定是有粗细之分,粗处加大笔压,较缓慢地书写,细处快速,一挑而过,而方向和长短就需要自己拿捏,游丝可以单独练习。
如何整体练习。大小一致,斜度一致。游丝的本质,就是在书写过程中把不写出的笔尖挪动的位置再显现出来(比较抽象)所以说斜度越大,笔尖越贴近纸张,越容易表现游丝。用游丝表现和全部写出时的区别以倾斜60度到75度为佳。这里提到游丝,其实俄文书法中那些夸大的丝和漫溢飘飞的装饰线,形成了几近图画的美感。这和中国国画中工笔线描有些微的相似。古代画家把各种线描形式概括成“十八描”技法,其中比如“高估游丝描”“琴弦法”“柳叶描”“行云流水描”等,这些描线的特点,有的在俄文书法中可以约略体会到。当然,不论把字母写到如何行云流水,也只能止步于装饰和美化,与汉字书法中蕴含的深邃和奥妙的文化内涵不可同日而语。真是不用多言,在这样对比练习中,我们中国的文化自信充溢心间,带着这样的自信,我们再去学习俄文书法,顿时感觉轻松自如。运用练习汉字书法的经验,还能提升俄语字母书写学习和训练的速度和质量。
六、俄文书写用具及字帖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要写出一手漂亮的俄文,写字用笔其实也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俄国人从前都喜欢用羽毛笔,俄语中“перо”这个词就是“笔尖”和“羽毛”的意思。现代人喜欢用蘸水钢笔,或者改装笔。当然,这样的笔可以控制粗细,使字母的线条更加富于变化,显得活泼美观,像音乐一样有韵律,像海浪一样有动感。也可以用其他任何一种笔,只不过书写效果不同而已。
练习俄文书法最常使用俄语本子和俄语字帖进行学习。
高考结束了,当你补完二十年来缺失的懒觉,当你玩够二十年来被禁的游戏,当你考完驾照,当你旅游归来,还有空闲和精力,来练习书法吧,汉字书法,俄语书法,都是极好、极踏实地帮你恢复和提升学习和生存能力的活动。
如果你还是准高三的学生,不妨也开始练字,最起码练成“考试体”,也准能提高你俄语作文分数,同时提升你学好其他学科的能力。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