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胜利之吻》,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战争并没有那么可怕。其实,你从未见过战争残酷的一面。你见过16岁的父母双亡,不得不参军却被敌人杀害。俘虏士兵?
下面是肉眼可见的年轻德国士兵。他的眼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与《胜利之吻》同年拍摄,所传达的氛围截然不同。
1942年,德国为占领苏联重要的交通重镇斯大林格勒,大举进军这里。这场战役无疑是二战中最为血腥的一场战役。苏德双方的伤亡都非常惨重,差不多有200万人。
德国一向是常胜将军,但在这场战役中却损失了很多青壮年,战场上的军队中也有很多青涩稚嫩的未成年人。原来,德国为了补充兵力,规定16-60岁的男性必须上战场,这也是为什么德军中出现了很多未成年人的原因。
在德国军队的未成年人中,有一个男孩叫汉斯·格奥尔格·亨克。他的父亲1938年去世,母亲1944年去世,参军本来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但比起现在父母双亡的情况,参军成了他唯一的活路,至少他还有有吃的,于是他参军当了一名高射炮手。1945年,他们的军队在一次战斗中被击败。他大举撤退,但逃跑速度太慢,被苏军的盟友美军活捉。
汉斯被带到了美军的战俘营。一位美军少尉见他想吓唬他,就用德语问他“你想怎么死”。汉斯信以为真,以为自己下一秒就会被杀。他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对少尉谦虚的说道:“请救救我吧。”美国著名战地摄影师约翰弗洛雷亚恰好看到了这一幕,并在旁边拍下了这张照片。
美军少尉看到汉斯被他的笑话吓哭了,就给了他一块面包,告诉他“你不会死的”。汉斯虽然听到了这句话,但还是吓坏了,他已经被美军俘虏了。美军可以一句话放了他,也可以下一秒一句话杀了他。他一时吃不下饭,生怕这是自己的最后一餐,靠在墙上,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活下去的机会。
不久之后,美军按照要求将德军战俘转交给了苏军。那些兵家没有引起汉斯。苏联军队并没有把一个未成年人当作敌人。另外,他们还查出汉斯的父亲其实是站在苏联一边的,而汉斯也是前不久才参战的。在战场上,他只参与了搬运弹药的工作,并没有参与开枪杀人。苏联军队宽恕了他。
汉斯获释后返回德国。后来,德国成为东德和西德。东德被苏联占领。汉斯一定是受了他父亲的影响。他选择住在东德。长大后,他与一名护士发生了关系。已婚,一直活到1997年去世。汉斯的照片被称为“哭泣的德国男孩士兵”,看到的人都会颤抖。在他这个年纪,他正在踢球,坐在教室里,但他和同伴们一起走路。血腥的战场上。
汉斯只参加了一年的战争,但那段经历却影响了他一生,他时常在梦中回忆那场战争。德国现在太平了,但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并不太平。汉斯的经历仍在重演。世界上爆发的多次战争不也给了我们教训吗?一个经常挑起战争的国家一定得不到。上帝的宽恕最终会约束自己。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