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一通来自德国的电话打到了中国大使馆。在电话那边的是一位德国医生,他急切地向大使馆表明情况,他的家人已经出现了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状。可此时的德国也已经沦为了重灾区,不管是防护用品还是相关的药物都已经供不应求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向中国开口。
当他表明身份时,立刻引起了中国大使馆的重视,在核实身份后,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免费为其提供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用品。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亲自将这批物资送到了对方手中,同时送去的还有新冠肺炎的一些临床数据。
那么这位德国医生究竟是谁呢?能够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
相信很多人心中早有答案了,打电话过来的是托马斯·拉贝,而他的爷爷正是约翰·拉贝。这是一个无数国人铭记在心的外国人,是凭借一己之力保护了南京25万人的英雄。约翰·拉贝所写的《拉贝日记》记载了他在1937年到1938年的所见所闻,是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保存最完好的书,也成为了这段历史在国际上的铁证。不过这位英雄回德国后的晚年生活却十分贫困,在知晓情况后,中国给他养老。
本期就让我们走进英雄约翰·拉贝的故事,一起回顾一下先生的英勇事迹。
1882年,约翰·拉贝出生于德国的汉堡。从小家境也算是富裕,父亲是远近闻名的一名船长,在拉贝幼年时常常为他讲述自己在海上历险的故事。
直到拉贝16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了,家中唯一的顶梁柱一下塌了,家中还有两个幼小的妹妹,凭借母亲微薄的工资想要养活家实在是困难。懂事的拉贝决定辍学出去打工,来为母亲分担一点压力。
当时的拉贝在一家英国公司工作,好学的他在工作之余,还学到了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正是因为拉贝的英语和德语都很好,于是在1908年被选中前往中国经商。坐上了从德国汉堡到中国的列车,这趟列车需要经过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足足坐了16天的火车,拉贝终于抵达了中国。
一开始,拉贝在汉堡驻北京办事处担任主管位置,在长期和中国人接触的过程中,拉贝热爱上了中国文化,虽然他并不会讲汉语。拉贝收藏了大量北京的老照片,并记录了老北京人在清末民初的日常生活。
之后一战爆发,德国战败,在中国的拉贝不得不在1919年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德国。1920年,中国与德国的关系得到缓和,双方也签署了合作协议,有在中国数年经验的拉贝被重新派到了北京。令他感动的是,一年前他住的房子和财产还在那里,至此拉贝心中一直对中国人存有善意。
到1930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南京成立了分公司,在多方考虑下,决定让约翰·拉贝担任分公司总经理一职,负责西门子公司在南京业务的拓展。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这座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对于喜爱中国文化的拉贝来说简直就是福地。在南京期间,拉贝的生意越来越顺风顺水,还建立了一所德语学校。
可这短暂的和平在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时打破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南京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时常遭受到日本的飞机轰炸。
9月份,约翰·拉贝收到了德国政府的来电,命令在南京的德国人迅速撤离回国。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联系了德国大使馆,说自己会加强对南京的轰炸,请在南京城内的外国人离开这是非之地。
此时的约翰·拉贝在中国已经生活了30年,他发觉自己已经热爱上了这片土地。在他的心里,自己也算是个中国人了,中国人如此善待自己,如今灾难当头,有钱的早已逃了,那剩下的穷人们呢,是时候站出来尽自己的能力保护他们了。
拉贝放弃了回到德国的机会,选择留在了南京。他在自己家后院修了一个防空洞,同时在屋顶铺了一面定制的德国纳粹军旗,长六米宽三米。当时的日本和德国是同盟国,日本还有点畏惧德国的军事实力,当轰炸机飞过这片区域看到旗帜时就离开了。拉贝在防空洞内购置了大量的水和食物,还有受伤所需要的药品和绷带等,院子内搭满了帐篷,人们听说在这里能避免遭受轰炸,纷纷涌入拉贝的家,足足有600多人。
之后,看着越来越多无处安置的难民,拉贝联合20多名外国友人,组建了一个临时的国际委员会,并申请了一块不到4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国际安全区。同时,约翰·拉贝开始四处游说,寻求法国美国等一些在南京官员的援助,让日本承认安全区的合法性。
12月9日,德国大使馆准备接拉贝回国,被拉贝拒绝了。
12月13日南京沦陷,拉贝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老百姓,穿上了纳粹军装。在《拉贝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有一次拉贝遇见一个日本兵正准备对一名中国女孩下手,拉贝立马上前制止,并拿出随身携带的日记本记录了日军的罪行,威胁他如果将来到了军事法庭,这就是证据。日本士兵看到拉贝的纳粹军装和手臂上的纳粹党勋章,就离开了。这样的事情,时常在拉贝的日记中出现。每天都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拉贝,日本人不敢对其下手,一旦引起日本与德国之间的矛盾,这责任谁也承担不了。
为了能解决安全区内难民的吃喝以及药品问题,拉贝自掏腰包贿赂日本高官,从而高价购买物资。同时向德国,美国等大使馆求助,向日方施加压力,迫使日方允许安全区每天能买到100袋大米。
1938年2月,日本方面要求德国政府强行将拉贝召回,无奈之下,拉贝启程回德国,临行之前依旧不放心,嘱咐国际委员会一定要照顾好这些难民。
回到德国的拉贝,将自己的日记公之于众,日记中详细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罪行,其中包括有照片,信件等物证。当时的德国与日本属于统一战线,因此并没有公开这些信息,还派盖世太保将拉贝逮捕了,最后还是西门子公司总裁将拉贝保释出来。
二战结束后,作为纳粹党成员的拉贝先后被苏联和英国抓捕,还被带到了军事法庭进行审判。核实清楚后,拉贝并没有犯下什么罪行就将他无罪释放了。
出狱之后的拉贝,由于之前的纳粹身份,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生活一度穷困潦倒。
到1948年,中国政府知晓拉贝的遭遇后,人们纷纷开始募捐,南京市长当即托人从瑞士购买食物送到拉贝手中,之后每个月都会汇一笔钱给拉贝。为此拉贝写信表达了对中国的感谢,这封信现在依旧珍藏在南京档案室中。
1950年,约翰·拉贝逝世。1997年,拉贝的墓碑从德国柏林转移到了中国南京。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如此深重的恩情,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庆典,托马斯·拉贝得到了主席授予的“胜利纪念勋章”。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不会忘记侵略者的暴行,更永远不会忘记英雄的援助。
好了,本期就到这里,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