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周立波,头发稀疏身体暴瘦,美国生活的他走到这一步后悔吗郭德纲清口

“北有郭德纲,南有周立波”

曾经舞台上口若悬河的“海派清口”创始人,如今只剩稀疏的头发与暴瘦的身形,在美国街头拄着拐杖,成为人人唾弃的“圈外人”。

从巅峰到谷底,将一手好牌打稀烂,如今周立波后悔吗?

周立波在艺术领域的起步,比很多同行都要早。14岁那年,上海滑稽剧团对外招生,吸引了2800多名考生报名,竞争十分激烈。

而当时还是普通家庭少年的他,凭借着天生的喜剧天赋成功突围,顺利考入剧团,从此踏上专业艺术道路。

在剧团里,他的喜剧才华格外突出,简单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精准戳中观众的笑点,让台下瞬间充满笑声。

之后,周立波拜入曲艺元老周柏春门下学习,有了名师指点,他的技艺进步得更快。

还没到18岁,就成了剧团里的“台柱子”,能力强到能独自撑起一场几十分钟的专场演出,在年轻一辈中格外亮眼。

2006年,39岁的周立波有了新想法:上海话自带独特韵味,脱口秀又能灵活表达内容,要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于是他找到京剧演员关栋天合作,一起打造出了“海派清口”这种全新的表演形式,既保留了上海本土特色,又融入了新颖的表达风格。

2008年12月,他的“海派清口”作品《笑侃三十年》在大戏院首演,一登场就大获成功。

短短三个月里,这场演出连演了31场,每场都坐满了观众,累计吸引了28000人观看,票房收入更是高达650万元,充分证明了“海派清口”的受欢迎程度。

首演成功后,周立波趁热打铁,和凤凰卫视合作推出了《壹周立波秀》。

节目里,他会点评当下的时事新闻,还会用幽默的方式调侃各种社会现象,说话风格犀利,提出的观点也很大胆,一下子就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了当时的收视黑马。

那时候民间还流传着“南有周立波,北有郭德纲”的说法,能和郭德纲相提并论,足以看出周立波当时在曲艺界的影响力有多大。

走红后的周立波逐渐漂了,露出了真实的面目。

他主动挑起与郭德纲的“南北之争”,抛出著名的“咖啡大蒜论”,宣称“我是喝咖啡的,郭德纲是吃大蒜的”,甚至补刀“吃大蒜只管自己香,不管别人臭;喝咖啡是把苦吞下,把芳香洒向人间”。

这番言论彻底引爆相声圈,被指用阶级偏见割裂文化,郭德纲也在相声《你要高雅》中反击,称“喝着咖啡就大蒜,秋水长天一色”,这场论战还演变成南北文化的激烈交锋。

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份傲慢很快延伸到传统文化领域。

在《中国梦想秀》中,面对穿汉服表演的年轻人,他先是将汉服错认成“朝鲜服”,接着抛出“像援场的”“哪个洗浴中心出来的”等侮辱性点评。

舆论瞬间沸腾,连圈外的方文山都公开指责其“传统文化知识贫乏”,要求他认错。

即便后来方文山看完整段视频后表示其“无预设立场恶意贬低”,也难平公众怒火。

面对批评,周立波非但不反思,反而回怼批评者“无知且没脑子”,还将互联网比作“肮脏的公共厕所”,亲自下场与百万网友展开骂战。

他在采访中更是宣称自己的表演“是有文化的演给有文化的看”,还诋毁农民群体“土里土气”。

自此,周立波也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

为避风头,周立波带着妻子胡洁远赴美国。

结果在2017年1月,他因驾车蛇行在长岛被警方拦查,车内搜出非法上膛的手枪和两包可卡因,与同车友人唐爽一同被控制,面临最高21年的刑期。消息传回国内,舆论一片哗然。

2018年回国后,周立波主动申请验毒自证清白,却忽略了中美标准差异——美国检测周期3个月,国内则是半年。

结果显示其尿液含甲基苯丙胺代谢物,“自证清白”变成“自爆吸毒”。后续毛发检测也检出冰毒成分,即便他拿出美国药检阴性报告辩解,也未被法院采信。

危机面前,他依旧强硬,坚称“被陷害”并将矛头指向唐爽,昔日好友反目成仇,在媒体上互相攻讦。

尽管美国法院因警方搜车程序违法,排除关键证据,最终仅以交通违章罚款238美元结案,且枪支毒品上未检出他的DNA,但国内公众已不买账。

电视台纷纷解约,演出和代言全面取消,这位曾经的“海派清口代表”,最终彻底断送了演艺生涯。

如今的周立波,定居在美国新泽西州一栋气派的豪宅里。

这处房产是他在2011年斥资430万美元购置的,在当地属于相当不错的住宅。陪伴在他身边的,是妻子胡洁。

胡洁来自浙江温州,她26岁就凭借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创办企业,凭借精准的商业眼光和踏实的经营,一步步将事业做大,如今身价早已过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女企业家。

自从2023年之后,周立波几乎彻底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

偶尔有网友在国外街头拍到他,照片里的他和当年判若两人:头发变得稀疏,还夹杂着不少白发,眼神没有了往日的神采,身材也明显臃肿,走路时甚至有些佝偻,完全没了舞台上那种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模样。

有时候他试图针对过去的一些争议为自己辩解,可早已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他的说辞。

周立波现在到底后不后悔当年的选择?这个答案或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2024年的时候,他还曾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过类似“以前的事不后悔”的言论,字里行间依旧带着当年那种不服输、不肯低头的执拗,没有丝毫认错或反思的态度。

他似乎在努力表现出一种“坦然接受”现状的态度。他曾在一条动态里写道:“人这一辈子,真的很难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言语间透着一种对过往的释然,可细品之下,又藏着几分无奈。他还公开表示,自己现在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不想再被外界打扰,就想安安稳稳过点安生日子。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那种从当年万众追捧、走到哪里都前呼后拥、被人尊称为“周老师”的巅峰状态,跌落到如今在异国他乡无人问津、像个普通华人一样低调生活的巨大落差,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惩罚。

从曾经万众追捧的“海派清口”创始人,到如今落寞沉寂的模样,周立波这如同过山车般大起大落的人生,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