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课》近日在大陆上映,获得较多好评。这部影片和《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一样,都是描述在纳粹的极端恐怖统治下,犹太人求生的艰难。有网友评价说,如果是《钢琴家》是真实到让人不适,那么《波斯语课》就是虚假得宁人感到些许的安慰。
只知道两个单词的波斯人
电影开头,一车犹太人正被纳粹用大厢卡车运送到野外。在车上,一个人向主角扎雷搭话,想要用一本古旧的书来交换一个三明治。据他所说,这本书价值连城,于是扎雷同意了。在书的扉页上,用波斯语写着一行留言。扎雷向他询问不认识的单词,知道了波斯语中“爸爸”和“妈妈”应该怎么发音。当然,更多的他也一个字都看不懂。扎雷出神地看着这本书,不知道这两个单词将在不久后给他留一线生的机会。
一车犹太人被德军带到野外,他们被推搡着排成一排,然后被纳粹乱枪射击毙命。而扎雷则拿出那本满是波斯语的书,坚持声称自己是波斯人不是犹太人,因为有一个纳粹军官正在寻找波斯人,因此他被留了一命。
想要学习波斯语的纳粹军官
这名军官负责集中营后勤补给,他向下属颁布悬赏令:谁能够替他找到一名波斯人,谁就能拿到十罐肉罐头的丰厚奖励。正是在这奖励的驱使下,负责枪决的纳粹士兵才没有处决坚称自己是波斯人扎雷。这算是影视作品一个极为巧合的处理。
那么这名纳粹军官为什么想要学习波斯语这样在当时看来十分冷门的语言呢?据他自己所说,他是想在德黑兰开一家德国餐厅,因此需要学习基础的波斯语听读。他多次向扎雷强调,自己最厌恶的就是说谎的人。扎雷为了活下去,只能编造出一门从未存在过的语言教给军官。这显然是极为困难的。因为他不仅仅要编造词语,还要把这些词语都记在脑海之中。但是转机在一次对集中营名单的抄写中到来。扎雷偶然用直尺挡住了名单上名字的后半部分,发现前半部分的名字念起来很像他自编自创的假波斯语,于是他就有了记忆这些编造出来的词语的好方法:以集中营犹太人的名字作为基础造词。
2840个单词,2840个受害者
扎雷在集中营待了四年,在这四年里,他因为受到军官的照料,过得比绝大多数身处集中营的犹太人要轻松。但是扎雷也亲眼看到了集中营对于这些犹太人的迫害,同时,他自身也受着负罪感的谴责,他为同胞的遭遇痛苦万分,更为自己的幸存、纳粹对于自身暴行表现出来的理所当然的态度感到矛盾和难以忍受。为此,他甚至想过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他最后还是幸存了下来。被解救后,盟军询问他是否记得一些人的姓名,而扎雷则根据自己编造的波斯语,说出了整整2840个受害者的姓名。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