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离不开数学符号,但当我们想输入数学符号,又不想使用公式编辑器时,找输入法或文档的工具栏,都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为了大家输入方便,阳光备课搜集了常用的数学符号(可复制粘贴版),请大家收藏,以便随时复制粘贴。
基本符号
相似;全等
∽;≌
因为;所以
∵;∴
弧;圆
⌒;⊙
绝对值
|a|
n次方符号
a¹(一次方)
a²(平方)
a³(立方)
a⁴(4次方)
aⁿ(n次方)
°(角度)
℃(温度)
垂直;平行
⊥;∥
角;三角形
∠;△
根号
√¯
集合类
∈(属于)
∉(不属于)
∪(并集)
∩(交集)
∅(空集)
包含被包含
⊆(包含于)
⊇ (包含)
⊂(包含于)
⊃(包含)
或与非的'非'
任意;存在
∀;E(对称过来)
推出号
等价号
函数类
符号
含义
读法
sin(x)
正弦函数
塞恩
cos(x)
余弦函数
口塞恩
tan(x)
正切函数
弹尽它
f(x)
函数解析式
log
对数函数
烙哥
符号
含义
读法
ln
以10为底的对数函数
烙恩
f'(x)
导数
f导x
单位向量
a·b
a,b向量的积
T;w
周期;角度变换
T;欧尼格
符号读法
大写
小写
英文注音
国际音标
中文注音
alpha
alfa
阿耳法
beta
beta
贝塔
gamma
gamma
伽马
deta
delta
德耳塔
epsilon
epsilon
艾普西隆
zeta
zeta
截塔
eta
eta
艾塔
theta
θita
西塔
iota
iota
约塔
kappa
kappa
卡帕
lambda
lambda
兰姆达
mu
miu
nu
niu
xi
ksi
可塞
omicron
omikron
奥密可戎
pi
pai
rho
rou
sigma
sigma
西格马
tau
tau
upsilon
jupsilon
衣普西隆
phi
fai
chi
khai
psi
psai
普西
omega
omiga
欧米噶
更多符号
它是德语单词“Zahlen”(意为“数”)的首字母,表示整数集合。
它是英语单词“Quotient”(意为“商”)的首字母,表示有理数集合。
它是英语单词“Real numbers”(意为“实数”)的首字母,表示实数集合。
它是英语单词“complex numbers”(意为“复数”)的首字母,表示复数集合。
∪(并集)
全集,一般用U来表示,英文对应Universe,有“全”之意;并集也是U,这里的U是运算符号,与全集作为指示符号的U不同,并集的U是英文Union的缩写,代表把两个集合联在一起。
并集符号和交集符号最早由莱布尼兹提出,用来表示“和”与“积”。但这种方式显然没有被大众采纳,最后在19世纪被借用表示并集和交集。这属于是数学符号界的“废物利用”了。
谐记:U长得像一个容器,你可以想象着它就是把两边的东西都装进去,然后两个部分就并成了一个部分,所以“U'就记作并集。
∩(交集)
交集英文Intersection,符号是倒写的“U”,没查到何以就用了倒写的“U”来表示,按理说英文缩写应该是I,这里提供一个猜测,可以帮助记忆:I太常见,不具辨识度,在书写时易于与上下文相混,按照英文缩写的习惯,故用了Intersection的第二个字母n来表示“交集”这个概念,而之所以不用大写N者,一则因为n(∩)与U相近,大略也同于交集与并集的相近,二则因为反映在几何图形上,两圆相交的中间区域形状近于n。这里对于交集的解释纯属不靠谱的猜测,仅助记忆。
谐记:∩长得像一个门,这个门呢还是一个特殊的门,它只让相交的部分也就是有共同点的部分通过∩,把“异类”留在门外,所以∩记作交集。
C(补集)
补集符号是C,是英文Complement的缩写,这个英文即“补”之意。
∅(空集)
空集的标准符号由尼古拉·布尔巴基小组创造,写作 ∅ ,首先见于他们在1939年出版的《数学原本卷一:集合论》( Éléments de mathématique. Livre 1. Théorie des ensembles. Fascicule de résultats )。符号源自北欧语言的拉丁字母“ Ø ”( ∅ oe),但常被误会为希腊字母(Φ phi)
⊂(包含于)
⊆(包含于)、⊇ (包含)、⊂(包含于)、 ⊃(包含);真包含符号⊂出自皮亚诺在1889年的数学著作,而其他符号都是据此改造而来。